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真没想当官啊小说章节试读

大唐:我真没想当官啊「苏策李丽质」章节分享

作者: 画上仙

最近更新: 更新时间 2025-07-03 09:19:25

状态: 完结

字数: 6.46万字

阅读人数: 1.35万人在读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

讲述了现代青年苏策穿越成贞观年间蓝田县县令的故事。苏策本习惯简体字与键盘,面对繁体字书写极为不适。他治理蓝田县时手段独特,虽当地繁荣,却总上书报灾,实则为避朝堂争斗。他推行诸多利民之策,兴修水利、改良农具,还打造专用车道、设立免费粥棚等。然而,他的这些举措引发李世民关注,李世民微服私访蓝田县,一系列

【目录】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第6章

第7章

第8章

第9章

第10章

第11章

第12章

第13章

第14章

第15章

第16章

...

第17章2025-07-03 09:19:25

【原文摘录】

他眉头紧锁,双眼紧紧盯着面前摊开的奏折,那奏折上已零星写了几行字,歪歪扭扭、犹如蚯蚓乱爬,与周围规整的陈设格格不入。

“唉,都穿越过来两年了,这繁体字写起来怎么还是这么不顺手!”

苏策轻叹一声,看着奏折上的字迹,嘴角先是扯出一抹玩世不恭的弧度,转瞬便化作一抹苦涩的笑。

他自幼在现代社会长大,习惯了简体字与键盘,陡然置身于这贞观年间,面对繁体字书写,着实难以适应。

他猛地想起什么,冲着窗外高声喊道:“福伯、福伯,你在不在?快来帮我一下!”

声音在寂静的夜里传得很远,惊起了枝头栖息的鸟儿。

“老爷,您唤我?来啦!”

门帘被轻轻挑起,一位年近五旬、面容和蔼,带着几分沉稳气质的老者快步走进来。

老者身着朴素却整洁的衣物,进门后,双手抱拳,恭敬地问道,“老爷,有何吩咐?”

苏策脸上挤出笑容,语气中却难掩焦急:“福伯,快过来帮我看看这奏折。”

福伯无奈地苦笑一声,躬身说道:“老爷,您这称呼可折煞老奴了。按族里规矩,老奴身为您的管家,伺候您是本分。您年纪虽轻,却身负县令重任,往后莫要再这般客气,否则老奴实在惶恐。”

福伯跟随苏策多年,深知这位年轻县令的脾性,不拘小节,对下人和善。

苏策哈哈一笑,随手将桌上写坏的奏折揉成一团,丢进纸篓,又摊开一份崭新的空白奏折,说道:“福伯,别啰嗦啦,老规矩,我说,您写。”

“哎,好嘞。” 福伯应了一声,熟稔地走到水盆边,挽起袖口,仔细净手,而后恭恭敬敬地坐到桌前,抬头,目光专注地看着苏策。

他腰背挺直,坐姿端正,尽显饱读诗书之人的风范。

苏策略作思忖,在脑海里费力地搜罗着适合的词句,缓缓开口:“嗯...... 这么写 ——贞观十年夏,蓝田县遭旱魃肆虐,烈日高悬,久未降雨,田间禾苗皆呈枯萎之态。”

“土地干裂,水源几近干涸,百姓忧心忡忡,生计艰难......’”

他边说边在屋内踱步,时而皱眉,时而停顿,努力回忆着古文中描述旱灾的词句。

福伯面露难色,看着苏策,欲言又止。

苏策见状,乐了:“福伯,您有话直说,别憋着,瞧您这模样,跟有心事似的。”

苏策对福伯极为了解,知道他心中必有疑惑。

—— 引自章节:第1章

 

“致使县域周遭盗寇横行,民生凋敝,商贾远避。京畿要道,年久失修,绵延数百里,满目疮痍,驿站萧条,商旅宁舍近求远,亦不肯于此驻足。”

“城中商户凋零,粮价腾贵,粮商囤货居奇,闭户不出......”

苏策对着福伯念着,眉头紧皱,仿佛真的看到了奏折中描述的那般惨状。

念到此处,他猛地一拍脑袋,“对了,福伯,那姓孙的富商今年的税可交了?”

