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佚名
最近更新: 更新时间 2025-08-22 16:01:34
状态: 连载
字数: 11.91万字
阅读人数: 5.52万人在读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
拿到公务员入职通知书的那天,我妈开心的抱着我哭了一晚上。可是没想到,入职培训的第二周,我就被自己的妹妹实名举报:“我爸是诈骗犯,在外逃亡多年,她却想用这种肮脏的背景混进体制!”举报视频和所谓“警方截图”全网疯传,领导当场暂停我的录用资格。可没想到,最后我却顺利入职。而妹妹说的不错,她爸,是罪犯。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
第四章2025-08-22 16:01:34
【原文摘录】
举报视频和所谓“警方截图”全网疯传,领导当场暂停我的录用资格。
可没想到,最后我却顺利入职。
而妹妹说的不错,她爸,是罪犯。
……
“晚晚啊,你是咱们村儿第一个考的,咱上家的祖坟算是冒青烟喽!”
我妈红着眼,把入职通知书紧紧按在胸口,生怕会有人来抢似的。
我笑着说:“妈,哪有那么夸张啊。”
没过多久,大家都知道我上岸的事儿了。
全村的微信群都在转发我被录取的消息,就连隔壁镇的亲戚都打电话来道贺。
我的朋友圈也被祝贺刷屏:
小学同桌:“牛啊苏晚!你以后就是咱们村儿的骄傲啦!”
高中同学:“公务员是好工作,铁饭碗啊,稳稳的幸福呦!”
甚至还有大学舍友来打趣我:“以后姐就是体制人了,一定要带带我啊。”
那几天,我妈逢人就笑。
可是,好景不长。
入职培训才第二周,我正在会议室里做笔记,门忽然被推开。
培训负责人急匆匆的走进来,黑着脸叫我的名字:“苏晚,你跟我来一趟。”
刹那间,所有人的视线齐刷刷落到我的身上,我合上本子一头雾水地跟了出去。
走廊尽头的小会议室里坐着三个人,都是人事和纪检的领导。
“苏晚,我们收到了一封实名举报信。”
为首的纪检主任开门见山,“信里举报你父亲是旧案的主要嫌疑人,一直在逃,至今未落网。”
我愣了好几秒才回过神来:“不可能!我爸……”
话没说完,主任就把手机推到了我的面前。
“你看,这里还有视频,网上已经传开了。”
手机屏幕上显示的是一个刚发到网上不久的视频。
屏幕里,一个戴着口罩的女人,声音哽咽着。
“我和苏晚是从小一起长大的。”
“可是她爸爸骗了好多人的钱,跑了这么多年,而苏晚却想用这种肮脏的背景混进体制。”
“你们说,这对得起国家吗?”
视频下方,附着几张“警方通缉截图”。
还有一行大字:
【强烈建议取消苏晚录用资格,彻查资格审查漏洞!】
我的心“咯噔”一下。
评论区已经吵翻天了:
【太可怕了啊,这样的人怎么能考上公务员呢?】
【她的资格审查到底是怎么通过的?】
【必须严查!】
我缓缓滑动屏幕,越看越觉得手心发凉。
这条举报视频的播放量,在短短半天内已经冲到了二十多万。
点赞评论加起来上千条,几乎一边倒地指责我。
我看着手机视频里的那个女人。
即使那人戴着口罩,我也认得出那双眼睛。
苏清,我的妹妹。
是我爸妈收养的孩子。
我确实想不通,她为什么要这么做。
—— 引自章节:第一章
“你不用急着说什么,我们会联系你的家人和当地派出所来核实。”
我的手心全是冷汗。
走出会议室,手机就震个不停。
微信群、私信、未接电话……
我点开朋友圈,发现我被人@在一个视频下,评论炸成了锅:
“啧啧,罪犯的女儿?资格审查是摆设吗?”
“真是不要脸,这种人还想端铁饭碗?”
