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十里灼星
最近更新: 更新时间 2025-03-02 10:11:45
状态: 完结
字数: 3.40万字
阅读人数: 17.86万人在读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
贺知欢本是将军府的嫡女,爹娘宠爱,可她却死心眼喜欢上了青阳王府的世子谢瑾,跟在他身边极尽卑微,如愿嫁给了他。可后来爹娘莫名获罪,孩子死了,她也被他丢在后院不闻不问,昔日风光无限的嫡女,嗓子被毒哑,整日疯疯癫癫。而那谢瑾却带着她那大着肚子的堂妹过来刺激她。他们新婚之夜,她死在了院前的雪地里。重生后,她
【目录】
第1章 死而有憾
第2章 用力一点
第3章 祠堂意外
第4章 孪生姐妹
第5章 能吃苦吗
第6章 多读点书
第7章 违背祖训
第8章 惜月姨娘
第9章 书房谈话
第10章 祥云奇遇
第11章 后山遇险
第12章 林中茅屋
第13章 帮忙拔箭
第14章 是否回府
第15章 发出猪叫
第16章 神迹降临
第17章 观真大师
第18章 春闱之事
第19章 霓裳楼上
...
第20章 玉兰簪子2025-03-02 10:11:45
【原文摘录】
那女子发丝凌乱,干枯的碎发遮住了脸,歪倒在地。
贺知欢仰起头,看着昔日陪伴在身侧的丫鬟,脑子里闪过无数画面,可皆如泡影一般难以抓住。
啊!她嗓子发出一声低吟,脑子一阵昏沉,似是要炸开一样。
她伸出枯瘦的手一下又一下重重捶打着头,想要将那些画面移出脑海。
“知欢!我排了好长的队给你买的林记桃花酥,快趁热尝尝!”
桃花树下有一青衣男子正笑着向她招手。
“知欢!我明天就要来提亲了,你马上就要做我的新娘子了!我好开心!”
还是那青衣男子,正握着她的手,激动却郑重地跟她说话。
“知欢!你放心,我这一生绝不负你。”
“知欢,我们终于有孩儿了,我已经想好了,就叫他浩儿怎么样?”
......
“贺知欢,桃花酥想吃让府里的厨子做,我还有些事务需要处理,抽不出空。”
“贺知欢,浩儿出了点意外...但没事以后我们还会再有孩子的,不要伤心。”
“贺知欢,将军府通敌叛国,证据确凿,念及过往的情分,本王将你保下了,往后,你便待在这冷霜阁吧。”
......
年少的回忆不断和眼前的画面穿插着,她张了张口,似是想要吼叫出来,却听不到一点声音。
冬日的月光冷冷打在她脸上,衬的她脸色越发苍白,似是从地狱爬出来的女鬼。
前院传来喧闹声,歌舞升平,起哄声、恭喜声不绝于耳。
欢闹的声音映衬着这一幕,显得悲壮又恐怖。
绿枝一把抓起贺知欢头发,强迫她朝前院方向看去。
“今天是芙蓉姑娘和谢王爷大婚,真热闹啊!”
绿枝带着一丝幸灾乐祸,满意的看着贺知欢脸上扭曲的表情。
“也许你不知道吧,你那浩儿...”
“绿枝,退下吧。”绿枝话还没说完,一个穿着婚服的女子正捂着小腹缓缓走了进来。
她瞥见房间的环境,皱着眉头伸出手到鼻子前扇了扇。
“没得跟姐姐说这些伤心事做甚。”贺芙蓉装作不经意扶着腰,“这青阳王府,子孙缘厚,后面总还会有孙儿的。”
贺知欢怔忪地盯着贺芙蓉的肚子,脑子里乱糟糟的,脸上神色变幻莫测。
那可是她姐夫,她怎么敢!他怎么敢!
贺芙蓉假意环顾了一下四周,像是刚发现坐在地上神色癫狂的女人“知欢姐姐,这是怎么回事,今日我大婚,你怎么在这里?”
她特意将“大婚”二字说的很重,“说来也是丫鬟们不上心,姐姐可是我和阿瑾的红人,怎么能如此对待你。”
—— 引自章节:第1章 死而有憾
难道她到了阴曹地府?
贺知欢猛的坐了起来,却见周围走廊挂满了红灯笼,喜庆的很。
她张了张口,发出一阵沙哑的声音,“这是哪儿?”
