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进大明,比考进大明容易小说章节分享

打进大明,比考进大明容易阎赴小说节选试读

作者: 斩悬

最近更新: 更新时间 2025-05-30 10:12:13

状态: 完结

字数: 2.10万字

阅读人数: 1.20万人在读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

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穿越大明,阎赴寒窗苦读二十六载,本该钦点状元郎,因样貌彪悍,形象粗犷遭道君皇帝厌嫌。从而被列入殿试倒数第一。家人积蓄,日夜苦读,昔日对大明的期待,全部烟消云散。阎赴发出了黄巢一样的声音:“打进大明比考进大明容易!”天下谁人不识君!

【目录】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第6章

第7章

第8章

第9章

第10章

第11章

第12章

第13章

第14章

第15章

第16章

第17章

第18章

第19章

...

第20章2025-05-30 10:12:13

【原文摘录】

阎赴是其中最平庸一个,身材魁梧,脸上好几处刀疤,皮肤因为干农活晒得黝黑,而在他身旁参与殿试的人风姿出尘,分别是未来会成为大明第一权臣的张居正,未来以写清词而迈入内阁的李春芳,未来瓷碗刮腐肉的杨继盛,引领大明后世文坛的王世贞....等等天骄!

这场科考将录取进士三百余人,可谓胜过北宋文坛盛世年间。

因为这里面随便提溜一个都是政治家,实干家,未来大明政坛的风云鼎盛人物!

阎赴很激动,他是穿越者,嘉靖元年魂穿陕西延安绥镇一农户,家境贫寒,祖父曾为军户,一家人不至于被镇里缙绅欺负太惨。

身为穿越者他没想成为富家翁,因为自嘉靖年间开始,海寇肆虐,鞑虏来犯,陕西更是流寇成灾,他心目中对大明有好感,他很想为这个王朝做点事。

所以阎赴认真读书,前世现代之文学研究,为人处世,加上一路上上下打点,于是过关斩将,终在嘉靖二十六年这场殿试登场!

当然,因出身贫寒,经常面对土匪和邻村欺凌,自小便在殴斗中长大,以至于身上疤痕很多,加上长得魁梧,阎赴便成为殿试唯一怪异之人。

但那有如何,容貌和气质能慢慢调理,阎赴两世为人的稳重气质在学子中堪称佼佼。

考场之上,锦衣卫千户陆炳率缇骑环立,东厂番子便装立于侍从,眼眸冷冷扫过。

八名翰林学士充读卷官往复踱步,步伐声如鼓点。

一尺二寸的殿试黄笺前,书生们目光灼灼,等待题目。

良久,殿前清逸声响,嘉靖皇帝的声音远远传来,像是道家神音,他故意为之,坐在帘子后,居高临下,宛如神明。

“朕闻帝王之政必本于道,帝王之心必纯乎天。”

“然今北虏跳梁,南海贼猖獗;漕运日艰,盐法渐坏;吏治因循,民力凋敝。尔多士学古通今,其各述所见:何以使政皆合道?何以使心常如天?”

出题了!

不愧是道君皇帝。

这道题简单但难,考题在说,如今北边动荡,鞑虏窥探,南边沿海寇肆虐,黄河泛滥,盐法被贪官污吏把持以至百姓日子愈发困难,你们这些才子都是各府州佼佼者,可有什么治理方案,有什么政令能合乎大明接下来行政,可让我大明愈发蒸蒸日上啊?

周围倒是无一人落笔,在场皆是自万千读书人中杀出之才俊,开始思索。

策略很重要。

决定能否进入嘉靖皇帝心中,成为忠慧之臣。

片刻后,阎赴心中列出三点破题。

第一,需于破题中列出政心之辩。

第二,皇帝要的是靖边、理财、澄吏、安民四要齐备之详述,而非概论。

还有最重要的第三点嘉靖帝崇尚黄老,连政题都偏向以玄驭国。

若要为政,则需要投其所好。

—— 引自章节:第1章

 

人群中唯阎赴骨节粗大,手腕颈项多有刀疤,绫罗绸缎中突兀行走,似鸡立鹤群。

母亲亲手缝制符合殿试礼制的粗布衣衫浆洗的褪色晦暗,一领褪色蓝布直裰,膝盖处磨得透亮。

浑身上下无不透露寒酸二字,引来不少贡生眉头紧皱,不经意避开阎赴。

一连等了三日,内阁阅卷,公议,最终呈交皇帝,终于要到了放榜的时辰。

三月十八,天色透寒。

尚未破晓,阎赴早早起身,取了母亲烙的油饼,要了一碗羊杂汤,就着炉子热来吃了。

或是饼子放的久了些,便是天气寒冷,也带了几分馊味。

阎赴不嫌弃,母亲做这般吃食哪怕坏了,他也舍不得丢弃。。

大口咀嚼干硬饼子,就着羊杂汤顺下去,身边几名贡生直呼晦气。

天子之殿试,这般姿态,岂不是辱没盛世大明之威!