福伯嘴角含笑,双手交叠在身前,恭恭敬敬地回道:“大人,交了。自去年您雷厉风行,严惩那孙老爷偷税漏税,罚了他好大一笔银子后,他如今老实得如同换了个人。”

“今年他可积极了,早早便将税银备齐,成了咱们蓝田县纳税的表率。就在今儿个,衙门还特意派人把那面写着‘纳税楷模’的锦旗给他送去了。”

苏策听闻,脑海中瞬间浮现出自己亲手写下的那几个歪歪扭扭、毫无书法美感的大字,实在称不上赏心悦目,忍不住笑出了声。

他心想着,也不知那平日里讲究体面的孙老爷,看到那锦旗上的字,心里作何感想,究竟敢不敢大大方方挂出来,要是挂了,怕是要沦为城中笑谈。

“行啦,大致就这些内容。福伯,您再帮忙润色润色,我先去歇着了。” 苏策伸了个懒腰,喊道:

“灵儿,灵儿,冰盆可给老爷我备好了?”

门外传来清脆的回应:“回老爷话,依照您吩咐,冰盆一炷香前就摆到卧房了。”

“好嘞,我这就去。”

苏策留下苦笑连连、连夜赶工修改奏折的福伯,慢悠悠朝着卧房走去。

回到卧房,苏策坐在宽大的书桌旁,从带锁的抽屉里取出一本书,装模作样地看了起来。

烛火摇曳,映照着书的封面,《现代科技应用指南》几个字时明时暗。

没看几页,苏策便哈欠连天,他把冰盆挪到离床更近的地方,随手脱下外衣扔到一旁,慵懒地躺上了床。

“唉,一晃都穿越两年了,可这倒霉系统咋还是老样子?” 苏策不禁嘟囔起来。

他本是 21 世纪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有着平凡的学业、工作、生活和婚姻。不过,婚姻可不普通。

他在洞房花烛夜最兴奋的那一刻,不知是太激动还是酒喝多了,稀里糊涂就穿越到了这儿,附身到一位进士出身、任职蓝田县县令的同名之人身上。

原身苏策,字子瞻,寓意高瞻远瞩,可谁能想到,这么个谨慎小心的人,竟突然没了。

苏策轻轻摩挲左手腕,那里有处隐约的纹身,指尖一触,意识瞬间一晃,便来到了那个他无比熟悉、却两年来毫无变化的神秘空间。

—— 引自章节:第2章

 

“也罢,魏王也一并带上,晋王如今也大了,一同前往吧。城阳公主尚年幼,就留于宫中。”

想到能与孩儿们一同出行,李世民嘴角不自觉地浮现出一丝笑意,眼中满是难得的温情。

忽然,他想起什么,在堆积如山的奏折中翻找起来,终于找到了那份来自蓝田县的奏折。

然而,当他展开奏折细看,眉头瞬间紧紧皱起:“蓝田县的百姓,当真过得如此艰难?那县令是如何治理的,如此无能,简直该罚!”

若是苏策知晓,自己 “哭穷” 的奏章引得李世民如此动怒,恐怕得惊出一身冷汗。

但李世民对苏策本人倒并未太过在意,惩处一个小小县令,对他而言不过是一句话的事,他真正忧心的是蓝田县百姓的生活。

前些年,李世民一心想要让百姓过上富足日子,推行了诸多利民政策。

减免税赋、兴修水利,为了大唐的繁荣可谓煞费苦心。可如今看来,蓝田县的情况似乎与他的期望背道而驰。

李世民早已定下行程,要前往城外佛寺祈福,随后便顺道去蓝田县巡视一番,以考察当地官员的履职情况。

若发现有贪污腐败、玩忽职守之徒,定要严惩不贷。

“哼,若是真有这等事,一个都别想逃!” 李世民向来雷厉风行。

次日清晨,将宫中事务妥善安排后,便带着太子李承乾、晋王李治、魏王李泰,以及长乐公主李丽质微服离开了长安城。

车轮滚滚,长安通往城外佛寺的官道上,一辆马车缓缓前行。

初次跟随李世民一起出门,车上的几个孩子难掩对外面世界的好奇,时不时将脑袋探出车窗,张望着窗外的景色。

七月的关中骄阳似火,马车内闷热异常。

李世民一边看着手中的奏折,一边皱眉擦拭额头的汗珠。

李承乾在一旁小心伺候着,见李世民神色凝重,忍不住问道:“父皇,您怎么了?”

