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是水煮大白菜
最近更新: 更新时间 2025-03-01 12:13:29
状态: 连载
字数: 10.95万字
阅读人数: 11.46万人在读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
北魏成平三年,南楚天润十七年。曾经强盛的帝国即将崩塌。内有禁军手执干戈奋臂挥舞,九州幅裂。叛军的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如同黑夜中的野火,迅速蔓延,朝堂之上,更是波谲云诡。席卷天下的大乱中,沈云犹如一座巍峨的山岳,屹立不倒。他昂首挺胸,目光如炬,穿透重重迷雾。大丈夫生于乱世,自当以铁骨铮铮,铸就一世英名
【目录】
第1章 沈云
第2章 舍妹
第3章 仲父
第4章 考教兵法
第5章 莫侯狐
第6章 离别
第7章 刺杀案1
第8章 刺杀案2
第9章 刺杀案3
第10章 失踪的狸奴
第11章 火起
第12章 火海
第13章 莫侯景
第14章 西市
第15章 相马1
第16章 相马2
第17章 与佛有缘?
第18章 糖霜
第19章 产业
...
第20章 制糖作坊12025-03-01 12:13:29
【原文摘录】
一位身着黝黑皮甲,腰间斜挎着寒光凛冽长刀的青年,正步履蹒跚地踏入了建阳里的坊门。
“云哥儿,可是修沐归来了。”坊门前,一位身形瘦弱却眼神机敏的吏卒,带着笑意迎了上来。
青年闻言,从衣襟内掏出一块通行木牌,正欲递出。
却见那吏卒已摆摆手,笑容可掬道:“云哥儿,咱们这建阳里,谁不认识谁啊?这木契,就免了吧。”
轻轻颔首,青年男子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阿四兄弟,多谢体谅。改日再叙。”
说罢,他转身,步伐显得有些沉重。
阿四望着青年渐行渐远的身影,微微摇头,嘴里嘟囔一声:“云哥这失魂症竟还没好?”
青年男子名叫沈云,乃是一名禁军军卒。
就在不久前,一场高烧过后,他的脑海中除过去十八年记忆外,竟还多了份记忆。
那是一个光怪陆离、科技璀璨时代的碎片。
两份记忆,如同两条不相交的平行线,搅得沈云脑子里乱糟糟的。
沈云对于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怪事,他也有过猜测,可能那份记忆的主人魂魄被他吞了……
他现在很喜欢没事就找个地方安静地坐着,回忆脑海中那片光怪陆离、奇幻莫测的世界,学学奇怪的新知识,他渴望亲身体验那些只存在于梦中的奇遇,比如漫步在无需为食物忧虑的乐土之上,感受那份纯粹的自由与宁静。
然而,梦醒时分,一切又都归于平静。他不得不从那片绚烂的幻想中抽身而出,重新披上盔甲,戍守宫墙。
沈云的家在建阳里靠近坊市口的地方,一条清澈见底的引水渠悠悠穿过建阳里,沈家就在这条水渠上游。
轻车熟路地来到一座宅邸前,轻轻推开院门。
沈家这座宅邸,虽非显赫豪门之府,但胜在布局精巧,宅邸分前后两进,错落有致,住着沈云兄妹两人。
在建阳里日益逼仄、人声鼎沸的居住环境中,这座宅子算是相当不错了。
沈云之父,原是禁军中一位有军职的校尉,在这建阳里也颇有威名。
然而世事无常。在数年前沈父卷入一场案件身死,家道亦随之中落,后来案件有所反复,沈家才得迎回先父遗骨。
然而奇怪的是,并没有人给他父亲平反。那些幕后黑手,构陷忠良、逼命索供的元凶,如今依旧逍遥法外,沈父的案子也成了建阳里和禁军中的忌讳。
能在偌大的洛京有这样的一个宅子,再加上自己在禁军当职多少能混份微薄的军饷,沈云也能安安稳稳的过自己的小日子。
只可惜这样的安稳日子也持续不了多久了。
数月前,辅国将军,荆州刺史郭英举兵造反,天下震动。
