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爱吃土豆
最近更新: 更新时间 2025-05-07 10:59:04
状态: 连载
字数: 3.26万字
阅读人数: 1.16万人在读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
本是双生,妹妹是千金小姐,姐姐却只能做丫鬟。替妹进宫,救下帝王,被收为义女,一夕之间,贵为公主。萧昭昭以为自己守得云开,不曾想进府当晚就被害殒命。妹妹顶了她的公主之名,带着全家住她的公主府,替她受皇帝的赏赐恩宠,用她的名号肆意妄为。萧昭昭想不通。苍天垂怜,给了她一次重来的机会。这一次,她不再心心念念
【目录】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第6章
第7章
第8章
第9章
第10章
第11章
...
第12章2025-05-07 10:59:04
【原文摘录】
能当爹的老皇帝选秀,萧昭昭替妹进宫,在御花园里给了老皇帝一粒治心疾的药丸。
老皇帝龙颜大悦,当即认下萧昭昭为义女。
令其不必参加选秀,回府静待册封公主的大典。
然而这一回去,等待她的便是悄无声息的抹杀。
魂魄从身躯里出来之后,萧昭昭看着一脸癫狂的爹娘和妹妹,轻轻笑了。
是了,枉她以为自己从此便能过上好日子了。
可她与妹妹,从来都无法共存。
封为公主,国君的救命恩人,这种天大的好事,怎么可能落到自己的身上呢?
笑声渐渐止息,萧昭昭脸上布满寒霜。
她怨啊!
也不明白!
她还真想看看,萧家和妹妹能踩着她的血肉走到如何的地步!
怨念深重,滞留人间数年。
许是执念已散,她终于在新帝登基清算萧家之时,疲乏地闭上了眼。
再睁眼,她重生了。
老皇帝正在一群宫人的簇拥之下,逐渐和缓脸色。
身边还蹲了一位锦袍的年轻男人,关切得恨不能以身替之。
十七皇子,皇后幼子,虽是嫡子,但向来是个纨绔,上面又有十多个哥哥,所以从来就没有人把他往皇位上想过。
可偏偏最后就是他。
一醒来就面对一老一小两代帝王,萧昭昭心脏跳得厉害。
尤其是对方的目光正直直地落在自己的身上,看似轻浮无礼,实则满是探究。
“父皇上来就认女儿,都把这丫头给吓蒙了,连谢恩都忘了!”
确认老皇帝没事,他便又恢复到玩世不恭的态度。
萧昭昭连忙收敛回心思,郑重地对着老皇帝跪下。
“儿臣叩谢父皇隆恩,愿父皇能如儿臣的封号一般,长安无虞!”
“长安”,正是老皇帝赐给自己的封号。
老皇帝虽然好色了点,一大把年纪还选小姑娘进宫,但她不得不承认,跳出这一层来看,老皇帝远比所谓的血脉至亲对她要慷慨。
重活一世,她一定要紧紧的抓住老皇帝这个救命稻草。
“你这孩子,倒是会说话。”老皇帝听得笑得合不拢嘴,对着大监摆了摆手。
前世她惊愕之下,又惦念着萧家人,谢恩谢得迟疑了。
老皇帝的反应明显没有现在高兴。
萧昭昭定了定心,已经想好了要用什么样的方式讨好老皇帝。
讨好人这种事,她前世做了十八年。
应该也没有什么人会比萧府那些人更难讨好了。
“还请殿下先回萧府静候,等到了吉日吉时,咱家一定亲自带着礼服和赏赐去请殿下迁府。”
大监笑眯眯地想把她扶起来。
萧昭昭却没有急着起来,而是又转向老皇帝。
“还请父皇派人同儿臣一起回府,儿臣有些能够舒缓不适的药包想要献给您。”
她不能就这么回去。
—— 引自章节:第1章
还是后赶来的祖母皱着眉头说了一句:“昭昭一向孝顺乖巧,这中间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虽是好心,但还是觉得不会是什么好事。
毕竟,好事,她怎么配有呢?
萧昭昭忍不住轻笑一声。
声音不大,却足以让在场所有人都听见。
这态度瞬间就让萧慕慕叫了起来。
“你还敢笑!你自己做错了事,少连累萧家!”