阎赴不在意其他人如何看待自己。

穷人家的孩子第一要务是吃饱,肚子里有东西,身上也不觉冷,才能读书学习。

这些大老爷是不懂的。

吃饱喝足,阎赴开始取出书来,静静点评、客栈在长安门不远,王世贞,张居正,杨继盛,胡正荣,戚继光,李鸷等也汇聚于此,纷纷翘首以盼。

按规矩,今日便是传胪大典的日子,即谓之曰放榜。

是否金榜题名,只看此日。

王世贞家境殷实,自要了几份菜肴酒水,绸衫泛着光采。

戚继光出身将门,衣服并不显眼,只中规中矩,着殿试礼制士子服饰,顾盼之间,沉稳从容。

李鸷显得有些洒脱不拘,他自十二岁便写书驳斥孔孟,虽有些期待,也算不上紧张,只松松散散靠在桌案上,等着传令他们前去接榜。

张居正,杨继盛姿容端正,礼制衣衫一丝不苟,算不得华贵,也称得体面。

眼下张居正手捧一卷《孟子》,天下策论诸如其宗,他每读一次,便觉一新,他眼见到角落里从容不迫的魁梧身影,生出几分好奇。

阎赴此人也在看书,但是同时也在点评。

阎赴看《汉书》。

读史书?张居正对阎赴愈发来了兴致,捧着书假装阅读,凑到阎赴身侧。

张居正好奇看着阎赴对于《汉书》点评。

「汉武晚年弊政策论」

「其一,民生凋敝:昭帝纪称,户口减半,关东流民二百万」

「盖因匈奴南越连年征战,国库空虚。修建章宫,巡游封禅,盐铁官营,算缗告缗,富不予百姓」

「其一,暂缓北征,废算缗告缗,藏富于民,盐铁官营,可变革公私合营,以平民官之弊」

「其二,峻法酷吏,冤狱频发,官民人人自危」

「盖因推行腹诽之法」

「其二,当重拾疑罪从无,设廷尉复核案件」

—— 引自章节:第2章

 

倒也有不合群的,张居正未曾喧哗,只默默饮酒,如今放下酒杯,恰见客栈角落里,最后一名的阎赴还在低头读书新科进士潘季驯正欲寻张居正碰杯,顺他目光瞧去,不由哂笑,醉醺醺开口。

“你这厮,混上新科进士便已不错。”

“若放在市井,路人见了,莫不以为一屠夫耳。”

见阎赴只平静看他,自讨了个没趣,唾了一口,径自转头再度喧哗饮酒去了。

阎赴只坐在角落书桌,目光从一个个文人身上扫过。

想着他们的未来。

殷士儋,一生不好争权夺利,唯独好一个名字,卷入权谋争斗,连番遭到首辅高珙排挤。

王世贞,文学上成就不菲,可惜也卷入党争之中,几乎没有亮眼政绩。

这些人里,十人官拜尚书,三人入阁辅政。

只是最终几乎全都陷入文人腐朽权谋争斗,全身而退的李春芳之流,也不过苟全自身。

世人将嘉奖二十六年这一榜称为明清第一榜,仅次大宋嘉祐二年千年龙虎榜。

可之后的大明呢?

除了杨继盛和张居正活的自我,就连戚继光之流最后也算计而死。

阎赴目光平静,看不出任何光影,眼前仿佛出现之后景象。

嘉靖晚年,大明国势日颓。

世宗自朱纨死后,放弃与东南世族争锋,沉溺修道,二十余年不朝。

严嵩父子贪腐弄权,东南海患肆虐,北方俺答汗兵临京师,两京十三省灾异频发,太仓存银不足边镇半月之用。

万历朝,张居正变法昙花一现,矿监税使横征暴敛,东林、阉党党争愈烈。

辽东建州女真崛起,三征耗尽国库,九边军户逃亡。

至崇祯年,小冰河天灾连绵,陕甘赤地千里,剿饷辽饷重重,流寇势成燎原。

皇太极五破长城,松锦一战精锐尽丧。

京师鼠疫,城门被破,崇祯自缢煤山。

二百七十六年煌煌大明,内忧外患之下轰然倒塌。

....张居正没有继续喝酒,反而坐到阎赴身侧。

“阎兄,张某观之,见颈项,手臂多有伤痕,不知是何由来?”

