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折戟沉沙
最近更新: 更新时间 2025-05-31 15:46:48
状态: 完结
字数: 8.51万字
阅读人数: 19.08万人在读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
【隐藏身份】+【皇太孙上位】+【幽默搞笑】+【爽文】开局拉着始皇去造反,究竟是怎么样一个体验。嬴政:这逆孙竟敢拉朕造反!顾清寒:陛下,别再吃丹药了,大秦要二世而亡了!历史系高材生顾清寒,一朝穿越到公元前210年的大秦,身怀未来剧本,手握超时代科技图纸。开局就撞见微服私访的始皇帝嬴政与左丞相李斯,顾清
【目录】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第6章
第7章
第8章
第9章
第10章
...
第11章2025-05-31 15:46:48
【原文摘录】
此刻他眼神明亮,带着一丝期待,望向对面两人。
他不知道,他这石破天惊的一句话,是扔向了谁。
坐在他对面的,一位是化名赵正的大秦始皇帝,嬴政;
另一位则是化名李四的左丞相,李 斯。
两人闻言,皆是心头一震。
嬴政端着茶碗的手几不可察地顿了顿,深邃的目光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被一丝玩味取代。
李 斯则没那么好的定力,差点一口茶喷出来,呛得他连连咳嗽,脸色瞬间涨红,望向顾清寒的眼神充满了惊骇。
数日前,嬴政筹备第五次东巡,却因咸阳城中出现一种前所未见的蝉翼纸而暂缓了行程。
此纸薄如蝉翼,书写便利,远胜竹简,一时间在咸阳引起轰动。
嬴政敏锐地察觉到此物的价值,便与李 斯微服私访,意图寻到那制纸的奇人。
他们一路打探,寻到了梧桐村的顾清寒,号称有纸出售。
却不料,嬴政和李 斯在半路遇到山贼打劫,差点被山贼乱刀砍死。
恰好被顾清寒救下。
之后一连几天,嬴政和李 斯都来找顾清寒谈买卖,彼此关系还算不错。
此时嬴政听到顾清寒拉他造反,也只是当顾清寒开玩笑。
一个十八 九岁的少年郎,能有什么本事起兵造反。
“老赵,老李,你们倒是给句话啊?”顾清寒见二人半晌不语,以为他们被自己的豪言壮语吓住了,心中不免有些得意,暗道这两个老家伙果然胆小。
他哪里知道,此刻嬴政心中早已翻江倒海。
这小子怎么老提造反的事情?
嬴政毕竟是横扫六合、开创“皇帝”尊号的千古第一人,心性非比寻常。
他缓缓地放下茶碗,指节轻轻叩击着桌面,发出沉闷的声响,打破了屋内的寂静。
“你这小子说话不知轻重,小心祸从口出!”他厉声呵斥,说造反乃是株连九族的大罪。
“造反之事,非同儿戏。”嬴政沉着脸:“朝廷坐拥百万雄兵,即便除去镇守北疆匈奴的三十万大军,以及在岭南屯垦的五十万大军,京畿附近可调动的兵力亦不在少数。你欲起事至少需有三十万精锐,方有一线生机。兵从何来?粮草何处?”
嬴政本想用这现实的难题让顾清寒知难而退,不要再谈造反之事,毕竟顾清寒这小子先前救了他和李 斯。
而且,嬴政还蛮喜欢顾清寒这小子豪爽直率的性格,有什么说什么,不遮不掩。
然而对于嬴政友好的提醒,顾清寒却是浑不在意地摆了摆手,笑道:“赵老伯,这些细节日后再议不迟。您就直说,干不干?”
—— 引自章节:第1章
“嗯?”嬴政眉头一挑,“你前一刻还骂他是暴君,转眼又称他为千古一帝,此话何解?”这小子说话颠三倒四,倒是让他有些糊涂了。
“嬴政横扫六国,一统天下,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货币,车同轨,书同文,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南平百越,开疆拓土,其功绩彪炳史册,称一声‘千古一帝’,绝不为过。”
顾清寒侃侃而谈,“只不过咱们这位始皇帝陛下,性子太急了些,总想着毕其功于一役。于是乎连年大兴土木,徭役繁重,搞得天下百姓怨声载道,民不聊生。故而民间称其为‘暴君’亦不为过。赵老伯,您说我这分析可有道理?”
