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两点微光
最近更新: 更新时间 2025-04-17 11:53:06
状态: 完结
字数: 4.25万字
阅读人数: 1.79万人在读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
桃花仙境处,独立一苍山,一僧习戒律,一道问逍遥,二者共得曰:“戒律制于行,逍遥问于心,后生自在再无敌!”
【目录】
第 1 章 引子
第二章 前传
第三章国师曹阳
第四章 太子殿下
第五章 梦回1
第六章梦回2
...
第七章梦回32025-04-17 11:53:06
【原文摘录】
桃花仙境处,独立一苍山。一僧习戒律,一道问逍遥。戒律制于行,逍遥问于心。虽是神仙地,却也人间境。天高上九重,地载十八渊,红尘无尽海,苍生心悠悠。先天之本心,真我也,后生之理心,亦真我也,内化随心不违本,外放行施止于理,此为戒律。非花非木,非人非物,非自然之存在,非智慧之理解,可谓逍遥。
此间山水得名为“苍”,立于一世外仙境,四季如春。山下有一小镇不过百户人家,人群来往繁多,民风淳朴,来往之人皆相安无事,各有营生之法,小镇之人虽小有竞争但都凭心而论。小镇周围桃树遍布,微风掠过,常有漫天花雨。山上藏有许多奇花异草,珍禽异兽。山间溪水贯通,花草树木皆赋灵气,与小镇烟火大有不同可谓自成一境。山顶上有一颗不知岁月的巨大桃树,桃树的主干异常庞大占山顶超三分之一面积,枝干遒劲古朴,树皮呈现深褐色,树枝却柔软而蜿蜒宛若少女巧手,花朵如霞绽放,花瓣晶莹剔透,散发阵阵芳香,令人心向往之。站在山顶向上遥望可观九重仙境,目光越过九天便是无尽黑渊,黑渊亦藏有无限星辉,若只为观赏倒也无妨,若假自身置于其中,恐不能自拔。
桃树旁边有一潦草小屋,屋内布置极简,内住两人,一人顶上无发,面目整洁,扮作僧人模样,身穿布衣袈裟,手持一串木珠当作法器。每日晨初破晓必在树下朗诵经文,有时也到小镇上寻求布施,自取法号释园,释怀过往阴霾,方修得圆满。另一人同为一身布衣,但却是邋遢不堪,面目潦草,时常戴上斗笠到小镇上逍遥,有时也会装模作样摆上摊子,大声叫喊:“各位乡亲父老,向我看齐,放心不会耽误各位多少时间,小道自外界而来,习得一身神奇道法,上可通天地而探过去未来,下可观面测字为诸位解惑。有需要的可来找小道,小道俗名“王玄礼”大家伙儿叫王道长即可,对了,还有最重要的就是,一两银子一算,一日三算,早中晚各一算,不准不要钱哟!”
