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夜雨落秋池
最近更新: 更新时间 2025-04-13 12:03:58
状态: 连载
字数: 7.27万字
阅读人数: 6.99万人在读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
九境之中,谁人不知,清云仙君和道清仙君天生一对。不知为何,他们却不声不响解了天道道侣契约,众人议论纷纷,猜测不断。云道清只知道,不管怎样,他认定的人只有喻木舟,碧落黄泉,此心不改。
【目录】
1.情断意不散
2.情乱不定
3.情深而不止
4.缘起而不知
5.情不知所起
6.情窦初现
7.情意分明
8.情掩于后
9.情融于血
...
10.情意绵绵2025-04-13 12:03:58
【原文摘录】
云道清束发羽冠,衣袂翩翩,站在对立面,不发一言,让人不寒而栗。
“为什么?”云道清脸绷得紧紧的,唇色比以往淡了些,因为皮肤冷白,不轻易被发现,“一定要解吗?”后面一句语调已经带着颤抖。
这颤抖的音调,不经意间又拨动了喻木舟的心神,他忍住苦涩,连说话的力气都已经失去。
喻木舟不敢去看云道清,早就做好打算绝不说一句话的,但是云道清一开口,终究着了魔一样不受控制,他唯一还能坚持的就是不再看云道清一眼,“我太累了。”
这不是第一次喻木舟对着他发泄倾诉,“累”这个字也不是喻木舟第一次说了,但是没有一次像这次一样,明明语气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平淡,云道清觉得有什么东西刮了一下他的心。
云道清脸绷得更紧了,唇色已经由粉白变为淡白,“好!”
这个带着报复性的字。
喻木舟没有得偿所愿的畅快。
云道清没有顺势而为的轻松。
数百年道侣,一夕陌路。
喻木舟最终还是看向了云道清,又好像不是在看他,更像是透过云道清看他身后的某个人。
那个他曾经认识的道清仙居。
那个他过去相伴数百年的云道清。
那个在他面前独一无二的阿清。
云道清眼神微动,敛住心神,问道,“喻木舟,你后悔了吗?”
这话问得突兀,更是无厘头,但是喻木舟知道云道清问的是什么?
后悔什么?
是否后悔与他相识?
是否后悔与他相知?
是否后悔与他相爱相守?
云道清急需这个答案,这答案比要和他解除道侣契约还要重要。
他与喻木舟相识数千年,结为道侣数百年,他眼中的喻木舟似乎一直没变。
但是他不明白,为什么他在喻木舟心里却变了。
除了修炼守护九境,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和喻木舟有关。
但是喻木舟的事情好像比所有事情都要复杂。
不像修炼,沉心悟道可以解决。
也不像清除邪祟歪道,一举歼灭就可以。
他总是不明白,他只能努力去迎合,但却总是适得其反。
喻木舟要与他解除道侣,他心底是一万分不愿意的,但是他超绝的预感却提示他该同意。
他的预感从未出错,这次,他却犹豫了。
犹豫过后,他还是决定跟从预感,因为除了这样做,他找不到其他办法了。
他已经把能用的理由都用完了,这一次,他已经拖无可拖。
喻木舟达到目的,回答一个问题,不算什么。他心思发散,过往种种如走马观花般从脑间划过,最后露出一个释然的微笑,“否!”
