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佚名
最近更新: 更新时间 2025-04-08 13:27:31
状态: 完结
字数: 10.80万字
阅读人数: 6.53万人在读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
10年前,我爸因意外瘫痪。我弟想在大城市打拼。全家商定后,为我找了上门婿女,我们夫妻俩一直负责照顾我爸。可我爸刚去世,我弟就回来了,他说在外打拼太辛苦,他要回来结婚成家。然后,我妈把我赶了出来,“嫁出去的女儿,就是别人家的人了。”后来,我妈也病了,她想来和我住,“遇到事才知道,还是小棉袄闺女贴心。”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
第三章2025-04-08 13:27:31
【原文摘录】
“嫁出去的女儿,就是别人家的人了。”
后来,我妈也病了,她想来和我住,“遇到事才知道,还是小棉袄闺女贴心。”
我淡淡地说,“嫁出去的女儿,是别人家的棉袄了。”
我弟年后一直没有回上海上班。
我和老公悄悄分析,现在大城市赚钱也不容易,他如果不想在外漂泊,我们就帮他在老家安身立业。
可我几次试图和他沟通,他都回避了。
这天晚上,我正在收拾女儿梓涵的小学报名资料,我妈进来了。
她欲言又止。
我以为她也在担心我弟,便安慰她,
“妈,别担心,如果可安不想去外面工作,留在家里也挺好。”
我妈开心地说,“你和梓涵爸爸都支持?”
我明白我妈的意思,当年我爸遭意外瘫痪在床,我妈不顶事,我和我弟都在读大学。
当时,全家约定,我负责照顾我爸妈,也继承家里的房子。
因为家庭,我牺牲了前途,甚至被影响了婚姻,直到27岁,才遇到愿意做上门女婿的李弘江。
我俩辛苦地照顾我爸十余年,所有收入也用在了家里。
现在,我爸才去世不到一年,曾经坚持要在外打拼的我弟,却回来不走了。
他这种做法确实容易让人多心。
但我们是姐弟,何必那么计较呢。
“妈,虽然这房子给了我,但这里也永远是可安的家。”
我妈没接我的话,她自顾自说,“可安谈了个对象,是他高中同学,临县的,过几天准备订婚了。”
“这是好事啊,可安这孩子怎么不早点说,我好给他张罗啊。”我兴奋地说。
“可宁,人家女方要求有房。”我妈冷静的话,像一阵小雨,浇灭了我的热情。
“对方想在大城市买房?”
可安这几年在外面并没有赚到钱。
爸爸治病的钱我没让他出过,就是希望他能自己攒钱,我再帮点忙,让他首付一套房子。
可是,每次我开口,他都说自己没存到钱。
“人家女孩倒也没嫌弃咱家,说是咱家的房子就行。”
我放下了心,“还好当年我和弘江在咱们的二楼上又加盖了一层,以后我们各住一层,弘江不会有意见的。”
可我妈却说,“可宁,你怎么这么糊涂啊,谁家希望出嫁的女儿和大姑姐一起住啊。”
我顿时明白了我妈今晚所有的欲言又止。
原来她是想让我搬走啊。
可是,这对我公平吗?
这些年我们夫妻的工资都用于日常开支和给我爸治病了。
现在哪有钱搬走呢?
我不悦地问,“妈,这是你的想法,还是我弟的想法?”
我妈酝酿一晚上的情绪在这时候爆发了,她哭着说,
—— 引自章节:第一章
果然,我妈先开口,“可宁,你既然约出来了,我们刚好谈下你弟的婚事。咱们老家这里,姐姐都是要帮助弟弟成家立业的。况且你爸不在了,长姐如母。”
我心里一紧,我妈一直还是那个偏心小儿子的妈妈。
过去的十年,我一直在家里顶大梁,她小儿子不在身边,她要依靠我。
所以我们过了十年母慈女孝的生活。
如今,她小儿子回来了,她的心,又要偏起来了。
她压根不在乎我搬出去后如何居住生活,却还想让我和她一起分担彩礼、婚事。
“可安,梓涵马上要小学报名了,要求人户一致,我和你姐夫商量,等梓涵顺利上了小学,就搬走可以吗?”
