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摊牌了,这太子我不当了!全文在线阅读

[大唐:摊牌了,这太子我不当了!]李承乾全文+后续

作者: 爱吃糖果巧克力

最近更新: 更新时间 2025-09-05 07:20:03

状态: 完结

字数: 7.48万字

阅读人数: 3.26万人在读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

魂穿大唐,成为太子李承乾。知道未来凄惨结局的他,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向千古一帝李世民递上了辞呈。“父皇,这太子之位,儿臣不要了!”一言出,朝野震惊,李世民当场懵了。他本想彻底躺平,当个混吃等死的咸鱼藩王,远离朝堂纷争,逍遥一生。可实力不允许啊!北方大旱,灾民遍地?他随口一句“红薯土豆了解一下”,天下粮

【目录】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第6章

第7章

第8章

第9章

第10章

第11章

第12章

第13章

第14章

第15章

第16章

第17章

...

第18章2025-09-05 07:20:03

【原文摘录】

御座之上,大唐天子李世民龙威赫赫,正听着户部尚书汇报今年的秋税。一切都显得那么寻常,一如过去九年的每一个清晨。

然而,一道不合时宜的身影,打破了这庄严的宁静。

太子李承乾,着一身玄色朝服,自东宫太子的班列中缓步而出,走到了大殿中央。他身形笔直,面容平静,没有丝毫波澜。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被他吸引。

李世民微微蹙眉,停下了与户部尚手的问答。

“承乾,你有何事要奏?”

李承乾抬起头,目光清澈,直视着御座上那位被誉为千古一帝的父亲。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了太极殿的每一个角落。

“启禀父皇。”

“儿臣,想辞去太子之位。”

轰!

一言出,如平地惊雷,炸响在满朝文武的耳畔。

整个太极殿,死一般的寂静。

针落可闻。

所有人都以为自己听错了,他们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殿中那个瘦削却挺拔的身影。

辞去太子之位?

这是何等荒唐的言语!太子之位,乃国之储君,未来的天下之主。自古以来,只有被废的太子,何曾有过主动请辞的太子?

疯了!太子殿下一定是疯了!

御座上的李世民,脸上的表情瞬间凝固。他怔怔地看着自己的嫡长子,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因为操劳国事而产生了幻听。

足足过了十息,他才找回自己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承乾......你,你再说一遍?”

李承乾深吸一口气,像是卸下了千斤重担。他再次躬身,一字一句,掷地有声。

“父皇,儿臣德不配位,才不配君,不堪为国之储君。”

“恳请父皇,废黜儿臣的太子之位!”

这一次,所有人都听清楚了。

朝堂彻底炸开了锅。

“荒唐!简直是荒唐至极!”

一声暴喝响起,御史大夫魏征铁青着脸出列,花白的胡子气得根根倒竖。他指着李承乾,痛心疾首。

“太子殿下!您可知您在说些什么?储君之位,系天下安危,岂是儿戏!”

“您此举,置陛下于何地?置大唐江山于何地?置天下万民于何地!”

魏征唾沫横飞,声声泣血,仿佛李承乾做了什么天理不容的恶事。

紧接着,中书令房玄龄也急忙出列,拱手劝道。

“陛下,太子殿下或是一时心绪不佳,胡言乱语,还请陛下恕罪。”

尚书右仆射杜如晦亦是附和。

“是啊陛下,殿下年少,偶有心结在所难免,此事还需从长计议,万不可当真。”

他们二人,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都想把这件惊天动地的大事给按下去。

李世民的脸色已经从最初的震惊,转为了铁青,此刻更是阴沉得能滴出水来。他死死地盯着李承乾,眼神中的怒火几乎要喷薄而出。

—— 引自章节:第1章

 

“小翠,别跟丢了魂似的,去,把本宫珍藏的那坛葡萄酿拿来。”

“小红,你也别杵着,传话御膳房,午膳本宫要吃烤全羊,多放孜然,多放辣。”

“还有你,王德,把书房里那些《山海经》、《搜神记》都搬到我寝殿。”

“哦,对了,再找些上好的木料和几个手艺精湛的木匠来,本宫要搞个新发明。”

李承乾半躺在软榻上,翘着二郎腿,哼着不知名的小曲,有条不紊地发号施令。

他脸上洋溢着一种纯粹的、发自内心的喜悦,与殿外那压抑的气氛,割裂成了两个世界。

贴身太监王德的脸皱成了苦瓜,噗通一声,重重跪倒在地。

“殿下!我的爷!都什么时候了,您怎么还......还笑得出来啊!”

