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梦密码小说节选试读

江山梦密码「李墨梅周云天」抖音小说

作者: 陈酿-颜语城

最近更新: 更新时间 2025-04-29 14:07:43

状态: 完结

字数: 6.62万字

阅读人数: 5.09万人在读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

本文以元代浙籍画师王振鹏的《江山胜览图卷》和元浙籍地理学家周达观的《真腊风土记》为创作灵感,以三个奇幻梦境串连起三个时代三段不同传奇。

【目录】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第6章

第7章

第8章

第9章

第10章

第11章

第12章

第13章

第14章

第15章

第16章

第17章

第18章

第19章

...

第20章2025-04-29 14:07:43

【原文摘录】

在宿觉码头往来的每一艘船,都载着数百名名商人、船员,以及数价值连城的货物。每一艘船都是性命所系,身家所托。

突然,雄壮的号角声起,浓雾之中传来船帆猎猎之声,把靠在码头边等雾散的十几条船上的守船工吓了一跳。

“居然有船在这样的天气硬要靠岸?”商船“德和号”上的纲首冯老大从船舱内快步跑到甲板,探出头去,只见一个巨大的黑色船影,正大剌剌地破雾而来。

还没等冯老大看清,耳畔又炸开了一通巨响。竟是宿觉码头上有人点起了鞭炮。

一时间炮仗的烟和码头的雾混在一起,场面让冯老大哭笑不得,他对着立于“德和号”桅杆之上观察动向的火长卫浪喊了一嗓子:“这是哪路神仙?”

卫浪平静地答道:“是郑家擎亭公的郑利号”。

“哈!”冯老大半叹半笑。这的确是向麓最会做生意的郑擎亭干得出来的事情。可转念一想,冯老大又对手下说:“平常郑利号来来往往,也没这阵势,今天这是可有什么大喜事?”

众船员正议论纷纷,忽然又一阵大风刮来!这风如此刚猛,吹得所有的船只摇摇摆摆,竟瞬间吹开了笼罩码头的大雾。

冯老大转头望向码头,透过鞭炮余烬的烟雾袅袅,他看清了码头上迎船的人,不觉张大了嘴巴......

这其中竟然有商家、船家的父母官——向麓城市舶司提举李峤章。

更让人称奇的是,接船的一干人等,众星捧月般围着一个人,那人却不是官职最大的李峤章李大人,而是一位年轻人。

冯老大被这眼前不寻常的一幕惊住了,他指着那年轻人问道:“这人是谁?”

“他是新河窑坊大司务黄世泽的弟子。”卫浪的语气依旧如海上的礁石般平静:

“此人大名,唤作周云天”。

郑利号靠岸的瞬间,船头“笃”地一声,轻轻撞了下栈桥。一枚卡在船头模板间的小铜钱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啪”地一声,砸在了宿觉码头之上,咕噜噜地一直向前滚,直到滚到了一名年轻男子的脚下。

男子抬起脚,踩住了这枚铜钱,又弯腰拾起,审视了一番后,嘟囔了一声:“大观通宝。”他望向四周,不好意思地喊了一声:“谁的铜钱?谁的铜钱?谁的呀?”

但,没人搭理他,所有人都在望着那艘靠岸的大船。

—— 引自章节:第1章

 

黄世泽的手中,捧着一个盒子,盒子用一条红绸盖着。

市舶司提举李峤章第一个迎上前去。郑擎亭、李老大、黄世泽向李峤章行跪礼;李峤章忙扶起郑擎亭,说道:“前几日收到郑老哥的信,便知喜事不小,郑老哥这次筹谋,为我向麓城又添一笔新功。”

郑擎亭微微一笑点点头,稳稳地说了一句:“有李大人这样的父母官,才是我向麓港的福气”。随后,郑擎亭望向被众人围着的周云天,眼神突然闪出别样的光来,不同于商人的圆滑老练,更像是欣慰与爱惜,却也只说了一个字:“来!”

