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阿朱
最近更新: 更新时间 2025-07-13 08:51:22
状态: 连载
字数: 6.88万字
阅读人数: 6.10万人在读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
祝清欢被土匪劫走时,本该守护她的暗卫萧云澜却不知所踪。她在匪窝里遭受了三天三夜的折磨,鞭打、冷水、饥饿,却始终拼死护住了清白。当她满身伤痕回到将军府,却看见让她浑身发冷的一幕——她的暗卫萧云澜端坐在太师椅上,一身华贵的太子朝服,面前跪着整整齐齐的黑甲侍卫。“太子殿下,事情已经办妥了。”为首的侍卫抱拳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
第八章2025-07-13 08:51:22
【原文摘录】
她的暗卫萧云澜端坐在太师椅上,一身华贵的太子朝服,面前跪着整整齐齐的黑甲侍卫。
“太子殿下,事情已经办妥了。”为首的侍卫抱拳禀报,“按您的吩咐,那些人把祝大小姐折磨得够呛。除了最后一步,该用的手段都用遍了。”
萧云澜漫不经心地摩挲着玉扳指,薄唇轻启:“嗯。”
一个简单的音节,却让祝清欢如坠冰窟。
太子?
萧云澜是太子?
那些土匪……也是他安排的?
她死死咬住下唇,血腥味在口中蔓延,指甲深深掐进掌心,却感觉不到疼。
为什么?
她还没想明白,就听见侍卫又问:“殿下,您若是喜欢二小姐,直接求娶为妃就是了,何苦要扮作暗卫待在大小姐身边,还……还这样折磨她呢?”
萧云澜眸光微动,语气平静:“明月是庶出,心思敏感,若知我身份,必定不敢嫁入东宫,与我相处也会唯唯诺诺。”
“我不想那样。”
“我只想她自在。”
“听闻祝清欢常欺负明月,我留在祝清欢身边,既能护着明月,也能……多同她培养培养感情。”
轰!
祝清欢如坠冰窖,浑身血液凝固。
她欺负祝明月?
她何时欺负过祝明月?!
分明是祝明月抢走了她的一切!
她的母亲是将军府正妻,与父亲并称京城双战神。
父亲当年用尽手段才娶到母亲,许诺一生一世一双人,哄得母亲放下长枪,洗手作羹汤。
可七岁那年,父亲带回了外室,还带回了与她同岁的祝明月。
母亲心如死灰,提剑上了战场,最终死在了边关。
自此,祝清欢恨透了父亲和祝明月。
她虽仍住在将军府,却闭门不出,直到那日——
她在雪地里捡到一个浑身是血的男人。
“家在哪?”她问他。
“没了。”他答得简短,声音沙哑。
于是,她收留了他,让他做了自己的暗卫。
这些年,他拼死护她,她也渐渐动了心,甚至不顾女儿家的矜持,多次示好。
可他总是冷漠拒绝,不近女色,只说:“大小姐,你我身份有别。”
如今她才明白,哪是什么身份有别?是他心里装着别人。
可谁都可以,为什么是祝明月?偏偏是祝明月?
祝清欢跌坐在墙角,泪水顺着脸颊滑落。
她想起那年冬夜,萧云澜浑身是血地倒在她院前,她将他拖进屋内,亲手为他包扎伤口,他醒来时,那双清冷的眼睛看着她,说:“救命之恩,当以命相报。”
她想起他第一次为她挡箭,箭矢穿透他的肩膀,血染红了她整片衣袖。
她想起上元灯会,人潮拥挤中他始终护在她身侧,修长的手指虚环在她腰间。
—— 引自章节:第一章
她拖着沉重的身子,踉跄着走回府中,每一步都像是踩在刀尖上。
刚踏入府门,祝明月便迎了上来,手里捧着一件雪白的狐裘披风,眼中闪着虚伪的关切:“姐姐怎么把自己弄成这样?快披上,别着凉了。”
祝清欢冷得说不出话,任由她将披风搭在自己肩上。
然而下一刻,尖锐的疼痛骤然袭来——
那披风里竟藏了无数细针,扎进她尚未愈合的伤口,鲜血瞬间浸透了衣衫。
“啊!”她痛得一把推开祝明月,将披风狠狠扔在地上,“滚开!”
