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我的师父是菩提祖师后续大结局更新+番外

[洪荒:我的师父是菩提祖师]「姜远童儿」后续超长版

作者: 辞姿

最近更新: 更新时间 2025-10-21 08:37:44

状态: 完结

字数: 7.07万字

阅读人数: 6.26万人在读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

姜远重生西周,苦寻长生二十载,终拜师菩提,却惊觉此乃西游世界!当神话照进现实,他能否跳出八百年劫数,在封神与西游的夹缝中,走出自己的长生大道?

【目录】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第6章

第7章

第8章

第9章

第10章

第11章

第12章

第13章

第14章

第15章

第16章

第17章

第18章

第19章

第20章

第21章

第22章

第23章

第24章

第25章

第26章

第27章

第28章

第29章

第30章

第31章

第32章

第33章

第34章

第35章

第36章

第37章

第38章

第39章

...

第40章2025-10-21 08:37:44

【原文摘录】

“西牛贺洲,土地 如满月。民众面貌丰润,身高十六肘,可享五百春秋。”

“北惧芦洲,方正如池沼。子民面容方正,身达三十二肘,寿逾千载,无有早逝。”

西周年间,草庐之中,姜远手捧竹简,逐字诵读。

阅毕蹙眉,他举起无名竹简,暗自思忖。

这卷竹简令他难辨身在何方,却深信其中记载皆为真实。

“此卷当属地理典籍,类同《山海经》,只是闻所未闻。赠简道长,果非常人。”

姜远心生感慨。

他本非此界之人,前世染病而亡,弥留之际恍然转生于此,如幻似真。

似梦非梦,似醒非醒。

姜远不知是穿越轮回,还是大梦初醒。

唯记生死之痛刻骨铭心。

四岁觉醒记忆,今已二十有九。

自明悟之日起,他便立誓摆脱生死桎梏,誓求长生。

然双亲尚在,岂敢远行?幼时向父母吐露修仙之志,吓得母亲连夜请来巫师驱邪。

待巫师跳罢,他平静道出"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令乡邻惊叹此子必成大器。

十六岁时双亲意外离世,姜远料理后事,遣散仆从,焚毁旧宅,踏上寻仙之路。

遍历群山,十九岁终在上京山洞府遇一道家异人。恳求拜师却被拒,道人言不收徒。

姜远执意追随,道人无奈立约:待洞外枯木逢春,方肯收徒。

自此姜远结庐树下,潜心钻研嫁接之术。

十年苦修,终有所得——以泥代膜,掌控湿度,嫁接之术初见成效。

放下竹简走出草庐,老树枯枝映入眼帘。

姜远提壶浇灌,凝视枝头泥裹新芽,隐约可见嫩绿。

成败在此一举。

他嘴角微扬,忽闻苍老声音传来:

“姜远,何事开怀?”

姜远回首,见一位紫袍老者缓步而来。老者神情肃穆中透着慈祥,正是他十年前偶遇的异人。

此人举止颇有道家风范,姜远便以道长相称。道人隐居山洞十载,姜远相伴左右。照料枯树之余,常将梦中所得美食与道人分享,更创制"围棋""象棋"供二人消遣。

十年朝夕相处,情谊深厚。虽无师徒之名,道人常以奇异竹简相授。此刻姜远广袖轻扬,指向枯树:"先生请看,此树将发新芽。"

道人面露讶色,近前细观。指尖轻抚嫩枝,叹道:"果真萌发新芽。此树本已枯死,你竟能移花接木,令枯木逢春,着实妙绝。"

姜远郑重行礼:"学生斗胆,请先生收我为徒。"十年寒暑,他苦心孤诣,只为窥探长生之道。

道人动容道:"何必执着?以你之才,入世必能享尽荣华。王侯将相奉为上宾,市井百姓顶礼膜拜。"

—— 引自章节:第1章

 

姜远坚定答道:" 无惧。"

祖师仍不放心:"只怕你经年累月不得其法,反倒怨我。"

姜远再拜:"绝无怨言。"

祖师默然望向远方。

姜远长跪不语。

良久,祖师吟道:"难!难!难!道最玄,莫把金丹作等闲。不遇至人传妙诀,空言口困舌头干!"