王德是看着李承乾长大的,忠心耿耿,太极殿上发生的一切,几乎把他的老魂都吓飞了。

“陛下龙颜大怒,满朝文武都说您疯了!您再不想办法请罪,这太子之位,可就真保不住了啊!”

李承乾瞥了他一眼,笑呵呵地道:

“保不住才好呢。”

“王德啊,你跟了本宫这么多年,难道还不知道本宫的志向?”

王德一愣。

“殿下的志向,不就是辅佐陛下,成为一代明君吗?”

李承乾摇了摇手指。

“错!”

“本宫的志向,是当一个混吃等死的咸鱼藩王!”

“每天睡到日上三竿,没事就琢磨着怎么把钱花完。府里有喝不完的美酒,身边有看不腻的美人。没有奏折,没有朝会,更没有魏征那老头天天在你耳边念叨‘殿下,您这样不对’!”

他绘声绘色地描述着,眼神里闪烁着名为“向往”的光芒。

王德和旁边的宫女听得眼皮狂跳。

咸鱼......藩王?

这是太子该说的虎狼之词?

他们彻底信了外面的传言——太子殿下,是真的病了,而且病得不轻。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通报。

“启禀殿下,赵国公求见。”

赵国公,长孙无忌。

当朝第一外戚,李承乾的亲舅舅。

“让他进来。”

李承乾坐直了些,脸上的笑容收敛了几分。

很快,长孙无忌一身便服,行色匆匆地踏入殿内。

他看到李承乾安然无恙地坐在那,先是松了口气,随即脸色陡然沉下。

“承乾!你可知罪!”

长孙无忌一开口,声音便冷得能刮下冰渣。

李承乾却不以为意,抬手示意。

“舅舅息怒,坐下说。王德,给赵国公看茶。”

长孙无忌哪有心情喝茶,他三步并作两步冲到李承乾面前,声音压得极低,字字句句都像是从齿缝里挤出来的。

—— 引自章节:第2章

 

空气沉重得能拧出水来。

“蝗灾之事,诸位怎么看?”

李世民的声音透着一股被碾压过的沙哑,满是疲惫。

白日里被那个逆子气得肝胆欲裂,夜里又接到河北道大旱并蝗灾的八百里加急。

饶是他这位铁血帝王,也感到了泰山压顶般的无力。

户部尚书出列,满脸苦色。

“陛下,蝗灾势起,若不雷霆遏制,一旦蔓延,后果不堪设想。臣以为,当立刻开仓,调拨钱款,命河北道各州府全力捕杀,安抚灾民。”

这是唯一的办法,也是最无奈的办法。

魏征立刻跟上。

“臣附议!还请陛下降罪己诏,以安天心!蝗灾乃上天示警,非朝有奸佞,便是为政有失,陛下当躬身自省!”

李世民的太阳穴狠狠跳了一下。

又是罪己诏。

魏征这张嘴,有时候真想用针线给他缝上。

房玄龄与杜如晦交换了一个眼神,后者上前一步,出言谨慎。

“陛下,开仓放粮不过是饮鸩止渴。蝗虫不绝,终为心腹大患。然捕杀之法,耗费人力物力,收效甚微。至于罪己诏......或可安抚人心,于蝗灾本身,无益。”

“克明所言极是。”房玄龄接话,“国库不丰,若灾情扩大,赈灾的口子一开,便再难堵上。我等需要一个......治本之法。”

治本之法?