这二人皆因些许原由,逃亡于外地,偶然相遇,又偶然发现这世外仙境,共住于此,以然不知多少岁月。
此时又到晨初,屋内二人似乎受到某种启示般,释园眼睛都还没睁开便自然向屋外走去,待到晨光泛滥时才缓缓睁开,随即大声朗诵经文,声势浩荡,延绵不绝,凭此浩然正气一扫心尘。
王道长于朦胧间全身大震,如凉水灌顶般透彻心扉,一脸无奈神情,伸手抚面,随即不断凝拳,可谓越想越气,面目狰狞:“这老东西有病啊,每天那么早起来就算了,念个经文还弄的贼大声,当这地盘你家的啊!当初怎么就不小心摊上这么个玩意儿了呢,造孽啊。”
—— 引自章节:第 1 章 引子
两百年前,八位国主以武力分天下,唯有北方蛮疆之地不曾踏入,此地奇异物种众多,面积最大,人们以部落形式分布,八国对此知之甚少。又过五十年,奇人玄归出山求证自身所学。此时的玄归以有七十一岁,走遍八国地域,最后选择了最年轻的陈国国主陈辰,他们二人相遇是陈国国主陈辰也不过三十岁,年纪虽小但志气和胆识远胜其他国主,相比其他国主年纪都以在六十以上,虽然其子嗣也不乏有治世之能人,但他们贪图享乐不肯退位,国力早已大不如前。此时的陈国倒像一股清流。陈国随即拜玄归为国师,再过二十年天下已无陈国更无其余七国,只有陈朝和一个蛮疆之地。
九十一岁的玄归也成了陈朝第一任国师,并将毕生所学铸为天书,传与弟子黄龙和青虎。大弟子黄龙得奇门遁甲的精髓,二弟子青虎更精鬼医之术。
天下虽以归陈,但如此大国如何治理确是一大难题。玄归深知治国之道便是治心之道,参悟出引善和除恶两条道路。然人间善恶时而交替转换并无定数,随自身立场而时刻改变,根本无法判断绝对的善和恶,因而引善可为引恶,除恶可为除善。即便是玄归也想不透该如何解决。既然两条道路无法共存那便两条道路一起走。玄归自知此生无力探究,于是引导两个徒弟一个引善为主,一个除恶为主,以天下为棋盘,人为棋子,决出哪条路更胜一筹。天书便被分为了两份,精通奇门的黄龙悟出了引善之道,精通鬼医的青虎选择除恶之道。打开这盘棋是玄归此生最后一谋也是影响极大的一谋。
陈朝建立八年,国师玄归升天,两位弟子本应继承其国师之位,但此时的他们不过二十出头,难以服众。不过除这两人外国师之位也无人在可当了,于是陈皇让他们二人去凡间感悟,自觉有能力者可先回来接受玄归留下来的考验,这也正是玄归留下的遗言,至于考题其实早已埋在了他们二人心中,陈皇手中考题不过白纸而已。
又过两年,陈皇因劳累六十岁时登天而去,传位于太子陈刑。陈辰,归玄两人皆已去世,原本被镇压的七国后人又开始蠢蠢欲动,其中梁国后人梁炎更是一代能人,且不过二十来岁。反观陈辰的两个儿子二皇子陈闲和三皇子陈浩为争夺皇位已然有大战的趋势。
—— 引自章节:第二章 前传
昔日黄龙和陈承因为不过是在蛮疆外围生活,蛮疆内部危险重重,纵使黄龙也不敢轻易踏入更何况还带着陈承,如今国家安定,自然是要去探索一番的,如此神秘之地岂能完全放任不管,这也是为了对抗潜在的威胁。
此时的黄龙正在皇宫内与陈承商议
即便陈承已登至尊之位,面对这位老师也不敢有丝毫的怠慢,知晓老师要找,早早的便在殿内等候,见老师来立刻起身相迎。
黄龙见此有些嫌弃道:“陛下已是一国之主,三十多岁的人了,怎么还如此紧张,你这样我怎敢放心离去。”
陈承闻言不怒反笑:“老师不放心的哈,那就别走了,这五年老师开办学堂,亲自授课,依然十分劳累,还没休息上呢怎么又要去那蛮疆之地,我幼年便跟随您学习 ,您在我心中更是父亲一般的地位,朕属实不放心啊。”说话间,陈承已经拉上了老师苍老的手,生怕他的离去。
