悔婚当日,清冷权臣求我别始乱终弃小说章节试读

宁芙宗肆悔婚当日,清冷权臣求我别始乱终弃小说精彩章节免费试读

作者: 佚名

最近更新: 更新时间 2025-02-25 04:46:57

状态: 完结

字数: 4.00万字

阅读人数: 1.73万人在读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

宁芙上辈子用尽一腔热血。折下了高门贵女们共同的白月光。宣王府世子宗肆。公子无双,世无其二。但真嫁过去了宁芙才知道,强嫁的权臣捂不热。宗肆的心从不在她身上。传闻世子在北地养了个外室,宁芙终于想好和离,给夫君的小白花腾位置。谁知一朝重生,回到了十四岁。刚被宗肆救下之时。宁芙决定,这一世,不管嫁谁,反正不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

第二十章2025-02-25 04:46:57

【原文摘录】

过了一盏茶的的功夫,他走了出来,身材颀长,斜飞入鬓,俊美非常,不笑时面色冷峻,如今军功显赫,位高权重,那疏离感越发教人觉得陌生。

男人伸手,轻轻捏住了她的下巴,从容地端详片刻,手探进她的衣襟。

一声惊雷,窗外顿时暴雨如注,那娇艳的桃花戚戚切切,柳枝也摇摇颤颤,美得不可方物。

半晌方停。

账内也是骤雨初歇,换成其他夫妻,这会儿该细语温情,叙述相思之苦了,可他们分明是时隔一年再次重逢,却是异常生分。

宗肆长得俊俏明朗,年仅十七便随着宣王出征立下大功,文武之道都出类拔萃,是京城无数贵女心中的佳婿。

宁芙与他的亲事,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成亲前宗肆心里满意的是庆国公府的二小姐,也就是现在的四王妃。两人郎情妾意,如果不是四皇子横插一脚,只怕二人早已经喜结连理。

想到这儿,宁芙心里难免酸涩,她的样貌家世都不比那二小姐差,结果人家夫妻和和美美,与她天差地别。

“三天后我便回北地。”最后是宗肆开了口,淡淡的通知她。

每一回他回来,都只待两三日,她并未开口。

接下来几日,宗肆忙于要事,在书房休息,没来她的寝居。

一直到离开的前一个晚上,她才再次见着宗肆的身影。

宁芙看着男人,终于忍不住道:“我想跟你去北地。”

宗肆道:“北地严寒,你的身子骨扛不住,你还是留在府内,若是无聊,可以邀请岳母常来作客。”

宁芙不语,翻过身似乎是要睡觉。

宗肆兴致尚浓,过来拉她,却被她躲过:“世子爷请体谅体谅我的身子。”

男人收回手,盯着她的背影看了半晌,片刻后收回视线,也失了兴致。

宁芙其实迟迟没有睡去,泪已经浸湿了枕头,其实她知道他只是,不想带她去。

正要伸手去擦,背后忽然一只手伸过来,搭在了她的腰上,人也贴了过来。

“为何想去北地?”宗肆沉声问。

宁芙眼睛红的不像话,语气倒是如常,道:“我没去过,好奇北地风光,不过听你说北地冷,我不想去了。”

“嗯。”他似乎因为她不执着于去北地,而松了口气。

她不再搭理他一个字,也不再让他贴着自己,她假装睡着,不料倒真睡了过去。再醒来时,身边已经空空如也。

进来伺候的玉环道:“世子爷今日一大早就回北地去了,吩咐我不用吵醒您。”

—— 引自章节:第一章

 

“就算打死了又如何?要不是四姑娘福大命大......心肠歹毒之人,该!”

