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天龙一
最近更新: 更新时间 2025-06-28 15:18:27
状态: 完结
字数: 6.85万字
阅读人数: 3.41万人在读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
我穿越到了918事变后的东四省,成为了东北军第78师的参谋。绝大部分东北军都选择遵循高层的命令,未战便撤往关外,只有包括78师在内的少数东北军选择了留下来抵抗。一开始的时候,我们实力尚存,还能和日军正面对抗,可是,随着战损越来越,渐渐只能退守深山老林,以游击战的形式继续抵抗。师长、副师长、各旅旅长、
【目录】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第6章
第7章
第8章
第9章
第10章
第11章
第12章
第13章
...
第14章2025-06-28 15:18:27
【原文摘录】
由于,鬼子的运输队配备了四辆89式坦克、十多挺大正十一式轻机枪、上百名鬼子步兵,火力明显占优势,因此,华夏军的伤亡更惨重。
光是日军的四辆89式坦克,就足够令华夏军队头疼了。
原本,张义误以为是在拍电影,可是,随着周围的人们一个接着一个死去,热乎乎的血水四溅,裸露在体外的内脏无比真实,流出脑壳的脑浆也不像是拍电影用的道具,视野内的一切都在告诉张义——这里不是拍电影的地方,自己穿越了。
紧接着,一段原本不属于自己的记忆,涌现到张义的脑海中。
原来,自己穿越成了出生于武学世家的东北军第78师参谋,自幼练习苗刀的刀法和徒手格斗术,拥有一身的腱子肉。
穿越前,名字叫——张义,穿越后还是用这个名字。
918事变之后,绝大部分东北军为了遵循高层的不抵抗命令,一枪没放就撤退到关内,只有一小部分东北军,选择了不撤退、留下来抵抗。
一开始的时候,东北军第78师实力尚在,还能固守城市,可是,随着时间持续,东北军第78师的战损越来越严重,渐渐无法固守固定的地盘,只能退守深山老林,以游击战的形式继续抵抗日军。
经过了一年多的抵抗,师长、副师长、各旅旅长、各团团长相继战死,原本有上万人的东北军第七十八师,渐渐只剩下上千余人。
原本是师级参谋的张义,在众人的推举下,成为了东北军第78师最后的一把手。
由于,补给耗尽,张义被迫率领仅剩的上千余人,埋伏在公路两边、伏击日军运输队,试图缴获日军的补给。
张义看着眼前的四辆日军89式坦克,瞬间皱起了眉头,满脸忧愁之色。
自己麾下的军队,缺少反坦克武器,如何能对付日军的坦克呢
如果,突然觉醒了系统,该多好
只要有系统在,就不愁对付不了日军坦克
突然间,一段带有机器噪杂声的声音,凭空出现在张义的脑海中:“叮——!恭喜宿主觉醒抗日救国系统,觉醒系统首日,赠送宿主新手奖励——一具RPG—2火箭筒、四枚40毫米口径穿甲火箭弹”
“叮——!本系统无论赠送给宿主什么,也不会令任何人觉得不对劲”
系统话音刚落,张义的身旁,便凭空出现了一具RPG—2火箭筒、四枚穿甲火箭弹
张义感觉自己看见了希望,满心激动,嘴角上扬,露出了满是得意的微微一笑。
张义穿越之前,是二十一世纪的边防军人,接受过长达多年的艰苦训练,任何一种步兵武器在张义手中,都能百发百中。
—— 引自章节:第1章
此时此刻,张义坐在其中最大的一座军帐内,身旁站着自己的亲弟弟——张虎,张义的面前则是坐着一群军官。
张虎不仅仅是军队的二把手,同时,也是一位自幼习武之人,武功比张义略差一点。
军帐之内的每个人,都面露喜悦之色,一部分人的上半身因为太开心了而微微颤抖——大家已经很久没有打胜仗了。
众人纷纷表达心中的喜悦与看法。
“这一次伏击战,我们在张参谋的助威下,缴获了十几车的物资,只是可惜,日军在即将败北时,将大部分物资销毁了,不然的话,我们还能缴获更多物资!”
