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苦荞茶
最近更新: 更新时间 2025-07-31 08:55:55
状态: 连载
字数: 10.19万字
阅读人数: 19.77万人在读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
从部队退伍后,祝梨娇成了受千万粉丝喜爱的手艺人博主,各个领域皆有涉足。大到炮弹火药小到衣食住行无论什么都能靠一双手制作出来,被粉丝称为“黄金圣斗手”。结果一朝穿越,变成人憎狗嫌的草包假千金,还没享受过一天呼风唤雨的大小姐日子,就被赶回了穷困潦倒的亲娘家,真滴,家里穷的连条像样儿的裤子都没有。祝梨娇莞
【目录】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第6章
第7章
第8章
第9章
第10章
第11章
第12章
第13章
第14章
第15章
...
第16章2025-07-31 08:55:55
【原文摘录】
“谁让老祝家穷得叮当响呢,那闺女做了十几年的太守府小姐,吃香的喝辣的过惯了大小姐日子,一回来就吃糠咽菜的,一时接受不了呗。”
“呸!她还接受不了了。一回来老祝家就把她当祖宗似的供着,结果呢,她天天把人当下人使唤,撒泼的样子哪儿有半点闺阁小姐的模样,整个一小泼妇......”
“先别说了,人命关天,赶紧去看看。”
鸣凤村的村民们听说了消息,全都往河边儿赶,有愤愤不平的,有担心出事儿的。
乌泱泱一大帮人。
到了河边儿,就看到面容清冷绝尘的男子浑身湿漉漉的将一少女从河水里捞了出来。
众人见到男子皆是一惊,用眼神互相交流着,显然这个男人他们都认识。
准确的说,是这个男人与老祝家关系匪浅,自打假千金回来后,他们的关系就更复杂了。
眼下正乱着,暂时不提也罢。
有人跑腿快,赶忙去通知老祝家。
等祝陈氏一瘸一拐地赶来,看到地上躺着生死不明的女儿,眼泪夺眶而出,虽然这个女儿从小不是在她身边养大的,可是血浓于水。
她顿时跪倒在地上,无比担忧地道,“娇娇啊,你这是做啥啊?你若实在离不开太守府,娘就豁出老脸去求太守夫人,继续养着你......呜呜呜你快醒醒啊,你若是去了,让娘咋活啊呜呜呜......”
跟在祝陈氏身后的二儿媳妇以及二儿媳妇的一双半大儿女,站在那里表情漠然。
自打这个祝梨娇从太守府被赶回来后,她们祝家可谓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个个深受祝梨娇的折磨。
尤其是祝梨娇的二嫂周氏,简直恨死她了。
不由得小声嘟囔道,“死了干净。”
她身边的铁蛋儿和穗穗两个小孩子漠然的脸上又闪着复杂。
只有祝陈氏摸着少女脸哭的涕泪横流那叫一个伤心,不断地央求道,“娇娇诶,你快醒醒吧,娘求你了......”
祝梨娇只觉得耳边吵得紧,胸口憋得慌,她猛地“咳”了两声,咳出一些水才缓缓睁开眼睛。
映入眼前的一幕令她大脑宕机了一瞬。
咦?她不是死了吗?
现在是什么情况?
怎么她眼前全都是穿着古代衣裳的乡下人?
不等她有所反应,耳边就传来祝陈氏喜极而泣的嚎啕声音,“娇娇你终于活过来了,感谢老天爷,活过来就好,活过来就好。”
这一嗓子把祝梨娇喊了个激灵,同时脑海里涌入一段段不属于她的记忆。
新鲜!
她也赶时髦儿穿越了,还穿到了同名同姓的人身上,原身也叫祝梨娇。
只不过她们两个虽然同名同姓,却是天差地别的两种人。
—— 引自章节:第1章
祝陈氏道,“老二媳妇,你去烧点热水,给娇娇冲个热水澡。眼下虽然开了春,可那河水还是冰凉的,千万别感染风寒,那就不好了。”
周氏阴阳道,“娘,我这一双刚挑过大粪的粗手烧出来的热水怕大小姐嫌弃啊。”
祝梨娇不动声色地打量了周氏一眼,也就是她的二嫂,颧骨突出,面颊凹陷,是个尖酸刻薄的模样。
祝陈氏口气不禁沉了沉,“让你烧你就烧,哪儿那么多废话?”
