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叹惊鸿一瞥后续更新

[可叹惊鸿一瞥]「苏采薇宁修远」后续大结局更新+番外

作者: 岁岁

最近更新: 更新时间 2025-06-08 09:48:17

状态: 连载

字数: 3.97万字

阅读人数: 10.23万人在读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

“这是一千两银票。”“收了这钱,从此不许再出现在我儿面前。你可明白?”苏采薇看着那张足够买下整个山村的银票,指尖微微发颤。“民女明白。”她伸手将银票收入袖中,动作不卑不亢。宁夫人眉头微挑,似乎有些意外她的干脆。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

第八章2025-06-08 09:48:17

【原文摘录】

宁夫人眉头微挑,似乎有些意外她的干脆。

“算你识相。以你的出身、学识、能力,样样配不上我儿,便是做妾,都是抬举了你。”宁夫人端起茶盏,杯盖轻刮杯沿,“如今修远娶妻在即,你能拿钱走人,倒是省了我不少麻烦。”

茶香氤氲中,苏采薇背脊挺得笔直。

“夫人放心,民女也不喜在世子府中生活。这些银钱,就当抵了这三年照顾世子的辛苦费。”她声音平静得不像话,“从今往后,两不相欠,永不再见。”

“什么永不再见?”

雕花木门突然被推开,宁修远修长的身影出现在门口。

他今日穿着月白色锦袍,腰间玉佩叮咚,依旧是那副光风霁月的模样。

宁夫人脸色微变,随即笑道:“修远来了?我正在与苏姑娘闲话家常呢。”

宁修远目光在苏采薇身上停留一瞬,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蹙。

“方才你们说的‘永不再见’是何意?”

“你听岔了。”宁夫人立马岔开话题,“聘礼准备得如何了?丞相府那边可有特别要求?”

宁修远走到主位坐下,闻言轻轻击掌。

下人们鱼贯而入,捧着各式锦盒在厅中一字排开。

盒盖掀开的瞬间,苏采薇不由得屏住了呼吸。

千年人参通体如玉,万金一匹的苏绣在阳光下流光溢彩,东海夜明珠足有鸽卵大小……这些她见都没见过的奇珍异宝,晃得人眼花缭乱。

直到看见那对活雁,苏采薇心口猛地一疼。

三个月前,宁修远也曾为她猎过一对大雁。

那时他浑身是血地从深山回来,眼睛却亮得惊人。

“采薇,我要给你最好的。”他抱着大雁,笑得像个少年郎。

不过短短数月,同样的大雁,却是为别人而备。

“这对活雁是今早刚猎到的。”宁修远的声音将她拉回现实,“沈小姐素来喜欢大雁忠贞,儿子特意去城郊猎来的。”

宁夫人满意地点头:“既如此,婚期就定在十五日后,你可都安排妥当了?”

“一切就绪。”

苏采薇站在角落,看着他们母子商讨大婚细节,一时恍若隔世。

时至今日,她仍觉恍惚。

那个曾与她共饮山泉的乡野少年,怎就摇身一变成了这般矜贵的天潢贵胄?

三年前,她在山间采药时发现了浑身是血的宁修远。

那时他伤得很重,一张脸却好看得惊人。

她是个孤儿,自幼以采药为生,本不该多管闲事,却鬼使神差地将人背回了家。

偏偏他醒后什么都不记得了,连自己名字都说不上来。

村人都劝她别留陌生男子,可看着他茫然无措的眼神,苏采薇狠不下心赶人。

—— 引自章节:第一章

 

“收拾一下。”他语气平淡,“今日休沐,带你出去走走。”

说不诧异是不可能的。

自从宁修远恢复记忆,回到京城,他已经很久没有主动找过她了。

他总是很忙,忙着公务,忙着世子府之事,如今,更忙着成亲。

她什么也没说,换了件藕荷色衫子,跟着他出了门。

马车停在府外,苏采薇刚掀开车帘,神色就微微一僵。

沈如霜端坐在车内,一袭鹅黄色纱裙,发间珠钗轻晃。

见苏采薇愣在车外,她掩唇轻笑:“苏姑娘快上来呀。这几日我心情郁结,多亏远哥哥说要带我散心,还要劳烦苏姑娘作陪呢。”

