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衣漾澄
最近更新: 更新时间 2025-05-24 08:34:09
状态: 完结
字数: 11.10万字
阅读人数: 5.45万人在读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
【重生+大女主爽文+家国天下+权谋】运筹帷幄冷静疯批女主+智商爆表隐忍深情大理寺卿男主前世,宁家满门忠烈尽被屠,宁知微为复仇带十万大军嫁给苏明瑾,倾力辅佐他造反。却被庶妹和苏明瑾联手背叛,送到敌营虐待,还被苏明瑾当众一箭射杀。重生回宁府颠覆前夕,她手撕剧本逆天改命,护家人,虐渣男,杀奸臣,为苍生谋得
【目录】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第6章
第7章
第8章
第9章
第10章
第11章
第12章
第13章
第14章
第15章
第16章
第17章
第18章
第19章
...
第20章2025-05-24 08:34:09
【原文摘录】
“快,前面就是白水滩。”宁知微心跳的厉害,越是接近,心就越慌。
就在几天前,她重生了。
重生回三年前,宁家满门忠烈还没有战死沙场,还没被扣上通敌叛国的罪名,还没全家抄斩。
“五小姐,我们还是先进城,这白水滩怎么可能是两军交锋的战场......”侍卫们日夜兼程赶路,累的没耐性了。
本是陪同五小姐回京为老夫人贺寿,谁知,途中说什么梦见宁家军有难,下令折返回边城。
那是梦!他们为什么要陪着她发疯?陪她千里奔袭?
话音刚落,一阵风刮过,挟带着一股浓浓的血腥味扑鼻而来。
侧耳倾听,刀剑碰撞声,凄厉的嘶喊,疯狂的杀戮声,声声震天。
杀声大作!
所有人脸色大变,不好,真的出事了。
宁知微脑袋嗡嗡作响,小脸惨白,气血翻滚,还是晚了一步吗?
她右手从后背抽出弓箭,拔箭上弦,动作快如闪电。
长箭在手,整个人气质都变了,如一柄绝世名剑出鞘般锐不可挡,杀气凛然。
“照我之前的安排行事,动作快,不听指挥者,按军法处置。”
“杀无赦!”
她双脚一夹马发疯般往前冲,侍卫们立马跟上。
入眼的一幕让大家瞳孔剧震,全身血液逆流。
“不!”
一场大战已经进入尾声,横尸遍野,血气冲天,宁家军死伤惨重。
此行,宁家军由主将宁广智率领,前往玉罗关支援,却在中途的白水滩遭遇伏击,被打的措手不及。
所有的布置安排都被敌人提前洞悉,这是一场单方面的屠杀。
宁家军拼尽全力,却难逃这一场精心安排的狙杀,一个个倒在血泊中,不甘的瞪着眼睛。
主将宁广智浑身是血,遍体鳞伤,但战至最后一刻,宁死不降。
宁家人没有一个孬种。
伊吉尔王子是北金皇帝最宠爱的小儿子,为了战功,也为了继承权,他亲自率军狙击宁家军。
他看着向来战无不胜的宁家军惨死在他手下,心中得意志满。
“宁广智将军,你输了,投降吧,本王子饶你一死。”
宁家军老主帅年近八十,已经不能亲自领兵,平时坐镇军营,起一个定海神针的的作用。
如今,两代的权利交接早就完成,宁家军的实际统帅是老主帅的嫡长子,宁广智。
宁广智看着一个个熟悉的人倒在血泊中,他的眼睛一片腥红,一颗心痛到麻木。
“宁家人宁可站着死,也不会跪着生,没有一个软骨头。”
宁家历代镇守西北,保家卫国,无数子弟战死沙场,为国捐躯,始终无怨无悔。
—— 引自章节:第1章
士兵们被忽如其来的变故吓懵了,宁知微微微退开身体,跟随她而来的侍卫们齐刷刷上前射箭,满天箭雨,瞬间射倒一大片士兵。
一箭射出,另一队侍卫上前射箭,组织纪律严明。
两队轮流上阵,箭矢倾雨而下,士兵们乱了阵脚,又没有主将指挥,乱成一锅粥。
“伊吉尔王子死了,伊吉尔王子死了。”不知是谁喊了一声,主将一死,军心涣散,士兵们纷纷溃退。
宁知微一步步走向那个倒在血泊中的男子,扑通一声跪倒在地,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流,“大舅,我来晚了。”
这是疼她爱她,从小将她抱在怀里哄,手把手教她箭术的舅舅。
虽是舅舅,但亦师亦父,她早就视他如亲父啊。
宁广智愣愣的看着忽然出现的一行人,疑似在梦中,“知微,大舅不行了......”
