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橘喵子
最近更新: 更新时间 2025-03-04 10:10:47
状态: 完结
字数: 10.44万字
阅读人数: 6.91万人在读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
【大女主+基建+荒年+爽文+金手指超粗】人为什么要穿越呢?这个问题困扰了李令皎很多年。*“曾经看多了小说,我也想过,穿越到古代,和世家公子、王侯将相谈恋爱。”“可是,当我亲眼看到那些难民们死在我的眼前,赤地千里,一步一尸。”“官府的粮仓积满了粮食,却不肯开仓赈济;“世家公子以丝帛垫在地上,供舞姬跳舞
【目录】
第1章 带着拼夕夕穿古代
第2章 是否邀请新用户帮砍一刀
第3章 杀熟的拼夕夕
第4章 赈济灾民
第5章 来抢水的
第6章 又有新用户了
第7章 收服人心
第8章 她是仙人
第9章 打井
第10章 打井的人,有肉吃
第11章 盗墓神器洛阳铲
第12章 仙姑种地用仙锄头
第13章 挖到水了1
第14章 挖到水了2
第15章 遇狼
第16章 牛粟重伤
第17章 救治牛粟
第18章 太好了,仙姑没有走
第19章 只有仙姑管我们
...
第20章 石英砂过滤2025-03-04 10:10:47
【原文摘录】
李令皎被绑在木桩上,烈日曝晒着她。
隔了几步远的地方,屠户正在磨刀。
没有水,贴着磨刀石干磨。
周围是难民们不停吞口水的声音。
李令皎就算是再天真,也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眼前的状况了。
她穿越了。
而且刚穿越,就要被绑起来吃了。
得想办法自救才行!
屠户已经提起了刀,朝着她一步步走来。
难民们一张张干瘦如骷髅的脸上,露出了渴望的表情,发亮的双眼,如见了肉的狼。
“我,我要胳膊肉!”
“大腿上的肉,我要大腿上的!”
“胸脯上的能不能给我,我媳妇三天没吃东西了,再不吃她要活不成了。”
人声鼎沸。
全都将李令皎视作救命的粮食。
屠户还是第一次对着人下刀,握着刀把的手,有些发抖。
一步步,走到了李令皎的身侧,双手握着刀,高高举起,就要落下!
千钧一发之际,
李令皎的大脑里,倏然跳出个无比眼熟的界面!
拼夕夕!
“放肆!我乃仙人,前来助你们度过灾年,你们岂敢动我!”
突然的呵斥,将难民们吓了一跳。
还没反应过来,眼前一闪,就见,原本好端端绑在条凳上的女人,手里竟突然多出了一把寒光锃锃的刀!
趁着这一下唬住众人,李令皎急忙用刚刚从拼夕夕买到的刀,割断了身上捆着的草绳。
……
李令皎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她全身上下,白皙柔软,手脚娇嫩,看不出一点做活的痕迹。
穿着的衣物虽然暴露,但色彩鲜艳,摸上去也柔软轻薄的不似凡间之物。
难民们原本猜测她是哪家落难的夫人小姐。
可是,就算是夫人小姐,也不会有这样凭空变出刀子来的能力。
难道说,眼前这个女人,真的是神仙?
那他们刚刚……
“哐当——”
牛屠户手里握着的菜刀掉落在地,他第一个跪下。
“仙、仙姑!仙姑饶命啊!”
其他的难民们见状,也慌张跪下,乌泱泱的,连声求饶。
“仙姑饶命!仙姑饶命!”
李令皎割断了身上所有的草绳站起来。
她看向跪在周围的一个个“骷髅”。
或许此时直接离开是最好的……
牛屠户见李令皎一直没说话,眼角瞥了一圈周围的难民们,一咬牙:
“仙姑,要怪就怪小人吧,是小人说要吃人的!”
“再没有东西吃,大伙儿真的活不下去!”
“求您别怪罪其他人,我们、我们也是没有办法啊!”
他砰砰砰地磕头,磕了几下头,又拾起了地上的杀猪刀。
将眼一闭,心一横,就要用刀朝自己的脖子抹去,以死谢罪。
得罪了仙人,就算下十八层地狱也不为过!
