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佚名
最近更新: 更新时间 2025-10-04 09:57:58
状态: 完结
字数: 11.09万字
阅读人数: 15.78万人在读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
儿媳在家推行了一套“爱心积分制度”,美其名曰“量化管理,公平透明”。可日常的家务比如做饭、打扫一次只能得1分,提一句育儿建议却要扣10分。我和老伴活像两个被严格考核的廉价临时工,每日在积分表前如履薄冰。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
第四章2025-10-04 09:57:58
【原文摘录】
直到那夜老伴高烧昏迷,我拼命敲开儿子的房门。
儿子睡意惺忪地抱怨,儿媳却冷静地提醒:“送医院要30分,你们积分不够,还是自己打个车吧。”
那一刻,我的心彻底凉透了。
老伴出院后,儿媳非旦没有半句关怀,反而指责我因为照顾老伴耽误了带孩子,要扣掉一周的基础分。
我没有与她争执,只是将一份《家庭资源兑换表》拍在他们面前。
“既然要讲规矩,那就要讲得彻底。你们住我的房,吃我的饭,以后也都用积分来换吧。”
既然这个家只认冷冰冰的数字,那我就教教他们,什么叫真正的“公平”。
……
“乐乐真棒!自己把玩具收拾好了,奖励一个‘小星星’贴纸!”
儿媳张芸笑容满面地将一枚亮晶晶的贴纸贴在墙上的《乐乐好习惯积分表》上。
五岁的孙子乐乐欢呼着,小心翼翼地把贴纸按牢。
这张卡通积分表已经实行了两个月,上面写着“自己吃饭+1分”“按时睡觉+1分”……积满十分可以兑换一个玩具或去一次游乐场。
别说,效果还真不错,乐乐比以前规矩多了。
我和老伴王建军在一旁看着,心里还曾暗暗佩服张芸会教育孩子。
这时,张芸转过身,脸上带着同样亲切甚至更甜几分的笑容,将另一张更大更精美的彩色海报,贴在了乐乐积分表的旁边。
“爸,妈,看你们这么喜欢乐乐的积分表,我也给你们设计了一套!咱们家全员积分化管理,公平透明,促进和谐!”
我心头莫名一跳,连忙凑近看去。
标题是几个醒目的大字:【家庭爱心积分制度,量化爱意,双向奔赴】。
海报设计得甚至比乐乐那张还要讲究,但上面罗列的内容,却让我和老伴瞬间僵在原地。
表格清晰地分为两栏:贡献区和权益区。
【贡献区(赚取积分)】
负责乐乐日常起居(含早晚接送幼儿园):+5分/天(注:此为固定基础任务)
日常打扫卫生:+1分/次
准备营养餐食:+1分/次
处理额外家务(如手洗高档衣物):+1分/次
【权益区(消耗积分)】
对乐乐的教育/生活提出建议:-10分/次
带乐乐进行非计划内活动:-20分/次
需要子女协助(如夜间送医维修家电):-30分/次
我的目光死死盯在“提出建议-10分”和“夜间送医-30分”上。
带一天孩子累死累活才5分,提一句建议就要扣10分?生个病要扣掉整整六天的“工钱”?
—— 引自章节:第一章
张芸顺势接话,语气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道:“妈,您看,明确了积分,就避免了日后‘我们付出那么多,你们却不领情’的抱怨。而且,这样也能提醒我们做子女的,要珍惜你们的劳动成果,不能随意打扰你们二老的清净晚年,对吧?”
她的话听起来句句在理,却像柔软的棉花裹着针,扎得人生疼。
老伴脸色铁青,指着表格的手微微发抖:“照这么说,我俩要是半夜里一起犯了病,积分还不够60分,是不是还得商量一下先救哪个?”
王强的笑脸立刻垮了:“爸!您这说的什么话!这就是个形式,是个激励。真有事我们还能看着不管吗?但你们也得体谅我们,我们工作压力那么大,回来希望有个和谐的环境,而不是听你们唠叨或者处理些本来可以避免的麻烦,这有错吗?”
“麻烦?”老伴气得声音都变了调,“我们成麻烦了?”
“爸,您别激动嘛。”张芸依旧保持着得体的微笑,“家庭也需要规则意识。乐乐需要,我们大人更需要。总不能因为是一家人,就模糊了边界,透支了情分吧?”
“边界……情分……”我喃喃地重复着这两个词,看着眼前这张制作精良得如同商业合同般的海报,再看看旁边乐乐那张充满童趣的积分表,一股巨大的荒谬感和寒意席卷了我。
原来,在这个家里,孙子赚取的是奖励和成长,而我们老人,换取的却是沉默和服从。
我们全天候的付出,被定义为“基础任务”,而我们最基本的情感和求助需求,却成了需要高价购买的“奢侈品”。
老伴猛地一拍桌子,起身回了卧室,房门发出“砰”的一声巨响。
王强不满地嘟囔:“又来了,总是这么顽固……”
张芸轻轻拉了他一下,转而走到我身边,柔声说:“妈,您劝劝爸。我们也是为了这个家好。这制度多公平啊,以后谁付出多少都清清楚楚。”
我看着儿子不悦的脸色,又听着卧室里传来老伴粗重的喘气声,心里一阵发紧。
我最怕的就是家里吵架,伤了和气。
“行了行了,”我疲惫地摆摆手,“就按你们说的办吧。别再吵了。”
张芸立即露出笑容:“还是妈明事理。”
从那天起,那套“爱心积分制”就像一道无形的枷锁,牢牢锁住了我和老伴的晚年。
我们的生活被简化成一张表格上的数字增减,陷入单调而压抑的循环。
每天天不亮,我就得起床为一家人准备早餐,然后和老伴一起送乐乐去幼儿园。
下午,又得准时守在校门口,接回乐乐,陪玩做饭打扫。
直到儿子儿媳下班归来,吃完饭收拾了碗筷,才能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自己的房间,一句多余的话也不敢多说。
虽然日子和从前一样忙碌,但心境却截然不同。
—— 引自章节:第二章
“爸妈,这周表现总体不错。”她推推眼镜,用红笔在表格上一丝不苟地勾画,“不过周三的晚饭咸了,强哥晚上喝了好多水,影响睡眠,这里要扣1分。”
她翻到下一页,继续说:“周四接乐乐迟到了三分钟,虽然是因为堵车,但按照规则还是要扣1分。最重要的是——”她加重语气,“爸昨天又擅自给乐乐买了玩具,这属于越界行为,按规矩扣10分。”
老伴的脸色顿时难看极了,我悄悄在桌下握住他颤抖的手。
有一次乐乐着凉咳嗽,我瞧着心疼,忍不住小心翼翼地对张芸建议:“小芸,老是吃药怕伤了孩子脾胃,要不炖点冰糖雪梨润润喉?”