李世民慈爱地摸了摸他的头,叹了口气说道:“朕看着这些奏折,心中实在忧虑,没想到朕即位多年,蓝田县百姓的生活依旧如此困苦。”

李承乾思索片刻,说道:“父皇,儿臣认为应当严查蓝田县的官员,看看他们是否有所懈怠。”

“是该好好查一查。” 李世民冷哼一声,一想到蓝田县那份奏折,心中的怒火便又升腾起来。

马车抵达佛寺,李世民一行人完成祈福后,便朝着蓝田县方向进发。

很快,马车驶出长安地界,进入蓝田县境内。李世民靠在车厢上,昏昏欲睡。可突然,他感觉有些不对劲。

“停车!”

赶车的是卢国公程咬金的长子程处默,此次微服出行,他扮作车夫,实则负责护卫。

—— 引自章节:第3章

 

李世民满心惊讶,赶忙凑近,细细打量这台脱谷机,眼见其工作效率远超人工,不禁大为惊叹。

“当真...... 如此神奇!”

可紧接着,他心中对苏策生出一丝不满。

“这般造福百姓的好物,竟不上报朝廷,奏折里也只字未提,实在不该!”

旁边的农人满脸骄傲,像看外行人般说道:“这算啥呀,您还没见过咱收割的时候呢!那会儿还有收割机,人在后面推着,稻子、麦子眨眼间就割好了,一人一天能收好几亩地!”

众人纷纷附和,笑着说:“就是就是,还有苏大人改良的曲辕犁,翻地那叫一个好用,比以前强太多了。可惜年初产量不高,这次俺得早点去蓝田县候着,不然又买不着了。”

“同去,同去!”

李世民原本以为这县令昏庸无能,哪曾想竟有这般能耐?

带着疑惑、好奇与些许恼怒,李世民和几位随行的皇室子弟继续前行。

没走多远,一群身着黑衣的人拦住了他们的去路。

程处默眼神一凛,以为碰上了劫匪,当即手按刀柄,冷声喝问:“你们是何人?”

同时,他悄悄向车内的李世民禀报:“陛下,怕是遇到劫匪了。”

李世民一生历经无数厮杀,怎会惧怕区区劫匪?

他嘱咐几个孩子待在车内,随后一把掀开车帘,大步走了出去,站在马车上,目光冷峻地扫视着这群黑衣人:“你们意欲何为?”

为首的黑衣人连忙拱手赔笑:“阁下可是外地来的客商?”

“是又如何!”

李世民冷哼一声,眼神示意程处默,只等一声令下便动手。

为首的黑衣人似乎对此情景早已习以为常,笑着继续说道:“阁下现已进入蓝田县地界,前方道路是专用车道,必须在此更换车轮才能通行,不然几位只能步行前往蓝田县城了。”

李世民满脸疑惑:“专用车道?更换车轮?”

他一脸不解地看着黑衣人,“你们不是劫匪?那你们是谁?”

几个黑衣人相视一笑,继而哄然大笑起来:“劫匪?哈哈哈,您去打听打听,蓝田县周边五十里内,哪还有劫匪敢落脚,不怕苏大人砍了他们脑袋吗?”

“这......”

李世民面色一沉,进入蓝田县地界后,所遇之事处处透着古怪。

本以为是个昏庸县令,却深受百姓称赞,又是修路,又是改良农具,还能剿匪。

可这般政绩,却不见上报,甚至奏折中有所隐瞒,这是为何?

这时,为首的黑衣人打断了李世民的思绪:“在下是蓝田县道路司的巡逻队长,名叫刘勇,在此为外地客商提供便利服务。”

—— 引自章节:第4章

大唐:我真没想当官啊
★★★★
画上仙
小说推荐 - 完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