“要真收了她,简直是丢全国公务员的脸。”
有几个同学甚至在群里“好心”提醒我:
“晚晚,赶紧删掉你之前发的上岸朋友圈吧,别让大家笑话!”
笑话?
我从小到大成绩第一,省里的奖学金拿了不知多少次,凭自己考进的岗位,怎么就成了笑话?
我咬着牙划过一条条评论。
中午回家的路上,有人指指点点:
“就是她,她爸是通缉犯。”
“那还入职这么快,肯定有门路。”
我握紧背包带,假装没听见,可心里比谁都清楚。
这些话,迟早会传到我妈耳朵里。
果不其然,还没回到家,电话就响了,是我妈。
“晚晚,出什么事了?”
她的声音在颤。
我吸了口气,尽量装作轻松:“妈,别听他们乱说,等调查清楚就没事了。”
挂断电话,我的眼眶红了。
我太清楚了,这事一旦闹大,不止是我,连我妈也会被推到风口浪尖。
更让我心寒的是,视频里那双熟悉的眼睛。
苏清……
你口口声声叫我姐姐。
这些年我妈把你当亲闺女养,你就是这样回报我们的?
我不知道,她究竟想要什么。
但我隐隐觉得,这场风波才刚刚开始。
第二天一早,我被通知去参加一个“情况说明会”。
人事、纪检、培训负责人都在,还有几名市局的警察。
我刚坐下,就听纪检主任说:“举报者本人今天也在,让她当面说明情况。”
门被推开,一道熟悉的身影走了进来。
灰色卫衣、牛仔裤,马尾扎得高高的。
是她,苏清。
她脸上没有一丝愧疚,反而在看见我时抿了下嘴角。
“你?”我忍不住站起来。
她神情镇定地坐下,对着所有人说道:“我和苏晚是姐妹,从小在一个屋檐下长大。”
“我父母去世后,她家收留了我。”
“可是,爸爸他骗了好多人的钱,被警方通缉。”
“她一直瞒着不说,现在还想骗进体制,我不能眼睁睁看着这种事发生。”
一席话,说得义正词严。
我气得浑身发抖:“苏清!你是我家养大的,你知道爸是怎么回事!你凭什么这样造谣?”
她迎着我的目光,慢悠悠地说:“造谣?我只是说了我知道的真相。”
周围人窃窃私语,有人点头附和:“要是属实,那的确不能录用。”
—— 引自章节:第二章
“这就是爸,没错吧。”她冷笑,“苏晚,你要是真有本事,就来证明我举报错了!”
我的指甲死死嵌进掌心。
我当然知道,那张照片是我爸失踪前留下的。
可这背后的真相,我不能当场说出来。
这时,我妈忽然冲了进来,眼睛通红。
她看见爸爸的照片也奔溃了。
“清清,你是妹妹啊!从小爸爸妈妈就偏爱你,事事以你为先!”
“对你比晚晚还要好。”
“可你现在为了踩妹妹一脚,竟然做出这样的事儿?”
苏清垂下眼,语气却更冷:“妈,虽然我们是一家人,我恨感激你们的照顾,但这不代表我会助纣为虐,帮着你们掩盖事情的真相!”
“公务员的资格审查不是儿戏!”
我妈脸色瞬间煞白。
这一刻我才真正明白。
苏清根本不是一时冲动的想要举报我。
会议室的气氛压抑得让人窒息,所有人都在等待我的回应。
我看着苏清那张陌生的脸,竟然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会议室里静的可怕。
领导沉声道:“苏晚,这件事影响非常恶劣,我们必须尽快查清楚真相。”
我妈忽然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道。
“查清,当然要查清!”
“就怕查清楚真相后,清清,妈妈怕你承受不住后果!”