苏采薇手指攥紧了车帘。

原来不是带她散心,她只是个陪衬。

马车内,沈如霜挨着宁修远而坐,一路上说个不停。

从诗词歌赋谈到琴棋书画,宁修远竟都能接上话,衬得苏采薇坐在角落,像个局外人。

下了马车后,宁修远始终与沈如霜并肩而行,将苏采薇丢在离二人身后三步远的地方。

她静静看着前方并肩而立的两人。

宁修远正俯身为沈如霜整理被风吹乱的披风,那样熟稔的动作,仿佛做过千百遍,而沈如霜不知说了什么,他竟低笑出声,眉眼间尽是温柔。

这一刻,苏采薇不得不承认,他们确实般配极了。

沈如霜举手投足间尽是世家贵女的优雅,宁修远一袭锦袍更显矜贵不凡。

若换作旁人,她定会真心实意地道一句“百年好合”。

可那是她的阿远啊。

是会在寒冬腊月将她冰冷的双脚捂在怀里的阿远;

是会在晨露未干时上山,为她采来最新鲜山茶编成花环的阿远;

是浑身是血从深山回来,却还笑着对她说“我要给你最好的”的阿远。

如今的宁修远太高贵了,高贵得让她不敢相认。

她多想再见到那个会为她摘野果、为她暖手的阿远,

可她知道,那个满心满眼都是她的阿远,再也回不来了。

一滴泪不受控制地滑落,苏采薇迅速抬手拭去,指腹在脸颊上留下一道微凉的湿痕。

她不愿让任何人看见自己的软弱,更不愿在这对璧人面前失了最后的体面。

街市繁华,叫卖声不绝于耳。

沈如霜在一家首饰铺前驻足,拿起一支鎏金蝴蝶簪在发间比划。

“远哥哥,好看吗?”

宁修远目光柔和:“很适合你。”

掌柜眼尖,立刻奉承道:“这位公子好眼光!这簪子与小姐气质相配得很!二位郎才女貌,当真是一对璧人!”

沈如霜羞红了脸,宁修远却也没否认,爽快地付了银子。

—— 引自章节:第二章

 

恍惚间,她看到宁修远毫不犹豫地跳下水,苏采薇下意识伸出手——

却见他转了方向,毫不犹豫地游向了另一侧的沈如霜!

他抱着沈如霜上岸,动作轻柔得像捧着什么珍宝。

沈如霜瑟瑟发抖地往他怀里钻:“远哥哥,我好冷……”

宁修远二话不说便脱下外袍裹住她,将人打横抱起,头也不回地离开,

从始至终,没往湖里多看一眼。

苏采薇的心沉到了湖底,比冰冷的湖水还要冷。

水漫过口鼻,灌入肺腑,带走了最后一丝温度。

眼前的光亮渐渐消散,意识如同被抽丝剥茧般一点点剥离。

再醒来时,她已躺在偏院的床上,浑身滚烫。

“烧了一整夜,再这样下去怕是要出人命。”一个小丫鬟忧心忡忡地说。

“怕什么?”另一个嗤笑道,“世子爷把太医全叫去沈小姐那儿了。夫人也说了不用管。一个没过门的妾罢了,还是个乡野村妇,死了就死了,卷个席子扔乱葬岗完事。”

“可世子爷那边……”

“世子爷马上要娶沈小姐了,巴不得解决掉这个累赘呢!”

苏采薇在昏沉中听着这些话,恍惚想起那年寒冬她在山里采药时淋了雨,夜里发起高热。

那时的阿远急得眼眶通红,整宿不睡地守在她床边。

他笨拙地熬药,烫得满手水泡,跪在床前握着她的手,声音发抖:“采薇别怕,你若有个三长两短,我绝不独活。”

那时的阿远可曾想过,有朝一日他会眼睁睁看着她沉入湖底而不施救?