祝梨娇穿过来的大燕帝国尊崇孝道,婆婆发话了,周氏再不情愿也得照办,翻了个白眼儿去厨房烧水去了。
正在这时,二嫂的儿子、祝铁蛋儿火急火燎地跑了回来,“奶,我方才听说徐家奶奶一会儿要来退亲,眼下已经往咱家来就快要到了。”
这个消息可把铁蛋儿给吓坏了,他多么希望这个新换回来的小姑姑早日嫁出去啊。
被退亲的姑娘,往后就更不好往出嫁了,如果小姑姑永远嫁不出去,就要永远呆在家里。
那么他就永无出头之日,要永远生活在小姑姑的淫贼之下了。
“是徐砚湫要和我退亲吗?”
对于这个名字祝梨娇还是有些陌生,说起来有些生涩,让人听起来就像是伤心难过似的。
祝陈氏拍了拍祝梨娇的手,“娇娇啊,娘知道你喜欢砚湫。”
祝梨娇,“......”
祝陈氏安慰道,“你别担心,你是咱家真正的闺女,按理说与徐家有娃娃亲的也合该是你,娘不会轻易让徐家退亲的。”
祝梨娇想说她无所谓的,退亲就退亲。
她也不想刚来这里就和一个男人绑定。
却听祝陈氏道,“子月她如今成了太守府的千金,拥有了你之前的一切。那么徐砚湫就必须是你的了。”
祝陈氏大字不识几个,她只知道女人这辈子最重要的就是找个靠得住的男人。
而徐砚湫能种田会狩猎还懂读书,是祝陈氏最相中的女婿人选。
如果和徐砚湫这样优秀的后生断开,祝陈氏清楚的知道,像祝梨娇这样的大小姐性子十里八乡不会有谁家愿意娶了。
祝陈氏长年操劳,不过五十多岁,脸上就已经很沧桑年老了,又在这个岁数经历了换女儿的残酷,别看她一副坚强的模样,眼睛里的疲惫骗不了人。
她像是抓着救命稻草一般抓着徐砚湫。
望着祝陈氏眼睛里的疼惜与维护,祝梨娇的心不禁软了一瞬,“全凭娘做主。”
如果她同意退亲,会让人对她起疑不说,还会让祝陈氏心里没底。
那便走一步算一步。
“好,有娘在呢,你别担心。”
祝陈氏安慰了一句。
—— 引自章节:第2章
话锋陡然一转,“但是今儿个是你家砚湫救的娇娇,我家娇娇是个清白姑娘,被砚湫从水里救上来,这亲就不能轻易退了,砚湫得对娇娇负责。”
徐氏也是有名儿的悍妇,顿时急眼道,“我家砚湫救人还救出错来了?是不是眼睁睁看着你家闺女死才对?好心救人还被赖上了,天下间哪儿有这样的道理。”
祝陈氏心平气和地道,“你也别恼,有啥事儿咱商量着来。”
徐氏没好气儿地道,“没得商量,这亲非退不可。”
祝陈氏道,“你也知道我家娇娇从小被抱错,在名门里长大,性子难免娇纵了些。我有个想法儿,说来你听听,就是我老祝家决定给娇娇准备二十两银子的嫁妆,你看咋样?”
如果说十两八两的徐氏不会同意,二十两徐氏犹豫了。
方才还一副坚决的模样现在也起了变化。
祝陈氏继续又加大筹码,道,“如果不放心,我可以先拿出一半儿今儿个给你带回去,放你那儿存着,等娇娇嫁过去再拿剩下的一半儿。”
徐氏的眼睛有些放光了,如果有了这十两银子,就能给砚湫的爹治病了。
祝陈氏心里知道徐氏拒绝不了她的提议。
徐砚湫的爹病了好久,一直没钱去治,只能抓一些药不好不坏地养着,去不了根儿。
如果有了这十两银子徐家就能带徐砚湫的爹去淮城治病了。
徐氏强硬的态度没了,有些不好意思地松口道,“这......好吗?”