屋外议论纷纷,屋里的宁芙却心情复杂,不过欢喜居多。

她回到了六年前,跟宗肆还没有婚约的时候,她不必再受被冷落之苦。

除此之外,宁芙上一辈子虽然大体上还算顺风顺水,可也有许多让她难以释怀的遗憾事,如今都有了补救的机会。

“身子还虚,怎么不添件披风就坐起来?”宁夫人端药进来时见她穿着里衣坐在床头,不禁皱起眉。

她放下药,拿起一旁挂着的雪白裘皮大氅,弯腰替宁芙披上时,却被一双手抱住。

“阿母。”宁芙哽咽喊她。

她对上一世没什么执念,唯独她死了,已经经历过丧子之痛的母亲,又失去女儿,会痛彻心扉这件事,她不敢去细想。

宁夫人抚摸着她的发丝,红了眼睛,片刻后将她搂紧了些,道:“谁害的你,阿母一定会揪出来,阿芙不怕。”

宁芙却浑身一激灵。

上一辈子,阿母找出害她的凶手是父亲的侧室于氏,但唯一的人证却被于氏灭口。怕于氏再对她下手,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处置了于氏。

阿母背后娘家显赫,宁国公府也只能息事宁人,父亲怨恨她心狠手辣,才与父亲离心离德,再无一日安宁,也再未有子嗣。

后来宁芙唯一的同胞兄长过世,阿母的身体也一日不如一日,除了见到她时能有些许笑意,大多时候冷漠又死气沉沉。而同胞兄长生前争来的荣耀,也全部落入大房手里。

至于被抓的男人,是于氏进宁府前的相好,所以不肯供出于氏。这点是宁芙与宗肆成婚后才知晓的,只是那时为时已晚,即便知道了真相,父母关系也难以重归于好。

好在母亲这辈子,不会再陷入这般境地。

“阿母,我想见父亲。”宁芙抬头看宁夫人。

“你父亲得知你清醒的消息,正赶回来,一会儿就能见着他了,先把药喝了。”宁夫人哄道。

宁芙接过药碗,一碗药刚刚下肚,就听一阵沉稳的脚步声响起,来人是她的父亲。

男人四十年纪,身材高挑,刚从朝堂赶来,还身着官服,看上去威严不已,只是眉间全是温柔神色。

“阿芙。”

“父亲。”宁芙朝他笑,却眼底含泪。

“受苦了。”宁真远见宁芙清减了不少的笑脸,心疼不已,寻常中剑都未必眨眼,这一回却因为女儿的事,落了几次泪,“这一回还得感谢宣王府世子和陆府二公子,要不是他们出手搭救,只怕......”

宁真远着实说不下去。

差一点,他就得与女儿天人永别。

—— 引自章节:第二章

 

“还得多亏姐姐让我。”林家姑娘脸红着道。

“林妹妹可别抬举我。倒是阿芙,你今天怎么这般安静,可是身体还未恢复好?”谢茹宜又关切问她。

宁芙跟谢茹宜,并不算亲近,眼下被关心,让她有些意外,道:“莫约是的,依旧有些打不起精神,不过无碍,谢姐姐不必担心。”

