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苹果
最近更新: 更新时间 2025-10-06 12:24:08
状态: 连载
字数: 7.88万字
阅读人数: 5.07万人在读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
施容祯和丈夫穿越到古代的第二年,被贬妻为妾。满京城的人都知道,将军府世子把尚书府庶女施容祯宠成了命根子。为了哄来到古代郁郁寡欢的她,他豪掷千金为她买下京城二十家首饰铺子;为了抬高她的身份不被嫡姐欺辱,他就在公主府前跪了三天三夜,只求公主能选她做伴读;为了拿到皇家赏赐给她做生辰礼,他不惜深入匪窝剿匪,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
第八章2025-10-06 12:24:08
【原文摘录】
为了抬高她的身份不被嫡姐欺辱,他就在公主府前跪了三天三夜,只求公主能选她做伴读;
为了拿到皇家赏赐给她做生辰礼,他不惜深入匪窝剿匪,被捅了数十刀险些殒命……
施容祯深深感动于李淮安的所作所为,也以为这份温柔会永远只属于她一人。
直到三月前李淮安从劫匪手中救下施月茹,施月茹又为他挡了致命一剑后,一切都变了。
施月茹为他亲手缝制荷包,他面色冷淡接过,转头却将施容祯熬了三天三夜绣的香囊换下;
她撒娇说不愿待在苦闷的宅院,他抛下军务抱着她纵马出游,也抛下了想和他赏月在偏院苦等一夜的施容祯;
她偶然提出想看天山雪莲,他不远万里去寻,跌落冰崖经脉尽断,仍要将染血的雪莲捧到她面前,对为了找他冻得几乎失去意识的施容祯视而不见……
他对施月茹愈发宠溺和偏爱,对施容祯的关注也越来越少。
后来哪怕施月茹几度戏弄欺侮施容祯:找理由罚跪、往她脸上泼热茶……原本会为施容祯出头的他现在也只是无奈又纵容地一笑。
“妹妹,这粥你若不吃,姐姐一伤心,只怕拿不稳这簪子了——听说这是你母亲的遗物?”施月茹把玩着簪子,脸上挂着戏谑的笑。
施容祯对百合过敏,挣扎中将这百合熬成的粥摔落在地。
施月茹不是不知道她过敏,只是想看着她屈辱吃瘪的模样罢了——这样的戏弄并不是第一次。
她跪在打破的粥碗前,面带祈求地看向站在施月茹身侧的李淮安,后者却并未阻拦,还催促道:“快喝,别浪费月茹一番心意。”
他明明知道这不仅是她生母的遗物,更是他们回到现代的关键信物!
“淮安,我不过想给妹妹尝尝我亲手做的热粥,她怎地这般不领情?”施月茹的哭腔将施容祯从回忆中拉回,李淮安看向施容祯的眼神一凛,作势要拿过玉簪:“既然这般不在意这玉簪,那便是摔了也无妨!”
“不要!我喝!”
施容祯哭着阻止,颤抖地捞起地上那粥,含着满腔委屈咽下。
带着浓烈异味的液体夹杂着瓷碗细小的碎渣,划破了她的嘴角和喉咙,鲜血滴落在地上,李淮安却视若无睹。
“既然妹妹这么听话,那这玉簪就还给你吧。”施月茹笑盈盈地递出玉簪,施容祯顾不得满嘴鲜血忙伸手去接。
可就当她即将触碰到簪子的那一霎,施月茹却立刻松开了手。
玉簪落在地上,瞬间断成三截。
施容祯泪流不止,想要将那碎得不成样子的玉簪拼起。亡母的纪念、回到现代的倚仗,这一刻全都没了。
—— 引自章节:第一章
施容祯几乎是被强拉上马车,施月茹挽着李淮安的手臂笑着看她:“妹妹不必害羞推拒,妾也可以挂姻缘牌的,我可不愿别人说我这正妻小气,委屈了庶妹。”
她一路忍着心中郁闷,又亲眼看着李淮安同施月茹挂上写着“一生一世一双人”的姻缘牌。
施月茹面上流露出小女儿家的娇羞欣喜,李淮安见状直将她轻轻搂入怀中。
施容祯只觉得心中艰涩难耐,酸楚逐渐蔓延开来。
“妹妹,庙中风景极好,劳烦你亲自去和住持说一声,我们今夜在此留宿。”施月茹微微一笑。
她听完转身便走,巴不得不用再回来,免得在这里看此二人不断暧昧耳语。
领路的小僧带着施容祯拐进偏僻无人的小径,看到一间厢房后,那小僧脚步极快地离去。
施容祯正想快步跟上,草垛后突然出现几个淫笑的大汉拦住她的脚步。
“小美人,过来让爷亲一口!”这几人竟要轻薄她!