桃沁一脸着急,连拖带拽的将贺知欢拎了起来。
“小姐可莫要说些胡话吓奴婢了,快随奴婢去院子里烤烤火,老爷夫人怕是久等了。”
贺知欢还在震惊于自己能开口讲话了,反应过来的时候已被带去了一个院子里。
这院子,怎会如此眼熟?
像是家中京城郊的温泉山庄。
贺知欢一脸茫然的被桃沁拉到了房间里,烧着的碳涌出温暖的热气,让她四肢都变得舒展。
“大老爷、二老爷、大夫人、二夫人,我们家小姐来了。”
贺知欢这才抬眼向房间里看去,只见自己爹娘正坐在软榻上笑着望向自己。
“知欢来啦,大家伙就等你了,又去哪里皮了。”姜婉柔一脸宠溺,连忙起身拉着贺知欢坐在榻上,“瞧你这手,冰的很。”
“娘...”贺知欢眼泪顿时涌了出来,“是女儿对不起你们,让我们一家人在这儿才能团聚。”
话音刚落,贺知欢就感觉头上被人狠拍了一下,转过身去,便看到自家爹爹一脸无奈,开口便骂道。
“过完年关就要及笄了,张口闭口说些混话!”
“伯父别生气,姐姐应该是刚刚路上受了冻,有点不太清醒。”
一道熟悉的声音从她后方响起,贺知欢猛地回头,看到了那张她这辈子都不会忘记的脸。
贺芙蓉,她怎么会在这儿?
“姐姐喝杯热水暖暖身子,莫要乱说吓到伯父伯母了。”贺芙蓉笑意盈盈,端了一杯茶水便递到贺知欢面前。
贺知欢紧紧盯着贺芙蓉,那张稚嫩青涩的脸与一张阴狠扭曲的脸渐渐重叠在一起。
“姐姐,今日我喝阿瑾大婚,怎么没去喝一杯茶水...”
“姐姐,大伯父可真是谨慎呢?差点就把我拆穿了...”
...
“姐姐,你怎么了,可是哪里不舒服?”
一道道声音在贺知欢脑子里响起,她伸手捂着耳朵,眼睛变得血红。
面前的茶杯仍在面前晃悠,她猛地一挥手,将茶杯摔在墙上,另一只手倏地向前伸去,扼住贺芙蓉喉咙。
“呃...”
贺芙蓉嗓子里发出怪声,像极了她那时被毒哑的声音。
贺知欢脸色凶狠,手中用劲,将贺芙蓉抵在门上,“贺芙蓉,我要你不得好死!”
贺芙蓉挣扎得更厉害了,脸憋成猪肝色,双手对着贺知欢又抓又挠,眼睛中那装出来的温柔早已消失殆尽,目光中带着一丝凶狠和绝望。
“爹...娘...”
—— 引自章节:第2章 用力一点
一个紫色身影钻了进来,贺知欢定睛一看,原来是桃沁那丫头。
“小姐,晚上你没吃东西,奴婢刚刚去厨房偷了两个馒头回来,你先垫着。”桃沁环顾了一下四周,做贼似的从袖中掏出两个热气腾腾的馒头。
贺知欢低头看着自己面前的两个馒头,心像被突然揪住一般疼痛,泪水渐渐充斥了双眼。
在冷霜阁的日子,桃沁也是这般,偷偷跑到厨房里拿馒头,脸上青一块紫一块的回来。
“小姐,还热乎着,快吃吧。”天色昏暗,桃沁没发现小姐的异常,只伸着手催促着她收下。
见小姐终于拿着,桃沁终于舒了口气,她蹲在一旁,低声嘀咕着。
“三年一次的丰安节马上就要来了,长公主还想让你好好参加呢,如今脱臼了,还不知道影不影响。”
“你刚刚说什么?”贺知欢扭过头看向桃沁,脸上透着震惊。
丰安节?长公主?
长公主前几年便过世了,丰安节也再没举办了...
“哎呀,奴婢说小姐你该好好收收性子,在长公主面前好好表现一番!”
一阵寒风吹来,贺知欢的头脑逐渐变得清晰。
她身体哆嗦了一下,连忙朝周围看去。
同记忆里一样熟悉的祠堂布置,她幼时犯错了常被关在此处,当时调皮戏玩烛火,差点把祠堂烧了。
她眼神定格在桌边那被火烧过的黑色痕迹,身体忍不住微微颤抖。
“桃沁,今天是哪年哪月?”
