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十一月二九
最近更新: 更新时间 2025-08-29 06:25:28
状态: 连载
字数: 7.46万字
阅读人数: 14.42万人在读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
五年前的暗网缉毒行动,我通过黑客技术锁定了犯罪组织的老巢。却在上报前夜,被妻子的竹马和毒贩联手灭口。他顶着我的ID入侵系统,将卧底名单公之于众,导致百名卧底惨遭帮派势力报复。当妻子带着特警队破门而入时,他满身是血哭诉,我为了利益出卖同僚,甚至还想杀害他。要不是支援及时赶到,逼退了我,他说不定会当场丧
【目录】
第 1 章
第 2 章
第 3 章
第 4 章
...
第 5 章2025-08-29 06:25:28
【原文摘录】
当妻子带着特警队破门而入时,他满身是血哭诉,
我为了利益出卖同僚,甚至还想杀害他。
要不是支援及时赶到,逼退了我,他说不定会当场丧命。
现场凌乱的痕迹、内部入侵权限记录,以及母亲医疗账户出现的大笔转账。
无一不在坐实青梅口中我的背叛。
未婚夫对我恨之入骨,
师父当众宣布与我恩断义绝,
视为我偶像的弟弟,更是因此登报和我断绝关系。
我众叛亲离,彻底沦为港城警界的耻辱。
直至五年后,他们捣毁了一个贩毒组织,
在他们藏毒的狗场搜寻时,
挖出了一具埋藏五年的男性骸骨,那是我。
......
就在准备收队时,一只警犬突然冲着角落的榕树疯狂嚎叫,
我飘在半空,看着那只德牧疯狂刨着地面,泥土飞溅。
带头的是我的弟弟,沈锐。
当年他还是个愣头青,如今居然已经能带队搜查。
沈锐见警犬异样,微微皱眉,抬手示意。
“挖!”
几名警员立刻抄起铁锹围了上去。
一铲下去,只见腐土和树根
不知过了多久,越挖越深,却始终一无所获。
就在大家思考会不会是挖错时,铁锹碰触到硬物,发出“咔”的闷响。
“挖到了!”
泥土被层层拨开,和预想的毒品不同,
那是一具蜷缩着的骸骨,上面还残留着些许骇人的组织。
沈锐蹲下身,眉头越拧越紧。
“叫法医和痕检来。”
他头也不抬地命令。
他认不出我,认不出这具可怖的骸骨,是他曾经最崇拜的哥哥。
也是,五年了。
埋于地下,这时间足够熟悉的血肉被虫蚁啃噬殆尽,只剩这副枯骨。
沈锐蹲下身,手套拂过骨头上交错的刀痕和犬齿印,。
法医来得很快,他蹲下身,仔细检查骸骨上的痕迹,声音冷静:
“死亡时间初步判定在五到六年之间,骨头上有多处刀痕和犬齿印,死者生前遭受过持续性的虐待。”
他指了指各处大块骨头上都有的切割痕,
“利器造成的伤痕,多且广,初步怀疑带有报复性质。”
“报复性质?”
一名年轻警员凑过来,低声推测:
“死亡时间五到六年,又藏在毒枭的狗场里......不会和五年前那场行动有关吧?”
“当初名单泄露,不少卧底惨遭报复,下落不明,这说不定就是其中一个。”
他说着,突然啐了一口:“都怪沈铮那个叛徒,为了钱出卖同僚,害死了那么多兄弟,简直就是港城警队的耻辱!”
沈铮。
警队的耻辱。
沈锐的手指猛地攥紧,指节泛白。
“住口!”