施容祯惊恐万分,转身就要逃,却被其中一人抗在肩头后扔到床上。
“救命!放开我!”她极力护住衣衫,嘶声哭叫。
顷刻间施容祯被扒得几乎不着片缕,几个大汉摸上她的腰和大腿:“嗬!果真和大小姐说的一样,她这庶妹倒也是个尤物!”
她这才明白刚刚施月茹嘴角那抹笑是何意,绝望不禁漫上心头,哭着挣扎:“救命!救命……”
“那边是什么声音?”厢房外,李淮安充满疑惑的声音传来。
“淮安救我!”施容祯连忙大叫,大汉死死捂住她的嘴巴。
李淮安觉得自己仿佛听到了施容祯的声音,他正欲进厢房查看,被匆匆赶来的施月茹的贴身丫鬟拦下。
“世子,我们小姐为了给您挂祈福条,不小心摔伤了!”
“什么?快带我过去!”李淮安立刻被吸引走了注意,跑着离开厢房外。
施容祯听着他离去的脚步声,崩溃哭号,大汉的手不住在她身上游移,她拼命挣扎着拔出头上珠钗,朝袭往她的手用力一扎!
鲜血顷刻迸出,趁所有人呆愣的那一秒,她猛地一撞,从缝隙中侥幸逃了出去!
“抓住她!”大汉的怒骂就在身后,施容祯一面拼尽全力逃跑一面嘶哑着声音哭叫:“救命啊!”
声音引来诸多香客,看到她衣着破烂又满面泪水的样子不由一惊。
庙中香火甚旺,来到此处的香客多是京中达官贵人,有人认出来施容祯:“这不是施尚书家的二小姐吗?”
听到路人对话,李淮安和施月茹也朝狼狈不堪的施容祯定睛一看。
“妹妹,你怎么成了这个样子?”施月茹惊讶地抬高音量,这下原本没被吸引注意的人也朝这边看过来,施容祯只觉得众人目光如火,烧得她裸露的肌肤和羞耻的内心疼痛不堪。
—— 引自章节:第二章
施容祯打开那字条:“妹妹若醒来,记得在我生辰宴前赶回家,否则你的嬷嬷可是要因为没管教好小姐被打死的。”
她心下一惊,忙问现在是哪日,听到答案才知自己已经昏迷了一天一夜,而施月茹的生辰宴就在今天晚上。
封建社会人命如草芥,这一年间她虽见惯了,可也不忍别人因为她送命。
马车和仆从全都被带走,她只好借了根拐杖,一瘸一拐地离开寺庙。
伤处并未痊愈,她又走得着急,很快便见衣裙渗出血液。
日上三竿时分,施容祯冷汗与热汗一齐流下,伤口痛得她不禁紧紧咬唇,只一会儿过去,连嘴唇也被咬破流血。可山路坎坷难走,她痛不欲生,只觉得这条路没有尽头,已经不知道自己脸上流下的是汗还是泪。
强撑着回到尚书府时正是黄昏时分,施容祯的裙子已被鲜血染红,面色却苍白得毫无血色。
李淮安面上有几分惊讶:“不是给你留了马车吗?”
施容祯一愣。
“妹妹可是怪我责罚你,不愿坐我给你准备的马车?”施月茹委屈抬眼,李淮安闻言不禁沉眉。
“那你可还有给我准备生辰礼?”她小心翼翼地追问。
施容祯一整天滴水未进,嘶哑着无法出声,李淮安以为她不愿,责怪道:“她是你嫡姐,你连份薄礼都不愿准备?”