嬴政闻言,竟一时语塞。
说他对,岂不等于承认自己是暴君?
说他不对,可这些年为了阿房宫、骊山皇陵,还有北方的长城,的确征发了数十万乃至百万的民夫,弄得天怒人怨,也是事实。
他竟无从反驳。
“你这分析,倒有几分见地。”嬴政压下心中的波澜,继续追问,“那,其他的缘故呢?”
他现在对这年轻人充满了好奇。
顾清寒见赵老头似乎真的上心了,心中窃喜,以为离说服他共谋大业又近了一步,便压低了声音,故作神秘道:“其次,还是皇帝自身的原因。”
“哦?”嬴政不动声色,心中却是一凛,自己的原因?
“我之前说过,嬴政这位千古一帝只要还活着,天下就无人敢轻易造反。”
顾清寒顿了顿,语气陡然一转,“可是......他老人家,马上就要龙驭宾天,驾崩归西了!他一死,天下岂能不乱?”
嬴政闻言,瞳孔猛地一缩,一股寒意从心底升起,但面上依旧保持着镇定。
“胡言乱语!当今陛下春秋鼎盛,龙体康健,你怎敢如此咒他?”
他倒要听听,这小子凭什么断定自己时日无多。
“康健个屁!”顾清寒一听这话,情绪激动起来,唾沫星子都快喷到嬴政脸上了,“咱们这位陛下,为了追求那虚无缥缈的长生不老,这些年招揽了多少所谓的炼丹方士?徐福之流骗走三千童男童女,至今杳无音信!”
“那些方士,说白了就是一群江湖骗子,招摇撞骗,没半点真本事!他们炼制出来的那些所谓仙丹,十有八 九都是些虎狼之药,丹砂水银,剧毒无比!”
顾清寒越说越激动,仿佛亲眼所见,“老赵,您设想一下,咱们这位陛下,天天服用这些慢性毒药,日积月累,铁打的身子也扛不住啊!他还能坚持多久?”
嬴政听着顾清寒的这番话,只觉得遍体生寒。
—— 引自章节:第2章
若是大秦军队尽数换装此等利器,战力何止提升一倍!
北击匈奴,南平百越,岂非更加势如破竹?
嬴政不动声色地摸了摸下巴,心中已然盘算开来。
造反不造反暂且不论,这弓弩的打造图,无论如何也要弄到手。
“如何?”顾清寒放下千机弩,得意洋洋地看向二人。
李 斯忙不迭地抚掌赞道:“不错,不错!顾小哥这‘千机弩’,当真是神兵利器!”
他看向嬴政,眼神中带着一丝询问。
嬴政则直接指着桌上的弓弩,问道:“顾老弟,你这‘千机弩’的打造图,可愿出售?”
他刻意放缓了语气,带着几分商量的意味。
顾清寒闻言一怔,随即毫不犹豫地摇了摇头:“‘千机’乃我傍身立命之本,打造图概不外售。”
开玩笑,这可是他压箱底的宝贝之一,岂能轻易示人。
嬴政双眼微眯,心中暗道可惜,面上却不露分毫,反而对顾清寒更多了几分认同。
这小子,倒不像是个只会夸夸其谈的。
“顾老弟,你虽有神兵利器,可造反终究靠的是兵马。你手下有多少人马?”嬴政话锋一转,又回到了先前的话题。
“这个嘛......”顾清寒挠了挠头,颇有些不好意思地道:“目前尚无大军,不过百十来个兄弟还是有的。招兵买马,慢慢来嘛。”
“百人?”嬴政与李 斯交换了一个眼神,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哭笑不得。
这点人手,也敢妄言逐鹿天下?
简直是痴人说梦,飞蛾扑火。
嬴政收敛了笑容,神色变得严肃起来:“那你又准备去何处招兵买马?莫非指望梧桐村的乡邻?”
