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风起
最近更新: 更新时间 2025-04-17 10:20:32
状态: 完结
字数: 2.63万字
阅读人数: 11.17万人在读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
三年前,大康内忧外患,为避免敌国南下,陈凡赴大楚当质子。 三年里,陈凡发明商品、改革制度、纠正弊端,从万人嫌弃的质子,转变为人人景仰的天骄,还与公主结下情谊。 三年后,陈凡回到大康,皇帝依旧不待见,皇兄依旧看不起。 后来皇帝更是将陈凡逐出大康,陈凡选择公主,投靠大楚! 几年后:大楚在陈凡的主
【目录】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
第6章2025-04-17 10:20:32
【原文摘录】
陈凡原本来自现代,当过兵扛过枪,摆过摊创过业,最终因为一场意外离去。
原身也叫陈凡,是大康六皇子。
三年前,大康天灾不断,国库羸弱,面对虎视眈眈的大楚。为求和平,皇帝将原身送去大楚担任质子。
原身天性胆小,担惊受怕,到大楚燕京城不过几日便受尽欺凌,绝望之下选择自裁,这才让陈凡穿越了过来。
“不必了,送君千里,终有一别。殿下,他日再见。”
马车上,一位眉目如画、绝色倾城的女子,莞尔一笑。
她是大楚的揽月公主,陈凡初到大楚时,受尽耻辱,却凭借自身的才华和本事,赢得了大楚人的尊重。
“好,他日再见。”
注视着揽月公主那双灿若星辰的眸子,过往的点点滴滴附上心头,陈凡收敛起所有不舍,策马向金陵城行去。
看着陈凡的身影渐渐远去,揽月公主的贴身丫鬟千影面露难色:“殿下,您明明心仪六皇子已久,为何要放任他回到大康?要知六皇子文韬武略,如此也会放虎归山,壮大康国!”
揽月抿茶不语。
千影叹了口气,她知道,与其将心爱人捆在身边,公主殿下更希望心爱人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殿下,那我们这就回去吗?”
千影道。
“来都来了,不妨去城中转转,本宫也想看看,六皇子从小长大的金陵,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
“奇怪,殿下,半个月前咱们就告知大康回来的消息,为何没有人迎接?”
一旁的贴身亲信徐宁,忍不住眉头紧皱。
殿下到大楚忍辱负重三年,为大康带来和平,如今回归,没有想象中的英雄凯旋待遇就算了,居然连个迎接的人都没有。
“今日是父皇生辰,也许是他忘了吧。”
陈凡策马来到皇宫,问过几位太监后,才知道康帝此刻正在东湖之中。
来到东湖,康帝在湖畔优哉游哉,皇子与公主们笑声阵阵。
“陛下,六皇子回来了。”
太监前来禀报,他这话却仿佛施了定身咒般,让现场的欢声笑语瞬间消失。
陈凡缓缓走来,朝着康帝拱手道:“儿臣,见过父皇!”
康帝淡然地点了点头,眸中浮现出几分讶异,他早有耳闻,大楚与大康征战上百年,双方结下血仇,因此大楚十分不待见这位康国质子。
本以为陈凡在大楚受尽折磨,没想到竟完好无损,相比起往日那唯唯诺诺、弱不禁风的姿态,如今竟还英姿飒爽了几分。
“见过诸位皇兄。”
按照礼制,陈凡又一一向其他皇兄打招呼,当他目光扫向四皇子陈天河的时候,整个人怔怔的愣住了。
—— 引自章节:第1章
“此事到此为止,谁也不准再提。陈凡,不过一个女人,没了就没了,你好歹也是皇子,想要女人多的是。”
康帝说完,便回到了位置上。
陈凡忍不住笑了,他知道康帝不是偏袒自己,而是自己毕竟为大康当了三年质子,刚回来就受到责罚,对他康帝名声有损。
更何况本就是陈天河有错在先。
“陈凡,父皇说算了,我就先不和你计较。但你给我听好,岚儿是我的女人,你今后再敢骚扰岚儿,我要你好看!”