她从小养大的白犬“雪团”闻到她身上的血腥味,更是立刻冲了出来,护在她身前,对着祝明月龇牙低吼。
祝明月吓得后退两步,眼中瞬间涌出泪水:“姐姐,我只是为你好,你为什么要放狗吼我……”
话音未落,萧云澜已飞身而至,一把将祝明月护在身后,冷眼看向祝清欢:“大小姐,你做什么?”
祝清欢懒得再争辩,拖着疲惫的身子,带着雪团回了自己的院子。
刚踏入房门,她便再也支撑不住,眼前一黑,昏倒在地。
……
祝清欢昏昏沉沉地烧了一整夜。
恍惚中,她似乎听见雪团在门外挠爪子的声音,可当她挣扎着睁开眼,屋内却空荡荡的,只有烛火在风中摇曳。
“雪团?”她哑着嗓子唤道,却无人应答。
她强撑着起身,唤来贴身丫鬟:“雪团去哪了?”
丫鬟支支吾吾:“小姐……昨夜雪团突然发狂,萧侍卫怕它伤人,已经……已经处置了。”
“处置?”祝清欢猛地抓住床沿,指节泛白,“什么叫处置?”
“就是……打死了……”
祝清欢眼前一黑,险些栽倒。
她死死咬住嘴唇,直到尝到血腥味,才勉强稳住心神。
她强忍着眩晕,冲出去找到萧云澜。
“萧云澜!”祝清欢声音发抖,“雪团从小养在我身边,最是温顺,它怎么可能突然发疯?你凭什么打死它!”
萧云澜收剑入鞘,神色淡漠:“昨夜它狂吠不止,险些咬伤二小姐。为了府中安危,属下不得不除。”
他顿了顿,语气平静:“若小姐觉得属下做错,属下甘愿领刑。”
祝清欢胸口剧烈起伏,像是被千万根钢针狠狠扎着,痛得几乎喘不过气来。
领刑?以他太子的身份,谁敢动他一根手指?
她此生拥有本就不多,母亲死了,父亲厌弃她,现在居然连雪团也要夺走,是不是非要逼死她,他们才甘心?
“它的尸首在哪?”她哑声问道,每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大雨滂沱。
祝清欢跪在树下,亲手将雪团埋进土里。
它最爱在这棵树下打盹,如今却要长眠于此。
—— 引自章节:第二章
“小姐,您该喝药了。”丫鬟端着药碗进来,声音轻得像是怕惊扰了什么。
祝清欢勉强撑起身子,药汁苦涩难咽,她却连眉头都没皱一下。
这点苦,比起心里的痛,又算得了什么?
第四日清晨,皇后的赏花宴请柬送到了将军府。
“小姐……”丫鬟捧着烫金的请柬,欲言又止,“您还病着,要不……”
“皇后娘娘的帖子,岂能不去?”祝清欢撑着坐起身,声音沙哑。
她强撑着梳妆,铜镜里的人脸色苍白如纸,眼下青黑一片,她拿起胭脂,一点点抹在脸上,勉强遮住病容。
御花园中,百花争艳。
祝清欢独自坐在角落的石凳上,耳边是贵女们刻意压低的议论声。
“听说这次赏花宴,实则是为太子殿下选妃呢。”
“论家世,自然是祝大小姐最合适,可她那个名声……”
“就是,听说她在家中经常欺负庶妹,太子殿下怎会瞧上这等恶毒之人?”
祝清欢垂眸不语,这些闲言碎语,她早已听得麻木。
“姐姐……”一个怯生生的声音在身旁响起。
祝明月端着一盏茶走过来,眼中带着刻意的讨好:“喝口茶润润喉吧。”
祝清欢头也不抬:“不必。”
“姐姐还在生我的气吗?”祝明月眼眶瞬间红了,声音哽咽,“我知道错了……”
“离我远点。”祝清欢冷声道。
祝明月委委屈屈地应了声“好”,转身时却“不小心”打翻了茶盏。
滚烫的茶水全泼在祝清欢手背上,顿时红了一片。
“啊!”祝清欢疼得倒吸一口冷气。
“对不起姐姐!我不是故意的!”祝明月哭得梨花带雨,“姐姐别生气,我认罚……”
周围的贵女们纷纷围上来指责:
“祝大小姐也太刻薄了!”
