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当县令,开局改造贫困县精彩章节免费试读

我在古代当县令,开局改造贫困县林凡完结版免费在线阅读

作者: 兔子爱吃草

最近更新: 更新时间 2025-05-28 08:29:00

状态: 完结

字数: 10.84万字

阅读人数: 11.49万人在读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

“搞发明,我是专业的!当县令?呃......”现代发明家林凡在一次实验爆炸中,意外穿越到古代,成了穷得叮当响的马头县七品县令。面对破败的县衙、贫瘠的土地和麻木的百姓,林凡撸起袖子:“不就是脱贫嘛,几千年的智慧结晶还搞不定你?”

【目录】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第6章

第7章

第8章

第9章

第10章

第11章

第12章

第13章

第14章

第15章

第16章

第17章

第18章

第19章

...

第20章2025-05-28 08:29:00

【原文摘录】

地面、桌子、甚至床上,都堆叠着各种拆解的零件、半成品的电路板、散发着松香和机油味道的金属构件,以及贴满了复杂公式和草图的稿纸。

林凡,是这个房间的主人,正戴着一副油腻的护目镜,全神贯注地盯着眼前一个由玻璃、铜管和无数线圈组成的复杂装置。

装置的核心,一团不稳定的等离子体正发出妖异的蓝紫色光芒,将他略显苍白的脸映照得如同午夜的幽灵。

“功率稳定在75%,能量逸散率低于预期0.3%,转换效率......接近理论值了!”

林凡喃喃自语,眼中闪烁着狂热与兴奋。

林凡曾毕业于一所听起来还算不错的理工大学,毕业后他没有像同学们那样按部就班拼命挤进大公司工作或者选择考公务员,不按常理出牌的他选择了这条‘民间发明家’的道路。

而他给出的理由也很简单。

他要享受从无到有创造的过程,享受那些精密零件在手中组装成实现某种功能的机器时的成就感。

至于那些别人的眼光?

家人的不理解?

他早已习惯。

几年来,他捣鼓出的小发明没有一百也有八十,从自动喂猫器、声控窗帘到太阳能充电宝的N代改进版,虽然都没有什么实质用处,却也乐在其中。

眼前这个“高频能量约束及转换装置”是他迄今为止最得意、也最烧钱的作品。

如果成功,它或许能改变小型设备的能源供应模式,简单地说节省好多电费。

当然,前提是......

成功。

他小心翼翼地调整着一个旋钮,试图将功率再往上提升一个百分点。

这是临界点前的最后测试。

“再加一点点,就一点点......”

就在他的手指即将触碰到另一个微调按钮时,装置核心的蓝紫色光团猛地一颤,颜色瞬间变得刺眼夺目,如同一个小型的太阳在房间里诞生!

“不好!”

林凡心中警铃大作,下意识地想去切断电源。

但一切都太晚了。

“轰!!!”

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伴随着强烈的冲击波和炫目的白光,瞬间吞噬了林凡的意识。

出租屋的窗户玻璃哗啦啦碎了一地,浓烟滚滚而出。

林凡最后的念头是:“妈的,押金肯定被扣......还有房东大妈的咆哮......”

黑暗,无边无际的黑暗。

然后是痛,钻心的头痛,仿佛有人拿着凿子在脑仁里施工。

林凡费力地想睁开眼睛,眼皮却重如千斤。

耳边传来一些模糊的声音,像是有人在低语,又像是风吹过破旧窗棂的呜咽。

他闻到一股混合着陈旧木材、灰尘和淡淡药草的气味,完全不同于他那充满了焊锡和机油味的“狗窝”。

—— 引自章节:第1章

 

县丞王明眉头紧锁,这位在马头县浸淫多年的老官僚,虽然震惊于新式记账法的巧妙,但更清楚这背后意味着多大的工作量,以及......

