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爱吃野鸡汤
最近更新: 更新时间 2025-05-14 10:11:06
状态: 完结
字数: 8.76万字
阅读人数: 18.38万人在读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
前世‘三无’人员穿越到四九城外王家村。因大伯在一次跟敌特交锋中受伤,王小兵被接到城里看他是如何以一个办事员的身份在95号四合院生存下去。系统空间不给力,看他如何在仕途中走下去!一边往上爬,还不忘一边在大院搞事。
【目录】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第6章
第7章
第8章
第9章
第10章
第11章
第12章
第13章
第14章
第15章
第16章
第17章
...
第18章2025-05-14 10:11:06
【原文摘录】
父母远在南方打工,一年到头,也就过年的时候能回来团聚一下,可大年初六就又匆匆忙忙地离开了。
日子久了,王小兵跟父母之间,也渐渐生分起来。
作为独生子女,王小兵在成长过程中没少让长辈操心。
在学校里,他是个让老师又爱又恨的孩子,隔三岔五就和同学打架斗殴。
不过好在他脑袋灵光,就算经常惹事,学习成绩却一直不错,老师也就对他那些调皮捣蛋的事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就这样跌跌撞撞读完了高中,王小兵考上了本科。
大学毕业后,他一头扎进工厂,成了一名普通工人,过上了“牛马”般的生活。
三十多岁的他,没攒下什么钱,也没有自己的房子,更别提成家娶妻了,妥妥的“三无人员”妥妥的废材。
好在他进的是国企,端着个铁饭碗,生活还算安稳。
可也正因为在国企,工作按部就班,没有什么波澜起伏,王小兵身上的斗志也被一点点磨灭了。
每天除了上班下班,他最大的乐趣就是看小说。
尤其是小说里那些关于四合院的故事,他前前后后看过不下一千本。
昨天,王小兵还沉浸在一本对四合院人物进行深度剖析的小说里,越看越觉得作者分析得入木三分,激动之下,一个不小心把泡面打翻,滚烫的面汤直接倒进了插排里。
刹那间,眼前白光一闪,等再回过神,他竟发现自己来到了四九城外王家村,还占据了同样一个叫王小兵的人的身体。
这具身体的主人同样叫王小兵,自幼生活在王家村。
在他十二岁那年,父母因病相继离世,留下他孤苦伶仃。
好在他还有个大伯,大伯早年因为家境贫寒,一直没能成家。
后来毅然投身部队,跟着队伍打鬼子,还参加了平津战役,立下赫赫战功。
但战争无情,大伯身负重伤,退伍回乡休养了一段时间。
国家念及他的功绩,将他安排到四九城红星轧钢厂保卫科工作。
大伯这一干就是六年,在一次与敌特的激烈搏斗中,他再次负伤,身体每况愈下。
就在昨天,王小兵接到从四九城来的通知,得知大伯伤势过重,生命垂危,想要见他最后一面,还让他过去接收大伯的遗产。
王小兵听到这个消息,脑袋“嗡”的一声,整个人都懵了,当场就晕倒在地。
等他悠悠转醒,强忍着悲痛,开好了介绍信,便跟着城里来的人匆匆赶到四九城红星医院。
见到大伯时,大伯已经气息奄奄,只来得及跟他讲了几句话,交代了后事,便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 引自章节:第1章
闫埠贵听到这话,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了一下,但很快又恢复了那副和蔼的模样,干笑两声说道:“嗐,你这孩子说的什么话,我就是在这儿透透气,顺便看看有没有外人进来。这不,就把你给盼来了。”
他一边说着,一边伸手扶了扶那副瘸腿眼镜,试图掩饰眼底一闪而过的不自然。
王小兵心里明镜似的,他可是熟读上千本四合院小说,闫埠贵那点小心思,在他眼里简直是透明的。
他看着闫埠贵,心里暗自想着:你这点小把戏,可糊弄不了我,表面上和和气气,实则精明算计,就等着占别人便宜呢。
想到这儿,王小兵脸上笑意更浓,却不达眼底,又接着说:“原来是这样,以后还得麻烦闫老师多关照关照我这个新来的了。”
那语气里的“关照”二字,被他刻意加重了些,像是别有一番意味。
闫埠贵脸上挂着公式化的假笑,嘴里敷衍地应着:“好说好说!”