周云天被众人推着向前,他的脸自小被窑火映着,本来就比一般人红,如今更是红得发亮。周云天走到郑擎亭面前,刚想下跪,却被郑擎亭一把搀住,说道:“先跪师傅”。

周云天脸又是一红,转向黄世泽,倒头便拜,黄世泽禁不住老泪纵横,口中不停地说:“好徒儿,好徒儿,这下,总算是让咱们新河窑坊,不对,是让咱们瓯窑扬眉吐气了!”

顺着热闹劲儿聚拢来的人越来越多:客商、水手、匠人、贩夫、走卒...

见这情势,郑擎亭对李峤章做了个“请”的手势。李峤章的小厮扛了半天的高椅终于放到了地上,李峤章迈腿站了上去,对着众人高声说道:

“此次,由本官亲笔书写举荐书,由郑大官人亲自出面举荐,将咱们向麓城新河窑坊新烧制的新品,送至临安府,并面呈工部侍郎厉文栋大人。厉文栋大人对我瓯窑新品赞不绝口,立刻呈报工部尚书谢国斋大人,虽还未得到国斋公的评判,但此次的瓯窑新品,定然能有所成就,光耀向麓。”

现场欢呼一片。喊得最大声的,自然是新河窑坊的窑工们。

郑擎亭对李峤章拱手作揖,接过话头说道:“说起瓷器,诸位行商天下的官人们比我清楚。北有定窑、钧窑、耀州窑;南有龙泉青瓷;景德镇青白瓷。诸位之中,经营此种瓷器并从中获益者,想必是不少的。”

现场的商人们,船老大们,纷纷点头。有几人环顾四周,面露得意的神色,俨然就是瓷器行当的经营好手。

郑擎亭冲各位拱拱手,继续说:“一方水土,若能在瓷器上出得名品,即便不被列入官窑,也足够让此地获利百倍千倍。但我瓯窑自汉代以来,虽已有千年的传承,却始终没有惊世之作。但,如今不同了!”

—— 引自章节:第2章

 

众人循着声音望去,但见一女子,头上插着一朵并不常见的琉璃花,身上的襦袄一看就是官家小姐的制式,却如同村妇般将长裙卷至腰间。认得这女子的,此刻已然扭过脸去,捂嘴偷笑,心想:“自然是她!否则谁敢如此造次?”不认得的,看到这副前所未见的打扮,心中的震惊翻了一番。

这古灵精怪的女子旁,还站着一位打扮儒雅的俊朗青年,俊朗青年正伸手拉住欲往前冲的女子。

那女子转头对青年嬉皮笑脸地说:“小叔叔,你拉着我干嘛。你敬我阿爹你只管敬啊,拉我作甚!”

众人再看台上的李峤章大人,一半的脸红了,一半的脸青了,他重重咳嗽了一声,说:“墨梅,不要胡闹!”

围观的众人,此刻已经通过窃窃私语达成了共识:这女子,便是李峤章李大人的千金宝贝李墨梅。

那位俊朗青年,李默梅口中的“小叔叔”,自然就是李峤章大人同父异母的弟弟李去尘。

向麓人说起李峤章大人,心中总是有几分敬俱的,这位大人既八面玲珑,又杀伐决断。初上任时,城内强豪并立,无人看好这位乡下来的新官。不想一年过后,这向麓港被他打理得风生水起,上至官员,中至富商,下至船员脚夫,都对他交口称赞。这其中下了哪些功夫,用了哪些手段,明眼人看破不说破,提起李大人,说上一句“佩服”,就是对李大人最中肯的评价了。

常年在向麓港走街串巷的人也知道,李峤章大人有一宝贝千金,这位千金可不得了,非但没有半点官宦千金的端庄,更是喜欢与向麓城的年轻工匠混在一起。对达官贵人毫不客气,对手艺娴熟的老工匠却敬爱有加。