宁知微心痛到极致,眼泪哗啦啦的往下流,“不会的,我带了老山参,您一定能好起来。”
她拿出藏在怀里的老山参片,拼命往宁广智嘴里塞。
宁广智已经感受到自己疯狂流失的生命力,“知薇,听我把话说完。”
他费力的从怀里取出一块令牌,“这是宁家军的兵符,你交给修锐......如果他不在了,就交给......”
他的声音哽咽,心中已经有不好的预感,“若是男丁都不在了......那就上交朝廷吧。”
宁知微心底涌起强烈的不甘,宁家人世代忠君爱国,为大齐朝戍边二百年,守护西北边疆寸土不失,庇护几十万边关百姓。
可,他们宁家换来的却是这种下场!
恨,好恨啊。
宁广智眼前一阵阵发黑,全身发冷,他自知大限将至,费力扯下藏在衣服内的项链,系着一个水色极好的碧玉扳指,“这是宁家家主信物,你......愿意收下吗?”
这不仅仅代表家主权利,也意味着要承担起一个偌大家族,权利越大,责任越大。
在这风雨飘摇之际,宁家岌岌可危,随时可能倾覆,在这种情况谁能挺身而出拯救宁家?
宁家男丁们恐怕凶多吉少,女眷......也只有宁知微从小在边关长大,外柔内刚,聪慧过人。
除了托付给她,还能找谁?
宁知微深吸一口气,毅然而然接过家主信物,同时,也接下了这个重担。
“大舅您放心,只要我在一日,就护宁家满门一日。”
她身受宁家大恩,宁家护她半生周全,她自然会竭尽全力护住宁家。
“好。”宁广智面带忧色,阖目而逝,放不下对家人的牵挂,对家族未来命运的忧心。
镇守边关几十年,忠心耿耿的大齐将军,宁家军的实际掌控者,宁家的家主就这么咽下最后一口气。
“大舅。”
“家主。”
—— 引自章节:第2章
每个宾客无不瞻仰一番,羡慕嫉妒之情溢于言表。
大将军府宁家是最早追随开国皇帝的一批大将,战功卓著,获封魏国公,三代不降爵,到了这一代因故没有了爵位,却受封大将军府,位列众武将之首。
宁家世代镇守西北,守边护国,无数宁家子孙战死战场,马革裹尸,英烈之名天下闻。
当今圣上对宁家信重有加,对留在京城的宁家女眷更是赏赐不断,宁家老夫人七十寿辰宫中早早赐下寿礼,引的众家羡慕不已。
宁老夫人头戴翠鸟金丝凤冠,身着红色立领袄子和赤金撒花缎面裙,衣裙绣着百个福字,这是宁家女眷亲手做的,只为给老祖宗添福添寿。
她雍容华贵,慈眉善目,笑容可掬,被一众子孙簇拥在中间。
一众贵妇围绕在宁老夫人身边,各种奉承,夸宁家子孙孝顺能干的,哄的宁老夫人眉开眼笑,气氛极为欢快。
“宁老夫人福寿齐天,夫妻恩爱,子孙满堂,羡煞旁人。”
“宁老夫人,把边关送来的贺礼让我们开开眼吧,听说今年的东珠更好呢。”
宁老夫人笑意一凝,但很快神色自若的转开话题,别人没有察觉异样,只有自家人知道怎么回事。
宁六小姐趁人不注意时,跟几个姐妹嘀嘀咕咕,“边关的贺礼怎么还没有送到?不会是出什么事了吧?”