“张参谋手中的单兵反坦克武器,犹如神兵利器,张参谋用它对付日军坦克的场面,简直就像天神下凡迎战凡人军队!”
“此次伏击战的成功,既有张参谋的功劳,也有不知名单兵反坦克武器的功劳,我觉得,应该取个名字,好方便我们日后称呼这件单兵反坦克武器”
“张参谋,这是凭空出现在您手边的武器,我们当中也只有您会用它,您最适合给它取名字了。”
虽然,军中相当一部分人,都看见了张义使用RPG—2火箭筒摧毁日军坦克的一幕,却无一人觉得不对劲。
因为,张义的系统许诺过,无论系统奖励给张义什么,也不会令任何人觉得不对劲。
张义思考片刻后,说道:“以后,我们称呼它为RPG—2单兵火箭筒”
随后,张义便转过身,用满是期待的目光看向自己的亲弟弟——张虎。
张虎见此情形,立刻领悟其意,将一本册子递给了张义。
“哥哥,不久前缴获来的物资,都清点好了。”
张义从张虎手中接过册子,仔细翻阅。
读完册子上的所有信息后,张义便不由自主地露出了满是忧虑的眼神,满脸都是忧心忡忡之色。
这一次缴获来的食品罐头,只够吃一个月。
东北军第78师最鼎盛的时候,所使用的武器全部是仿造扶桑国的武器,因此,这一次缴获来的弹药也能用,却只够连续作战一个月。
如果,不能在最近一个月内,再一次缴获日军补给,整支军队都会因此而陷入困境。
可是,缴获日军的补给哪有这么容易
这次能缴获日军的补给,多少沾了点运气好的原因,不可能每次都运气好的。
就在张义为此而忧心忡忡的时候,系统的声音再一次出现:“叮——!本系统具备情报地图功能,请问,宿主是否决定使用情报地图功能?”
张义心想:“情报地图功能?说不定,这一功能可以解决问题”
—— 引自章节:第2章
不一会儿后,张义的耳边,传来了侦察兵排长汇报军情的声音:“张参谋,两百名伪满洲国军人,正一路朝我们冲来!他们的队形看上去乱糟糟的,没有战术配合,附近也没有他们修建的工事”
张义听后,便面露不屑之色,一双眼神透露出心中对敌军的轻视。
“哼——!果然是乌合之众”
随后,张义便用充满威严的语气,下令道:“所有人听令,尽快挖掘好战壕!尽快部署好阵地!”
隶属于张义麾下的官兵们,纷纷抡起工兵铲,开始就地挖掘战壕,很快,就挖出了错综复杂的战壕。
战壕的前方则是地雷阵。
战壕的后面,则是张义麾下仅有的三门80毫米口径迫击炮,以及,负责操作火炮的炮兵们和一箱又一箱炮弹。
绝大部分官兵,都站在战壕内,将手中的枪口对准了前方,随时准备和即将出现的敌军战斗!
又过了不一会儿后,两百名伪满洲国军人,便出现在阵地前方。
张义大吼道:“开火——!”
紧接着,炮弹划过空气的声音,便响彻了云霄。
“咻——!!”
三枚80毫米口径的迫击炮炮弹,飞向伪满洲国军。
“轰——!轰轰——!!轰轰轰——!!!”
由于训练精良,三枚炮弹全部砸中敌军阵型。
三团红黄相间的火光,闪现在伪满洲国军的阵型中,高温的火光之中血水和四肢飞溅,炮火声中伴随着惨叫声。
待炮火声止息后,伪满洲国军的阵型之中,出现了一片死相极惨的尸体和一群大声惨叫的伤员。
郭海见状,便下令道:“你们几个,负责将伤员送回军营,其他人随我继续冲锋!”
