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守寡三十载,你在外子孙满堂?完结版免费在线阅读

我守寡三十载,你在外子孙满堂?「陆昭若萧夜瞑」小说节选免费试读

作者: 王君月

最近更新: 更新时间 2025-08-16 09:03:21

状态: 完结

字数: 9.03万字

阅读人数: 7.60万人在读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

【御姐商贾VS忠犬将军】【女儿承爵】【萌猫是宝】前世,陆昭若苦熬三十年,却被夫君带着外室子孙登堂入室,连视若亲女的养女都是场骗局。重生,她砸碎了贞洁牌坊。宅斗?馊水泡饭孝敬公婆,赌债姑姐任人剁手,外室发卖,一碗绝嗣汤让负心汉断子绝孙!贵妇斗?四品诰命夫人趾高气扬,她轻笑:“夫人可知,您夫君的乌纱帽值

【目录】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第6章

第7章

第8章

第9章

第10章

第11章

第12章

第13章

第14章

第15章

第16章

第17章

第18章

第19章

...

第20章2025-08-16 09:03:21

【原文摘录】

枯树下,陆昭若孤伶一人蜷在松年椅里,目光从满庭繁华落回三十年前嫁入沈宅时的断壁残垣......

“昭若。”

一道温润嗓音飘来。

她看向来人,正好撞见他眼里那点儿没藏好的嫌弃,像针一样戳在她那张沟壑的老脸上。

真是可笑啊。

三十年的风霜把她磋磨得憔悴苍老,却只给他眼角添了点细纹,两鬓染了点白,非但未损他半分风华,反倒将昔日的温润气度淬炼得愈发雍容。

此刻,他勉强挤出一丝柔情:“这三十年,辛苦了。”

“辛苦?”

陆昭若攥紧帕子,咳得脊背颤抖,嘶声道:“我苦等你三十载,就换来这句?”

沈容之微微一顿,回身望向那群仍在争夺家产的子孙,理直气壮道:“家业都是你们的,莫要闹了。”

说完,皱皱眉:“我就知道回来后,你会用这三十年以德相迫。”

陆昭若猛地抓住椅沿,木屑扎进掌心:“当年是谁在雪地里磕得满脸是血,求我照料双亲?是谁发誓说必不相负?让我等他回来?我等了三十年,就变成以德相迫?”

沈容之非但不惭,眸子里反而带着怒意:“我这不是回来了吗?”

陆昭若指向满院争抢财物的生面孔,笑声混着血沫:“是啊......当真是回来了,带着你的新妇,带着你的儿孙回来!”

沈容之彻底没了耐心:“既已归家,便是履约。”

她嘶声笑了:“好个履约!我替你双亲端屎端尿送终时,你在哪?我跪着替你阿姐还赌债时,你又在哪?”

“啪”

染血的帕子掷在他脸上。

陆昭若强忍泪水,痛声嘶吼:“你在外逍遥快活,子孙满堂!”

沈容之急忙用锦帕慢条斯理地擦去脸上血渍,脸上带着失望:“陆氏,你如今怎的变得这般市井泼妇?”

陆昭若浑身一震,心头酸楚难耐,她悲凉冷笑:“泼妇?”

她颤抖的手抚上自己凹陷的脸颊,声音颤抖着:“这三十年......我熬干了血,熬白了头,熬得一身病痛......待我耗尽心血送走你父母阿姐,扫清你的累赘,为你挣下这万贯家财......”

她猛地抬头,布满血丝的浑浊双眼死死瞪着他:“你就带着你的子子孙孙回来,坐享其成,反倒还骂我泼妇?”

林映渔正美滋滋地打量着处处透着有钱的宅院,越看心里越得意,当听到这话不乐意地说:“大娘这话可不在理,这是沈家,不是陆家,沈家的一砖一瓦,都是沈家家主的,我们回自己的家,叫‘归来’,不叫‘坐享’。”

—— 引自章节:第1章

 

..................

“王氏,我儿出海行商,也不知道啥时候能回来,你身边没个一儿半女,冷清得很,不如把这婴孩养在名下,既救了条小命,也是行善积德,将来她大了,也能孝顺你。”

陆昭若指间梭子“当啷”坠地。

婆母张氏已把襁褓递到她跟前,锦缎簇新,里头裹一张皱红的脸,不就是珠娘小时候吗?