之前书信上说,贺礼一定会赶在寿辰之前送到,而且,还交待了很多事情。
可,寿辰当日还没到,这都成笑话了。
宁四看了看四周,压低声音,“肯定是护送的人不靠谱,怎么想到会让那个人送回来?父亲也真是的,明明知道祖母不待见那个人,还非将那个人送回京城。”
那个人的名字是家中的禁忌,从来不敢轻易提起,大家都知道有这么一个人,却从来没见过。
宁六呵呵一笑,“她年纪也不小了,该婚配了,边关可找不到像样的人家。”
宁四面露鄙夷之色,“她在边关野生野长,没有什么教养,哪家看得上她?”
宁大姑奶奶的声音在身后响起,“都闭嘴。”
宁六是家中最小的女儿,也最受宠,性子娇纵任性,“我才不承认她,哼,入了宁家的祖谱,也不是真正的宁家人。”
“不许胡说。”宁大姑奶奶忍不住轻斥,不管如何,宁知微姓宁,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宁小六可不怕这个大姐,跺了跺脚,“大姐,我就是不喜欢她,所有人都不喜欢她,要不是她,我们宁家怎么会......咦,外面怎么这么吵?出了什么事?”
—— 引自章节:第3章
宁知微美丽的面容上一层冰霜,“你不够格。”
只有宁家人出面,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她责无旁贷。
为了宁家,为了救出那些无辜的女眷,纵然九死一生,也无怨无悔。
“别担心,我做足了准备。”
她淡淡的看向对面的宁小龙,一双凤眼不怒自威,“一切照我的安排行事,不得违令。”
“是。”这一次宁小龙真心拜服,这位主子杀伐决断,聪明绝顶。
他先下了马车,一个转身就混入人群中。
他的任务是,带着自家兄弟藏身在百姓中间,在关键时刻引导舆论,抢占舆论高地。
马车走了一段路,芍药忽然频频回头,“小姐,后面马车一直跟着我们,有点奇怪。”
宁知微探头看了一眼,马车有标记,容字?京城哪家姓容?
忽然她想到一人,大理寺卿容靖,是个传奇人物,大齐皇朝史上唯一一个六元及第,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荣耀。
十六岁入朝进大理寺,屡破奇案,年纪轻轻就成了大理寺卿,位列九卿,深受帝王信任。
此人,大起大落,前半生有多辉煌,后半生就有多......
宫门巍峨,庭院深深,午门前的侍卫见一辆马车驰过来,马车没有任何标记,不禁持长枪对准马车,大声喝道,“停下,速速停下。”
马车徐徐停下来,车帘撩起,一条纤细白皙的胳膊伸出来。
一个素服少女走下马车,面色苍白病弱,纤细的身影风一吹就倒般。
侍卫愣了一下,她看似一身普通素衣,但束发的白玉冠玉质洁白细腻,不是凡品。少女容颜美丽出尘,气质不俗,“你是何人?”
宁知微听而不闻,一步步走向登闻鼓,拿起悬挂一边的鼓槌,侍卫们见状吓出一身冷汗,完了,要出大事了。
咋办?
后面的马车跳下一人,身影颀长的青年快步拦住宁知微,“等一下,你可知道这登闻鼓敲响的后果?”
男子面如冠玉,一双桃花眼微微上挑,不笑自风流,鼻梁挺直,薄唇轻抿,剑眉英挺,有种天然的疏离感。
若是认为他好相与,那就大错特错了,他是出了名的难缠,涉及到案情绝不容情,上至皇亲国戚,下至三教九流,看到他就避退三尺。
宁知微愣了一下,果然是容靖!上朝时间,他怎么在这里?出去办案了?
“我知道,要先挨三十大板,我一个弱女子绝捱不过去。但人生自古谁无死?为忠义,为江山社稷,为君王而死,死得其所。”
她说的大义凛然,容靖深受震动,“姑娘,你先不要急,听我说。”
—— 引自章节:第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