"金丹大道非天生地养者难成,你当真要学?"语气中尽是无奈。

姜远叩首再拜:" 愿学!"

长生不易,大道更难!

他四岁立志,苦修二十七载,其中艰辛不足为外人道。今朝大道在前,岂能退缩?

朝闻道,夕死可矣!

若得大道而不得长生,亦是天命!

祖师颔首:"既如此,便传与你。童儿,南瞻部洲之人修金丹大道更是难上加难,可知为何?"

姜远摇头:" 不知。"

从祖师话中,他已知晓上京山就在南瞻部洲,自己亦是此地生人。

四大部洲中,唯有南瞻部洲与他相合。

其余三洲,单是相貌便不相符。

寿数之说,更不必提。

姜远静待祖师开示。

祖师道:"人身本有三神相随,谓之元神、识神、欲神。欲证大道,识神欲神皆为阻碍。识神令人思绪纷乱,辗转难眠;欲神使人烦躁不安,心神不宁。"

"识神难消,欲神难灭。欲成大道,须先除识神,灭欲神,明见元神。"

"南瞻部洲之人,识神欲神贪 位,不修元神。"

"童儿,你需寻得五人相助,方有望成就大道。否则终将功败垂成,身死道消!"

祖师语气肃穆,隐含忧虑。

姜远闻言,悚然心惊。

此说与他梦中所得暗合。

人生三神:元神乃真我,纯净无邪,居于元神之府;识神为心声,常扰人思绪,令人优柔寡断;欲神则乱人心志。

欲神统御众生欲望,每当有人立志奋进时,它便暗中引诱,使人贪恋享乐而懈怠。修行之人最惧此神,因其极易令人功亏一篑。

姜远已知人体内驻三神,却不解祖师所言需五人相助的玄机。他恭敬询问:"师父所言五人是?"

"心猿、意马、金公、木母、黄婆。"祖师抚须道,"得此五者护持,徒儿元神方能降服识神欲魔,成就金丹大道。"

" 该往何处寻觅?"姜远追问。

祖师笑而不答,只将手指向爱徒胸口。见少年仍困惑,便道:"若能参透其中一人真意,便是入了道门。"说罢挥袖送客。

待姜远离去,祖师望着他背影轻叹:"此乃大道玄机。悟得便传金丹妙法,若不然,授个旁门正果也罢。"随即闭目入定。

—— 引自章节:第2章

 

察觉姜远房中异动,祖师微微睁眼,目光投去,竟露出讶色:“短短两年,此子竟能参透降伏心猿之法,似有天道指引,循迹而行,悟性非凡。”

“且让我看看,此子心猿是何等模样。”

心猿无形亦有形,众生心相各不相同。

心猿之形,预示未来修行之路,或坎坷,或坦途。

昔年黄帝心猿化天鼋,炎帝心猿现神牛。

祖师眼中神光隐现,望向姜远静室,见豫鼎 之下,黑白双鱼盘旋。

此子心猿之形……

竟是太极?

黑白双鱼成太极。

太极之相,南瞻部洲唯有人皇伏羲氏曾显相似之象,然其太极未臻圆满,后创八卦,搅动风云,堪称人杰。

此子日后,恐非安分之辈。

罢!罢!

终究是他门下童子!

纵不安分,又能如何?

祖师开口道:“吾之广心,今降伏心猿,尚缺一法。今授你佛门秘术,助你约束心猿。”

他精通佛道二法,深知道法刚烈,擅杀伐,欲制心猿,当以佛法为绳。

祖师唇齿轻动,法咒自口中传出,悄然入姜远耳中,不泄六耳。

……

静室内。

恍惚间,姜远闻得祖师法咒,当即诵念。

豫鼎所摄黑白双鱼如受紧箍,被收回心宫。鼎身光华收敛,复归小巧,悬于腰间。

姜远缓缓苏醒,长舒浊气,只觉周身脱胎换骨。

内视心宫,见一井成形,金铁双锁禁锢黑白双鱼,使其动弹不得。

“阴阳鱼?太极?此乃我心猿?”