王强立刻不耐烦地皱眉:“妈,小芸选的药都是进口的,科学有效,您就别瞎操心了。”
我眼角余光瞥见,张芸已经不动声色地在积分表上记了一笔:【违规干预育儿,-10分。】
还有一次,老伴看着乐乐总是玩iPad,忍不住说了句:“乐乐,爷爷带你下楼踢球去好不好?”
正在玩游戏的乐乐还没反应,张芸的声音就从卧室飘了出来:“爸,乐乐的娱乐时间是我们规划好的,您带他下去,磕了碰了怎么办?以后这种不专业的事情还是不要做了。”
老伴张了张嘴,目光扫过积分表上那条“带乐乐进行非计划活动-20分”,最终什么也没说,默默地坐回了沙发。
在这个自己辛辛苦苦攒钱买下的房子里,我们活得像两个被严格考核的廉价临时工,每日在积分表前如履薄冰。
所有的关心与善意,都只能烂在肚子里。
因为每一次不合时宜的开口,都可能让我们辛苦数日积攒的“劳动成果”瞬间蒸发。
那些曾经无比期盼的天伦之乐,如今都成了需要精密计算成本令人望而却步的“奢侈”消费。
初冬时节,气温骤降,外面淅淅沥沥下着小雨。
老伴可能是接送乐乐时着了凉,晚上开始发烧咳嗽,吃了药也不见好。
到了后半夜,他竟然烧得浑身滚烫,说起胡话来,呼吸又急又重。
我摸着他烫手的额头,听着他痛苦的呻吟,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
这情形,必须马上去医院。
“建军,你坚持住,我这就去叫强子!”
我给他掖紧被角,急匆匆地穿过客厅,敲响了儿子儿媳的卧室门。
“强子!小芸!快开门!你爸烧得不行了,得赶紧去医院!”
里面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过了好一会儿,门才拉开一条缝。
王强睡眼惺忪地探出头,脸上写满了被打扰的不耐烦:“妈,大半夜的干嘛呀?”
—— 引自章节:第三章
“啊?”张芸的声音立刻清醒了几分,带着明显的不情愿,“可是……妈,积分表上‘夜间送医’要30分呢。你们现在积分够吗?”
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都这个时候了,他们首先想到的竟然是积分?!
“积分?!现在是人命关天的时候!还管什么积分!”我的声音因为愤怒和恐惧而颤抖。
王强打了个大大的哈欠,揉着眼睛,语气冰冷又敷衍:“妈,规矩就是规矩。积分不够,我们也不好破例。不然这制度以后还怎么执行?而且就是发个烧而已,也要不了命,算不得什么急事。这样吧,你们要是非得去医院,就自己打个车去,车费我明天给你报销,这总行了吧?”
说着,就要把门关上。
“报销?”我难以置信地重复着这两个字,一股寒气从脚底直冲头顶。
我的丈夫,他们的父亲,此刻正躺在床上可能面临生命危险。
而我的儿子和儿媳,却因为贪恋被窝的温暖和他们那可笑的“规则”,如此轻描淡写地说出这种话。
“王强!他可是你亲爸呀!”我气得浑身发抖,伸手想去拉住他。
王强却像躲瘟疫般猛地往后一退,“砰”地一声把门关上,门板险些碰到我的鼻子。
“王强!你给我出来!”我不死心地继续拍打着房门。
隔着门板,传来他模糊又烦躁的声音:“妈!你还有完没完?!我们明天还要上班呢!”
紧接着是张芸细碎的嘀咕声:“就是,一点小事就大惊小怪,都不够扣分的……”
我的双腿一软,整个人顺着门板滑落,无力地瘫坐在冰冷的地面上。
回到房间,我浑身脱力,实在挪不动已经意识模糊的老伴,只能颤抖着拨打了120。
医护人员匆忙赶来,他们用担架将老伴抬走时,我回头看了一眼儿子紧闭的房门。
那里,自始至终没有一丝动静。
诊断结果是急性肺炎,医生严肃地告诉我,再晚来一些,后果不堪设想。
老伴在医院住了整整一周,我寸步不离地守着。
期间,儿子儿媳只打过一个电话,以工作忙为借口,始终没有露面。
出院那天,家里静悄悄的,仿佛那晚的惊心动魄从未发生。
直到晚上,儿子儿媳下班回来。
张芸放下包,第一件事不是询问老伴的病情,而是走到积分表前,拿起笔,皱着眉头划拉起来。
—— 引自章节:第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