她脑中嗡然。

这是怎么回事?

不是已经死在柴房吗?

为什么还会出现在自己的闺房中?

明明记得负心汉三十年未归家,归来却带回子子孙孙,还把病息支离的她扔在柴房冻死,唯一的温情,竟是那只白猫阿宝。

她抬手按在胸口,那股酸、那股恨,还有浓烈的不甘,至今仍蜇伏在胸口,如冷针一寸寸往里钻。

她怔忡望向窗外,鹅毛大雪簌簌拍打着窗棂

又看向房间布设,半旧的桌椅,发白的帐幔。

再低头看着自己的手,不再是记忆中那布满冻疮、青筋暴起的样子,如今虽算不上柔荑,但也骨肉匀称,透着健康的血色。

“怎么?欢喜傻了?”

张氏笑弯了眼,指尖轻挑锦襁,“瞧这雪团似的玉娃娃,你可得拿命疼她,就当自己肚子里爬出来的。”

陆昭若悄悄掐了自己一把,疼。

所以自己这是......重活了一世?

并且重生到嫁入沈家的第三年寒冬,正是婆母假称从庙里上香归来,“偶然”在雪地捡到弃婴的那日。

前世她一时心软,将婴孩收养膝下,取名珠娘,尽心尽力抚养长大。

及笄那年,她甚至翻遍吉州城,终是觅得个品貌俱佳的郎君,备下丰厚嫁妆,金银细软、田产地契一应俱全,排场之盛,便是官家小姐出嫁也不过如此。

结果,倾注的心血不过是帮负心汉跟外室养孩子,还是个白眼狼。

陆昭若语气很冷:“不养。”

张氏一怔,笑意僵在嘴角,她没想到这个软弱窝囊的儿媳竟然会拒养?

她瞬间恼火:“不养?可怜我那大郎,喜烛还未燃尽便匆匆出海,只为挣份家业,如今这宅院空落落的,连个孩子的笑声都没有,你就算不念着自己,也体谅体谅我们老人家盼孙的心思?”

陆昭若冷眼凝视着面前的张氏,前世她晨昏定省、汤药亲奉,这二老明知自家儿子做的龌龊勾当,却硬是瞒了她一辈子,并且还心安理得地享受她的孝心。

哪怕临终前,张氏还死死攥着她腕子逼她立誓......

—— 引自章节:第2章

 

张氏骂她“不干净”,戳的就是那块旧疤......

她父亲是一名教书先生,办了家私塾。

沈容之是她父亲的学生,两人从小一起读书长大,情分非比寻常。

沈家祖上本是经商世家,到了沈容之父亲这辈却日渐没落,等传到沈容之手上时,已然家业凋零。

两人都才八岁的时候,沈父亲自带聘礼上门,为他们定下了这门娃娃亲。

自那以后,沈容之八岁起便在陆家私塾读书,不仅吃住都在陆家,连笔墨纸砚都是她悄悄塞给他的,沈家日子艰难时,也是她拿自己的私房钱接济。

陆昭若十五岁及笄那年,沈容之尚不足弱冠之龄,按礼,男子二十方可行冠礼、娶新妇,可两家早已定下姻亲,她只得静候三年。

终于,沈容之十八岁那年,两家择了吉期,只待三月后行大婚之礼。

偏在这时,祸事陡生——

她去了城外净慈寺给沈容之双亲祈福上香,被山匪掳了。

山匪还未来得及动她,却被另外一个戴着面具的男人玷污了身子,男人给了她随身的玉佩,承诺:“娘子等我,待我了却身上要事,必回来风光娶你。”

她恨不得杀了她,怎么会嫁给他?

她扔了玉佩逃回。

却已经满城风言风语,吐沫星子能淹死人。

她崩溃的时候,沈容之温声劝慰:“昭若,我不在意这些,婚约照旧。”

她当时很羞愧,更认为无颜相配,硬是咬牙主动解除婚姻,把自己关在房间三个月,决定终生不嫁。

谁知婚约那天,沈容之还是带着花轿鼓乐来到陆家,他在门外深情道:“此生非卿不娶!”