—— 引自章节:第1章 沈云
自那次重病之后,阿兄仿佛脱胎换骨,一改往日的逞勇斗狠,整个人都变得沉稳了许多。甚至还会经常带一些东西回来补贴家用,这才使得家中的生活好了不少。
这样的变化让沈瑶心中很是高兴。看着兄长那日益成熟的面容,心中暗自许愿,愿这份平静能长久地陪伴在他们左右。
就在这时沈瑶突然想起了什么,她说道:“阿兄,仲父今日早些来过,提及明日要带你去城外习练骑术。”
此言一出,沈云的身形不由自主地一愣。一想到那位仲父的“恐怖”,他本能地感到双腿颤抖。
那位仲父乃是自家父亲昔日同袍,沈云一身超凡脱俗的槊法就是仲父所授。
自古以来,槊法精髓,无论是马槊,步槊都是世家子弟方能触及的秘宝,是无数布衣百姓梦寐以求而不可得的。
沈云深知,皆是因仲父视己如亲子,才不惜将毕生心血与所学毫无保留地传授给自己。
只是这位如师如父的仲父实在是太过于严格了,而且总是逼迫自己去参加雍王府的选锋入幕。
提及雍王,其名叫李钦乃是北魏宗室,先皇魏宣武皇帝遗诏亲赐的四大辅政栋梁之一。
在北魏朝堂之上,这位雍王官拜太傅,领车骑将军,侍中,掌门下省,可谓是权倾朝野,一时无两。
北魏宗王的权力极大,不但可以开设幕府任命属臣,甚至还能拥有自己的专属卫队。
对于沈云这种的落魄寒门来说,几乎是不可能从正规途径获得大魏朝堂的授官。
但若是武艺出众,或可被宗室藩王看中召为属臣或门客,然后再得到这些权贵举荐,以这种迂回方式踏入仕途。
这就类似于,自己那份记忆碎片里,一个名为唐朝的时代一般。
在那个时代的寒门子弟考不上进士,就会选择前往边塞,投奔节度使,再通过在节度使麾下立功而得到朝廷授官。
沈云很清楚,仲父磨砺自己的武艺,也是希望他能够成为雍王府的属臣门客。
一旦真的成为雍王府的门客,那可比在禁军中当值有前途多了。
若是昔日的沈云,面对此等机遇定是心驰神往,视为布衣跃入龙门的捷径,可如今的他显然有别的想法。
在融合了脑海中那光怪陆离的记忆之后,他仿佛窥见了大魏朝堂的腐朽与暗流涌动。
大魏看似繁华的表象之后,隐藏着的是即将倾覆的巨轮。大魏这艘船,正缓缓驶向深渊,每一声吱嘎作响,都是即将倾覆的预兆。
故此,对于这看似捷径的选锋,沈云心中却泛起了别样的涟漪。
用完饭后,沈云回到自己的屋子里。
—— 引自章节:第2章 舍妹
沈云一边揉着惺忪的睡眼,一边轻声呼唤着沈瑶的名字,声音中带着初醒的慵懒:“阿瑶,仲父可是来了?你怎么不唤醒我?”
话音未落,沈瑶已手捧一盆井水进屋。她闻言,连忙放下水盆说道:“仲父在马厩等你呢。”
“啊?!”沈云闻言,心中一惊,胡乱拿起毛巾蘸湿,在脸上抹了一把,便冲到自家的马厩。
晨光中,马匹正悠然自得地咀嚼着食槽中嫩绿的牧草。
而在那马匹旁,一位身姿挺拔、银发斑驳的中年人静静伫立,岁月的风霜在他脸上刻下了深刻的痕迹,却丝毫未减其英气。
见状,沈云的脚步不由加快了几分。
他疾步上前,双手交叠于胸前,深深一揖,声音中带着几分颤抖与敬意:“仲父!”
这位中年人他姓薛单名一个讷,是沈云死去父亲的结义兄弟。
薛讷指着马厩,缓缓说道:“古语云,‘马无夜草不肥’,我与你说过以细磨豆粉调和鲜嫩牧草,予马儿以夜间喂之,看来你留心了,不错。”
薛讷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还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感。
“是仲父教导有方。”
一边说着,沈云额头细汗微渗,心中暗自懊恼。
昨夜他倒头就睡,全然把这喂马的活计抛到了九霄云外。
此刻想来,定是沈瑶喂的。
念及此处,他心中大呼侥幸。
“一日懈怠,十日之功尽散,十日荒废,百日所学皆空。你阿爷的兵法韬略,我是难以望其项背。故而,只能以这粗浅的武艺做一队正。忆往昔,你阿爷能被宣武皇帝简拔为校尉.......”