陈天河怒声喝道。
“呵,这种货色,你留着自己享用吧。”
陈凡此刻却感到释然,他不是深爱高岚,只是心中一直想要完成原身的约定。
“好了,大家都各退一步吧。”
三皇子陈天佑开口圆场:“老六,一个女人而已,三哥以后再给你介绍。”
陈凡坐了下来,没有回应。
陈天佑与陈天河一母同胞,此人表面上深明大义、兄友弟恭,实则一肚子坏水,以前差点没把陈凡坑死。
“六弟,在楚国这三年,你过得可好?”
陈天佑表面上故作关心,可他这话一出,现场众人顿时哄堂大笑起来。
“三年前老六还在金陵城的时候就哭哭啼啼的,我听说他坐马车去楚国的时候,一路上整个人哭成了泪人,马夫听得都直发牢骚,说怪不得会天下大旱,老天爷把人世间所有的水都放到老六眼睛里了,哈哈哈哈!”
“哈哈哈,你可别这么说,咱们是凡夫俗子,那老六可是天上的神仙!”
“哦?什么神?瘟神吗?”
“不,是扫把星,哈哈哈哈哈!”
四周的皇子与公主们,毫不留情的嘲讽起来,丝毫不顾陈凡的颜面。
“还行。”
陈凡淡然道,以他如今的心胸,自然不会和这些人一般计较。
“老六,你这玉镯是怎么回事?”
陈天佑的目光,定格在陈凡手腕上,那块老旧古朴的玉镯,“老六,这,这是地摊上花几十文钱买来的低劣镯子吧?”
陈天河对陈凡憋着一肚子气,如今有个机会发泄自然不会放过:“老六,你好歹也是大康皇子,居然将这种低贱廉价之物戴在身上,你不嫌丢人,我还嫌丢人!”
“老四,不要这么说,楚国毕竟不待见六弟,六弟磕碜了点倒也无妨。”
陈天佑说完,摘下手中那上好的镯子,递给了陈凡:“来,这块和田玉镯,三哥送你了。”
“不必了。”
陈凡淡然一笑:“我手上这镯子,价值连城。”
这话一出,众人现场一愣,而后爆发出震耳的笑声!
—— 引自章节:第2章
“这,这是慕容椿大师最引以为傲的作品《观音像》?慕容椿可是雕刻大家,他的每一个作品都称得上惊为天人、登峰造极!慕容椿大师晚年拜观音,这观音像他耗时五年,耗费无数心血,我听说先前可是卖出了上百万两银子的天价!”
“慕容椿大师已于去年病逝,让他的雕像作品价值再上一层楼!只可惜,这尊观音像流落到楚国去了,没想到三哥居然找了回来!”
“三哥真是孝顺啊,想从楚国人手中拿回慕容椿大师的观音像,我都不敢想象三哥花了多少银子,耗费了多少心血!”
众人纷纷发出惊呼。
而陈凡却是呆若木鸡,怔怔愣在原地。
“老三,你,你是怎么做到的?”
康帝看着观音像,眼中藏不住的都是惊喜。
大康开国至今三百年,积重难返、内忧外患,而康帝没有选择励精图治,而是将大康东山再起的希望寄托在神明上。
“儿臣这些年省吃俭用存了一笔积蓄,知道父皇常拜观音菩萨,便设法从楚国买回了这尊雕像。”
陈天佑笑道。
“恐怕花了不少银子吧?”
康帝眼中满是欣慰,不愧是自己最宠爱的儿子啊。
“父皇,若不是您日理万机、励精图治,我们又怎能享受岁月静好?只要能够讨得父皇开心,那就是再多的钱,再多的心思,也是值得的。”
陈天佑这话一出,康帝顿时拍手大笑起来:“好,老三,你果然没有让朕失望!不过你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回头你自个儿去国库拿点银子,千万别委屈了自己!”
“谢父皇。”
陈天佑目光突然看向陈凡:“六弟,父皇今日生辰,你送了什么?”
“我可听说楚国的人可不待见老六了,老六刚到楚国的时候因为受了欺负,闹着要上吊呢,哈哈哈!”