可能会触动多少不易察觉的利益。

他看了看那堆积如山的旧账册,又看了看眼前这位虽面带病容、眼神却异常坚定的年轻县令,心中百感交集。

主簿李文的脸色则有些难看。

他出身本地小族,一向自视甚高,本以为新来的县令是个可以随意拿捏的愣头青,没曾想对方上来就给了个下马威,还要动他隐约有些染指的钱粮账目,这让他既惊且怒。

他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比如人手不足、旧账混乱难以短期厘清云云,但接触到林凡那平静却仿佛能洞悉一切的目光,不知怎地,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唯有书吏张三,此刻是真正的‘压力山大’。

他看看县丞,又看看主簿,最后目光落在林凡身上,苦着脸道:“大人......这......这么多账册,头绪繁杂,小人......小人怕一个月之内......”

“尽力而为。”

林凡打断了他,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方法我已经教给你了,遇到实在无法辨明之处,做好标记,待后续核查,我不管过程如何,一个月后,我要看到成果。”

他又转向王明和李文:“二位同僚,账目乃一县之基石,其重要性无需我多言,此事,还望二位鼎力协助张书吏,务必按时完成。”

王明深吸一口气,躬身道:“下官......遵命。”

李文脸色变了几变,最终也只能不情不愿地拱手:“......是,大人。”

看着三人领命而去,张三更是抱着一摞账册,欲哭无泪地跟在后面,林凡这才松了口气,感觉一阵眩晕袭来,连忙扶住桌案。

“大人,你没事吧?”

一直在旁边默默侍立的老仆林忠赶紧上前扶住他,“你这伤还没好利索,怎能如此劳心费神?要不先回房歇息?”

“无妨,我心中有数。”

林凡摆摆手,在主位上重新坐下,闭目养神片刻,“林忠,跟我说说......这马头县城里的具体情况。”

接下来的半个时辰,林忠将他所知道的马头县情况,絮絮叨叨地向林凡做了汇报。

正如林凡初步了解到的那样,马头县确实是穷。

地处大夏王朝的边鄙之地,山多地少,土地贫瘠,百姓多以种植耐旱的杂粮为生,兼以打猎采药补贴。

县城规模不大,常住人口不过三千余户,城中除了几条主街,大多是狭窄的土路。

商铺稀少,最大的一家似乎是主簿李文的远亲开的粮油铺子。

—— 引自章节:第2章

 

在县令大人‘以身作则’的威慑和榜样作用下,衙役们虽然心中嘀咕,却也不敢公然懈怠。

县衙门前那条主街,以及相邻的几条小巷,确实肉眼可见地干净了不少。

乱倒垃圾的现象大为减少,连带着空气似乎都清新了些许。

然而,陋习的根除,远非一朝一夕之功。

到了第三天,当林凡没有再亲自“督战”,而是将监督任务交给了王明,可想而知,没有了林凡的监督,松懈便不可避免地出现了。

有些衙役开始磨洋工,清扫范围缩水,动作也逐渐敷衍起来。

而一些习惯了随手丢垃圾、泼污水的居民,见风头似乎过去,便又故态复萌。

王明倒是尽职,板着脸巡视呵斥了几次,抓住两个乱倒垃圾的罚了几文钱,公示于众,才算勉强维持住局面。

但他私下里也向林凡抱怨:“大人,此法虽好,恐难长久,百姓积习难改,衙役亦有怨言,长此以往,怕是......”