一旁亲历当年事件的警员立刻喝止年轻警员,用手肘撞了下年轻警员的胳膊。
—— 引自章节:第 1 章
法医摇了摇头,语气凝重,
“得带回实验室再做详细解剖,才能知道里面到底有什么。”
我依旧沉浸在混乱的情绪中,
巨大的冤屈和愤恨像毒液一样腐蚀着我的灵魂,几乎要将我这缕残存的意识都撕碎。
就在我即将被这滔天的情绪淹没时,一股无法抗拒的力量猛地攫住了我。
等我“回过神”时,我已经身处在市局灯火通明的走廊里,
不受控制地飘在一个高挑身影后面。
是我的妻子,梁思菱。
她穿着一身利落的警服,肩章显示她如今已是高级督察。
五年不见,时光褪去了她最后一点青涩,勾勒出更加分明利落的轮廓,
只是眉眼间笼罩着一层化不开的疲惫,像常年不见阳光的阴霾。
“梁督察,”法医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恍惚,
“初步结果出来了,死亡时间五年,多处利器造成的切割伤和动物齿痕,基本可以断定是带有报复性质的虐杀。”
“DNA信息还在比对,需要时间。但如果最终确认是系统内的人......”
法医顿了顿,声音低沉下去,
“那很大概率,是五年前那场失败的清剿行动里的受害者。”
梁思菱垂在身侧的手指几不可查地蜷缩了一下,指尖掐进掌心。
她极快地抿紧了唇,下颌线绷紧,将所有情绪死死压了回去。
“思菱?”一道温和的男声插了进来。
温见逸穿着合体的西装,笑着走近,极其自然地伸出手,揽住了梁思菱的肩膀。
梁思菱没有躲闪,甚至没有侧目,仿佛早已习惯这种触碰。
我的心猛地一沉。
温见逸冲法医点点头,然后柔声对梁思菱说:
“别多想了,你已经为端掉这个窝点连轴转好几天了,也该回去好好休息了。”
他顿了顿,带上了一丝亲昵,
“而且,玥玥想你了,总不能一直麻烦师父带着。孩子需要妈妈。”
梁思菱沉默了几秒,终究还是点了点头。
看着梁思菱的动作,我如遭雷劈。
一个难以承受的猜想,不受控制地在我脑子里炸开。
我的灵魂不由自主地跟着他们回了那个我曾无比熟悉的家。
门刚打开,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蹦蹦跳跳地冲了过来,清脆地喊着:
“爸爸!妈妈!”
梁思菱脸上冰封般的疲惫瞬间融化,她弯腰一把抱起女孩,声音是我从未听过的温柔:
“玥玥今天在学校乖不乖?”
温见逸笑着跟上,伸手捏了捏女孩的脸蛋,语气宠溺又带着点调侃:
“乖什么呀,老师又说她抢小朋友积木了,皮得很,半点小姑娘的样子都没有。”
这时,师父端着汤从厨房出来,招呼着:
—— 引自章节:第 2 章
“瞧我,真是老糊涂了,好好的提他干什么......怪我,怪我。”
电话那头,沈锐的声音也立刻跟了进来,带着刻意的轻松:
“就是,师父,您年纪大了,就多吃菜少说话!”
温见逸扯了扯嘴角,露出一抹恰到好处的苦笑:
“师父,阿锐,你们不用这样。”
“沈铮他......在出事之前,确实是个好警察,立过功,也帮过很多人。大家一时难以接受,心里有坎,都很正常,我能理解......”
“当!”
梁思菱手中的汤勺被重重掼回碗里。
陶瓷碰撞发出刺耳的声响。
她面色阴沉,毫不掩饰语气里淬冰般的嫌恶:
“够了!别提那个人,脏了你的嘴!”
餐厅里刚刚缓和一丝的气氛瞬间再次冻结。
温见逸眼底极快地掠过一丝难以察觉的得意,嘴上却依旧劝着:
“思菱,别这样,师父和阿锐还在呢,再说......”
“嫂子没说错!”
沈锐的声音透过话筒传出来,锐利如刀,
“他做出那种事,我早当没他这个哥哥了。在我心里,只认温哥你一个哥哥。”
师父也沉着脸,语气带着一股斩钉截铁的冷硬:
“为了钱,出卖自己并肩作战的兄弟,他是港城警队抹不去的污点!”
“早知如此,当年我就不该收他为徒!我恨不得从来没教过这个徒弟!”