薛讷顿了顿又说道:“我虽不能传承你阿爷那精妙绝伦的兵法,却愿倾囊相授我所能的马槊与骑术,切记只有练好了武艺,才能在沙场上保住性命。”
这番话术沈云已经听这位仲父说过多次了,一是想让沈云好好学习武艺,在则也是敦促沈云早日“光复门楣”。
北魏军制,无论是禁军还是地方上的州郡兵,都是以10人为一火设火长,10火为一队设队正,两队为一旅设旅率,两旅或三旅合一团设校尉,在之上则是大魏作战部队常设最高单位府,合数团为一府,其中特府2000人,上府1800人,中府1200人,下府800人,设折冲都尉或国毅都尉。
校尉虽统兵不多,但却是正儿八经的朝廷七品武官!
沈父能官至校尉,那已是寒门武人的尽头了。
—— 引自章节:第3章 仲父
同一时间,薛讷也翻身上马,动作行云流水,透着一股子不羁与豪迈。
他猛然一夹马腹,胯下那匹老骥,仿佛与主人心意相通。瞬间爆发出蓬勃的力量,四蹄翻飞转眼就把沈云甩在了身后。
待得两马拉开一段距离,薛讷轻轻一提马缰,老骥便顺从地放缓了脚步。
他回首望向沈云喊道:“我在十里铺等你,可别让我等太久!”
言罢,他嘴角勾起一抹淡笑,再次策马扬鞭,向着远方的十里铺疾驰而去。
看着仲父策马,如同离弦之箭般疾驰而出,卷起一路尘土飞扬。沈云也起了争胜之心,他立刻抽打缰绳,催动胯下黄马向前冲刺。
结果就算无论沈云如何催动缰绳,甚至要用马鞭抽打,胯下的黄马依旧是追赶不上,被薛讷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等到沈云骑到十里铺前时,薛讷都已经在擦拭马身了。
“仲父!”
待薛讷擦拭完马身,接着又给马套上食袋,这才对着一旁立于马背上的沈云说道:“以往教你的养马知识都忘光了?骏马驰骋之后,首要之务便是拭去它们身上的汗水,以防春寒侵骨,伤了元气!且先拭汗再说。”
沈云闻言,连忙翻身下马。
接过薛讷递给自己的汗巾,给自己的黄马擦汗。随后又立刻掏出食袋将其系在黄马的脖颈之处。
等做完这一切后,薛讷带着沈云一起,两人并肩而立,牵着各自的马匹,缓缓步向一座古朴典雅的宅院前。
薛讷先是轻轻整了整衣襟,确保自己的仪容端庄得体,方才上前,伸出一只手轻轻叩起大门上冰冷的铜环,发出两声清脆而有礼的叩击声。
沈云站在薛讷身后,抬头看去,见府邸的轮廓在晨光中缓缓展露。其占地面积之广,足以让人遐想连篇,以为这是某位权贵之家,仆从如云,热闹非凡。
没过多久。
“呜--”的一声
当那扇厚重的大门缓缓敞开的瞬间,映入眼帘的景象却与沈云想象中大相径庭。
府邸虽大,却透出一股难以言喻的清冷之气,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沉静与孤寂。
就连开门的都只是一个老管家而已。
“老于,久违了,此乃是我家侄儿。”薛讷和善地打了一声招呼。
老管家闻言,目光轻轻掠过薛讷身旁,淡淡地在沈云身上停留片刻。
那老管家未置一词,只是缓缓侧身,让出一条通往府邸的路,同时对着二人做了一个请的动作。
“有劳。”
薛讷回以一礼。随即领着沈云,轻车熟路地穿过繁复的门廊,似乎对府内布局似乎了如指掌,径直向着府邸深处一处静谧的凉亭行去。
—— 引自章节:第4章 考教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