![令狐冲少林寺[江湖逆主]小说精彩章节免费试读](http://image-cdn.iyykj.cn/0905/9f1389ae86cde38adcbcb6376c8209a5f49b1126da70-4o4EaS_fw480webp.jpg)
作者: 余白尘
最近更新: 更新时间 2025-10-22 10:33:07
状态: 完结
字数: 6.85万字
阅读人数: 2.21万人在读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
江湖传言,少林至宝《易筋经》被盗,泰山之巅将有异宝现世,能者得之,可号令天下。一时间,正邪云集,风波诡谲,杀机四伏。无人知晓,这搅动风云的幕后黑手,竟是重伤遁入浣花谷的孤冷少年——余多。他心若玄冰,智近于妖,视众生为棋子,布下一场倾覆江湖的杀局。医女伊晨,纯净善良,是他黑暗中意外捕获的一缕微光。为救
【目录】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第6章
第7章
第8章
第9章
第10章
第11章
第12章
第13章
第14章
第15章
第16章
第17章
第18章
第19章
第20章
第21章
第22章
第23章
第24章
第25章
第26章
第27章
第28章
第29章
第30章
第31章
第32章
第33章
第34章
第35章
第36章
第37章
第38章
第39章
...
第40章2025-10-22 10:33:07
【原文摘录】
少林寺,这座矗立于江湖武林千年的北斗泰山,此刻也似一位入定的老僧,在风雨中沉默不语,唯有檐角滴落的雨水,如木鱼声般,敲得人心烦意乱。
令狐冲的心就很烦乱。
他斜倚在山门外不远处的一座凉亭中,亭柱上龙飞凤舞地刻着“迎客亭”三字,如今却只有他一个客人。他身旁放着一个酒葫芦,葫芦里早已空了,正如他此刻的心情。自从小师妹嫁作人妇,任盈盈又因教中事务返回黑木崖,他便觉这偌大的江湖,竟无一处可让他开怀畅饮。漫无目的地游荡,不知不觉便来到了这嵩山脚下。
他本想上山去拜会方证大师,顺便讨教几手精妙的武学,可这鬼天气实是让人提不起劲。他望着山道上被雨水冲刷而下的黄泥,叹了口气,心想:“也罢,待雨停了再说。只是这雨,究竟要下到何时?”
就在他百无聊赖,几乎要枕着手臂睡去之时,眼角余光忽然瞥见一道黑影,如一缕青烟,贴着山壁,逆着雨帘,朝着少林寺山门的方向疾速掠去。
令狐冲心中一凛,睡意全无。
此人身法好快!
他自负习得“独孤九剑”之后,于剑法一道已臻化境,轻功身法虽非顶尖,却也算得上江湖一流。但方才那道黑影,其速度之快,动态之诡,竟让他生出一种匪夷所思之感。那人并非一味地快,而是在高速移动中带着一种奇特的韵律,仿佛与这风雨融为了一体,每一个落脚点,每一次借力,都妙到毫巅,没有一丝多余的动作。
“这等身法,不似中土任何一派。”令狐-冲心中暗忖,“难道是西域或是关外来的高手?”