—— 引自章节:1.情断意不散
云道清自从和喻木舟解了道侣契约,就一直守在问缘石旁边不走。
起初众人只以为他是不忿,直到一对小仙侣去结契约,却发现问缘石被布了禁制 根本无法结契。
那对小仙侣见云道清脸色青黑立在一旁,也不敢说话,只默默回去找师长。
仙君结契本就艰难稀少,如今竟然还有人敢阻拦。
那小仙侣的长辈一听不管三七二十一 直接就冲到问缘石前,二话不说就动手。
两相争斗,云道清自然占了上风。
那落败的仙君气愤交加,也不讲武德道义了,立即喊来好友,问缘石一时闹得不可开交。
“等他疯够了就散了吧!”西宁仙君不想理会,又沉浸听戏,正听得一句“郎君,缘何言而无信……”
对话的人音量加大,直接把后面的内容给遮挡下来,“仙君可知那小仙君是谁?正是无情道人好友的后辈,他放话说,若是不解决此事,就此绝笔。”
其他的事情西宁还能装聋作哑,但是“无情道人”四个人却不能了。
无情道人只是写戏折子的署名,真正的身份无从得知,擅写情缘爱恋,是西宁仙君最爱作者,一听他要绝笔,瞬间弹跳起来,动作之大连摇椅都带偏了。
那人对西宁仙君的反应一点都不意外,双手突然浮现一本书册,递到西宁面前,“这是道人的心意,他只希望您能尽快解决此事。”
西宁接过书册,才打开一页,就欢喜不已,一改前态,拍着胸脯保证,“放心吧,保在我身上。”
那人暗笑,“还是大人有法子。”
西宁想到自家徒儿下境之前说的话,有些唏嘘,又有些恼怒,“这云道清实在是配不上我徒儿。”
西宁说完换了一副样子,咬牙切齿道,“我那瞎了眼盲了心的好徒儿怎么就看上了这么个浑吝货色。”
那人笑眯眯地跟在西宁仙君后头,瞅着时机搭话,“可不是,我们九境俊杰不知多少,偏偏清云仙君就被道清仙君迷了心魂。”
西宁听到喻木舟道号,不忿不足。
那人点到即止,“一会儿还请仙君施力相助。”
云道清和一帮人在问缘石旁打了几架,除了外衣有些凌乱,发冠发丝不变,依旧冷然而立。
反观对面,一群人脸色青红不说,浑身乱糟糟的,仿佛去和灵兽肉搏过了一样,各自喘着粗气,恨恨看着云道清,却奈何不了他。
“云道清,你在做什么?”西宁一见这情景,顿时头大,被云道清打的好几个他都认识,他们的师长出了名的难缠。
喻木舟前脚刚请求他护着云道清,不料云道清后脚就给他惹事。
—— 引自章节:2.情乱不定
起初,喻木舟也是这样认为的。他和云道清密不可分,形影不离,一同修炼,一同历险寻宝,一同畅游山河,看日出日落,赏云卷云舒。
这是喻木舟想要的生活,轻松,惬意。
但是自从和云道清结了道侣之后,他们神魂相融,心魄交汇,他突然变得不安。
越是深探,越是确定,云道清神魄之中竟然有了魔魇。
更让喻木舟绝望的是,云道清的魔魇和寻常修道的因心魔而生的魔魇不同,似乎是与生俱来。
喻木舟不确定这是云道清血脉所致,还是后天阴差阳错才有。
追溯血脉源头,云道清来历并没有什么不明的。
喻木舟为此还去溯查了云道清一脉,都没有发现问题。
他甚至还怀疑过云道清非云家一脉。
最后通过血脉溯源法,云道清的确是云家一脉。
所以只有可能是后天形成。
让喻木舟不解的是,云道清这后天形成的魔魇与先天所生又一样。
喻木舟旁敲侧击,偷偷探查,发现云道清对自身的魔魇一无所知。
几经考虑,云道清用了一招偷龙转凤。
他故意重伤,借治伤由头,使用秘法将云道清的心魄与他的进行了互换。
但是这不是长久之计,他和云道清既是道侣,神念相通,他瞒不了云道清多久。
所以他决定铤而走险,与云道清解除道侣契约,这样他们二人的联系就断了。
之后他再借着散心,剥离一丝神念进到下境,而他体内的云道清神魄,则留在去邪池蕴养,慢慢消融神魄里的魔魇。
等他神念回归,所有事就可迎刃而解。
至于云道清,之后只要他再三解释,想来有难度,但也不是没有可能。
做好决定,喻木舟按照计划,步步施行。
他却忘记了一事,他为云道清考虑所有,却没有考虑云道清。
西宁也问过喻木舟,为什么不告诉云道清?