我飘在半空,看着,听着。
每一个字都像一把烧红的钝刀,在我早已没有实体的灵魂上反复切割、捅刺。
痛得几乎要让我这缕残存的意识彻底溃散。
我最敬重的师父,我血脉相连的亲弟弟,我视若生命的妻子......
他们的话,比当年温见逸和那些毒贩加诸在我身上的虐打,还要疼上千百倍。
在这样彻底一致的切割和唾弃后,那令人窒息的紧绷感彻底消失。
空气重新开始流动,甚至带上了一种同仇敌忾之后的融融暖意。
师父继续叮嘱沈锐好好吃饭,温见逸笑着应和,拿起保温桶准备出门。
梁思菱脸上的冰霜褪去,重新拿起勺子,轻轻搅动着碗里的汤。
玥玥似乎也感觉到风雨过去,重新小声地咿咿呀呀起来。
他们围坐在一起,灯光温暖,饭菜飘香,言笑晏晏。
多么和睦,多么完美的一家人。
而我,沈铮,被我的至亲至爱,联手抹杀。
就像一个从未存在过的幽灵,彻底的被替代抹去了,没有留下丝毫痕迹。
七年前,我第一次见到梁思菱,她还不是高级督察,只是个冲劲十足、追查赃物案的小刑警。
而我,是被借调过去提供技术支持的红客。
案子陷入僵局,所有常规侦查手段都失效。
我在会上提出一个极其大胆的方案,
—— 引自章节:第 3 章
她就能抛下我们做到一半的晚饭,匆匆赶去陪他喝酒散心;
温见逸声称旧伤复发,
她就能把我一个人晾在饭店,开车送他去医院,留下我面对一屋子两家亲戚探究的目光;
直到我们计划了好久的周年纪念旅行,
她因为温见逸一句“思菱,我好难过”,就让她毫不犹豫地取消航班。
我再次被她抛下,这时我才迟钝地意识到,
只要有温见逸在,我就永远不是梁思菱的首选。
原来她的温柔和专注,从不只属于我。
压抑的怒火和委屈终于爆发,我们之间开始了无休止的争吵。
每一次,她都皱着眉,用那种混合着疲惫和不理解的眼神看着我,
语气硬得像砸在地上的冰雹:
“沈铮,你以前不是这么斤斤计较的人。”
“见逸哥刚回来,工作上生活上都不熟悉,我多帮帮他有什么错?”
“我每天办案查线索,精神已经绷到极限了,跟你轻轻松松坐在电脑前不一样!我回家不是来听你这些无理取闹的!”
“我和他要是真有什么,早就没你什么事了!你能不能理智一点,别总是胡思乱想?”
她的话像淬了冰的细针,一根根扎进我心脏最软的地方,不致命,却绵密地疼。
我真的太累了。
所以那次吵到最后,我看着她的眼睛,第一次清晰地说:“思菱,我们分开吧。”
我没想到,这句话招来的是所有人的反对。
队友说我神经敏感,办案压力太大导致的;
一手带我入行的师父拍着桌子骂我犯浑,辜负思菱的心意;
弟弟的电话打过来,全是不解:“哥,嫂子这样的媳妇你上哪找?别犟了!”
就连梁思菱自己,也红着眼睛抓住我的手,声音发颤:
“沈铮,你到底要我怎么做?别说分手,行不行?”
我像是被孤立在无形的围墙里,四周都是劝解和斥责的声音,压得我喘不过气。
就在我几乎要被这种孤立无援的窒息感吞没时,温见逸却主动找上了我。
他脸上挂着无可挑剔的、略带歉意的笑容,
提出想以“技术顾问”的身份,加入我对那个暗网贩毒组织的追踪行动。
他向我保证,语气诚恳得近乎卑微:
“阿铮,我知道你对我有误会。”
“等这次行动结束,帮你们端掉这个组织,我立刻申请调离,绝不会再出现在你们的生活里,我发誓。”
我几乎要冷笑出声,
这些日子的相处,我早已发现他的名不副实。
于是我便直接拒绝了他。
可他不知用了什么方法,总能精准掌握我们的行动节奏。
—— 引自章节:第 4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