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有一懒猫
最近更新: 更新时间 2025-09-13 10:45:12
状态: 完结
字数: 11.22万字
阅读人数: 4.97万人在读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
【爱国】【科技】【重生年代】别人重生八零搞倒卖、囤房产,我却被派去拧螺丝。本以为是咸鱼人生,却渐渐发现不对劲!厂里的算盘只会抱怨灰尘多,但那台从西德进口的宝贝机床,却在我耳边尖叫——“救命!我是个陷阱!我的图纸是假的!”我这才知道,这不是家长里短的年代文,而是谍影重重的工业暗战!我,李向东,能听见万
【目录】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第6章
第7章
第8章
第9章
第10章
第11章
第12章
第13章
第14章
第15章
第16章
第17章
...
第18章2025-09-13 10:45:12
【原文摘录】
汗水顺着他的额角滑落,滴在滚烫的铁板上,瞬间蒸发成一缕白烟。
真他娘的累。
他心里骂了一句,手上的动作却不敢停。
上辈子卷到三十五岁,在ICU里见了人生最后一面,没想到眼睛一闭一睁,竟然回到了十八岁。
回到了这个让他厌恶了一辈子的起点。
重生?
多时髦的词儿。
可李向东一点都高兴不起来。
再活一次,难道还要像上辈子那样,勤勤恳恳当个老黄牛,最后评个劳模,拿个奖状,再把一身的力气和健康都耗死在这堆破铜烂铁里?
去他娘的。
这辈子,老子只想躺平。
当个咸鱼,挣点小钱,娶个媳妇,安安稳稳过完这一生,比什么都强。
他手上的力道又加重了几分,对准一颗格外顽固的六角螺母,腰部发力,猛地一拧。
“咔。”
螺母纹丝不动。
就在他准备再来一下的时候,一个极其微弱,又带着几分幽怨的声音,毫无征兆地钻进了他的脑子里。
“哎哟......我的老腰......快断了......”
李向东的动作猛然一僵。
他豁然抬头,警惕地扫视着周围。
车间里人声鼎沸,机器轰鸣,除了工友赵铁柱在不远处哼着不着调的小曲,再没有其他异常。
谁在说话?
幻听?
李向东皱起眉,晃了晃有些发沉的脑袋。
或许是重生带来的后遗症,又或者是这鬼天气热得人头昏脑涨。
他低头,再次看向手中的扳手。
那是一把老旧的活口扳手,手柄处被磨得油光发亮,开口的地方还带着几个豁口,饱经风霜。
“肯定是太累了。”
李向东自嘲地笑了笑,准备再次发力。
可就在他握紧扳手,准备跟那颗螺母死磕到底时,那个声音又响了起来。
“别......别再使劲了!我这把老骨头真要散架了!那孙子昨天拿我去撬铁板,我的腰椎间盘都快突出了!”
李向东的手,彻底僵在了半空中。
这一次,他听得清清楚楚。
声音,就是从手里的扳手上传来的!
一个扳手......在跟他抱怨腰不好?
这他妈是什么新时代的聊斋故事?
“向东!发什么愣呢!手里的活儿干完了?”
一道粗哑的嗓门在身后炸响,带着一股子官僚特有的颐指气使。
李向东不用回头,也知道来的是谁。
工段长,王胜利。
一个仗着自己小舅子是车间副主任,就整天在车间里作威作福的家伙。
“王头儿,我这不......正拧着呢嘛。”
李向东连忙回过神,脸上堆起一个老实巴交的笑容。
—— 引自章节:第1章
这个场景,简单,甚至有些简陋。
可落在李向东眼里,却比世界上任何一幅名画都要温暖。
“姐,我回来了。”
李向东的声音有些沙哑。
李丽华闻声转过身,看到他,脸上立刻露出了笑容。
“回来了?快去洗手,饭马上就好。”
“好嘞。”
饭桌很简单,一盘炒青菜,一盘咸菜疙瘩,还有两碗冒着热气的白米粥。
对于这个年代的大多数家庭来说,这已经算是不错的伙食了。
“今天在厂里怎么样?累不累?”
