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佚名
最近更新: 更新时间 2025-08-02 12:53:33
状态: 连载
字数: 9.05万字
阅读人数: 8.47万人在读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
高考出分次日,全家围坐在电脑前“帮”我填志愿。母亲滑动鼠标指着民办院校:“这所财经学费便宜,以后当会计能帮衬家里。”父亲敲着桌子:“你表哥在工地当监工,你去学工程造价,以后跟他干活。”哥哥陈阳突然推门而入,把580分的成绩单拍在桌上:“我要报人大法学,爸,你得托关系给我弄个好宿舍。”母亲立刻堆笑:“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
第五章2025-08-02 12:53:33
【原文摘录】
哥哥陈阳突然推门而入,把580分的成绩单拍在桌上:“我要报人大法学,爸,你得托关系给我弄个好宿舍。”
母亲立刻堆笑:“小阳真给我们长脸!不像你妹妹,只能读专科。”
我攥着口袋里的手机,屏幕上是陆军工程大学招生办的未接来电——而上周,陈阳不仅藏起我的军事夏令营结业证书,还趁我不备,将我存着军校报名材料的U盘格式化了。
1
从小到大,我的成绩始终压过陈阳一头,但父母的偏心像刻进骨子里的烙印。
高考出分后,陈阳拿到580分的奖励是最新款手机,而我查分界面却始终显示“信息错误”。母亲冷着脸把一叠招工传单拍在我面前:“别查了,肯定是分数太低系统都懒得显示。你表哥工地缺做饭的,明天就去报到,赚的钱给你哥攒学费。”
姑姑看不下去:“孩子刚高考完,怎么能送去工地?”
父亲把烟头摁灭在茶几上:“她那点分读大专都是浪费钱,早点给家里挣钱才是正途。”
姑姑正要回怼,话到了嘴边又咽回去。
我低头对上她的视线。
我声音平静,这些年来我已经习惯了:“心本来就是偏的,无论再说什么,都是不会改变的。”
姑姑和姑父面面相觑。
可就算再亲近,这也是别人家的事情,他们总归是说不了什么的。
我默默回到自己小小的房间,或许都算不上是房间。
楼梯拐角本就是存放杂物的地方,但因为家里挪不出空间,于是便在那里支了一张床作为我的卧室。
我收拾了几件常用的衣服,带上充电器。
第二天清晨,屋外就响起了鞭炮,庆祝陈阳考上目标院校。
母亲在屋外喜气洋洋的招揽客人:“这不是家里孩子自己争气嘛,我们也没有对他进行什么培养。”
客人说:“怎么可能,肯定是你们夫妻俩教导的好!”
母亲笑着把人迎进去:“我们也不图他以后有什么出息,只要安安稳稳过一辈子就行了。”
父亲对前来吃席的客人递上好烟。
而阳则嘴甜的说叔叔好、阿姨好。
一家三口其乐融融,没有人注意到背着包的我。
我本打算趁这个“良辰吉日”离开这个家。
可没过多久,锐利的声音就叫住了我。
—— 引自章节:第一章
邻居的窃笑像针一样扎过来:“听说当年生二胎就是为了给老大存脐带血,难怪不待见小的。”
“还是养儿子好啊,女孩虽然认真,但一到正经考试上,还是不如男孩聪明。”
“也就是上学早了一年,不过都是些基础知识,算不上厉害。”
“养个儿子真有福气。”
我攥紧磨破边的背包,突然被他揪住包带:“这包不是我的吗?怎么被你偷来用了?”
他当着众人的面扯开拉链,皱巴巴的记账本掉在地上。
密密麻麻地记着:2019.9.1早餐2元、2021.3.15教辅资料58元.......
最后一页用红笔写着1834.5,墨迹被汗水晕染得模糊。
我强忍着哭腔,尽量保持理智:“这些是我这么多年的开销,现在我已经成年长大成人了,也到了要离开的时候了。”
“虽然你们不曾给过我一份关爱,但是等你们老的时候,我会尽到我的义务,把你们送进养老院的。”
人群中传来倒抽冷气声。
“这么一个小孩,从小养到大,都高中毕业啦,竟然才花了不到2000块钱。”
“这你还看不出来?这家明明有两个孩子同时高考,但是只给一个孩子办宴席。”
“造孽呀,也不知道这孩子苦命的是怎么过来的。”
而一旁的母亲听到这些窃窃私语,脸又红又绿,低声斥责道:“你都要离开家了,怎么还会这么会惹是生非?故意在这装什么可怜?
又扯着嗓子让邻居们离开:“这是我们自己家的家事,你们就别来看热闹了!”
人群退去后,屋里面的有些诡异的安静。
“读了十几年书,开销还不到两千块?”陈阳捡起本子甩在我脸上,“爸妈养你这么大,让你打工报恩怎么了?”
“非得在这个日子这么闹是吧?”