他本不是多事之人,但此事发生在少林寺地界,来人行踪又如此诡秘,绝非寻常拜山。一股侠义之心油然而生,他抓起身旁的长剑,身形一晃,也如一只大鸟般跟了上去。他不敢跟得太近,只远远缀着,凭借着过人的目力,勉强能在那片灰暗中锁定那道黑影。
黑影的目标极为明确,绕过了层层守卫森严的殿宇,竟是直扑少林寺后山的藏经阁。
令狐冲心中愈发惊疑。藏经阁乃少林重地,寺中武学秘籍尽藏于此,尤其是那部传说中的武学总纲《易筋经》,更是镇寺之宝。此人深夜冒雨而来,目标竟是藏经阁,其图谋之大,不言而喻。
此时,少林寺内,钟声已歇,除了巡夜武僧的脚步声和风雨声,万籁俱寂。
—— 引自章节:第1章
清晨的阳光穿过稀薄的云层,温柔地洒在一片宁静的山谷中。这山谷名为“浣花谷”,并非蜀中杜甫草堂那处名胜,而是位于中原腹地,一处不为外人所知的隐秘所在。谷中四季如春,百花盛开,一条清澈的小溪潺潺流过,溪边种满了杏树,此刻虽非花季,但那青翠的枝叶被雨水洗涤得一尘不染,望之令人心旷神怡。
一个身穿淡青色罗裙的少女,正提着一个小小的竹篮,行走在杏林间。
她约莫十七八岁的年纪,身形窈窕,步履轻盈,长发用一根简单的木簪绾起,有几缕调皮的发丝垂在耳边,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摇曳。她的容颜算不上绝色倾城,却如空谷幽兰,自有一股清新脱俗的气质。肌肤胜雪,眉目如画,最动人的是她那双眼睛,清澈得如同谷中的溪水,不含一丝杂质,充满了对世间万物的怜爱与温柔。
她便是伊晨。
伊晨是“医仙”平一指的关门弟子。不过,她师父的“医一人,杀一人”的古怪规矩,她却半点也没学到。她天性善良,连踩死一只蚂蚁都会伤心半天,平日里只跟着师父学习医理药性,辨识草药。平一指嘴上骂她“妇人之仁,难成大器”,心里却对这唯一的弟子疼爱得紧,也便由着她的性子去了。
今日雨后初晴,正是采摘“晨露草”的最好时机。这种草药的叶片上凝结的露水,是配制“三清丸”最重要的一味药引。伊晨小心翼翼地俯下身,用一根细细的玉管,将一片叶子上的露珠轻轻吸入随身携带的瓷瓶中,动作专注而虔诚,仿佛在进行某种神圣的仪式。
就在她采满一瓶,心满意足地直起身时,眼角的余光忽然瞥见不远处的溪边,似乎躺着一个人。
伊晨心中一惊,浣花谷向来与世隔绝,除了她和师父,从未有过外人踏足。师父也曾严厉地告诫过她,江湖险恶,人心叵测,若是遇到外人,切不可轻易接近。
她远远地望着,只见那人俯卧在溪边的草地上,一动不动,一身黑衣早已被雨水和泥泞浸透,看不出本来面貌。他身下的青草,被染上了一片暗红之色,似乎是流出的血迹。
“是……是死人吗?”伊晨吓得俏脸微白,捏着竹篮的手指不禁紧了紧。
她本能地想转身就跑,去找师父。可走了两步,又停了下来。她看着那人孤零零地躺在那里,一股不忍之心油然而生。“万一……万一他还活着呢?”
这个念头一旦升起,便再也无法遏制。救死扶伤,是她学医的初衷,也是她内心最深的本能。
她咬了咬嘴唇,鼓起勇气,一步一步地向那人走去。
—— 引自章节:第2章
这半月来,他大部分时间都在昏睡与剧痛的折磨中交替。少林师叔祖的那一指“一指禅”,蕴含了精纯无比的佛门罡气,几乎震散了他苦修多年的玄冥真气。两股性质截然相反的霸道内力在他经脉中厮杀冲撞,每一次发作,都如同将他的五脏六腑置于熔炉与冰窖之间反复煎熬。
伊晨几乎是衣不解带地守在他身边。
她翻遍了师父平一指留下的所有医书典籍,尝试了数十种药方,外敷内服,金针渡穴,用尽了浑身解数。她那双原本只用来采摘草药、研磨药粉的纤纤玉手,如今却要时常为他擦拭身体,更换伤口的敷料。
起初,余多极其抗拒。每当伊晨靠近,他那双冰冷的眸子便会射出警惕和厌恶的光,仿佛一头受伤的孤狼,拒绝任何人的靠近。他甚至会用极其刻薄的语言刺伤她:
“收起你那套假仁假义,我不需要。”
“你若想在我身上得到什么,趁早死心。”
“再碰我,信不信我杀了你?”