“唔,”顾清寒沉吟片刻,“据我所知六国旧贵,心怀故国者尚有不少。他们对暴秦的统治早已心怀不满,所缺的不过是一个能振臂高呼的领袖罢了。”
这一次,嬴政并未立刻反驳。
六国余孽如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暗中蛰伏,伺机而动,这确是大秦的心腹之患。
他们对大秦的恨意,也确实可以利用。
“顾老弟,你可曾想过那些六国旧人,凭什么听你一个毛都没有长齐的小子号令?”嬴政目光灼灼地盯着他。
顾清寒闻言却不慌不忙,反而从怀中又掏出几卷羊皮纸,在桌上逐一摊开。
嬴政凝神看去,只见那些羊皮纸上绘制着各种器械图样,有改良的战车,有更为精良的铠甲,甚至还有一些从未见过的守城器械,设计之精巧,远超当世。
—— 引自章节:第3章
顾清寒闻言,嗤笑一声,像是听到了什么天大的笑话:“赵老伯,您这话可就外行了。那些方士不过是一群江湖骗子,靠着三寸不烂之舌,蛊惑人心罢了。他们炼制的那些玩意儿,美其名曰‘仙丹’,实际上是什么,您知道吗?”
他神秘兮兮地凑近了些,压低声音:“十有八 九,都是些五金八石,丹砂水银之类的虎狼之药。这些东西,少量服用或许能提神醒脑,让人产生飘飘欲仙的错觉,可一旦长期服用,那就是催命符!”
嬴政眉头紧锁,心中已是半信半疑。
他服用丹药多年,初期确实感到精力充沛,但近来的确时常感到胸闷气短,身体也大不如前。
“赵老伯若是不信,”顾清寒见他面露思索,继续道,“这事儿简单得很。您想办法弄些那些所谓的仙丹,找几只兔子、老鼠之类的小动物试试药。不用多,每日喂个一两颗药丸,看看那些小东西能活几天,不就一清二楚了?”
嬴政心中一动,这倒是个法子。
他不动声色地点点头:“顾老弟所言,倒也有几分道理。”
李 斯在一旁听得心惊肉跳,额头上的冷汗就没干过。
他偷偷觑着嬴政的神色,见他虽面色凝重却并未动怒,心中稍安,却也暗自腹诽这顾清寒真是胆大包天,什么话都敢往外说。
此时嬴政的心情快控制不住了,怕自己再待下去就要暴起了。
他现在还不想泄露身份,而且迫切想回去验证下顾清寒说的话对与错。
“顾老弟,你说的那件大事...我回去考虑下,多谢你的好茶。”
嬴政与李 斯便起身告辞。
顾清寒热情地将二人送出村口,还约定改日再聚。
“奇怪,老赵老李他们怎么突然就走了呢?”
顾清寒挠挠头,以为是对自己的诚意不够,所以嬴政才没有同意造反。
也是。
造反可是诛九族的死罪,他们两个老头有所顾虑也是正常的。
顾清寒想着等下次嬴政再来,一定要给他来点更震撼的东西,不然恐怕真的拉拢不了嬴政一起造反。
没有金主的支持,光靠顾清寒自己挣钱招兵买马,打造神兵利器,显然不切实际。
......
回咸阳的路上,嬴政一言不发,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李 斯大气不敢出,只能小心翼翼地跟在后面。
他猜测陛下此刻的心情,已是恶劣到了极点。
一回到宫中,嬴政甚至来不及换下便服,便立刻下令:“传朕旨意,去太医院将方士们炼制的各类丹药,每样取三丸来。再抓几只兔子,几只老鼠,一并送到章台宫!”
内侍不敢怠慢,飞奔而去。
不多时,丹药和小动物悉数送至。
章台宫内,气氛压抑得令人窒息。
嬴政面无表情地坐在上首,李 斯和几名贴身内侍垂手立于一旁,连呼吸都放轻了。
嬴政指了指那些瓶瓶罐罐:“将丹药分别喂给这些畜生。”
—— 引自章节:第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