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佚名
最近更新: 更新时间 2025-06-15 06:39:54
状态: 连载
字数: 5.96万字
阅读人数: 17.51万人在读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
婚前一个月,发现男友出轨。她在网上分享和男友的甜蜜日常。连婚纱照都比我早一步拍好,我的婚纱还是她喜欢的款式。婚期在即,他说不可能取消婚礼。我:“换个新娘很难吗?”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
第六章2025-06-15 06:39:54
【原文摘录】
我隐约听到电话那头,传来女子的啜泣声。
“发生什么事了?”江祁年的声音里满是焦急。
我未听清那边的回应,只听到江祁年安慰道:“别哭,我马上就到。”
随后,是门开的吱呀声,和门关的沉闷声。
房间里,顿时只剩下我一人,和无尽的寂静。
我苦笑,走到阳台,目送江祁年的车消失在雨幕中。
这场景,已然不是第一次。
到底是第几次了呢?
我已经不愿再去细数。
苏见月在江祁年心中的地位,显然已越来越重。
重到,他连表面的敷衍都不愿再给我。
我想,是时候该退出了。
发现他们的秘密,是在一个月前。
那天,江祁年说要亲自为我下厨庆生。
我被他温柔地推出厨房,坐在沙发上玩手机,期待着他的惊喜。
却没想到,等来的却是他与她的嬉笑调情。
那一刻,我才知道,他原来有两个微信。
也意味着,他有两个女朋友。
我和江祁年,自幼相识。
毕业时,身边太多情侣因异地而分手,而我们却坚守了下来。
他对我毫无保留,他的所有电子设备,都有我的指纹。
也正因为如此,我才有机会,窥见他与她的秘密。
他为她设置了独特的聊天背景,朋友圈背景是他们的情侣合照。
甚至,我在她的朋友圈,看到了他们的婚纱照。
江祁年身着礼服,她穿着婚纱,笑得那样灿烂。
更讽刺的是,他们相识,不过短短六个月。
六个月,是多久呢?
是我毅然决然搬到他的城市,结束三年异地的时间。
是我答应他的求婚,满怀期待的时间。
是我兴致勃勃策划我们婚礼的时间。
也是我发现他的背叛,心痛如绞,却仍不愿放手的时间。
最终,是我心灰意冷,决定放手的时间。
六个月,一百八十多个日夜,不长也不短。
却足以让我看清,有些人,并不值得我的付出。
—— 引自章节:第一章
因此,我们从小形影不离,无论是学习还是玩耍,总是相伴左右。
同学们常开玩笑说,我们像穿一条裤子,谁也离不开谁。
情窦初开时,还有人戏称我是小跟屁虫,总跟在江祁年身后。
但那时的我,只把他当哥哥。
高考后,同学聚会上,有人向我表白,这事传到了他耳里。
他连夜从海市赶回庆市,紧张地握住我的手,让我不要答应。
那时我本就无心恋爱,自然答应了他。
而后,他竟向我表白了。
他说他不想再做我的哥哥,想做我的男朋友。
我当时惊愕得说不出话来。
在我心里,他一直是哥哥啊。
那个暑假,江祁年对我展开了热烈的追求,我最终沦陷在他的温柔里。
我们正式确定了关系。
那时我们在同一座城市上学,学校也近,几乎天天见面。
俊男靓女,成了校园里的佳话。
后来,江祁年为了发展去了京市,我则留在海市继续学业。
一南一北,我们开始了长达三年的异地恋。
异地恋虽苦,但我那时天真地以为,所爱隔山海,山海皆可平。
我坚信他爱我,从未有过怀疑。
只是我没想到,他爱我,却并非只爱我。
真心,原来也会变。
—— 引自章节:第二章
一来二去,他们发现彼此兴趣相投,聊得愈发投机。
特别是得知他们在同一座城市后,更是聊得火热。
他们一天的聊天量,比我和江祁年一周的还多。
我曾在网上看到一句话,说分享欲和事事有回应是最高级的浪漫。
我虽然不完全认同,但也不得不承认,这话有道理。
尤其是当我看到江祁年回复我和苏见月消息的差异时。
他对我,总是寥寥数语;对苏见月,却是各种俏皮话、玩笑和表情包。
他正和别人,演绎着最浪漫的故事。
有句话说得很对,山高水长,爱到最后,全看良心。
—— 引自章节:第三章
他听后,随意地点点头,“那也好,这里交通方便,你下楼打车也方便,我去补个觉。”
“等一下。”
我叫住了他。
我指了指对面的沙发,“坐下来,我们聊聊吧。”
他疲惫地看了我一眼,有些不耐烦地说:“有什么可聊的,沫沫,我真的很累。”
“不会占用你太多时间。”
“那好吧。”
我拿出房子钥匙放在茶几上,然后缓缓摘下订婚戒指。
最后,平静地说,“江祁年,我们分手吧。”
话一出口,仿佛有座大山从我身上移开,我顿感轻松。
曾经,我以为“分手”这个词永远不会出现在我和江祁年之间。
但真正说出后,我发现,其实并没那么难。
比我想象的要容易得多。
江祁年揉着头发的手停了下来,一脸愕然地看着我:“老婆,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
“我很清楚。”
“你能再说一遍吗?我刚才可能没听清。”
我摇摇头,“你没听错,我刚才说的是分手。”
江祁年猛地站起来,不解地问:“为什么?我们好好的,为什么要分手?”
我看着他的眼睛,问:“原因,你自己心里不清楚吗?”
他气极反笑:“是你提的分手,我怎么会知道原因。”
“苏苏宝贝。”
我轻轻地念出了这四个字。
江祁年仿佛被定格,一动不动。
—— 引自章节:第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