西宁想到当时情形,有些恍神,当时喻木舟回道,“我能解决,何必让阿清烦恼?”
喻木舟转身离开之前,背对着西宁,坚定地说道,“师尊,您说过,相爱的两人不会散!”
西宁看着喻木舟瘦削的背影,哽住,一时竟然生出后悔,他不该将自己在戏折子上看到的爱恋之情说给喻木舟,让他误以为真。
相爱的两人不会散,那不过是爱而不得的最后劝慰。
情是世间最难参破的。
有恩爱两不疑,白头相偕定来世。
自然也有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世间除了欢喜,还有无奈。
无奈,无可奈何,是人力不可控制的。
相爱的两人不会散。
但是,相爱的两人走着走着就形同陌路,只余折磨。
不是不分开,就可以永远圆满的。
喻木舟不懂这么复杂的爱。
西宁不知道怎么说这么不可捉摸的情。
—— 引自章节:3.情深而不止
“喻师弟,你当真要一意孤行。”一黑衣女子扫视一圈,面对着几千人不仅没有胆怯,反而带着骄矜,率先发话,“你向来特立独行惯了,以往我们只当你年幼无知,不计较这些,如今你却要把你的不当摆放在明面上。”
随着女子的话音,她身后坐着的站着的都看向云道清。
有愤恨,
有不解,
有窃喜,
有恨铁不成钢,
有惋惜……
千人千面,精彩得很。
围观的人群听到女子说话,顿时收住声音,等女子说完才炸开锅似的,用指责的眼神看向云道清。
“师姐,道不同不相为谋,何必多说。”云道清被人指摘,青嫩的脸庞也毫无惧色,对着女子身后坐着的人拱手,像是告罪,又像是划清界限。
“诸位,今日我明神宗开山聚首,只为一事。”女子身后一个圆胖的男子站起来,声音放大,试图让围观的人都听清楚他说了什么话,只可惜中气有些不足,倒像是喘不过气来,听得人难受。
“明神宗嫡传弟子喻木舟,另修邪道,背宗而驰,故,今日特此除名,请诸位做个见证!”圆胖男子好像也知道自己的短处,又不好说了一半就下台,干脆就把要说的话缩短了。
圆胖男子的声音虽然难听,但是内容却像是开了闸的洪堤,一发不可收拾。
不散城谁人不知明神宗,知道明神宗,谁人不知明神宗天才喻木舟,三岁开灵,十岁问灵,如今才十九岁已至巅峰。
便是明神宗老祖都称赞,若是给足机会,喻木舟成就必定会远超明神宗历代先祖。
这样的一个天才,早就是定好的接班人。
如今却被除了宗籍名号,变成散修。
喻木舟毫无反应,仿佛说的不是他一样,面色平淡,不发一言,明晃晃地认可了圆胖男子的话。
圆胖男子以为他说完之后,喻木舟会害怕求饶,没有得到他预想的结果,有些不满,“既然你没有疑议,那就按照宗规办事。”说完一甩袖子,直接走了,希望借此挽回一些颜面。
人群里有一人对明神宗宗规不是很熟悉,听到这话,立即拉住身旁的人问,“什么宗规?”
旁边的人被突然抓了一把,也没有气恼,反而好心地给这陌生人说道起来。
明神宗崇尚无情则圣的法则,以此作为修炼圭臬,门下弟子需断情入无情,如若不然,就要按照背叛师门处置。
为了显示公正,每次处置这类情况,都要让不散城的人一同见证。
一来可以正宗门声威,
二来则可以杀鸡儆猴,震慑宵小。
而那些不认同宗门法则的,一律废除修为,赶出山门,任由他自生自灭。
—— 引自章节:4.缘起而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