姜远暗自惊诧。

他岂不知太极为何物?

太极乃天地未开,混沌未分阴阳之态。

《周易·系辞上》有云: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太极亦称万物之始,诸法由此而生。

他心猿之形,竟是阴阳双鱼。

原以为心猿当如猿猴之状,倒是执相了。

姜远起身,神清气爽,步履轻盈。走出静室,纵身一跃,竟达二丈之高。再一发力,离地三丈,方止升势,飘然落地。

三丈!

百丈可入道!

距入道之境,又近一步!

“甫一出关,便见你这童子腾跃半空,乍看还当你在驾云登天。”

祖师笑声传来。

姜远整肃衣冠,至静室前行礼谢恩:“多谢师父点拨。”

若无祖师法咒,要降服那阴阳双鱼,尚需耗费时日。

祖师踏出静室,面露喜色,对姜远道:"童儿须谨记,心猿虽伏,然未定性归心,尚不算真正降伏。需你每日诵念法咒,采集灵气,方能见效。"

姜远恭敬答道:"师父教诲,铭记于心。待功成之日,便是入道之时。"

他虽已攀至三丈高,仅困住心猿。若心猿定性,护持元神,便可入道,一跃百丈。

—— 引自章节:第3章

 

姜远目不斜视,随师前行。

城门处,一位老者静候多时,正是老子。紫气自他身后弥漫,寻常百姓穿行其间却浑然不觉。

姜远见此情景,暗自感叹:大道当前,世人却视而不见,正如祖师所言,南瞻部洲之人沉迷欲念,不修元神。

祖师问道:"有何感悟?"

姜远答:"道本常在。"

祖师闻言开怀。

此时老子声音传来:"你们师徒再不来,我可要走了。"

祖师笑道:"这就来,莫让主人家久等。"

说罢携姜远快步向前。

老子领着师徒二人向洛邑行去。

穿过几条街巷,来到一间小屋前。老子请二人进屋。

一位青年迎上前:"主人。"

老子点头示意:"这两位是贵客,需好生招待。你先退下,有事我自会唤你。"

青年躬身离去。

姜远目光追随着青年背影,察觉异样。若他感知无误,青年体内藏有一道符箓,竟与自己腰间的太玄清生符如出一辙,故而心生感应。

祖师打趣道:"伯阳何时也雇起人了?"

老子取出坐席,请二人落座:"我这'藏室史'官职卑微,家中清贫,雇个帮手打理杂务。每日付他百钱,又赠太玄清生符救命,也算两不相欠。"

姜远侍立一旁,待祖师入座后,才退后半步坐下。

祖师笑道:"以伯阳之能,何止做个小小藏室史?"

老子闻言吐舌,面露诧异:"我本就不是为做官而来,何必贪图高位?"

祖师解释道:"我与童儿原要前往西牛贺洲灵台方寸山,行至七八日,见洛邑紫气东来,知是你到了,特来相见。"

老子抚须道:"此来是想看看周王室可有可造之材。"说着打量姜远,见他灵台充盈,气度不凡,举止间暗合天道,赞道:"这童儿果然不凡,距入道只差临门一脚。菩提你这是见南瞻部洲动荡,特意带他远行历练吧?"

祖师含笑点头,对姜远颇为满意。

姜远起身向老子郑重行礼。

老子奇道:"广心为何行此大礼?"

姜远恭敬道:"当年承蒙伯阳先生赐予豫鼎,助我成就大事,理当拜谢。"

老子摇头道:"真正精明的商人从不会显露财富,大智若愚的君子也常示人以拙。你若因得豫鼎而生骄矜之心,让二神有机可乘,那才该谢我。如今你心性沉稳,反倒不必言谢了。"

姜远听罢,更觉老子深不可测,虽想再拜,却找不到理由。

祖师笑道:"伯阳不受礼,这孩子心意难平啊。"

老子目光扫过案几上的棋盘,抚掌道:"听闻广心精通棋艺,这象棋、围棋皆出自他手。不如与我手谈一局如何?"

—— 引自章节:第4章

洪荒:我的师父是菩提祖师
★★★★★
辞姿
小说推荐 - 完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