伊晨总是被他这些话气得眼圈发红,咬着嘴唇,端着药碗的手微微颤抖。但她从未放弃。她只是默默地低下头,小声却坚定地说:“你现在杀不了我。而且,我是大夫,不能见死不救。”
她纯净而执拗的眼神,像一道柔和的阳光,一点点穿透余多心防的坚冰。
他渐渐发现,这个少女的善良,并非伪装。她喂他喝药时,会先自己尝一下温度;他夜里因疼痛而无意识呻吟时,她会立刻惊醒,点亮油灯,用温热的毛巾为他擦拭额头的冷汗;她甚至会对着山谷里的蝴蝶和小兔子自言自语,担心它们会不会饿着冻着。
这是一种余多完全无法理解的、近乎愚蠢的天真。
然而,不知从何时起,他开始习惯了她轻柔的声音,习惯了她身上淡淡的草药清香,甚至习惯了她那些“愚蠢”的关怀。
一次深夜,余多内伤再次猛烈发作,浑身冰冷,牙齿打颤,意识几乎模糊。伊晨情急之下,竟不顾男女之防,脱了外衣,钻进被窝,用自己温软的身体紧紧抱住他,试图用体温驱散他体内的寒意。
余多在冰冷的黑暗中,感受到一个温暖、柔软、带着微微颤抖的躯体贴近自己,那股彻骨的寒意似乎真的被驱散了一些。他本能地向着那热源靠拢,鼻息间全是少女身上独特的馨香。
那一刻,他冰封的心湖,仿佛被投入了一颗滚烫的石头,荡开了一圈前所未有的涟漪。
第二天清晨,余多醒来,发现伊晨蜷缩在自己怀里,睡得正沉,长长的睫毛上还挂着些许泪珠,显然昨夜吓坏了也累坏了。她的睡颜纯净无瑕,毫无防备。
—— 引自章节:第3章
这一日,天气晴好,伊晨见余多气色稍佳,便扶着他到屋外的杏树下晒太阳。阳光透过稀疏的叶片,在他苍白的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他闭目凝神,暗自运转玄冥真气,试图进一步化解体内的禅功指力。
伊晨则坐在一旁的小凳上,仔细地分拣着刚采回来的草药,不时抬头看他一眼,见他眉头微蹙,便知他运功到了紧要关头,不敢出声打扰。
山谷中一片静谧,只有风吹树叶的沙沙声和溪流的潺潺水声。
然而,这份宁静并未持续多久。
忽然,余多猛地睁开眼睛,眸中寒光一闪,低喝道:“有人来了!”
伊晨一惊,侧耳倾听,果然听到谷口方向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还夹杂着一声中气十足的佛号:“阿弥陀佛!施主,还请现身一见!”
话音未落,一个身穿黄色僧袍、身材高大的老僧,已然出现在杏林边缘,正是少林达摩院首座玄苦大师。他目光如电,瞬间就锁定了树下的余多和伊晨。
玄苦追踪那丝玄冥寒气至此,本以为会找到那个黑衣蒙面的大盗,却没想到见到的是一个脸色苍白的年轻人和一个清秀绝俗的少女。那年轻人虽然虚弱,但眉宇间的冷厉之气,却让玄苦心中一凛。
“这位大师,您……您找谁?”伊晨连忙站起身,有些紧张地将余多护在身后。她能感觉到这位老僧武功极高,来意似乎不善。
玄苦合十道:“女施主莫慌。老衲少林玄苦,追踪一恶徒至此,那恶徒身负阴寒掌力,与这位施主身上的气息颇有相似之处。还请这位施主告知,你这身寒毒内力,从何而来?”
余多心中冷笑,面上却不动声色,甚至故意咳嗽了几声,显得更加虚弱:“大师明鉴,晚辈……晚辈自幼体寒,修炼家传内力也是为了驱寒强身,并非什么阴毒功夫。大师所说的恶徒,晚辈从未见过。”
他这话半真半假,语气拿捏得恰到好处,配合他此刻的病容,倒真有几分可信。
玄苦眉头紧皱,他分明感觉到余多体内那股精纯阴寒的内力,绝非普通家传武功那么简单,但看他的样子,又确实身受重伤,不似作伪。而且他身边的少女,眼神清澈,不似邪道中人。
就在玄苦迟疑之际,又一个清朗的声音从谷口传来:“玄苦大师,且慢动手!”
只见一位身穿蓝色道袍、背负长剑的年轻男子疾步而来。这男子约莫二十出头,面如冠玉,目似朗星,眉宇间自带一股浩然正气,身形飘逸,步伐沉稳,显是内家功夫已有相当火候。
正是武当派第三代弟子中的佼佼者,莫青枫。
—— 引自章节:第4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