“无妨!”施月茹忙道,“要不妹妹亲手给我做碗莲子羹吧,尽到心意就好。”
她遥遥指向莲花池,池中淤泥大约高到人的腰部。
施容祯忍着疼痛开口:“我不去,我身上还有伤。”
“我就知道妹妹是在责怪我,可那都是为了施家颜面啊!”施月茹顿时泪如雨下,李淮安看她这副我见犹怜的模样,当下对施容祯的不满达到了顶峰:“来人,帮二小姐下莲花池!”
“李淮安!你疯了吗?”李淮安一挥手,两个小厮上前拖着施容祯往池边走,她慌乱挣扎无果,被人用力推进莲花池。
“啊!”淤泥一下便吸附在她身上,渗过衣裙触及伤口,痛得她叫出声来。
施容祯恨恨抬头,却见自己的嬷嬷在人群后方满眼惊惧地看着她,而施月茹的人就站在嬷嬷身后。
她忍住不甘和痛楚,艰难地在淤泥里挪动,开始采摘莲子。
池中的莲子明显被人采过,施容祯咬牙找了两个时辰才找到足够做一碗莲子羹的数量。
她狼狈地爬上岸,觉得自己受伤的下半身几乎全没了知觉。
待她做好一碗莲子羹,宴席也已结束。
施月茹笑盈盈地接过碗尝了一口,忽地惊叫一声将碗摔在施容祯脸上:“好烫!”
黏糊的羹从施容祯的乱发滴到她满是淤泥的身上。
—— 引自章节:第三章
很快,她便切身体会到了李淮安那句“生不如死”并非虚言。
先是针扎般的刺痛从舌上炸开,一路刺进她的五脏六腑之中,疼痛顺着血管啃噬她的身体,叫嚣着要折磨她、摧毁她。
“啊——”施容祯痛得嘶声尖叫起来,原本妍丽的面孔被剧痛拧成扭曲模样。
她生不如死地倒在地上,用尽最后一丝力气扯住李淮安的衣角:“解、解药……”
李淮安眼里闪过一丝不忍,但想到无比虚弱的施月茹,语气生硬道:“要解药?那就一步一叩首,从城外绕一圈,再从城门跪至府门,向月茹好好赔罪。”
施容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曾经她被他捧在手心呵护,因为痛经起不来身时他都会心疼到落泪,如今他竟然为了另一个女人,逼迫她在被剧毒折磨时一跪一叩首向那人道歉。
她流着泪蜷缩在地,片刻后又凭着求生欲挣扎着爬起。
她不能死在这,她一定要活下去,要永远离开李淮安!
“那是谁啊,在城外就见她一步一叩首了,得罪了哪位大官么?”
“是施家那个庶女,听说她毒害嫡姐未遂,被镇远将军责罚了!”
“京城谁人不知镇远将军深爱施大小姐入骨?这庶女忒大胆了!”
毒辣的烈日下,施容祯麻木地循环着一步一叩首的动作,毒发反应依旧折磨着她的身体,路人的议论则在她本就痛得伤痕累累的心上撒盐。
在城外跪了一圈,她已经竭尽全身力气,如今距离尚书府还有好一段路,施容祯支撑不住,一下子瘫倒在地。
跟在她身后监督的小厮严声道:“施二小姐,我家世子说了,若不诚心道歉,解药是不会给你的!”
施容祯默默攥紧拳,豆大的汗珠砸到地上。
她咬牙磕下一个头,吃力地站起来想要继续往前走,却突然两眼一黑栽倒在地。
朦胧之间,一杯凉水泼在施容祯脸上,令她重新找回意识。
李淮安抱着施月茹坐在华贵马车里冷冷看着她,后者柔若无骨的手攀上他的肩。
施容祯只觉得心痛和毒发之痛一齐冲击着她,李淮安却不在意她赤红含泪的双眼,从马车里丢出一个药囊:“做错了就要道歉,这么看着我干什么?”
她看着地上锦囊一愣,以为李淮安终于要放过她。
下一秒,冷淡的声音在她耳侧炸开:“这是缓解的药丸,足够你撑回尚书府了。继续跪!”
施容祯眼里的泪终于流下,李淮安却像没看到她哭泣似的,低声抚慰怀中的施月茹:“我替你教训她了,日后若再有这样的事,不必宽容,罚得狠些她才能长记性!”
—— 引自章节:第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