酸涩涌上心头,又裹着暖意,名节如山,他却视若轻尘,执意迎娶。

这般男子,世间哪个女子能不心动?

自此,她心底笃定,此生唯他可托。

偏偏,那时她肚子里已经有了孩子。

那夜,她身着嫁衣独坐喜床,张氏端来一碗乌黑汤药,说:“想当我们沈家的儿媳,就把孽胎打掉。”

她舍不得,毕竟是一条生命,可又觉得对不起沈容之,又恨极了那夜折辱她的男人,最后捧着碗,咬牙灌下。

血流了一盆,疼得差点死过去了。

后来三十年,她活得像欠了沈家一条命,任劳任怨,尽心尽力......

而门外,沈容之大喊:“昭若,我要对不住你了......”

她强忍腹痛,强撑着打开房门。

本来要身穿喜服,进来掀开自己盖头的他,却换上了一身便衣棉袍,跪在地上。

—— 引自章节:第3章

 

前世,她一听这动静就忙爬起,笼火、淘米、添柴,手冻得通红,也要把粥熬得绵软,好让婆母和姑姐吃得舒服。

而现在,她只是翻了个身,把棉被往肩头又掖了掖。

屋外雪厚三尺,屋里被窝正暖,她才不会起来......

又睡了好一会儿,她才睁开眼,原来不用早起做饭,想睡多久睡多久的感觉这么舒服。

“砰”

房门被一脚踹开,一股寒风裹着雪沫子冲进来。

没等她坐起身来,一盆水“哗啦”浇在她身上,冰得她浑身一栗。

阿宝蹭地跳起来,冲着床边龇牙咧嘴。

一名胖女人站在床边,手里拎着空盆,张着大嗓门:“陆氏,你这个懒货,太阳晒屁股了还睡?想饿死我们啊?”

单薄的里衣被冰水贴在身上,寒气一路往骨缝里钻,陆昭若却只是慢腾腾坐直了身子,眼皮半掀,眸色沉静,既无怒火,也无畏惧,只把女人从头到脚慢慢量了一遍。

女人是沈容之的胞姐沈令仪,三个月前在赌坊欠了一屁股债,被夫家一纸休书赶出门。

张氏让陆昭若帮把赌债还清,还让她拿出十两银子给沈令仪前夫,只为把“休书”换成“和离书”。

十两白花花的银子,够庄户人家过一年,就这么轻飘飘地送出去,只为给她留张脸皮。

可沈令仪倒好,回娘家的第二天就把尾巴翘上天。

饭要趁热吃,衣要当季穿,日日还睡到日上三竿。

筷子一撂,碗一推,嘴一抹,转头就挑弟妇毛病。

她将赌桌上输掉的骨气,全在弟妇身上找补回来。

陆昭若想起前世,珠娘的话:“女儿日夜惦念母亲和父亲,姑母在世时常带我去探望......自打姑母去世,我就再也没有见过你们了。”

所以,沈令仪也是知情他弟弟在外面的龌龊事。

“你瞪我作甚?昨夜娘亲捡回来的婴孩你心狠到不肯收养,今晨又赖在床上不起来做饭,真拿自己当沈家的正经主母?要不是我阿弟心善抬你进门,就你这腌臜身子,烂在街头也没人敢收!”

沈令仪尖酸刻薄的话响起。

陆昭若拢了拢湿漉漉的衣襟,慢慢站起身,虽然身子不及沈令仪肥胖,但是却高了半个头,她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昨夜那婴孩我拒养,一是来路不明,怕是什么贼子的孩子,犯了什么事才丢弃的,我收养了岂不是连累了沈家?”

“二是,家里只剩三升碎米,再养一张嘴,全家都得喝西北风,姑姐若真慈悲,不如把赌桌上输掉的三十贯钱拿回来,米缸立刻就能满上,别说一个婴孩,十个也养得起。”

—— 引自章节:第4章

我守寡三十载,你在外子孙满堂?
★★★★
王君月
小说推荐 - 完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