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佚名
最近更新: 更新时间 2025-09-06 04:33:29
状态: 连载
字数: 11.59万字
阅读人数: 11.76万人在读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
高考查分那天,我爸从16楼跳了下去。警察说是自杀,可他们没看见——他掌心用血写的"714",像一道解不开的诅咒。三天后,母亲在追查真相时遭遇"意外"车祸,变成植物人前只说了五个字:"你爸不是自杀"。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
第七章2025-09-06 04:33:29
【原文摘录】
我在他书房发现一个陌生女人的照片,背面日期与血字吻合。潜入她居住的高档小区后,邻居的话让我浑身发冷:"那晚他们吵得很凶,说要停手...为了一个叫晓阳的孩子。"
现在,追杀我的人正撬开家门,而所有线索都指向同一个问题:7月14日那晚,父亲究竟发现了什么,值得用全家的命来掩盖?
电脑屏幕上的数字闪烁,我不敢看——
分。
我眨了眨眼,又看了一遍。没错,728分,省排名第3。这个分数足够让我进入梦寐以求的清华大学计算机系了。
"晓阳!多少分?"父亲的声音从客厅传来,带着掩饰不住的颤抖。
我深吸一口气,转身走出卧室。父母并肩站在客厅里,母亲的手指紧紧绞在一起,父亲的眼角堆满皱纹,那是常年加班留下的痕迹。
"728。"我说,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
母亲林淑芬发出一声短促的尖叫,冲过来抱住我。她身上有油烟味和廉价洗发水的味道,这个味道我闻了十八年。"我就知道!我就知道!"她反复说着,眼泪蹭在我的衣服上。
父亲周海平站在原地没动,但我看见他的喉结上下滚动了一下。他掏出手机看了眼时间,下午4点23分。
"爸?"我疑惑地看着他。
"好,很好。"他点点头,声音沙哑,"我晚上有个应酬,可能回来晚。淑芬,你给晓阳做点好吃的。"他又看了眼手表,这个动作今天已经重复了无数次。
母亲松开我,抹了把眼泪:"什么应酬比儿子高考成绩还重要?周海平,你今天哪儿也不准去!"
父亲罕见地没有反驳。他走到我面前,粗糙的大手拍了拍我的肩膀,很重,有点疼。"晓阳,爸爸为你骄傲。"他说完就转身进了卧室,关上门。
我和母亲面面相觑。
"别管他,"母亲勉强笑了笑,"我去买菜,今晚咱们吃火锅!"
母亲出门后,我坐在沙发上发呆。728分。这个数字应该让我欣喜若狂,但父亲反常的表现像一块石头压在我心头。卧室门开了,父亲穿戴整齐走出来,深蓝色西装,同色领带——他只有参加重要会议时才这么穿。
"爸,你到底去哪?"我站起来。
他避开我的目光:"公司的事。你...好好陪妈妈。"他顿了顿,像是想说什么,最终只是摇摇头,推门离开。
五点半,母亲拎着大包小包回来,开始忙碌地准备晚餐。七点,火锅的香气充满整个屋子,父亲还没回来。母亲不停地看表,拨打父亲的电话,始终无人接听。
—— 引自章节:第一章
我们住在16楼。一种不祥的预感攫住我的心脏。我冲到窗前,推开窗户向下看——
小区花园里,一个人形物体扭曲地躺在草坪上,深蓝色西装在路灯下泛着诡异的光泽。
母亲在我身后发出一声不似人类的尖叫。
接下来的记忆像被剪碎的胶片。警笛声闪光灯黄色警戒线盖着白布的担架。母亲瘫坐在楼梯间,我站在走廊上,听见法医对警察说:"初步判断是自杀,从顶楼坠下,当场死亡。"
自杀?不可能。父亲是有点严肃,但他热爱生活,爱我和母亲。今天他还为我骄傲,怎么可能...
"死者右手紧握,我们费了点劲才掰开。"法医继续说,"掌心有血迹,模模糊糊的,是数字714。"
?这是什么意思?我的大脑自动开始分析:7月14日?某个房间号?还是...
"晓阳。"张警官走过来,他是父亲的老同学,"你爸爸最近有什么异常吗?"
我摇头,突然想起父亲今天频繁看表的动作。"他今天...好像很在意时间。"
张警官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我们会调查清楚。你先照顾妈妈。"
回到家已是凌晨三点。我坐在父亲的书房,盯着墙上我们去年去青岛旅游的合影。照片里,父亲搂着我的肩膀,笑容灿烂。
书桌上摆着他常用的计算器,旁边是一沓账本。我随手翻开,密密麻麻的数字间偶尔有父亲的字迹:"核对""有出入""再查"。最后一页写着日期:6月30日,下面画了个大大的问号。
我拉开抽屉,里面整齐地放着回形针订书机,还有...一张折叠的纸条。展开后,上面是一串数字:1402,后面跟着一个字母:Y。
这是什么密码吗?我试着在手机拨号盘输入1402Y,没有任何反应。也许是某个网站的登录密码?