李丽华一边给李向东夹菜,一边关切地问道。
“还行,就那样呗,拧螺丝。”
李向东含糊地应着,大口地扒拉着碗里的粥。
他不想让姐姐担心。
李丽华看着他狼吞虎咽的样子,眼神里闪过一丝心疼,但随即又像是想起了什么,脸上的笑容淡了几分,欲言又止。
“姐,有事就说,跟我还藏着掖着?”
李向东何等眼力,一眼就看出了不对劲。
李丽华犹豫了一下,才轻声说道。
“向东......今天......王婶子又来找我了。”
王婶子,厂里有名的媒婆。
李向东心里咯噔一下。
“她又提那个供销社主任的儿子了?”
“嗯。”
李丽华低下头,声音更小了,“王婶子说......男方家里对咱家挺满意的,就是......就是觉得你这个当弟弟的,在厂里当个学徒工,没什么大出息,怕以后......会拖累我。”
话音落下,饭桌上的气氛瞬间凝固。
李向东扒饭的动作停了下来。
他缓缓抬起头,看着姐姐那张带着几分委屈和不安的脸。
一股无名火,“噌”地一下就从心底冒了出来。
又是这样。
跟上辈子一模一样。
姐姐的婚事,就是因为他这个“没出息”的弟弟,一拖再拖,最后委身嫁给了一个她根本不喜欢的男人。
凭什么?
就凭老子现在是个学徒工?
就凭老子现在一个月拿二十七块五的工资?
他妈的!
李向东紧紧握着手里的筷子,指节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
“姐,”他看着李丽华,一字一句地说道,“你告诉王婶子,还有那个什么狗屁主任的儿子,他看不上我,老子还看不上他呢!”
“这事你别管了,也别委屈自己。我以后保证让你风风光光地嫁出去,嫁给你自己喜欢的人!”
“谁敢让你受半点委屈,我让他全家都过不好年!”
这番话掷地有声,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霸道。
李丽华被弟弟突然爆发的气势吓了一跳,愣愣地看着他。
她感觉今天的弟弟,好像跟平时不太一样了。
—— 引自章节:第2章
一条刺眼的红色横幅从办公楼顶上挂下来,上面用白色油漆刷着一行大字:“热烈欢迎S-800型高精密机床入驻我厂!”
厂区的大喇叭里,也不再是单调的广播体操音乐,而是换上了慷慨激昂的《咱们工人有力量》。
几个年轻的学徒工正抬着一面大鼓,笨手笨脚地往一号车间前的空地上搬。
“嘿,铁柱哥,这啥情况?厂长要娶小老婆了?”
李向东拍了拍旁边正咧着大嘴傻乐的赵铁柱。
赵铁柱一巴掌拍在李向东的后背上,力道大得让他差点一口气没上来。
“去你的!比那事可大多了!”
“咱们厂,要鸟枪换炮了!”
赵铁柱的眼睛里闪烁着一种李向东从未见过的光芒,那是纯粹的,不加掩饰的兴奋。
“滋啦——喂喂!”
厂区广播的音乐停了,一阵刺耳的电流声后,一道油滑又充满磁性的声音响彻了整个厂区。
是副厂长,刘金福。
“同志们!工友们!大家早上好!”
刘金福的声音里透着一股压抑不住的激动,仿佛憋了个天大的好消息,不吐不快。
“今天,是我们红星机械厂,值得被载入史册的一天!”
“经过我本人,以及厂委会领导班子的不懈努力,我们,终于从遥远的西德,引进了一台代表着当今世界最高工业水平的S-800型高精密数控机床!”
话音刚落,整个厂区瞬间炸开了锅。
“啥?德国机床?”