说得轻巧。

自古至今,蝗灾便是天灾,是无解的绝症。

李世民按着胀痛的额角,目光扫过全场,最后定格在一直沉默的长孙无忌身上。

“辅机,你怎么看?你刚从东宫回来,承乾他......如何了?”

提及李承乾,李世民的语气变得极为复杂。有怒其不争的愤懑,也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

长孙无忌的身躯微微一震,出列时,神情古怪到了极点。

他张了张嘴,又闭上,似乎在斟酌着什么惊世骇俗的言辞。

“陛下......”

“说!”李世民失去了耐心。

长孙无忌像是被这一声吼壮了胆,索性心一横。

“陛下,臣在东宫,与太子殿下谈及了蝗灾。”

此话一出,房、杜、魏三人齐齐侧目。

跟一个被禁足、闹着不当太子的殿下谈国之大难?

“哦?那逆子怎么说?”李世民眉峰一挑,语带讥诮,“他是不是又说自己德不配位,才引得天降灾祸?”

长孙无忌猛地摇头,表情前所未有的严肃。

“不。”

“殿下说......蝗虫,可食。”

“什么?”

李世民以为自己的耳朵出了问题。

房玄龄、杜如晦、魏征三人,也同时露出了见鬼般的神情。

长孙无忌顶着所有人的目光,一字一句地复述着李承乾的原话。

—— 引自章节:第3章

 

李世民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迷茫,这种感觉,甚至比当年玄武门之变更让他心绪不宁。他深吸一口气,压下翻涌的思绪,大步流星地向东宫走去。身后,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三人紧紧跟随,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凝重与期待。

他们要去见证一个奇迹,或者,一个更大的谜团。

东宫,丽正殿外,依旧是那片熟悉的萧索。可一踏入殿内,那股沉闷的气氛便被一种奇异的、充满活力的声响所取代。

“不对不对,王师傅,这个卯榫的角度要再刁钻一些,对,要让它受力的时候,能有一个轻微的形变空间,这样躺上去才有弹性。”

“小翠,把那块西域来的羊毛毡子拿过来,垫在这扶手上,要不然冬天靠着太凉。”

只见大殿中央,赫然摆着一个奇形怪状的木头架子,正是那“逍遥椅”的雏形。而本应在禁足中反省的太子李承乾,正挽着袖子,一手拿着图纸,一手拿着根木料,兴致勃勃地指挥着几个目瞪口呆的木匠。他额头上渗着细汗,脸上沾了些许木屑,但那双眼睛,却亮得惊人,充满了创造的喜悦。

这副景象,让刚刚踏入殿门的李世民君臣四人,齐齐石化当场。

他们想象过李承乾可能在故作高深,可能在暗自得意,甚至可能在惊慌失措,唯独没想过,他竟然真的在......当一个快乐的木匠?

“咳哼!”

长孙无忌重重地咳嗽了一声,打破了这诡异的和谐。

木匠们和宫女太监们闻声回头,看到皇帝亲临,吓得魂飞魄散,哗啦啦跪倒一片。

“参见陛下!”

李承乾也愣了一下,回头看到了李世民那张阴晴不定的脸。他放下手中的木料,拍了拍手上的木屑,有些不情愿地走上前,懒洋洋地行了个礼。

“儿臣参见父皇。父皇万安。”

他的语气平淡,没有半分见到天子的惶恐,倒像是在跟一个串门的邻居打招呼。

李世民的眼角剧烈地抽搐了一下。他强忍着把这逆子拖出去打一顿的冲动,死死地盯着他,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

“朕问你,那‘阳芋’,究竟在何处?”

他开门见山,声音不大,却带着雷霆万钧的压力。

房玄龄和杜如晦立刻竖起了耳朵,连呼吸都放轻了。这,是关乎大唐国运的关键问题。

李承乾闻言,心中咯噔一下。

坏了,牛皮吹大了。

他哪知道这玩意儿现在在哪儿?总不能说要等几百年后,一个叫哥伦布的哥们儿从一个叫美洲的地方带回来吧?

—— 引自章节:第4章

大唐:摊牌了,这太子我不当了!
★★★
爱吃糖果巧克力
小说推荐 - 完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