态度一缓和,事儿就有的商量了。
祝陈氏趁热打铁道,“有什么不好的,你等等我。”
说着祝陈氏就进了里屋,没一会儿拿了个帕子出来,将帕子放到桌子上打开。
“这里面是八两银子。外加一对银手镯,这对银手镯重量不轻,足够二两了。”
躲在外面听墙角的周氏窜了出来,“娘,你把这些年攒的家底儿都掏出来了,咱家以后还咋过日子啊?”
祝陈氏拉着脸子,道,“没有你说话的份儿,出去。”
“这日子没法儿过了。”周氏跺着脚哭闹着跑开。
接着,祝陈氏笑道,“亲家母,咱们两家的亲事就这么定了啊。”
这么多的银子放在眼前,徐氏狠狠地心动了,理智却告诉她要严谨,“这么大的事儿要不等祝大哥回来再说?”
祝陈氏拍板道,“无需麻烦,这个家我还能做主。”
之所以这般说,是因为祝陈氏知道要想不退亲,只有这个法子,等谁回来也没用。
徐氏脸上露出了笑容,道,“既然老嫂子这般有诚意,我也不推脱了。”
将帕子包好,塞进了怀里。
—— 引自章节:第3章
又觉得自己一个乡下妇人处处不如太守夫人,让娇娇从天堂掉进了贫民窟,给不了娇娇更好的,心里总觉得亏欠,就想要尽力弥补。
再加上娇娇落水的事儿,就越急越冲动,虽然冲动,祝老头儿还算能体谅老妻子的。
深深地吸了口气,强打起精神道,“行了,准备吃饭吧。”
事已至此,说再多也没有用,谁让他们老祝家摊上这么个讨债闺女呢。
说罢,起身,还没等站起来轰然倒了下去,祝老二手疾眼快地接住,“爹?”
祝陈氏也吓到了,赶紧掐人中,鼻涕一把泪一把地道,“老头子你可不能倒下啊,你是咱家的顶梁柱,咱们家还得指望着你呢。”
听到爷爷倒下了,屋子里的两个孩子通通跑了出来,哭着喊着爷爷。
祝梨娇推开门跑了出去,“爹这是急火攻心,快把他放下。”
祝老二只见一个长相干净明媚的姑娘过来,看了好几眼才意识到这是祝梨娇。
当时也不知怎么了,就听按照她的话把他爹放了下去。
祝梨娇立马做起了心肺复苏,祝陈氏和祝老二看着祝梨娇奇怪的举动,心中诧异。
祝陈氏道,“娇娇啊,你爹是个闷嘴葫芦又气性大,应该是被气昏了,你别动他了,让你二哥去请村儿里的赤脚大夫。”
“对,我去请大夫。”
祝老二刚跑了两步,就听到他爹醒了,于是停下了脚步转身回去。
祝老头儿睁开眼第一句话就问,“我死了吗?这是升天了?......天上的仙女儿怪好看的。”
祝梨娇心中微笑,“爹,您醒了?”
祝老头儿眨眨眼,“你们天上都习惯管人叫爹吗?”
祝陈氏哭笑不得地道,“你个死老头子,睁大眼睛看看,这是娇娇啊。”
祝老头儿从地上坐了起来,望着熟悉的院子和人,才猛然意识到自己没死,“还好没死,不然这个家没了我可怎么办呦。”
祝梨娇心中微涩,哪怕到了这个时候,这个瘦弱的老头儿都在惦记着自己死了家里怎么办。
要不是二嫂方才在院子里嚷嚷,她都不知道她娘竟然把家底儿都给了徐家。
如今这个穷困潦倒的家更是雪上加霜了,而导致这一切的人是她。
祝陈氏哽咽地道,“是啊,这个家可不能没有你,赶紧起来吧,我烙了大饼子,在锅里热着呢,再熬个野菜汤,干一头午活都饿了吧。”
乡下人,都不矫情,哪怕一天之内经历了很多事情依然该吃饭吃饭,毕竟人活着生活就还得继续。
祝老头儿和祝陈氏以及祝老二和祝梨娇加上两个孩子大小一共六口人围在圆桌前吃饭。
—— 引自章节:第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