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老夫子
最近更新: 更新时间 2025-05-23 14:53:34
状态: 连载
字数: 5.46万字
阅读人数: 17.58万人在读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
楚澈穿越到了一个废物皇太子身上,本想一心想逍遥快活,坐等登基,三宫六院.......可没想到,兄长要害我,老皇帝要废我,大臣还给我用美人计!楚澈扬刀,诛权臣,平四夷,南征北战,再回首已是大楚霸王,美人在侧,俯视天下!
【目录】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第6章
第7章
第8章
...
第9章2025-05-23 14:53:34
【原文摘录】
楚澈艰难睁开双眼,只觉天旋地转,耳边仿佛有万千苍蝇在嗡鸣。
楚澈下意识地伸手,却发现自己的双手细白纤长,毫无一丝茧子,与他记忆中常年握枪的粗糙大手截然不同。
这是......楚澈猛然坐起,目光扫视四周。
雕梁画栋,金漆红檀,案几上香烟袅袅,熏炉中燃的是上等沉香,四角垂帘,锦被软枕,墙上挂着巨幅山水长卷,笔墨间透着帝王气度。
这不是野 战医院的帐篷,也不是战术演习的临时营房?
最重要的是,身前的床上,还有两个衣服正在褪去的女人,正在用一种娇羞的眼神,在看着自己?
“我,能动了?”
“现在算是,终于能完全控制这一具身体了?”
意识回归,在刹那之间的警惕和震撼之后,楚澈的眼神赫然已经快速恢复了冷静。
楚澈在这一刻,并没有再去看身前的那两个正在褪去衣服的女人,楚澈赫然快速的,活动了一下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
事实上,楚澈在一个月前,就已经穿越了。
只不过,他这一个月里,一直处于浑浑噩噩之中,直到今天,才彻底掌控这具身体。
他现在这具身体的主人,也叫楚澈,他赫然是大楚国太子!
只是,这个太子快死了!
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昏庸废物!
他喜好方术,沉迷酒色,刚愎自用,连年得罪朝臣,更因被权臣四皇子楚寒陷害,声望跌入谷底,这大楚国的皇帝,赫然已经动了废储之意!
“太子殿下,您怎么了?您今天,是想怎么玩?”
“只要明天早朝上,您愿意跟陛下提重建万金楼,那么,您今天说什么,我们都可以答应。”
床上,那两个女人凑的更近了一些,衣服也褪去的更多了一些。
“这是被下药了?”
“重建万金楼,有人想要彻底废掉太子?”
楚澈在冷静下来之后,思维也快速恢复正常,他脑海里也快速闪过了一个念头。
万金楼!
那曾经是大楚第一青 楼,一夜万金,七千瘦马,一楼三阁十一院,遍及京都,江南和最繁华的十九州。
在大楚昭烈三十一年之前,万金楼其实是属于皇家掌控的。
当年皇家是为了筹集军费,默许了万金楼的发展。
但是在昭烈三十一年,北方突厥被灭掉之后,楚昭帝就在第一时间,废掉了万金楼!
甚至,当年为了废除,还曾有过一夜帝都血红的惨烈景象。
而现在,时隔七十九年,大楚又面临了一些危机,这两个女人居然要让自己自己提案,说要再建万金楼?
这是在帮他出主意吗?
是要用万金楼,再度暗中筹集军费?
不!
—— 引自章节:第1章
话音落地,床上那对姐妹瞬间面色骤变!
“殿下,您,您在说什么,我,我们不是在侍奉您吗?我们怎么可能是谁派来的?”那两个女人之中的姐姐,努力强笑着,试图装出柔弱的撒娇。
“对对,殿下,我,我们......”那妹妹也赶紧符合。
门外,那两个值守的太监,以及太子房间周围的四个暗卫,闻声则已经大步冲入了房间。
那值守的太监和暗卫,脸上也流露出了一抹异样。
太子是在胡闹,还是真识破了一些什么?太子什么时候变得如此清醒果决?