一边说着,一边眼神在王小兵身上一扫而过,见他两手空空,没带什么值钱玩意儿,瞬间就没了兴致,嘴角的笑意也淡了几分,脑袋一扭,眼睛望向外面,摆明了不想再搭理王小兵,只等着下一个可能带来“好处”的邻居出现。
王小兵察觉到闫埠贵态度的转变,心里不禁冷笑一声,脸上却依旧保持着平静。
他太清楚闫埠贵这副德行,在那些同人小说里,对这闫老抠的形容可一点都不夸张,说粪车从他面前过去,他都要尝尝咸淡,那可真是把他爱占小便宜的性子刻画得入木三分。
王小兵耸耸肩,对闫埠贵的冷落毫不在意,对他来说,这反而是件好事。
他可不想和这么个精于算计的人过早产生过多交集,省得被算计进去,平白惹一身麻烦。
于是,他神色自若地转身,大步走进四合院,准备好好熟悉一下自己接下来要生活的地方。
闫埠贵住在前院西厢房,离大门最近。按常理,距离大门最近的本应是门房,而门房里住着一位刘大爷。
刘大爷早年在四九城以拉人力车为生,含辛茹苦地养活一家人。
命运却对他格外残忍,一场意外突如其来,家人都在那场灾祸中离世,只有刘大爷侥幸活了下来,却落下了残疾,走路时腿脚一高一低,十分不便。
好在政府照顾他,安排他住进九十五号四合院的门房,还给他在废品收购站谋了份差事。
平日里,刘大爷总是一个人默默生活,性格沉默寡言,很少主动与人交流。
可别因为他不爱说话,就以为他好欺负。
—— 引自章节:第2章
“我是这个大院的一大爷,以后有什么事情直接找我就行。我们大院可是远近闻名的文明大院,院子里讲究尊老爱幼。今天你帮我,明天我帮你,大院里的邻居要是有困难,大家都得互相帮助。”
易中海一边说着,一边微微点头,眼神中透着一丝威严和自傲。
顿了顿,他接着说道:“今晚我们大院要开一个全院大会,到时候你也来,介绍一下自己。年轻人嘛,刚来大院,得和大家熟悉熟悉。”
王小兵静静地听着易中海的话,脸上表情波澜不惊。
他心里清楚,自己刚来到这个世界,还不确定有没有金手指,现在可不是和易中海这种大院里有话语权的人翻脸的时候。于是,他微微颔首,语气恭敬地说:“好的,一大爷,我记住了。今晚我一定准时参加大会。”
嘴上这么说着,他心里却暗自警惕,对这所谓的文明大院和全院大会,多留了个心眼。
王小兵不敢在中院多停留,接满洗脸盆的水后,匆匆返回前院。
周围的大妈们一边洗衣一边唠着家长里短,他初来乍到,实在插不上话,心里还记挂着家里那堆待打扫的灰尘。
今天是星期天,厂里放假,大家都在家休息,整个四合院都弥漫着闲适的生活气息。
王小兵一头扎进打扫中,等把家里彻底清理干净,已经是下午三点多。
他直起腰,揉了揉发酸的胳膊,望向窗外,太阳已经西斜。
他知道,还有好些重要的事等着他办。王小兵拿起介绍信,先去了街道办事处。
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顺利把房子落户到自己名下。
紧接着,又马不停蹄地赶到派出所,办理户口迁移手续。
完成这些,他长舒一口气,心里踏实了不少。
办好手续后,王小兵按照地址找到了粮店,掏出粮本,买下了这个月的定量粮食。
回家路上,路过菜市场,他挑了几颗新鲜白菜,想着晚饭有着落了。
至于煤,家里还囤着一些,暂时不用买。
他拎着菜,迎着渐渐凉爽的晚风,慢悠悠地往四合院走去。
王小兵回到四合院,发现大门口没了闫埠贵一家的踪影,心里暗自松了口气,加快脚步回到家中。
一进家门,他就忙活起来,先把煤炉子点着,火苗渐渐升腾,屋子里也有了些许暖意。
接着挽起袖子开始揉面,准备做顿晚饭。虽说前世单身的他很少在家开火做饭,但并不代表他不会。
而且原身在农村时,一直是自己照顾自己,做饭这事儿自然不在话下。
他手法娴熟,不一会儿,二合面馒头就揉好了,整齐地码在蒸笼里,满满一大锅。他想着,吃不完的明天还能接着吃,这天气渐渐变凉,也不用担心会坏掉。
—— 引自章节:第3章
易中海站在众人面前,清了清嗓子,挺直了腰杆,神色间满是不容置疑的威严,开口说道:“大伙都知道,咱们四合院向来是个互帮互助的地儿。老话说得好,远亲不如近邻,现在院里贾家有难处,咱们都得出份力,能帮一点是一点。”
他的语气带着几分不容反驳的意味,仿佛这捐款已然成了院里每个人不可推卸的责任,就差没直接指明谁该多捐、谁该少捐了。
这时,闫埠贵推了推鼻梁上那副黑框眼镜,尖着嗓子插了话:“老易这话是没错,可帮忙也得看自个儿的能力不是?咱都是普通人家,谁家还没个用钱的地儿呢,我一家六口都靠我一个人每月二十七块五我是没办法帮忙了。”
刘海中也在一旁随声附和,脑袋点得跟捣蒜似的:“就是就是,我家最近也紧巴着呢,我们家老大马上要结婚了。”
易中海一听这话,脸色瞬间阴沉了下来,原本就严肃的面庞此刻黑得仿佛能滴出墨来,心里那股烦躁劲儿直往上涌。
他心想,这俩大爷还需要做做工作,不然关键时候净掉链子?
要不是天色已晚,旁人瞧着他那模样,还真得以为是铁面无私的包大人附了身。
易中海试图再劝劝:“二位大爷,咱们不能光想着自个儿啊,得顾全大局。院里的困难户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咱们伸手帮一把,那是积德行善呐。”
闫埠贵哪肯轻易松口,眼珠子一转,又开始打官腔:“一大爷,我理解您的意思,可这捐款也得讲究个自愿原则嘛。不能因为要帮别人,就把自个儿的生活弄得一团糟,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刘海中也跟着帮腔:“对,自愿,自愿最重要。”
易中海见两人油盐不进,心里明白,今晚这捐款怕是进行不下去了。
无奈之下,他摆了摆手,语气里满是失望与疲惫:“好了,既然两位大爷这么说,那大家就尽力吧,散会!”
说完,他端起放在一旁的茶杯,也没再理会刘海中和闫埠贵,径直往家走去。
众人看着易中海离去的背影,也都陆陆续续散了。
王小兵随着人流往家走,心里却像揣了只小兔子,
全院大会刚一散场,王小兵只觉脑袋“嗡”的一声,紧接着,脑海里就响起了一个机械冰冷的电子音,宣告他的金手指终于觉醒。
本以为就此能走上人生巅峰,可了解完金手指的功能后,王小兵脸上的兴奋劲儿瞬间僵住,差点没哭出来。
别人的金手指,那叫一个威风凛凛,不是能把大院里的刺头,像易中海、何雨柱之流收拾得服服帖帖,就是拥有各种逆天技能。
—— 引自章节:第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