目光落到十七皇子身上,又变得大胆炽热。
“萧昭昭自小顽劣,不服父母管教,殿下可莫要误会了小女,我跟她可不是一样的人!”
她一身红衣,热烈如火,烂漫娇憨,很难让人生出恶感。
可只有萧昭昭才知道,这火会灼人。
正如此刻,她看过来的眼神满是高傲和得意,在自己素色简单的衣袍上挑剔打量。
倒比皇家人还高高在上。
她们虽然有着同一张脸,却天差地别。
“慕慕,收敛些!”萧文才低声斥道。
这个家里,他是唯一还有点政治嗅觉的了,毕竟在朝为官。
十七皇子就算无缘大位,也绝不是他萧家能肖想的。
至少面上不能。
“小女年幼,如有冒犯,还请殿下莫怪。”
一个直呼其名,一个小女年幼。
从这几人出来开始,萧昭昭就一直静静地看着她们。
每一个,都是她的血脉至亲。
每一张脸,都无比熟悉。
浑身的血肉都在叫嚣颤抖。
那些曾经会刺痛她的言语,现在只会让她更加兴奋。
她回来了。
“令爱的确与长安不同。”
十七皇子看戏看够了,闲闲地说了一句,总算拿出了圣旨。
不过他明明是笑着的,萧文才却总觉得听出了几分冷意。
正疑惑着,圣旨的内容又将他牢牢地定在地上。
封为公主?怎么可能?
那贱丫头怎么可能有这样的运道!
还恍惚着,萧昭昭已经跪在前面,恭恭敬敬地接了旨,高呼万岁。
宣了旨,十七皇子就直接把疲态摆在脸上,有些不耐烦地拒绝了萧文才的客气挽留。
只给萧昭昭留下一句:“有空多去宫里陪陪父皇。”
他走了,一直默不作声的嘉嬷嬷才终于开了口。
“殿下,还请寻到您要献给陛下的东西,老身还要回宫复命。”
萧昭昭就等着她这一句。
正想着找点什么理由才能让她去而复返,萧慕慕猝然上前抢过了她手里的圣旨。
“不可能,你怎么可能成了公主!”
嘉嬷嬷皱眉,直接把萧昭昭拦在身后。
“陛下亲封的公主,岂容得你这般放肆!”
“萧大人,这便是您府上的教养之道吗?”
“你这老货,算什么......”
萧慕慕勃然大怒,话没说完,就被萧文才一巴掌打在了脸上,一下子收了声。
—— 引自章节:第2章
十七皇子君宇辰走了,嘉嬷嬷也走了。
一个尚未册封的公主,还是已经被压了十八年的人,萧家根本不惧。
毕竟,就在前不久,萧昭昭还要跪着给萧慕慕梳头洗脚,试菜守夜。
一夕之间成了公主,就连下人也很难对她有敬畏之心。
他们敬的,只是皇家。
她知道他们很有可能就在一起商量着怎么让她消失,怎么抢了她的好处。
但她一点都不怕。
现在跟前世可不一样了。
就算她再死一次,以她在嘉嬷嬷面前给萧家人上的眼药,他们再想沾她的光,也是不能了。
这是第一步。
前世她谨小慎微,以为还是自己不够好不够努力,以为只要自己多受些折辱,最终还是能走进家人的心。
重生一回,她才不要再那样了。
这就是一家子冷心冷清的人,捂不热的。
光看连一手把萧文才推上来的祖母都过得不好,就能看出来了。
就算没有血缘,用完之后连最起码的尊重都没有。
这就是萧家。
前世她是被所谓的亲情血脉给蒙蔽了。
重活一世,必然要有仇报仇,有怨报怨。
反正能有一次重来的机会,便已经是赚了。
不必瞻头顾尾活得不痛快。
正想着等搬去公主府时,一定要把祖母接过去好好照顾。
一个高大的男子便已经怒气冲冲地走过来,一把把萧昭昭从座位上拎起来,然后狠狠地推到一边去。
胳膊上重重地挨了一下。
“一只山鸡也想变成凤凰,你怎么敢坐父亲一家之主的位子?”