“孤虽被禁足一月,但东宫尚非尔等能肆意谋害之地!”楚澈冷然抬手一指,“将这两个贱婢带下去严刑审问,孤倒要看看,背后是谁敢胆大包天,竟敢谋害孤!”
那一对姐妹脸色一变在变,她们眼神中,甚至流露出了一抹恐惧,道:“殿下饶命,奴婢冤枉啊!我们真没什么人指使......”
楚澈却不为所动,冷冷地扫视了一圈:“孤闭门思过,本欲自省,怎料竟有人趁机加害。好在孤今日清醒,否则这东宫,不知要乱成何等模样!”
周围的太监和暗卫皆低头应诺,心中却震惊不已。
尤其是楚澈的那四个暗卫和太监,他们看着楚澈的眼神,也一变在变。
他们可是楚澈的亲卫,他们的命运,早已经和楚澈绑在了一起,可以说是一荣具荣,一亡具亡!太子的发展,可是决定他们未来的!
片刻后,太子妃苏飞燕匆匆赶到,她心中也充满了疑惑,太子平日里昏庸,早已经很少来她寝宫,现在这夜里,忽然招她过来干什么?
她已经听闻了,太子今天招了两个姐妹进宫,难道这废物昏庸太子,是想让她和那两个姐妹一起吗?
她想到这里,眸子里不由流露出了一抹羞怒之意,她好歹也是世家出身!
不多时,太子妃苏飞燕匆匆而至。
但眼前景象却让她大为诧异,那对姐妹竟被暗卫强行带走,尖叫求饶声不绝于耳。
太子这究竟在干什么?
楚澈见她到来,立刻压低声音解释道:“有人给孤下药,意图陷害整个东宫,今日若非孤及时发觉,明日朝堂必将腥风血雨。”
楚澈一边开口,一边不等太子妃反应过来,一只大手一把已经将太子妃,揽入在了怀中!
片刻后!
太子寝宫,有声音传出,太子妃带来的侍奉的丫鬟站在一旁,脸色红透。
翌日清晨皇宫,太极殿。
“臣,卫长空参见殿下”
楚澈刚进太极殿,就见一个中年男人快步朝着自己走来。
—— 引自章节:第2章
“父皇,都怨儿臣,儿臣听说一个月前二哥信奉江湖术士吃丹药,本欲劝解二哥莫信那些江湖术士,不慎触怒二哥反遭其动手教训。父皇都怨儿臣,请父皇责罚儿臣,与二哥无关。”楚寒佯装痛心地说道,目光却瞥向人群中某位大臣。
“这不妥妥的绿茶婊吗?”楚澈鄙夷道。
“臣,都察院左御史大夫严高,参太子目无王法,骄横跋扈,当众殴打皇子,请陛下处罚太子,以正视听”。
楚帝目光不善的看向太子“太子,需要给朕一个解释。”
楚澈向前到楚寒身旁,猛然间又一脚踹在楚寒身上。
明 镜般的湖面突遭巨石轰击,千层碧浪惊涛骇浪般涌起,朝臣们面面相觑,瞳孔骤缩,心底惊雷炸响:“太子,怎敢的!”
“放肆!”楚帝大声呵问到:“太子,是朕对你太放纵了吗?竟敢当着朕的面动手打人,你还有把朕放在眼里吗?你太让朕失望了,朕以为你改邪归正,可你......”
“陛下,太子目无法度,肆意妄为,请陛下废黜他的太子之位!”御史大夫严高说完跪倒在地,与此同时呼啦呼啦有一小半的官员也跪下。
“请陛下,废黜太子!”
楚寒看到这一幕,心里不免窃喜,暗到:“楚澈啊,楚澈,真没想到你会如此沉不住气,天助我也。”
卫长空看到眼前这一幕立马跪下说到:“求陛下开恩,太子只是一时糊涂!”