很快,隶属于郭海麾下的伪军们,便冲到了距离战壕只有数百米之处。
“轰——!轰轰——!!轰轰轰——!!!”
地雷被踩爆炸的声音,不绝于耳。
伪满洲国军不仅仅要面临地雷造成的威胁,还要承受精准的枪法的打击。
战斗才持续了没多久,伪满洲国军便付出了二十人左右的伤亡代价。
幸存的伪满洲国军人们,纷纷面露惊恐之色,一双又一双腿止不住地颤抖,没有多想便迈开腿逃离战场。
没有一个伪军是为了信仰而战。
对于这些伪军来说,从军打仗的唯一意义,就是可以每个月按时拿军饷钱。
如果,为了只够糊口的军饷钱和敌军以命相搏,那是非常划不来的。
“不要逃!都给我回去打仗!”
“砰——!砰砰——!!砰砰砰——!!!”
郭海和郭智接连枪杀逃兵,却依然无法阻止部下们溃散而逃,很快,整支军队就因为溃散而解体。
郭海和郭智见部下们都跑光了,只好跟着后面一起逃。
—— 引自章节:第3章
“张参谋,我刚发现这处军需仓库的时候,发现门被锁上了,于是,我就和一名战友,合力用枪托砸烂了门锁,进去看了看。”
张义心想:“他说话的语气,充满了喜悦、激动、兴奋,想必,他一定在仓库内发现了很多好东西。”
一想到这里,张义心中的期待感便瞬间飙升到顶点,发自内心的期待感被写在脸上。
随后,张义便从身边的部下手中接过火把,手持火把走进入口之内。
入口之内,有一处向下延伸的楼梯。
沿着楼梯一路向前行进,渐渐来到位于地下室内的仓库。
在火把的照明下,仓库内的一切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张义环顾四周,只见,四面八方都是堆积如山的箱子。
走近其中一个箱子后,将箱子打开,只见,里面装满了食品罐头,还有一个用来打开罐头的工具。
罐头的外壳上写着日文。
一名站在张义身旁的部下抱怨道:“我们发现这些罐头后,看不懂写在上面的日文,不知道里面装着什么东西,不敢贸然打开罐头”
张义将写在罐头外包装上的日文默读了一遍,并且,在心中自行翻译,随后,便告诉身旁的部下:“这是生产于扶桑国本土的牛肉罐头,没有过期,应该还能吃”
说罢,便拿起开罐器,打开了罐头。
一瞬间,一股水煮腌牛肉的香味,便飘满了四周的空间。
张义和张义身旁的两名部下,纷纷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自从躲入山林打游击后,歇了许久没有尝荤腥。
虽然,山林中有很多野生动物,却不敢用手中的枪打猎,生怕打猎时的枪声引来日寇大军围剿。
上次伏击日军运输队时,也没能缴获来腌牛肉罐头,倒是缴获了够吃一个月的稻米罐头、腌制蔬菜罐头、压缩饼干罐头,不然的话,也不会因为闻到肉香味而直咽口水。
张义尝了一块腌牛肉,咀嚼过程中,久违的肉香味充斥着味蕾,满心都是喜悦和感动。
虽然,才穿越到这个时代不到一星期,可是,原主的各种喜怒哀乐和各种渴望,却被穿越而来的灵魂完整地继承。
咽下口中的这块腌牛肉后,张义将罐头递给了身旁的部下,用眼神示意他们可以将它分了吃。
两名部下瞬间面露感恩戴德之色,连连道谢。
其中一名部下一边吃腌牛肉,一边告诉张义:“我已经将仓库内的物资都清点了一遍,里面的青霉素、止血药、绷带,够我们用大半年了,我说的是在连续打仗的情况下够我们用大半年,如果,不连续打仗的话还能够用更久的时间”
—— 引自章节:第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