“小姐,今日是宁和二十三年,十二月初六了。”
“十二月初六...”贺知欢呢喃道,想起了刚才父亲说的那句及笄。
难道她真的...
“桃沁,去院中拿块镜子来。”贺知欢连忙吩咐桃沁,隐藏在袖子中的手已兴奋的微微战栗。
桃沁退了出去。
她低头看着自己的手,光滑细嫩,没有一丝伤口,仅有虎口处带着点薄茧,那是幼时学武留下的烙印。
她...这是回到十四岁的时候了?
没有与谢瑾成婚,一身的武艺也没有失去...长公主对她还没失望...
太好了...太好了...
她眼中冒着复仇的火焰,脸上带着癫狂的笑意。
她竟真的有机会,再来一世。
这一世,她定要让那对狗男女付出应有的代价!
窸窸窣窣...
一阵声音打断了她的思绪。
贺知欢疑惑,抬眼望过去。
这么快就回来了?
噗通一声,只见一个紫色的身影落在地面上。
桃沁?
贺知欢心中一紧,连忙上前查看。
等走到面前,却发现并不是桃沁,而是一个男人。
“你...”
那男人抬眼便与贺知欢对上了,空气中弥漫着尴尬。
贺知欢眼神中是藏不住的震惊,这不是池太医吗?
—— 引自章节:第3章 祠堂意外
她凑过去看,上面赫然写着三个字——“化尸水”
这...
贺知欢看着地上的尸体,又看了看那瓶子。
果断拿了出来把那三具尸体给化了。
虽不知他有何仇家,但处理干净总是好的。
刚处理好,窗外便传来桃沁的声音,“小姐,馒头和镜子我都拿来了。”
说完,她便进来把东西递给了贺知欢。
经历了刚刚激烈的战斗,贺知欢只有饥饿。
她拿着馒头猛吃了几口,才拿出镜子照了照。
这是一张未被岁月蹉跎过的脸,正年轻、鲜活、灵动着。
其实在刚刚打斗的时候,她便有所体会,武力充沛,行动灵活。
曾经谢瑾给她喂过一个让人武功尽失的药丸,她当时甘之如饴,如今想来,不过是想拔下她这个老虎的牙齿罢了。
桃沁看到混乱的祠堂和满地不知道是什么的液体,嘴角抽了抽。
“小姐,这是...”
“桃沁,你的披风借我一下。你在此处等我,顺便把地上处理一下。”
桃沁早就习惯了帮小姐收尾,果断帮贺知欢披上披风,开始行动。
贺知欢将池太医的药箱挎在身上,一手穿过他腋下扶着他的背,一手穿过他的膝盖弯,一个用力就把他抱了起来向自己房间走去。
祠堂本就偏僻,贺知欢故意从后山绕了条小路回房。
她房间后一处汤池,想来可以缓解池太医这寒症。
她缓缓将池太医泡在池子里,一手拎着他的衣领防止他滑落,一手撑着脸不知道在思考些什么。
池砚悬醒来的时候,只觉一阵窒息,仿佛有什么无形的手扼住自己咽喉。
他稍微活动了一下自己的身体,警惕地环视着自己所处的环境。
一个不大的温泉池,周围有些装饰的绿植,看起来没什么危险。
只是...
他猛地回头望去,只见一个红衣女子拎着他的领子,正目视着前方,不知在想些什么。
贺...贺知欢?
“你醒了?”贺知欢扭头,便与他对视个正着。
“贺姑娘先松开我...”
不知是不是这温泉太热,池砚悬只觉得脸上有些发烫。
“哦哦哦,好...”贺知欢连忙放手。
“今日多谢贺姑娘救命之恩。”池砚悬略一拱手,端的是君子做派。
贺知欢看着池砚悬,眼神微闪。
现在的池太医还是个十七八岁的少年郎,没有当初的脾气古怪,周身更多的是温润如玉。
不管怎样,她还是感念当初在那些灰暗的日子里,他的善意。
“不必客气,是我应该做的。”贺知欢道,“知你不便,若是情况有好转便找个时机出去吧。我们府中亦是人多嘴杂。”
说完她便向外走去。
—— 引自章节:第4章 孪生姐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