她是东家,宁夫人家底厚,因此宁芙平常也大方,这一次准备的头花礼,是上个朝代著名画师东归先生的真迹,得到画的林家姑娘欣喜万分,连连道谢。

“听闻姐姐的字画也很出色,这画在姐姐手里,才不算浪费了。”宁芙摆摆手,之后便去了老太太身边,安静的坐着。

“阿芙也要成大姑娘了。”老太太慈祥的看着她,方才宁芙偷看宣王府三郎,她可是看得清清楚楚。

宣王府,老太太自然是满意的,救了宁芙一命不说,那还是皇亲国戚里,天子最为器重的。只是不知道,宣王府那边对宗肆的亲事,有什么打算。

“方才卫姐姐打趣我,现在连祖母也要打趣我么。”宁芙撒娇道。

“祖母哪里舍得。”宁老夫笑道。

男子那边,并不如女子这边热闹,宁裕宗肆二人谈及这次水患之事,其他人也就不好再似以往莽撞,再者多数人也忙于功名考学,因此谈论的大多是教化、吏治问题之类。

“宁裕,你那妹妹,去年见她分明还是个小丫头片子,今日一见,居然出落得这般国色天香了。”卫复忽然道。

宗肆和陆行之都抬头看了他一眼。

“我妹妹,你就别想了。”宁裕打断他。

宁国公府,人丁并不兴旺,只有两房。宁裕、宁苒,宁荷是大房所出,宁铮、宁芙则是二房宁真远的子女,宁苒已出嫁,宁荷今日又不在,是以宁裕不用猜也知道他指得谁。

“那你认为,你妹妹该配什么样的夫婿?”卫复好奇道。

宁裕听后,却是一顿,随后朝陆行之看去。

男人长相端正,平时话并不多。陆家在京城,也并算不上出众,可他一向眼高于天的婶娘,却跟他打探起了陆行之的底细。

他原以为,能让自家婶娘上心的,怎么着也得是宗肆这样的贵胄子弟,毕竟她一向主张给宁芙争到最好的。

“反正不是你这样的。”宁裕道。

卫复见状,也就不再自讨没趣。

宗肆则猜出,宁家恐怕有给小女君挑选夫婿的人选。但只要不是自己,他便无所谓,那是宁府的家事。

—— 引自章节:第三章

 

沁园是宁老夫人的寝居,两旁种着桂花树,桂花虽已凋敝,却依然散发着缕缕清香,沁人心脾,不负沁园之美名。

“祖母。”宁芙人还未进去,倒先是喊上了。

“心肝,快来祖母身边坐。”宁老太太道。

宁芙一坐过去,老太太身边伺候的丫鬟便递了只暖手炉给她。

老太太打量了她几眼,道:“今日瞧着脸色倒算得上红润。”

宁夫人在一旁笑道:“过几日就该回学堂了,今日带她特地来与老祖宗说一声。”

宁老太太皱起眉,心疼不已:“阿芙这身子才刚好些,何必这样急?”

宁夫人笑意不改,道:“老祖宗,还有三月便是六艺考核,阿芙射艺还未通过,不紧迫些如何使得?断不能丢了国公府的脸面。”

大燕普通女子虽盛行无才便是德,可京城贵女学业繁重,得通过礼、乐、射、御、书、数这六艺考核,如若哪家姑娘六艺极差,那是令家族蒙羞之事,而六艺极佳的,能被评为女才子,光耀门楣。

宁芙上一辈子的这会儿,身子羸弱,被射艺跟御艺拖了后腿,才失去了评选“女才子”的资格。

直到成婚后的前几个月,跟着宗肆学会了骑马射箭,且水平不差,这辈子倒是能争取争取。

宁老太太最在意的,就属这国公府的荣耀,贵胄子弟也绝不会娶一位六艺都未通过的女君,遂不再阻拦,可心中的不舍半分没消减。

“祖母,我已经无碍了,您不用担心我。”宁芙拉着她的手宽慰她道。

宁老太太点点她的额头,责怪道:“既然无碍了,前几日倒不见你来我这请安。”

虽然是责怪话语,但语气却是宠溺。

宁芙道:“我一直惦记祖母呢,只是欠下的课业太多,不得不待在书房补功课。”

老太太耳提面命道:“这回可得把射艺通过了,别教我出门作客都抬不起头。”

宁芙最是清楚老太太有多在意国公府,认真保证道:“祖母,我定拿个好成绩回来。”

老太太满意地点点头,让如意带着她到偏房吃点心。

随后才看向宁夫人:“听说你明日去宣王府拜访,我也准备了谢礼。”

“辛苦老祖宗了。”宁夫人道。

宁老太太道:“你夫君未继承国公府爵位,想要前程只能靠走仕途,宣王正得圣恩,真远与老三想要一帆风顺,就绕不开宣王,如何能怠慢宣王府?我亲自准备才显诚意。”

老太太口中的老三,便是宁夫人的儿子、宁芙的兄长宁诤。

“老夫人费心了。”宁夫人却清楚,老太太不单是为二房打算,恐怕大房也想攀上宣王。

宁国公府走下坡路,是不争的事实。

—— 引自章节:第四章

悔婚当日,清冷权臣求我别始乱终弃
★★★
佚名
小说推荐 - 完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