萧岭居高临下地看着她,仿佛在看死人。
另外三个人也一齐走了进来。
“这是人齐了。”
萧昭昭只看了她们一眼,便开收回了目光,慢条斯理地卷起袖子,露出上面新起来的淤青。
这样的淤青,在她身上,还有很多处,新的旧的,交叠在一起,几乎分辨不出。
萧岭没想到她不阴不阳地来了这么一句,气得直接顶回去。
“也就是我当值不在家,不然岂能容得你在家里这般放肆!”
“当值?不就是跟一群纨绔子弟在大街上骑马威风嘛!”
萧昭昭全程没有抬眼,也不着急起来,卷完了一个袖子,又把另一个也卷了起来。
然后在萧岭又恼怒的抬起手之时,直接摸了一旁几上的花瓶,砸在了对方的头上。
有那么一瞬间,她想起了君宇辰,忍不住摇了摇头。
萧岭就连“纨绔”,都是最低级的那种,令人生厌。
“阿岭!”
萧夫人和萧慕慕尖叫着扑过来。
萧昭昭利落地往后一撤,萧岭高大的身躯便重重地跌了下来。
“你这贱人!”萧岭努力了没爬起来,一抹脑门一手的血。
—— 引自章节:第3章
嘉嬷嬷也不搭话,直接走到萧昭昭的身后,笑眯眯地说道。
“殿下的心意陛下很喜欢。”
对着嘉嬷嬷,萧昭昭笑得真心:“那便好。”
“老身还要恭喜殿下,国师已经为您占卜出了吉日,就是下个月的十五。”
“还说殿下命格贵重,是个有大运势的人,有您在,我大雍必将风调雨顺,国运昌隆。”
“陛下听了很是高兴,许您五百户的俸禄呢!”
嘉嬷嬷是真心实意地替萧昭昭高兴。
她是老皇帝身边的人,对萧昭昭救了皇帝本就心存好感,又怜惜她在家中如此待遇,心早就不知不觉的偏了过来。
再看看被萧夫人护在身后的另一位,忍不住摇头。
嘉嬷嬷口中的国师,萧昭昭有印象,神秘莫测,甚少露面。
前世她魂魄状态的时候,见过仅两次,都是有影响社稷民生的大事。
一张银白面具,无人知晓他的长相,但预言很准,在皇室威望颇深。
这样一个人物,竟然会对自己有这样的预言,是她没想到的。
大雍公主俸禄三百户,长公主六百户,自己一上来,便是五百户。
萧昭昭本以为,自己以后会是一位除了老皇帝便没有依仗的“公主”。
虽然可怜,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很无害。
无害,便能少了不少被害的理由。
她并不贪心,那便已经够了。
可现在阴差阳错,她不但有了公主之名,甚至还有俸禄和“名声”。
日后,怕是很难安安稳稳地过自己的小日子了。
能够重生一回,自己确实当得上有大运势。
只是国师的这番言论,前世是不曾有过的。
前世她可只有一个公主之名和府邸。
萧慕慕冒名顶替之后,也一直并不怎么被皇室其他人和京中真正的权贵待见,顶多能唬一唬商户百姓和芝麻小官。
看来随着她的重生,已经有些事情发生了变化。即便有前世死后十几年的记忆,也未必能事事都胸有成竹。
不过萧昭昭并不纠结。
日后的隐患按下不提,至少眼下,这是天大的好事。
“长安惶恐,但若能于父皇和社稷有用,是我之幸。”
她一边谦虚着,一边笑眯眯地看着萧家几人,果然在他们脸上看到了令自己满意的表情。
萧文才眯着眼,面色沉沉。
剩下几个,眼里满是不甘。
嘉嬷嬷把这些人的神色都看在眼里,轻叹一声。
“陛下还说,册封迁府之前,殿下可于宫中暂住。”
她这次回去,隐晦说了些萧府的情况。
老皇帝刚认了义女,正在兴头上,国师的话,更是让他对萧昭昭愈发看重起来。
萧昭昭还未应声,萧文才便急着开口。
—— 引自章节:第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