毕竟是从小带大,黄龙本无后人,对这位陛下更是照顾有加,却也舍不得。但黄龙心意早已决断,随即收回双手道:“陛下万万不可,首先,这五年来学堂中已有不少才人,这些才人需要实际的行动来证明自己的能力,臣在他们永远无法成长,只有他们足够强大,陈国才能一直繁荣昌盛下去,所以臣要把这些机会分给他们,陛下用人时切记要赏罚分明,切不可让有才之人对国家失望,那将是国家衰败的开始,连有才之人都不得公平更何况老百姓呢。其次,蛮疆之地速来神秘,此地多含有奇花异草等诸多奇物,不瞒陛下臣对此兴趣十足,此番前往也算是给自己放一个假吧,若有利于国家的东西我也定当带回。”
“原来如此,这竟是老师一直想做之事,也罢,老师为陈国可为殚精竭虑,既然老师想放假,朕岂能不同意,老师放心,承儿乃堂堂天师黄龙的弟子,只要我在陈国便无忧,老师只管大步向前,若寻得什么延年益寿之物,老师自用即可不必带回。”
黄龙听后满意的笑道:“好小子,没白疼你!”放眼能如此回答的也就只有国师黄龙敢了。
陈承又说道:“老师今年年岁已近六十,如此长途跋涉没人照顾怕是不妥,老师可有什么想法,只管告诉承儿,我一定妥善安排。”
黄龙道:“关于这点,陛下不必担忧,老臣自有安排,我已经有人选了,此人乃是锦州曹家的后人,如今的曹家虽以没落,但也正好给了这小子必须前进的理由,所以老臣还是很看好他的,有冲劲是好,但还需要磨练,跟我出堂远门正好,不出意外的话下一任国师就是他了,他就是曹阳。”
—— 引自章节:第三章国师曹阳
陈承见儿子如此,忽然醒悟,随即转换神情,面目慈祥。说道:“谨儿,不用那么紧张,咱们的国师乃是天人,不会计较这些的,再说是为父让你在这偷听,你怕什么。”
陈谨心中暗想,刚才若非他不注意露出些小破绽,倒也不至于被发现。国师黄龙他倒是不惧,他害怕的是父皇陈承恐会因此不满听父皇未曾怪罪才略微放松些。
承谨回道:“儿臣担心父皇因自己而影响了父皇于国师的关系,此事虽小但也不免另国师有所猜想。”
陈承:“老师这个人啊,真是天下奇人,你还小,对他还不了解,而且也理解不了,我自幼和他在蛮疆生活,十多年的时间所学甚广,但也仅是老师的冰山一角罢了,时至今日我也不明白老师是如何做到的。而且我这老师还精通养生之法,我都没有自信能活得过他,假如我先老师而死你随即继位,你该如何应对。”
陈谨思索后坚定说道:“父皇多次教导儿臣,要以百姓之心为己心,得民心才能得天下,正是因为民心向陈,三王才不敢乱来。所以儿臣决定,若国师大人任然利于陈国百姓我自然像您一般待他,若黄龙有扰乱天下之心,我也定会将他拿下。
陈承笑道:“拿下老师怕是有点难,不过你有如此魄力我就放心了。立国初期,朝中大臣皆是以老师为首,我也曾询问过老师既立我为皇又为何不肯放权,老师却说“臭小子你要能镇得住他们我早退休去了,你记好了,所谓权力的本质便是臣子的信任是百姓的信任,你来找我要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你只要让他们真正信任你的能力,心甘情愿听从你的号令,你要的权力自然就会在你的手里,你不要觉得你就抢不过我,你可是陈皇后人,那些家伙也就现在听我的,到了后面他们自然不甘心我一人独大,所以你只管大展身手,你在朝中的威望自然的就会向你这边增加的。”
陈谨听完低头沉思,他对国师大人的看法又变得模糊起来了,已然看不清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陈承说完随即走向书桌,从暗匣中取出一本书,转身面向陈谨,叫了三声后,陈谨才从思考中醒悟,紧接着连忙答应。
陈承:“这本书你拿着,这是父皇登基以来的心得,当然其中也藏有一些布局,不过这还得靠你自己发现,谨儿啊,昔日三位皇兄之战可谓是历历在目,为父此生只会有你这么一个孩子,亦是为了皇权稳固。莫要让父皇失望啊。”
陈谨双手向前悬于半空,离书不过咫尺之间,却也不敢再进一步。
—— 引自章节:第四章 太子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