厚重的书本擦过我的脑门,又撞回到地上。
父亲在抽屉里翻箱倒柜的找,抢走我的身份证:“你要是实在不愿意给你哥做文秘,就给你把志愿填成护理,以后好伺候我和你妈。”
陈阳:“我看她是两边都不愿意,就想离开这个家,恨不得长个翅膀飞走。”
母亲抢过我的手机,把招生办的未接来电记录全部删除,笑着对外面探头探脑的邻居说:“小孩子家家乱接电话,耽误她哥报志愿。”
—— 引自章节:第二章
此刻太阳穴仍突突地跳:“你用我的笔记做什么?用来装学霸吗?“
陈阳的动作顿了顿,镜片后的眼睛闪过一丝戾气,很快又换上那种惯常的温和笑:“别多管闲事,爸妈说你的东西我都能随便用。“
他晃了晃手机,屏幕上是母亲半小时前发来的消息:“让着点你哥,他填报志愿需要参考。“
我平静地在心里讽刺,难道这个家只有他一个人需要报志愿吗?
我望着他腕间晃荡的军事夏令营奖牌。
那本该是属于我的,上周他趁我在医务室,把我的结业证书塞进了储物柜最深处,还笑着对班主任说:“妹妹胡闹,非要参加这种男生的活动,耽误学习。“
“但是我爸妈是不会同意让一个女生去外地上学的,您以后也别再给她打电话了,没用的。”
如果不是他,此刻陆军工程大学的招生办老师应该正在和我讨论专业方向,而不是对着我空白的报名表叹气。
陈阳在书桌前支起三脚架,手机镜头对准堆砌成小山的笔记时,门铃响了。
父亲拎着公文包进来,“是不是快要志愿了?”
母亲端着切好的果盘跟在后面:“对啊,报志愿可是至关重要的一件事。”
她进门,看见我攥着的手机,脸色一沉:“整天就知道摆弄这些没用的,你哥直播呢,别添乱。“
“宝宝们好呀,我是陈阳。“镜头里的他推了推眼镜,指尖划过我用红笔标注的重点,“今天给大家分享高考687分的笔记,还有志愿填报的独家技巧。“
他忽然把镜头转向我的成绩单,刻意放大那串被划掉的查分记录,“我妹妹嘛,成绩不太理想,我爸说让她读文秘,以后帮我处理公司文件。“
弹幕瞬间炸开:
【阳哥太宠妹妹了!】
【文秘专业适合女生,阳哥这是提前规划】
【查不到成绩还想读本科?技校欢迎你】
我盯着屏幕上闪烁的恶意,掌心掐进指甲缝。
上周在军事夏令营获得的“优秀学员“证书,此刻正躺在陈阳的荣誉陈列柜里,和他的校级三好学生奖状并排。毕竟母亲说,男生的荣誉更值得炫耀。
“其实妹妹很努力,“陈阳忽然叹了口气,指尖划过我笔记上的思维导图,“但有些东西看天赋,比如我从小就没上过补习班,全靠自己琢磨。而她天天只会背书,不动脑子。“
他晃了晃手腕上的智能手表,那是父亲送他的高考礼物,而我的生日礼物,是母亲从商场促销区买的笔记本。
【好奇阳哥这么厉害报考什么学校啊?】
【废话吗,清北复交,肯定是这几个了。】
—— 引自章节:第三章
父亲放下报纸,母亲擦着手从厨房出来,三人挤在镜头前,母亲笑着拍了拍陈阳的肩膀:“我们阳阳从小就省心,填报国防科技大学也是为了报效国家。“她忽然瞥向我,语气淡下来,“妹妹就选本地的师范专科吧,离家近,以后还能帮衬哥哥。“
“妈说得对,“陈阳勾住父亲的肩膀,“我看文秘专业就挺好,女孩子家的,稳定最重要。“他忽然举起我的军事夏令营照片,对着镜头晃了晃,“妹妹之前非要参加这种活动,晒得跟个黑炭似的,差点耽误学习,对吧爸?“
父亲笑着点头。
“来,妹妹,“陈阳忽然把镜头转向我,眼底闪过一丝挑衅,“跟网友们说说,你准备填哪个学校?“
母亲在旁边用眼神示意我,父亲的手指敲了敲桌面,发出不耐烦的响动。
我望着镜头里陈阳得意的表情,想起上周他把我的报名表藏在他的竞赛资料里,想起母亲说“女孩子读那么多书没用“,想起父亲把我的结业证书换成他的奖状。
喉间像塞着团棉花,我听见自己说:“师范专科,文秘专业。“
弹幕刷过一片“懂事““贴心“,陈阳关掉直播,随手把我的笔记塞进垃圾桶:“行了,别摆脸色,爸妈都是为你好。“
他晃了晃手机,屏幕上是国防科技大学的预录取通知,“等哥以后当了军官,给你安排个轻松的工作,比你瞎折腾强多了。“
我蹲下身捡起被揉皱的笔记,手指抚过泛黄的纸页。
那上面记着我背过的每一条军事理论,画着我设计的每一张战术图。
窗外的蝉鸣忽然尖锐起来,手机再次震动,这次是陌生号码。
“请问是陈薇同学吗?“听筒里传来清澈的女声,“我是陆军工程大学招生办,我们注意到你的军事夏令营成绩非常优异,请问你是否考虑过...“
陈阳的脚步声在门口顿住,母亲的呵斥声从厨房传来:“谁让你接电话的?把手机给你哥!“
我望着窗外的蓝天,想起夏令营最后那天,军旗在风中猎猎作响。
指尖轻轻划过笔记上的五角星,那是我偷偷画下的梦想。
电话还在通话中,陈阳已经大步流星地走来,镜片后的眼睛带着嫌恶。
这一次,我没有松手。
—— 引自章节:第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