“我没听错吧?就是电视里说的那种,一台能顶咱们一个车间的洋玩意儿?”
“我的天!这得花多少钱啊!”
工人们沸腾了,他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脸上写满了震惊与狂喜。
这年头,德国制造,就代表着神话。
刘金福很满意这种效果,他清了清嗓子,声音拔得更高。
“同志们,这台机床的到来,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我们厂的产品精度将提升一个档次!意味着我们的生产效率将成倍增长!意味着我们再也不用看兄弟单位的脸色!”
“更意味着,大家的奖金,福利,都会跟着水涨船高!”
“从今天起,我们红星机械厂,要挺直腰杆子走路了!”
“奖金”两个字,像一针最猛烈的兴奋剂,狠狠扎进了每个工人的心里。
欢呼声,口哨声,汇成了一股巨大的声浪,几乎要掀翻厂房的屋顶。
一些上了年纪的老工人,甚至激动地摘下帽子,用力地擦着眼角。他们在这片土地上奉献了一辈子,从未想过有一天能亲手摸到传说中的德国机床。
年轻的工人们则更加直接,他们互相捶打着肩膀,畅想着未来。
“听见没?奖金要翻倍了!回头我就去买台凤凰牌的自行车!”
—— 引自章节:第3章
“让大家亲眼看看,这世界上最顶级的机器!”
轰!
人群彻底引爆。
下午就能看见这洋玩意儿?
“刘副厂长牛逼!”
“太好了!早就等不及了!”
欢呼声、掌声、口哨声,汇聚成一股灼热的浪潮,每个人都涨红了脸。
这片狂热的海洋中,只有李向东,像一块被投入沸水中的冰块,从里到外,一片冰凉。
死亡倒计时。
刘金福的这句话,在他听来,无异于敲响了丧钟。
那尖锐、绝望的求救声,还在他脑子里回荡。
“救命!”
“我是陷阱!!!”
他看着周围一张张兴奋而无知的脸。
他看到了赵铁柱,那个憨厚的汉子正用力地挥舞着拳头,嘴里大声叫好。
他看到了王胜利,那个工段长正凑在一位车间领导身边,满脸谄媚地拍着马屁。
他还看到了主席台上,老厂长王德发脸上闪过一丝犹豫,似乎觉得有些操之过急,但很快就被刘金服带动的热烈气氛所淹没,最后也只能无奈又期盼地点了点头。
没有人知道。
没有人知道他们正在为一场即将到来的灾难而欢呼。
一个工程师的本能,一个知晓未来的重生者的良知,像两只大手,死死地扼住了李向东的喉咙。
他呼吸困难。
李向东的拳头,在谁也看不见的角落里,猛地攥紧,指甲深深地陷进了掌心。
他拨开身前的工友,像是疯了一样,逆着人流,拼命朝主席台的方向挤去。
“哎!你挤什么!”
“向东,你干嘛去?”
他什么都听不见。
他只想离近一点,再近一点。
他只想看得更清楚一些。
他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
他一个学徒工,人微言轻,跑上去说这台几百万买来的德国机床是陷阱?
他会被当成疯子,立刻被保卫科的人拖走。
......
欢迎仪式在狂热的气氛中结束了。
工人们三三两两地散去,嘴里还在兴奋地讨论着下午的调试。
李向东失魂落魄地回到家。
那台机床的尖叫声,仿佛在他的颅骨内扎了根,让他头痛欲裂。
饭桌上,气氛压抑得可怕。
李向去东扒拉着碗里的白米饭,味同嚼蜡。
昏黄的灯光下,姐姐李丽华几次张嘴,又几次咽了回去,最后还是低着头,用一种近乎于蚊蚋的声音开口了。
“向东......今天......王婶子又来了。”
李向东的动作停滞了一下。
“她说......供销社主任那家子......托她带话。”
李丽华的声音越来越小,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委屈。
—— 引自章节:第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