李文更是冷眼旁观,甚至有意无意地在一些场合散布些风凉话,说什么“新官上任三把火,烧过了也就熄了”

、“芝麻小事,耗费人力,非为政之道”

等等。

林凡对此心知肚明。

改变一个地方的面貌,从来不是靠一腔热血和三分钟热情就能完成的。

他一边让王明继续严格执行清洁条例,对屡教不改者加重处罚,一边也在思考着更深层次的问题。

环境卫生只是表象,更重要的是改变人们的卫生习惯,提高他们的健康意识。

而要做到这一点,光靠扫地是不够的。

他需要一个更有力的清洁卫生武器。

这个武器,就是肥皂。

这天,处理完几件紧急的公务,林凡屏退左右,只留下老仆林忠。

“林忠”林凡看着眼前这位忠心耿耿的老仆,认真地说道,“这几日推行清洁条例,你也看到了,街道干净了些,但百姓的个人卫生,依旧堪忧,我见许多人,尤其是孩童,手上脸上都污垢不堪,衣物也多油腻,长此以往,极易滋生病疮,乃至引发疫病,还有就是有些商贩方便完连手也不洗一下,直接触碰售卖之物,卫生情况简直是令人堪忧啊。”

林忠叹了口气:“大人说的是,穷苦人家,哪有那么多讲究?平日里洗漱,不过是清水擦把脸,搓几下,遇到油污重的,就用些皂角搓搓,但也洗不干净,至于病痛......那更是听天由命了。”

皂角,林凡知道,是古代常用的一种天然清洁剂,去污能力有限,尤其对油脂效果不佳。

“清水洗不净油污,皂角力有不逮。”

—— 引自章节:第3章

 

前厅里,王明看着林凡绘制的简易“肥皂工坊”草图,面露难色,“首先是人手,总不能一直让衙役们不务正业。其次是材料,那油脂还好说,屠户家总有,但这草木灰......需求量一大,收集起来怕是费时费力,且品质不一,会影响肥皂成色。”

林凡点点头,王明提出的都是实际问题。

“人手方面,我打算挑选几名手脚麻利、头脑灵光的衙役作为骨干,再从城中雇佣几位勤恳本分的妇人,工钱从优,一来解决部分人的生计,二来也能让衙役们专心本职。”

他顿了顿,“至于草木灰,我们可以张榜收购,明码标价,鼓励百姓将自家烧的干净草木灰收集起来卖给衙门,量大且持续,品质问题,则需要在制作时加强筛选和碱水浓度的控制。”

“雇佣妇人?收购草木灰?”

王明和一旁侍立的林忠都有些惊讶。

在他们看来,雇佣妇人进衙门做事,以及花钱买那不值钱的草木灰,都是闻所未闻的新鲜事,要不是脑子有问题,肯定想不出这种事。

“时代不同了,方法自然也要变通。”

林凡不容置疑地说道,“王县丞,工坊的修缮、人员的初步挑选和雇佣,就交给你负责。林忠,你经验老道,负责指导他们熟悉流程,尤其是安全事宜,万不可马虎。”

“是,大人!”

两人齐声应道。

接下来的几天,小小的马头县衙变得异常忙碌。

后院一间久已废弃、堆满杂物的仓库被迅速清理出来,几口大锅被架设起来,通风的烟囱也做了简单的改造。

王明亲自出面,挑选了王二、赵四等四个相对年轻机灵的衙役,又通过林忠的关系,寻了三位在城中以勤劳细心闻名的寡妇,讲明了工钱和工作内容后,她们都又惊又喜地接受了这份差事。

林凡则亲自担任“总工程师”兼“首席培训师”。

他将肥皂制作的流程分解成几个关键步骤:沥碱、熬油、皂化、搅拌、入模、晾晒、切割。

他反复强调安全操作规程,特别是碱水的腐蚀性,要求操作时必须戴上厚实的麻布手套,并备足清水以防万一。

培训过程自然不是一帆风顺。

衙役们手脚粗笨,妇人们则小心翼翼。

不是碱水浓度掌握不好,就是搅拌时皂液飞溅,或是熬油时火候失控。

第一批试制品,有的硬得像石头,有的软得不成形,颜色更是五花八门。

林凡没有气馁,他耐心地一次次讲解、示范、调整配方和火候。

—— 引自章节:第4章

我在古代当县令,开局改造贫困县
★★★★★
兔子爱吃草
小说推荐 - 完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