李小姐整日混迹于各大作坊,拜师学艺,每每亲自动手,那富家小姐的长裙,自然总是像干活儿的村妇一般挽起来。城中的百姓起初觉得这幅打扮做派令人难以接受,但看久了,也能看到李墨梅的一片真心赤诚,反而对她心生喜爱,觉得她英姿飒爽,不似凡间俗物。

李墨梅之所以会是这种性格,与她的“小叔叔”李去尘有莫大关系。

李家的故事早已传遍向麓,不是什么秘密。因此人人都知道:

李峤章一生颇为坎坷,虽年幼丧母,却发奋图强,二十岁便以过人的才华,高中进士,名噪一时,正大展宏图之时,家乡老父却突然亡逝,因此返乡守孝三年。三年期满,李峤章在继母的安排下,娶了同村女子柳氏为妻。完婚后,接到吏部任命书,正是春风得意马蹄疾时,不想在赴任路上,继母又突然去世,家中仅剩继母所生的“隔水兄弟”李去尘。李峤章一片纯孝,回去为继母守孝,与妻子柳氏一道,将那李去尘与自己女儿李墨梅一同抚养。

—— 引自章节:第3章

 

“这是我今日最大的事,也是我今年最大的事,总算是完成了。天哥,还有一年的光阴,你和小姐的事,一定能如你俩的愿的。”瓷宝双手合十,做了个“上天保佑”的动作。

告别瓷宝,周云天继续朝新河的方向走去。一侧江水奔流了千百万年,另一侧岸边垂柳正冒出新芽;江中孤屿郁郁葱葱,中间露出佛寺外墙的一抹金黄。雾气在对岸山间涌动,犹如惬意舒展的巨龙,搅动阵阵暖风,把人吹得心悦神怡。

铜钱还在手中,周云天的脑海中浮现出那张脸来:眼睛如同阳光浅落的深潭,嘴角总是挂着读懂人心的聪慧之笑,脸蛋光洁得让他羞愧。——哪怕他周云天是瓯窑奇才,所打造出来的旷世珍品,都无法及她容颜的万分之一。

把这样的脸庞烙在心底,这世间再好的颜色都会黯淡。何况并不只有皮囊,周云天与这位“小姐”的缘分,在岁月中烙下过彼此相携、欢笑流泪、出生入死的深刻印记。

在暖风中行走,往事也如云气,在周云天的胸壑间,悠悠地荡了开来。

与此同时,位于向麓城万花塘的郑家大宅前,郑擎亭的马车也已停到门口。

郑家家丁头子吕水龙早已携众家丁在门口迎接,一条红毯从下马处铺至内院,郑擎亭下得马车来。吕水龙便高喊一声:

“擎亭公踏红归家!”

迈入向麓城最高最大的郑家大门,庭院内亭台轩榭错落有致,假山池沼堆砌其间,名树名花点缀映衬。这番盛景,曾让每一个踏足此地的人都心生恍惚:这莫不是到了姑苏城?

大院之中,首个迎接郑擎亭,自然是郑擎亭的儿子郑纲。这位十五岁的青年,在别人眼中简直是天之骄子,含着金汤勺出生的。见到父亲,却是脸色惨白,唇齿嗫嚅,眼神在父亲和郑家特聘的延师张晋元之间来回甩动,最后在张晋元鼓励的眼神下,这才说了一句:

“爹爹好。”

郑擎亭脸色阴沉,皱起眉头,问道:“可有好好读书?”

“读书,是有的。”郑纲口齿不清地回答道。

郑擎亭深吸一口气,重重叹了出去,每当此时,他都会忍不住想:“为何我郑擎亭英明神武,冠绝一方,却生出这么个儿子,还不如一个小小窑匠!”

他心中想着周云天和他的手艺,耳畔已经响起环佩叮当之声,郑家的女儿们齐齐走了出来,“爹爹”的叫唤,如风打榕叶般参差鸣动。

“爹爹,家中一切都好。纲弟弟也有很大的长进。”一个稳且柔的声音响起,其他的女儿们便不说话了。

—— 引自章节:第4章

江山梦密码
★★★★★
陈酿-颜语城
小说推荐 - 完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