“既然举报是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那还我们清白的时候,也得在全网公开。”
妈妈环视一圈,目光停在市局的几位警察身上:“警察同志,我要求全程直播。”
几名领导面面相觑,没想到一个农村出来的女人会提出这种要求。
有人试探着说:“这不太合规吧……”
市局的周警官站了起来:“合规,这是她们的权利,我们可以在合法范围内全程记录。”
就这样,会议室的一角架起了摄像机,市局的官方账号开启了直播。
不到五分钟,直播间的人数就飙到十几万,评论区里飞快刷着:
【来了来了,实名举报现场!】
【看看到底是谁在说谎!】
【举报得这么狠,不会是为了争名额吧?】
我坐在椅子上,手心冒汗。
摄像机的镜头里,苏清坐得笔直,嘴角带着一丝得逞的微笑。
门口忽然传来一阵脚步声。
我回头。
是舅舅。
他大步走进来,手里捏着一个厚厚的文件袋。
“这是我今天早上从档案室里调出来的文件。”
他把文件袋重重放到桌上,“苏晚的父亲,确实参与过那起案件。”
“但他不是嫌疑人,而是警方安排的卧底司机。”
苏清的笑容一瞬间僵住:“什么卧底?你别胡说!伪造档案可是犯法的!”
舅舅冷哼:“你急什么?等大家都看了再说也不迟!”
—— 引自章节:第三章
直播间的弹幕也渐渐停了下来。
纪检主任放下判决书,深吸一口气,看向直播的镜头。
“根据市中院十年前的判决文件,苏晚的父亲确实在那起特大旧案中出现过,但身份是警方安排的卧底司机,并非嫌疑人。”
“卧底?”
直播间的弹幕炸开了:
【我靠,这反转!】
【所以人家是帮忙破案的?】
【举报的那位脸疼不疼?】
舅舅继续补充:“当年为了保护家属,警方没有公开真实身份,只对外宣称嫌疑人失踪,这才有了今天的误会。”
苏清猛地站起来,声音尖锐:“你们串通好了!这种话谁信?”
“十年了,你们才拿出来?是不是早就准备好给她洗白?”
市局的警官目光凌厉:“小姑娘,文件有法院盖章,所有证据都可以查验。”
“你若不信,可以走法律途径,但在没有证据前,请你对烈士家属保持基本的尊重。”
“烈士家属?”
苏清的脸色彻底变了。
警官缓缓补充:“苏晚的父亲,在最后一次收网行动中,为了掩护同事撤退,被嫌犯打伤推下江,至今下落不明。”
“虽然遗体未找到,但根据现场情况和证人证言,已被追认为因公牺牲。”
我低下头,眼眶发热,十年来第一次,在这么多人面前听见“因公牺牲”这四个字。
判决书被宣读后,会议室一度安静。
可我能感觉到,那种安静,并不是所有人都接受了真相。
直播间的弹幕分成了两派:
【对不起,是我错了。】
【她爸是英雄啊!】
【举报的那个,赶紧出来道歉!】
【既然是卧底,为什么不早说?】
【烈士就该保护家属,没毛病。】
【保护归保护,但十年都不澄清,这说得过去吗?】
有同事在门口低声嘀咕:“我还是觉得奇怪,这事要真是乌龙,怎么会拖这么久?”
另一个接口:“你没听警察说吗?是保护家属啊。”
“保护是一回事,可谁知道背后有没有人捞她?”
这些话像冷风一样,钻进我耳朵里。
我握着判决书的手收紧。
澄清从来不是一瞬间的事,尤其是在网络时代。
舅舅转过身,看着苏清:“现在,你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苏清脸色一阵青一阵白,嘴唇颤了两下,却什么也没说出来。
纪检主任合上文件:“苏晚同志,市局会出具书面说明,还你清白,你的录用资格保持不变。”
我抬起头,声音有些哽咽:“谢谢各位。”
散会后,市局的周队把我叫到一旁:“舆论还没完全倒过来,我们会继续发信息引导。”
我点点头。
第一次,我感到这十年的沉默是值得的。
—— 引自章节:第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