—— 引自章节:第1章 带着拼夕夕穿古代
他们丝毫没有怀疑,身为神仙的李令皎,怎么会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也不知道现在的皇帝是谁。
刚刚仙姑还差点儿被他们抓了吃呢。
肯定是仙姑为了救他们,下凡的时候法力消耗多了,才落下了这精力不济的毛病。
只是仙姑问的这些问题……
又是牛屠户回答:“仙姑,这儿是东宁乡,从去年旱到今年了,井里一点水打不上来,庄稼也都旱死了,能吃的我们都吃完了,也是实在没有办法才……”
眼见话题又要绕回之前,李令皎只得打断:“这些本仙姑已知道了,你且说说,而今当皇帝的是谁?”
牛屠户答不上来了。
其他难民们,也没一个答得上来的。
只有一个微弱的声音,吞吞吐吐,怯生生地响起:“我们、我们只知道,乡长大人是谁啊……”
李令皎扶额。
她电视剧看多了,倒忘记了这个常识。
古代的百姓,只要不是生活在天子脚下的,谁会关心哪个当了皇帝?
只关心着眼前的一亩三分地是归谁管。
大家见仙姑没有生气。
大着胆子七嘴八舌的说着自己知道的:
“乡长大人姓张。”
“啬夫大人姓陈。”
“乡长大人有三房妾。”
李令皎再次扶额。
“好了好了,先不提这个。”李令皎无奈,“先给我找个休息的地儿。”
她是身穿来的,身上穿的还是在宿舍纳凉的雪纺吊带裙,裸在外面的皮肤被太阳晒的发烫。
李令皎吹惯了空调,实在是有些受不了。
难民们面面相觑,对视几眼。
仙姑该住在哪儿?
自然是庙里呀!
牛屠户立马在前带路,乌泱泱一群人,将李令皎送到了村里唯一的庙里。
灾荒还没来前,这庙里也是有些香火的。
后来,人连饭都吃不上了,哪里还管得了菩萨,香火也就断了。
庙里许久没有人洒扫,到处都是灰尘,好在墙和屋顶没破没漏。
难民们很快就收拾出个能住人的样,将李令皎迎了进去。
李令皎瞧着那灰扑扑的蒲团,实在是坐不下去,干脆就站着。
一转身,对上一双双望着自己的眼睛,似乎没有自己的发话,就没一个敢动的。
李令皎微不可觉地叹了口气,说:“都散了吧。”
难民们这才散去。
只有牛屠户依旧在原地站着,似乎想要说点什么,又不敢。
犹豫了一下,也离开了。
……
牛二狗捂紧了胸口,小跑着往家赶。
太好了!
仙姑来了!
他们全都有救了!
刚刚仙姑赐下粮食的时候,他藏了一把米。
媳妇已经三天没吃饭了,他要把这把米带回去,给媳妇吃。
牛二狗丝毫不敢停,直直奔进黄泥屋里。
“媳妇,媳妇,你看这是什么……“
—— 引自章节:第2章 是否邀请新用户帮砍一刀
【新用户牛羊帮您砍了一刀,已砍15.25元,距离免费获得商品还差22.34元。】
【新用户牛沛帮您砍了一刀,已砍18.66元,距离免费获得商品还差18.93元。】
【新用户……】
直到最后一个难民的头顶,一行小字亮起又熄灭。
【新用户牛妞妞帮您砍了一刀,已砍37.58元,距离免费获得商品还差0.01元。】
好家伙,几十个人,砍到最后居然还差0.01元。
不愧是你,拼夕夕!