又可曾想过,她烧得快要死了,他却连看都不来看一眼。

泪水无声地滑落,没人给她答案。

因为那个只属于苏采薇的阿远,早已死在了恢复记忆的那一天。

三天三夜的高烧,苏采薇硬是生生挺了过来。

醒来时,铜镜里的自己瘦得脱了形,眼下两片青黑,嘴唇干裂得渗血。

“姑娘,世子爷来了!”小丫鬟慌慌张张跑进来通报。

苏采薇还没来得及整理衣衫,裴修远已经带着人走了进来。

几个小厮抱着十几匹锦缎,红的像血,金的刺眼。

苏采薇看着那些华美的绸缎,嘴角泛起一丝苦笑。

当时在湖中,他连伸手拉她一把都不愿,如今这些身外之物,于她又有何用?

“我不需要这些。”她声音嘶哑,却坚定。

宁修远神色未变,淡淡道:“这些不是给你的。昨日如霜见了你给我绣的香囊,很是喜欢你的针线功夫。”

他顿了顿,“我和她的婚期将近,想让你帮忙绣些喜帐、喜帕。”

—— 引自章节:第三章

 

“世子爷!不好了!”一个下人慌慌张张冲进来,“沈小姐戴着苏姑娘的香囊后中毒了!现在昏迷不醒!”

裴修远脸色骤变,一把拽起苏采薇就往外走。

丞相府内乱作一团。

御医跪在床前,见裴修远进来连忙禀报:“沈小姐服用的补药与香囊里的药材相冲,如今毒性攻心,需得阴性体质的女子换一半血才能活命。”

裴修远的目光立刻转向苏采薇:“你是阴性体质。”

不是疑问,是肯定。

苏采薇心头一颤,下意识后退:“是又如何?换一半血,我也会死。”

她转身欲逃,却被侍卫团团围住。

宁修远一个眼神,侍卫立刻将她按住。

“绑起来。”他声音冷得像冰。

苏采薇难以置信地望向他。

宁修远与她对视片刻,缓缓道:“世子府有名医良药,你死不了。但不换血,如霜必死无疑。”

他顿了顿,每个字都像刀子扎进苏采薇心里,“她是我未过门的妻子,我必须救她。”

话音未落,他已亲手执刀,划开了她的手腕。

鲜血涌出的瞬间,苏采薇分不清是腕间的疼痛更甚,还是那句“未过门的妻子”更让她痛不欲生。

他下手干脆利落,就像在对待一件工具。

苏采薇看着自己的血一点点流入沈如霜体内,忽然想起那个差点成为他妻子的自己。

他也曾为她采药熬汤,也曾说过要给她最好的一切。

如今,他却亲手放干她的血,去救另一个女子。

意识渐渐模糊之际,苏采薇最后看到的,是宁修远守在沈如霜床前的身影。

他眉头紧锁,目光专注,就像从前守着她时一样。

只是这一次,他守护的,再也不是她了。

苏采薇再次醒来时,房间里空荡荡的,只有窗外透进来的月光洒在地上,映出一片惨白。

她恍惚想起昏迷前的一幕。

宁修远亲手划开她的手腕,用她的血去救另一个女人。

门外传来丫鬟的窃窃私语:“世子爷在沈小姐那儿守了三天三夜呢……”

她怔了一下,忽然笑了,笑着笑着,眼泪就滚了下来。

她强撑着支起身子,每动一下都牵动手腕的伤口,疼得她直冒冷汗。

但她咬着牙,开始收拾行李。

当初来京城时,她以为要在这里扎根,连锅碗瓢盆都带来了。

那些粗陶碗、木勺子,都是她和阿远一起用过的。

她曾天真地以为,他们会像在山里时那样,过着简单却温暖的日子。

可到了京城她才知道,宁修远是天潢贵胄,她的这些家当,连世子府最下等的仆人都看不上眼。

那些曾经承载着他们回忆的物件,在这里成了被人耻笑的话柄。

—— 引自章节:第四章

可叹惊鸿一瞥
★★★
岁岁
小说推荐 - 连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