“启禀父皇,”楚澈的声音响起:“儿臣打四弟是为了父皇,为了皇家的颜面,省的外面的人说,我皇室子弟,都是些不忠不孝之徒。”
“为了朕?那朕是不是还要感谢你?”楚帝的话里带着一丝寒意。
“父皇,于国儿臣是太子,是储君,可三弟一来就讥讽儿臣,没有把我放在眼里,没有把大楚的储君放在眼里,此为不忠;于家儿臣是兄长,俗话说,长兄为父,三弟对我没有一丝尊敬,此为不孝!父皇,我教训这个不忠不孝之徒,有何错?”楚澈大声说道。
“在者刚才父皇问四弟缘由,是三弟说的那样吗?这是欺君!父皇要不信,可以问在场的诸位大臣!”
“父皇,不是这样的。”楚寒带着哭声说道。
“四弟,你还想再欺骗父皇吗?想清楚再说!”楚澈大声质问道
“启禀陛下,太子所说是真的,微臣可以作证!”卫长空说道。
楚帝威严的目光扫向群臣,见群臣没有说话,随即又看向楚寒,见楚寒没有说话,只把脑袋往里缩了缩,便意识到楚澈说的话是真的。
“混账!”楚帝大呵一声走向楚寒,随即解下腰间的玉带抽了上去,“啪”的一声,楚寒疼的蜷缩了起来。
“你的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吗?”
—— 引自章节:第3章
楚帝其实也知道,这五万两听着是多,到分拨到各地驿站,其实也没有多少,(驿站传递官方文书和军事情报,同时为公务人员提供交通和住宿服务和运送军队物资),当傅有德奏折上的五万两依然是最低的了,他这个户部尚书当了十余年,尽忠尽责,紧紧握住了帝国的钱袋子,让他甚是满意。
“朕知道了,就按傅爱卿说的这样办把。”“驿站?不就是类似后世邮政的东西吗?那自己改动一下,把后世邮政的挂念套在现在的驿站上,能否自给自足,不需要朝廷拨付,如果营运的好,还能盈利。”
楚澈想到这随即说道:“父皇儿臣有事启奏!”
楚寒闻言精神一震,要向父皇提出重建万金楼了吗?我早已联络好了朝臣,只要你敢提今日必废你。
“哦?你有什么想法?”楚帝望着楚澈问道。
“父皇,我大楚有驿栈一千余处,用来传递公文接待过往官员。一驿有驿丞,吏员并帮工,小驿数十人,大驿数百人,还有马匹牲畜等。为此,国家每年耗费钱粮几十万之巨,但现在边关稳定,每年运送军械有限,很多驿站空在哪里,造成资源浪费若驿站可开设商业用途,可为百姓传信,为商人提供住处,为货物提供储存,则每年朝廷可收之钱,可供驿站自给自足,或者可有盈利。”
“不对啊,这太子怎么不提出重建万金楼啊?”楚寒心里纳闷道。
楚澈慢慢走到群臣面前说到:“就以京城为例,京城里有来往经商的商人,还有在此求学的学子,还有在京成里务工,讨生活的人,恐怕不下数十万吧,这些人每年的书信,杂物往来,恐怕是个天文数字吧?”
“还需要再给每个驿站增加了部门用于收取银两吗?这不是又增加了朝廷负担了吗?若有官员欺上瞒下,中饱私囊,又该如何?”楚帝问到。
“父皇,没有必要增加部门,而且不必担心官员贪污的问题。(因为他们根本接触不到钱!)
例如书信,我们可以由中央直接发行‘邮票’,”楚澈用手比划着邮票的大小.“由工部统一印制,上面做好防伪标识,再由户部统一售卖,所售银两直接归于中央,邮寄书信的时候直接把‘邮票’贴在书信上就可以了。至于货物跟这也一样,把“邮票”印刷大一点贴在货物上就可以了,至于商人住在驿站吃饭问题,我们也可以承包出去,每年给朝廷交钱,就可以在驿站开设食堂。”
户部尚书傅有德说到:“太子说的也不是不可行,如果朝廷真能开设驿站让商队入住,那商队肯定会趋之若鹜的,最起码他们住在驿站里就不用担心自身的安全和货物的安全了,也是朝廷对他们的恩德。”
“陛下,臣认为太子之法可行,臣附议。”其余大臣也出声道“臣等附议。”
—— 引自章节:第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