“瞧着老六空着手来的,恐怕是啥也没给父皇准备!”
众人纷纷打趣起来。
康帝脸色阴沉,仿佛一提起陈凡这个人,他就十分扫兴。
“徐宁,带上来吧。”
陈凡拍了拍手,而后徐宁带着一个木盒走了上来,他打开木盒之后,里边是一座栩栩如生的观音像。
“父皇,这是儿臣送你的礼物。”
陈凡淡淡道。
“这,老六送的这尊雕像,竟然和三哥送的雕像一模一样,毫无区别!”
“老六,父皇生辰,你竟然送赝品?你眼里还有没有父皇?!”
众人纷纷发出质问。
“老六,对朕有意见,大可以直接说,何必拐弯抹角的暗讽朕。”
康帝目光无比阴冷,本来就厌烦这个儿子,这尊赝品更是让康帝的耐心消失殆尽!
“父皇,儿臣这座雕像,是去年大楚皇帝亲手赠与我的,绝非赝品。”
—— 引自章节:第3章
陈天河怎么也想不到,自己本来只是想让陈凡出糗,却证明了陈凡的清白,他脸色大变,连连摇头:“淮王叔祖,您,您再好好看看吧,您一定是看错了。”
“四皇子,本王雕刻了一辈子,又鉴宝了一辈子,你在质疑本王的眼光吗!”
淮王脸色不悦,而后看向陈天佑,摇了摇头:“三皇子,本王先前就与你说过,你是个聪明人,但不要聪明反被聪明误。你哪怕送一样寻常的礼物,也是一片孝心,可你为了取悦陛下,竟送赝品,陛下该何等伤心!”
啪!
淮王这番话,犹如一记响亮的耳光,打在众人脸上!
饶是陈天佑这等老奸巨猾之人,此刻也是无地自容,尴尬得想找个地洞钻进去。
皇帝的脸色也是布满阴霾,他才夸过陈天佑,却没想到陈天佑送的竟然是赝品!
四周的皇子公主,也都是一脸吃了苍蝇的神情,他们方才可是百般恭维陈天佑!
“陈凡,是你!”
陈天河冲上前,咬牙切齿道:“送赝品的人是你,是你偷偷跑到三哥宫殿里狸猫换太子,把你的赝品换走了三哥宫殿里的正品!”
说完,他便要抢走陈凡手中的雕像:“还回来!”
这话一出,陈天佑整个人彻底的无地自容,直接扭过头去了。
陈凡实在是忍无可忍,狠狠一脚踹了过去!
陈天河发出一声惨叫,整个身子掉落在湖中,如同落水狗般狼狈!
“老三,你真是聪明绝顶啊。”
康帝深深的看了陈天佑一眼,嘴角勾起一抹嘲弄。
这个老三,已经不是第一次做这种事了。
“父皇息怒,父皇息怒!”
陈天佑扑通一声跪了下来,满脸委屈的说道:“儿臣遭黑心商人坑骗,儿臣绝对不是有意要送赝品的!”
毕竟是自己最宠爱的儿子,康帝也不会因为这件事就记恨他,但该有的教训还是得给的,康帝没有回应陈天佑,就让他跪在地上,而后看向陈凡:“老六,你有心了。”
康帝这话一出,贴身太监便要上前接过陈凡手中的观音像。
“父皇方才说了,不要儿臣的礼物。”
然而,陈凡却是一把推开太监,沉声道。
“你!”
康帝脾气一下就上来了,可这尊慕容大师的作品称得上是当世最好的观音雕像,康帝实在爱不释手,他强忍不悦道:“交出来。”
“父皇乃是天子,一言九鼎,岂能言而无信?”
陈凡冷冷说道。
“陈凡,你有完没完啊,父皇刚才误以为你手上这尊是赝品,所以才说不要。现在父皇愿意收下你的礼物,那是你多少辈子修来的福气?!”
“老六,你竟敢顶撞父皇,你真是好大的胆子!父皇生辰,你接连殴打老四两次,你眼里还有没有老四这个兄弟,你眼里还有没有父皇!”
众人厉声喝道。
—— 引自章节:第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