“明月都道歉了,还这般不依不饶!”
“难怪太子殿下看不上她。”
暗处,萧云澜皱了皱眉,却碍于身份不能上前。
他看见祝清欢被烫红的手背,心中莫名一紧,但转瞬,这丝异样就被祝明月委屈的哭声冲散。
“皇后娘娘驾到——”
随着太监尖细的嗓音传来,满园贵女纷纷跪拜行礼,祝清欢强撑着病体,随众人一同跪下。
皇后一袭明黄凤袍,在宫女搀扶下缓步而来:“都起来吧。”
她目光温和地扫过众人,“今日既是赏花宴,本宫特意嘱咐各位带一道以花为题的吃食来,不知可都准备好了?”
贵女们闻言,纷纷献上精心准备的糕点。
祝清欢呈上的是一道桂花糕,金黄的糕体上点缀着新鲜的桂花,散发着清甜的香气。
皇后在宫女的侍奉下,一一品尝。
可当她拿起一块品尝后,刚咬了一口,便突然脸色大变——
“啊!”
—— 引自章节:第三章
祝清欢站在原地,没有求饶,也没有辩解。
她只是看着萧云澜,看着这个曾经说要护她一世周全的男人,如今亲手将她送上刑台。
原来最痛的,不是他的背叛,而是自己竟然还会为他的背叛而痛。
鞭子破空的声音在御花园中回荡。
“啪!”
第一鞭落下,祝清欢的后背顿时皮开肉绽,她死死咬住嘴唇,不让自己叫出声来。
“啪!”
第二鞭接踵而至,鲜血浸透了她的衣衫。
“认不认错?”执刑的侍卫喝问。
“我没错!”祝清欢咬牙道。
“啪!啪!啪!”
一鞭又一鞭,祝清欢的后背早已血肉模糊,她的视线开始模糊,耳边只剩下鞭子的呼啸声和自己的心跳声。
三十鞭时,她的视线开始模糊,耳边嗡嗡作响,只能隐约听见周围贵女们的惊呼。
“天啊,流了这么多血……”
“她怎么还不认错……”
五十鞭过后,她的膝盖已经支撑不住,重重跪倒在地。
“认错!”侍卫再次喝道。
祝清欢抬起头,嘴角溢出一丝鲜血:“我……没错……”
她的目光穿过人群,落在萧云澜身上。
他站在那里,面无表情,眼中没有一丝波澜。
七十鞭时,祝清欢的意识开始涣散,她仿佛看见了母亲,看见了雪团,他们都站在远处,温柔地望着她。
“母亲……”她哽咽着呢喃,“女儿……好疼啊……”
最后一鞭落下,祝清欢终于支撑不住,眼前一黑,彻底晕了过去。
再次醒来时,她发现自己躺在摇晃的马车里。
后背的伤口火辣辣地疼,每一下颠簸都像是要将她撕裂。
她艰难地睁开眼,模糊的视线里,萧云澜正小心翼翼地扶着祝明月,为她擦拭额角的汗珠。
“你不该……跟我解释一下吗?”祝清欢的声音嘶哑破碎,一字一句都像是从胸腔里挤出来的。
萧云澜动作一顿,头也不回:“二小姐身娇体弱,受不得这样的惩罚。大小姐是将门之女,身体强健。更何况,祝父说过要好好照顾二小姐。”
祝清欢红了眼眶,颤抖着撑起身子:“萧云澜……别忘了你是谁家的暗卫!你别忘了……当年是谁将你从生死边缘救回来的!”
萧云澜沉默了一瞬:“都是属下的错。大小姐要责怪,我可以自请受罚。”
“你分明知道我罚不了你!!!”
祝清欢绝望地流泪,声音支离破碎。
萧云澜愣住了。
这是他第一次看见祝清欢哭。
为什么罚不了他?
是因为……她竟爱他到如此地步,舍不得他受一点伤吗?
这个念头让他心头莫名一颤。
—— 引自章节:第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