阎赴闻言指着脖颈伤痕,也不掩饰,诚恳开口:“脖颈?十六岁于山间见乡亲坠落,上前搭救遭树枝划伤。”

“右手臂伤痕是之前与山匪搏杀,争夺粮食所致。”

“手腕伤痕,乃田间驱赶孤狼被抓破,倒是让张兄见笑了。”

阎赴一一指出,笑的憨厚。

张居正沉默,耳畔是新科进士汇聚欢呼之声,怔然良久,才终于小声嘀咕:“阎兄,不怨恨吗?”

阎赴闻言变了脸色,感激涕零伏身向皇宫下跪:“岂敢。”

“阎某粗鄙,陛下及座师不嫌阎某才疏学浅,形状粗陋,得入三甲,已是天恩。”

—— 引自章节:第3章

 

眼见新科进士喧哗不休,靠在大门角落的落第考生李文显,张静远恶狠狠盯着,瓷盅落在桌案时,发出沉闷刺耳声响。

“小人得志。”

低声嘟囔更似郁郁不得志的咒骂。

二甲前三的亢思谦,汪镗孙,恽绍芳三人嗤笑,伸手指点着这群狠狠瞪着他们的落第考生。

“倒有些一气秋闱走十科的模样,只不知有没有别人的命。”

汪镗孙,恽绍芳两人闻言哈哈大笑。

如今客栈中已不仅有新科进士,张了榜,便意味这些未来都会入朝为官。

故而身着便袍的官吏纷纷开始抵达,或以乡党拉拢,或以座师自居。

赵文华也在其中,身为严嵩的义子,第一个找到的,竟是张居正。

“你就是张居正?同我去参加宴会。”

此人虽在朝中身居高位,乃是十几年前的进士,如今面对张居正笑容温和,毫无高高在上之感:“本官听严大人提起过,严尚书对汝文章算得上推崇备至。”

张居正拱手行礼,不露声色:“幸赖严大人提点,下官日后必勤勉报国,以为典范。”

嘴上如此说,但张居正却愈觉大明官场之复杂。

他分明听到严嵩对他文章清丈田亩一策评价言多峻切,这才从一甲驳回,落至二甲。

只是眼下首辅夏言因严嵩指示弹劾收取贿赂,勾结边将,克扣粮饷,正被皇帝怀疑,严嵩又备受世宗嘉靖宠信,首辅只怕不日便要换人,正是权势滔天之时,自然也没有多说。

赵文华此来不光是邀请张居正赴宴,李春芳,亢思谦等人也在邀请之列,谓之交流策论。

一众新科进士欢欣鼓舞,唯独张居正提摆迈步时,看着依旧在角落里的阎赴仍在看书,不由出声催促。

“阎兄,该正衣冠随去赴宴。”

张居正一出声,亢思谦几人目光也随之汇聚。

阎赴诧异看了一眼张居正,没到此人遇到机会竟愿带上自己。

二甲二名的汪镗孙同样诧异皱眉。

朝中炙手可热的严尚书邀约,便是平步青云之梯,这等机会,张居正为何愿意带上此等粗鄙之辈。

角落里穿着褪色衣衫的阎赴似是慌乱无措,起身摆手:“诸位去便是了,阎某才疏学浅,岂敢贻笑大方。”

赵文华盯着窘迫的布衣学子,有些不耐烦:“这位......三甲末流,若看在张大人情面上,也可旁听。”

落第考生李文显闻言幸灾乐祸的盯着,连寡淡酒水都有了味道。

这糙汉。

考中又如何?

还不是无人高看一眼。

听到阎赴但胆大包天拒绝,汪镗孙压低了声音,瞥了一眼粗犷又唯唯诺诺的身影。

—— 引自章节:第4章

打进大明,比考进大明容易
★★★★★
斩悬
小说推荐 - 完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