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艾良人
最近更新: 更新时间 2025-04-20 06:51:35
状态: 完结
字数: 6.97万字
阅读人数: 16.19万人在读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
出生在新乡农村,求学在魏都许昌,就职在郑州,然后痴活三十年,经历过大雨洪水,非典新冠,冰雹砸脸,到现在竟然还无存款无房无车无老婆,许艾就不明自了,怎么他就是变成求生模式。
【目录】
第1章 大概就是老了
第 2章 这世界,与我何有干休?
第3章 高考前的崩溃与自愈
第4章 瘙痒带来的救赎
第5章 乐极生悲与发愤图强
第6章 这辈子,我已经认输了
第7章 烂尾吧,写着挺没意思的
第8章 你苦了,我同情你,但也不是你妨碍我的理由
第9章 格力总装教会我初出校门什么是骨感的现实
...
第10章 格力的忙碌且乏味的日常2025-04-20 06:51:35
【原文摘录】
春节在家的时候,家里的改变很大,大的让我感到陌生,老爸老妈也老得让我感到猝不及防,正好爷爷也在家,一口牙都掉光了,脑袋里也出过血栓,短短两年间就从精壮的农夫老头变成撮着手裹得严严实实的老头子,咿咿呀呀的讲话也讲不明白,我只当爷爷是个老小孩,风牛马而不相及的胡乱拉扯,心绪忽然就变得沉甸甸的,他们都老了,也就只有我和弟弟才能托着。
老爸的硬气也不在了,没钱负债的时候很怕见到他,怕他询问我工作询问我存款询问我是否有对象,但这个春节,忽然就不怕了,才发现老爸的腰疼 老妈的高血压让他们再也难顶了,家里也慢慢的只能靠我们这代人了,硬生硬气变得絮絮叨叨,变得唯唯诺诺的,拿主意的事儿落在我们的身上,一家之主的并不是威风和自在,而是拘束和责任。
大年三十的早上八点的最后一个夜班才结束,我就带着手机钱包充电宝口罩,斜挎着小包就出发了,坐地铁从南到北,骑上单车加步行,两小时后才到我姐姐家,然后帮忙她收拾着大包小包的,有保健品奶制品,有油膜藕片牛肉鸡肉红薯,塞满整个后车厢才出发,我姨家的姐姐就质疑问我,你就带了个这么小包,难得回家一趟啥都不带吗?
我说带个帽子,我都想带着身份证手机就过来了,我又坐地铁又骑单车的,带东西带多了也不方便。坐别人的车都够麻烦了,再大包小包的带着,也太折腾别人了。
在姐姐的满满的啧啧声中,有一种强烈的想法,那就是买车,买车才能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中午的时候才到家,从钢铁城市里跨过城镇田野来到了熟悉而陌生的村庄,大概就是从17年7月份进入金融销售公司,做着销售原始股的“非法集资”的买卖,然后17年底老总被抓进监狱,投进去的钱只剩下一张张纸片。当时我高中同学也信我投了两万的原股权,结果最后却变成这样子,我借着贷款信用卡将钱还给他,白折腾他一番,说好的赚钱也成了泡影,自己背上了十一二万的负债,同样还是拖延到年底才回家。负债累累的日子里不喜欢社交,不喜欢逛街,不喜欢麻烦别人也不喜欢别人记起我来,我就想一个人默默地要么被憋死,要么无声无息的起死回生。
—— 引自章节:第1章 大概就是老了
同样也只有第一次去村小学前班上学的时候,才发现村里同岁的小孩子真多,而我舒适的只有一个,在这种陌生的语境里,我孤独的缩在旧瓦房的角落了,羡慕且畏惧的看着他们打闹玩耍,也才发现,我和同龄人有些不一样。
小耳朵啊,你看他小耳朵啊。
这些话被我心念念的两三月之久,半年熟悉了以后就不在说了,孩子能有什么坏心思呢,一起玩警察抓小偷 老鹰捉小鸡 木头人游戏 纸飞机多了,原来我还可以叫飞得很快的飞机 飞毛腿的很酷的绰号,而不是小耳朵。
等我长大了知道了聋哑学校,才想到如果小时候去了聋哑学校,学习手语大概就是另一个的人生,想象不出来,可能很好也可能很差,在一直被区别对待的环境里,大概人会很emo吧,你说是吧。
好好的学习,用力的写字,大概就是六七岁我的样子,被世界温柔以待的样子,梦里的乡村就该是这个样子,是故乡 是家的感觉,而不是像现在,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客异乡,陌生的就像是客居他乡的样子。
写字是真的用力的,每天写大字写得手酸,还笔透纸背,写透了也有不少,把一个本写成乌漆麻黑的一团纸,屡教不改。
就这样子,小学,初中,高中,顺顺当当得来到大学,好好学习已经成了习惯,高考前崩溃了一段时间,拾吧拾吧继续学习,考了一个普普通通得二本学校,村里得大学生又增加了一枚,可贵又普通。
但是大学却不讲这个,轻松的无所适从的,无人管束的感觉让人真的放飞自我,那时候我在乎手机不好用,笔记本太卡,饭吃得不饱,五官不齐整,唯独没有在乎过学习。
想着也是说着,及格就好了,能过就行了,没有强求所谓的良好和优秀,反正和及格都是一样的结果,学分拿到手才是最重要的。然而我才知道,所谓的求上而得中,求中而得下,求及格而总是不及格,然后大三因为挂科太多而留级。
怎么了,到底是怎么了?怎么就流落到如此得境地,我看着深夜仍旧亮着屏幕得手机,看着起点小说百名排行榜的名单有了陌生的名字,看着书架里又有章节更新的提示,深受荧光刺激的眼睛流下来半边的眼泪,做人,怎么能分心呢?