李令皎果断下单,忍痛花费0.01元买下了20斤米糠和10斤珍珠米。
手一挥,面前就多出了几个鼓鼓囊囊的蛇皮袋。
这突然的一手凌空变物,惹得之前没见过的人,惊诧万分,看向李令皎的眼神好奇又敬畏。
李令皎提高声音,朝他们吩咐:“去搬两口大锅来。你们之中,可有会做饭……呃、炊米的,站出来。”
从人群里慢慢挤出几个干瘦干瘦的骷髅来,全都怯生生的。
为首的那个胆子稍大些,一开口,声音又粗又哑,甚至听不出男女:“仙姑,民妇几个会炊米。”
“行,就你们几个。去搬两口锅来,生火炊米。”
李令皎话音落下,人群却是一片死寂。
也没人动作。
李令皎正纳闷,那个高个的妇人,有些害怕地看着她,小声回答:“仙姑,民妇们没听过‘锅’,炊米,只有……釜。”
坏了。
李令皎忍不住想,自己这究竟是穿越到了一个什么朝代,居然连锅都还没有被造出来。
追溯历史,锅是在宋朝时期被造出来。那这个时代还在宋朝之前。
她打量着难民们,想从他们的衣着看出年代。
奈何直接难民一个个衣不蔽体。
之前她没注意瞧,现在仔细一看,不少难民们身上连一件遮挡隐私部位的衣料都没有。
李令皎连忙挪开视线。
倒也难怪,遇到灾荒之年,甚至都要易子而食了,定然是能当的都当了。
衣服在古代也是硬通货,当了也能换点儿米粮度日。
李令皎只好改口:“那就去取釜来。”
过了一会儿,难民们将釜搬过来了。
看着像是个大些的陶罐子。
古代铁器珍贵,青铜器也是只有贵族用得起的,因而百姓多用陶器。
在李令皎的吩咐下,几口釜很快就架好了,底下是难民们搬过来的枯树枝,用作生火。
煮饭,那要用水。
可是大旱这样久,哪里还有水呢?
李令皎视线扫过难民干裂渗血的嘴唇。
慢慢地踱步到了一口陶釜前,装模作样地将手伸进了陶釜之中。
与此同时,她在脑海中的拼夕夕页面,下单了几桶桶装水。
—— 引自章节:第3章 杀熟的拼夕夕
妇人也好似浑不在意,用勺子舀起浓稠滚烫的糊糊,就要往他手里倾。
“慢着。”李令皎叫住妇人的动作,看向那黑瘦的人,“怎么不拿个碗来?”
这么热的食物,倒在手里肯定会烫伤。
这种缺医少药的时候,烫伤严重的话,是会要了人命的。
李令皎也不想再额外支出一笔买药的钱。
那人垂着脑袋,惶恐不安地呐呐开口:“没、家里没碗了。”
李令皎抿了抿唇,也是无奈,只有提高了声音,朝着队伍喊道:“没有碗的都排到后面去,等凉了再吃。”
好不容易排起来的队伍,再一次地骚乱起来。
没几个人愿意排到后面,生怕落在最后,就没有饭吃了。
几个没有碗的,甚至开始抢夺起身边人的碗。
“吵什么吵?再闹下去,今天谁都别想吃饭!”
李令皎气急,夺过了妇人手里的勺子,用力地敲在了陶釜边沿,发出声响才镇住了众人。
她真没有想过,光是组织大家有序排队吃饭,就是一件这么难的事。
听到李令皎说不给饭吃,难民们这才慌了。
呼啦啦又全都跪了下去,不停磕头。
“仙姑饶命!仙姑饶命!我们知道错了!别不给我们饭吃!”
仙姑那么轻易,就能变出粮食来。
若是想要收回粮食,岂不也是轻而易举?
李令皎看着跪在脚边不停磕头的难民,抬手在人群里指了指。
“你、你、你、还有你,都抬起头来。”
被点到的四个人,愣了好半晌,才颤巍巍抬起头来,面露迷茫:“仙姑?”
李令皎点的这几个人,都是印象里,在刚刚大家排队的时候,维持秩序的。
李令皎问道:“你们几个叫什么名字,之前是做什么的?”
那四个人里,其中一个就是牛屠户。
他最先开口:“仙姑,小人叫牛沛,小人的父亲是亭长。”
难怪牛沛之前在人群里很有威望的样子,原来是有家庭背景。
李令皎了然地点了点头,又有些奇怪,“你父亲是亭长,他人呢?”
牛沛伤心道:“父亲已经饿死了。”
李令皎尴尬了。
其他三个也陆续介绍了自己,他们分别叫牛放、牛曾、牛粟。
这三个都没什么特别身份,只是之前被征调过徭役,因而知道要怎么排队。
李令皎问:“村里就你们几个参加过徭役?”
牛放摇头,说:“其他人都死了,我们三个怕活不下去,逃回来了。”
寥寥数言,无尽血泪。
李令皎深吸一口气,跳过这个沉重的话题,对他们四个说:“以后你们四个负责管理纪律,让大家有序排队吃饭,不许争执吵闹。谁要是不听,就关起来,饿上一天。”
—— 引自章节:第4章 赈济灾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