窗外,天开始亮了。我揉了揉酸涩的眼睛,突然意识到:昨天这个时候,父亲还活着,我们还拥有完整的家。
而现在,我成了没有父亲的人,母亲成了寡妇,而那个诡异的数字"714",成了父亲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讯息。
殡仪馆的冷气开得很足,我却一直在出汗。黑色西装黏在后背上,像一层湿冷的蛇皮。
父亲躺在鲜花丛中,面容经过化妆师的修饰,呈现出一种异样的安详。
我盯着他交叠在腹部的双手——那双手曾经教我骑自行车,曾经在我发烧时整夜握着我的手腕测脉搏。
现在它们僵硬苍白。
—— 引自章节:第二章
"别紧张,不一定有关联。"王叔叔擦了擦额头,"只是......"他瞥了眼不远处的母亲,声音压得更低,"上周五海平突然请了半天假,回来后就锁在办公室整理资料。第二天审计组就进驻了。"
我的心猛然一紧。父亲坠楼那天是周一,正是审计组进驻后的第一个工作日。
"他有没有说什么?留下什么文件?"我急切地问。
王叔叔摇摇头:"公司已经封存了他的电脑和抽屉。"他犹豫了一下,"如果你家里有什么......工作相关的材料,最好也......"
"我丈夫是清白的!"母亲突然出现在我们身后,声音坚定而犀利。王叔叔尴尬地退开。
回家的路上,母亲一言不发。车窗外的雨点开始噼啪作响,雨刷器在玻璃上划出半圆形的轨迹。我望着窗外模糊的景色,想起父亲书桌上那本画着问号的账本。
"妈,爸最近有没有——"
"没有。"母亲打断我,"你爸爸是个正直的人。"她的脸色发白。
家里弥漫着一股霉味。母亲径直走进卧室,关上了门。
我站在客厅中央,突然意识到这个家再也不会一样了——父亲的拖鞋整齐地摆在鞋柜第二层,他的茶杯还放在茶几上,杯底残留着已经干涸的茶渍。
我鬼使神差地走进父亲的书房。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地板上投下条纹状的阴影。
我跪下来,开始检查书桌下方的抽屉。最底层抽屉上了锁——这很奇怪,父亲从不锁抽屉。
我试了父亲的生日我的生日他们的结婚纪念日,都不对。最后我输入了"0714",锁咔哒一声开了。
里面是一个小型保险箱。
我的心跳加速。保险箱需要六位数密码。我再次尝试与"714"相关的组合:070714,140714,714000......都不对。
我瘫坐在地上,突然想起父亲每年在我生日时说的那句话:"晓阳,你是1999年7月7日早上7点14分出生的,七斤七两,护士都说这个数字吉利。"
。
保险箱开了。
里面只有两样东西:一份保险合同和一张照片。
保险合同是父亲三个月前购买的人身意外险,保额200万,受益人是母亲。
我的目光直接跳到"保险责任"条款:被保险人在合同生效日起180日内因意外事故导致身故,按基本保险金额的十倍赔付。
两千万。父亲的生命被明码标价。
我的手开始发抖。保单日期是4月24日——正好是父亲参加公司体检后的第三天。
体检......我突然想起什么,翻到保单背面,果然印着"投保需附体检报告"的小字。
一张照片从我的指间滑落。
—— 引自章节:第三章
母亲的目光落在照片上,突然变得锐利。她冲过来夺过照片,手指剧烈颤抖。
"这是谁?"我的声音嘶哑。
"不认识。"母亲把照片扔回保险箱,动作粗暴,"你爸爸的......工作关系。"
"那为什么写'对不起'?为什么日期是7月14日?"我追问,"爸临死前手里写着'714',这一定有关系!"
母亲猛地关上保险箱:"周晓阳!你爸爸刚走,你就开始怀疑他?"她的声音突然崩溃,"他是你父亲!"
我从未见过母亲这样。她总是温和的,甚至有些懦弱。现在她站在我面前,像一头护崽的母兽,眼睛里燃烧着我读不懂的情绪——愤怒?恐惧?还是......愧疚?
"妈,我只是想知道真相。"我轻声说。
母亲深吸一口气,似乎在平复情绪:"明天律师要来谈遗产的事。你......早点休息。"她转身离开,却在门口停顿了一下,"那个保险箱,别再打开了。"
夜深了。我躺在床上,盯着天花板上的裂缝。父亲坠楼时的闷响不断在我耳边回放。警方说是自杀,但自杀的人会买高额意外险吗?会留下神秘的数字和陌生女人的照片吗?
我翻身起来,打开电脑搜索"意外险自杀"。
页面显示:保险合同通常规定,投保两年内自杀不予理赔。父亲投保才三个月......如果他是自杀,母亲一分钱也拿不到。
除非,那不是自杀。
这个念头让我浑身发冷。我重新搜索"高空坠落他杀鉴定",一篇文章提到:坠楼案件中,若死者手臂无防御性骨折,背部着地,往往被初步判断为自杀。
父亲是怎么坠楼的?我回忆着那个可怕的画面:背部朝下,双臂张开,像一只折翼的鸟。
手机突然震动,是张警官发来的消息:"晓阳,明天有空来趟局里吗?有些事需要和你确认。"
我回复:"好的,什么事?"
"关于你父亲的手机。"张警官回复,"我们在楼顶找到了。"
我盯着这条消息,突然想起什么,翻出父亲的书桌抽屉。没错,父亲的手机一直没找到,警方原来是在楼顶发现的。
但父亲的工作证是怎么出现在我们家门口的?谁把它挂在那里的?
窗外一道闪电划过,照亮了书桌上的日历。7月24日,父亲坠楼那天被我用红笔圈了出来。
我的目光上移——7月14日那个日期下面,父亲用铅笔写了两个小字:"雅苑"。
雅苑?我迅速搜索,发现这是城东的一个高档住宅小区。7月14日,父亲去了雅苑?和照片上的女人有关吗?
—— 引自章节:第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