—— 引自章节:第 2章 这世界,与我何有干休?
但是二十岁以后,我才上大二不久,假期里去做了整形手术,做了一期手术后坚决不做第二期,打完麻醉药以后人事不省的感觉,生怕自己再也醒不过来,还有一期手术就不太理想。工作了以后,大概已经习惯了就宽恕了自己,不在乎了,因为跟不上趟的次数太多了。
高考以前我就是宿舍里的老幺,就是被爱着的小许。高考以后,不知不觉的变成了老许,先是混在同学小两三岁的教室里,慢慢就混在00后的同事堆里。
以前是我叫他们哥,现在是他们叫我哥,大哥,大叔,老师傅,二十岁以后的我,竟然会老得那么快。
在初中时期,我们接触到的游戏往往是比较简单的,这些游戏可能更注重娱乐性和轻松的氛围,因此我们可以将其视为幼稚的游戏。
然而,随着我们逐渐长大,进入高中阶段,我们所接触的游戏开始呈现出更多青春的元素和活力。
这是因为在高中时期,我们开始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球类运动,如篮球、足球、乒乓球等。
回顾过去,我曾是一个热衷于打球的人。那时的我,满怀热情地投入到每一个球局中,尽管我的技术水平并不高超,但我却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在乒乓球比赛中,我常常在来回对攻的过程中,无法完成四五个回合。虽然我在正式场合打球时,技术还算勉强说得过去,但在实际运用中,我却更喜欢学习一些旁门左道的技巧和小窍门。
当我进入大学时,我选择了乒乓球作为选修课程。起初,我以为这门课程只是为了让我获得学分而设置的,然而在考试时,我才意识到原来要求并不高。只要能够连续接发十个球而不失误,就能顺利通过。尽管如此,我还是不幸地补考了一次。最后,可能是老师觉得我的表现实在难以令人满意,才勉强给我发了学分。
篮球则是在我高二以后开始频繁接触的运动项目。无论是午休时间、晚自习前还是体育课上,我都会选择和同学们一起打篮球。由于没有人教导,我们只是在知道如何避免犯规的前提下开始尝试运球和投篮。那时候,我对三分投篮一无所知,就这样一直玩到了高考前。
在篮球场上,我总是运球失误,投篮完全依赖运气,过人更是难以突破。而且我还总是被对方拍飞球,身体对抗时也总是被扛得双脚离地。至于团队配合,那更是无从谈起。尽管我的篮球技能如此糟糕,但我却依然坚持打到了高考前。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当时的自己真的是有些离谱。
—— 引自章节:第3章 高考前的崩溃与自愈
就这样,我在崩溃与自愈的过程中度过了高三。我越发地觉得自己真的没有天赋,在其他课程上,只要我努力,总还能看到一些进步。然而,英语这门课程却让我感到无比的挫败。无论我怎么努力学习,怎么努力记忆单词,背诵课文,总是很难及格。
听力部分更是让我痛苦不堪。听多了录音带以后,我只能说对它们的旋律耳熟能详,但当一段话下来,我只能记住某些单词,甚至需要连蒙带猜才能理解其大意。至于选项,那更是只能靠猜测了。语法部分对我来说就像是魔法一样,无论我怎么努力记忆,单词总是无法填满我的脑海。写作文时,我总感觉我所掌握的词汇都是初中英语学的,高中英语就学了个寂寞。背课文更是让我痛苦万分,以至于忍无可忍时,我就会抄写五遍。当然,并不是只有我一个人在苦苦挣扎,还有三四个同学和我处境相同,这大概是我们唯一的安慰。
然而,我想说的是,为什么就不能放过我,也放过自己呢?当我后来听新同事说他们都没考英语时,我简直要崩溃了。就在我那届以后的七八年后,我发现他们竟然都没有考英语。而我却在高中英语这门课程上浪费了整整十五年的时间,一辈子的阴影从此无法抹去。
本来,我应该崩溃得来不及自愈的。本来,我应该和后来的弟弟和老乡一样,没来得及参加高考就提前下车的。那样的话,我的人生轨迹将会是另一个版本,也许会比现在的我过得更好,至少早早地挣了钱,早早地结了婚。
然而,高中最后一个春节,大概是因为运动产热出汗太多,导致人的湿气很重。也许是被秋后最后一只蚊子吸足了血,冬天洗澡时皮肤受到了太多的刺激,开始瘙痒难耐。于是,这种瘙痒感慢慢地从下阴蔓延到全身。
起初,我只是感到大腿根部瘙痒难忍,出汗不止,甚至有些地方还长出了疙瘩。每当我忍不住挠痒时,都会留下一道道血迹。然而,这种症状并没有得到缓解,反而逐渐蔓延到了全身。白天的时候,由于学习任务繁重,我总是把注意力放在学习上,根本没有时间去考虑这些痒痒的问题。而在打篮球等剧烈运动时,我似乎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境界,不再关心身体的不适。
最让我尴尬的是,偶尔我会感觉到内裤黏连在身上,让我感到极度的不适。汗水、泥土和汗水交织在一起,让我痛苦不堪。晚自习结束后,躺在床上的我,那种痒感从心底慢慢蔓延开来,我只能不断地揉搓身体以减轻痒感。但是,由于夜深人静,我不敢过于剧烈地揉搓,以免打扰到别人。此时,手掐出血疼痛成为了我唯一的解痒方法。
—— 引自章节:第4章 瘙痒带来的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