我家在老城中心,对口的实验小学和初中在全县最好,
不等他表态,我立马又补充道,
“可安,我和你姐夫这些年赚的钱,以及姐夫家准备的婚房首付都用在咱家三楼的修建、装修还有日常生活和给爸看病上了,我们一时半会也没钱买学区房。你们现在只是订婚,等你们结婚,梓涵学校一定能安顿好。”
我弟嗫喏地点头,却并不开口表态。
我妈直接开口说,“就是因为现在要订婚,咱们才必须拿足诚意啊。不然,人家怎么舍得把闺女嫁过来?你当初的婚礼就太草率了,你让梓涵的爷爷奶奶给你们补上。”
我冷笑,“我当初的婚礼太仓促,那你们怎么舍得把我嫁出去呢?”
“不就是图人家愿意让儿子倒插门到我们家,给你们养老送终吗?”
“现在我爸走了,你们就卸磨杀驴了?”
我细数自己的委屈,没想到我妈丝毫不内疚,而是更加精准地往我心上插刀。
“还有啊,可宁,人家女孩家里都打听了,一套房子六年内只能给一对夫妻的孩子上学名额。你弟结婚后,肯定是很快就要孩子的,如果梓涵用了咱家的上学名额,那你未来的侄子就用不了了。”
“所以,你们不能等到梓涵入学再搬,赶紧找别的方法让她上别的学校吧。”
我惊讶地看向我妈。
心口的血一滴一滴往下落。
“妈,可安,当初爸在的时候,我们一起商定的,我负责养老,房子由我继承的,你们现在这样做是不是太过分了?”
“可宁,照顾你爸,不是你这个做女儿应尽的义务吗?当初你弟年纪小,只能由你负责。现在你弟该谈婚论嫁了,你做姐姐的,还要和他争娘家的房产吗?你说出去不怕人笑话吗?”
“你也这么说吗?可安?”我盯着我弟一字一句地问。
“姐,照顾爸爸你是费心了,但是以后我给妈妈养老,你也不吃亏啊。”
—— 引自章节:第二章
“可宁,这事不怪你,你也是受害者,最重要的是,经受这次教训之后,你以后的态度!”
他看我的眼神就像深邃的大海,极力压制海面下的波涛汹涌。
我明白他的意思,他可以接受我被骗吃亏,但是不能接受我是一个无底线的“伏地魔”。
过去这些年,他像亲儿子一样给我爸擦身清洗,在医院和我轮流陪床、背上背下。
甚至,他为了让我爸活得有质量,还带他一起去附近景区散心。
平时给我爸治病花钱,他也从来没有阻拦过。
这些付出,我妈看不到,我不能看不到。
我认真地对他说,“老公,我们如果就此搬出去,那我和我妈的母女情分就此了断,以后我对她只有最基本的赡养义务,至于我弟,我对他连义务都没有,更不可能有情分了。”
说完我心里一紧,但是我不后悔。
我的弟弟,从他出生起,我就在妈妈的要求下,照顾他、爱他。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为他服务成了我的人生宗旨。
读初中后,我爸从外地打工回来,我妈很听他的话,而他对我弟要求很严格,对成绩优异乖巧懂事的我则温和很多。
我们家过了几年温馨的日子。
所以,当我爸出事,我妈说他太小得好好读书时,我责无旁贷地承担了家庭责任。
这些年,我支持他追梦,从未让他为家事操心过,我们很久未曾闹过矛盾。
可我没想到,当我爸去世,当我妈再次偏心他,他便贪恋起了12岁之前享受既得利益者的幸福。
也许,他从未想过和我姐弟情深、相互扶持,他一直只想享受既得利益。
我和弘江一边收拾东西,一边拟定协议。
我们还在家里客厅,装了一个针孔摄像头。
吃一堑,长一智。
我如今摔倒头破血流,必须得学会保护自己了。
我要和他们在摄像头下,再谈一次。
可我刚放学到家,就听到梓涵在哭。
慌忙冲进家里,一队装修工人正在将三楼我们一家三口的东西往下扔。
梓涵最爱的玩具,我和弘江的书与衣物……
“哐当”一声,玻璃相框砸到我的脚跟前——
这是我爸在世时,我们的全家福。
“妈,你这样做,确定不会后悔吗?”
我站在摄像头下,冷冷地问。
“我为了我儿子的婚姻大事,有何后悔的。”
“妈,当初咱们全家共同决定,尊重可安在外打拼的梦想,让我放弃前途,回家工作负责照顾我爸,这套房子也归我。现在弟弟要回来,我没反对,你们却背信弃义要将我们赶走!”
“姐,亏你还是人民教师,妈再怎么不对也是生你养你的亲妈,你怎能如此对她大呼小叫?”
—— 引自章节:第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