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韩师师
最近更新: 更新时间 2025-02-24 14:05:01
状态: 连载
字数: 9.14万字
阅读人数: 20.19万人在读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
皇子身份被废,还是逃不过宫廷里的夺权者屠戮。大灾之年,穿越者寄身六皇子赵生,诈死混在逃难的流民队伍里,千辛万苦朝着河间李福的故乡而去。然而,定州赵县却是一处很好的寄宿之地。为了生存,身为皇子也不得不农作,还带着一路逃难义妹生活……作为穿越者,既然没有系统和金手指,那就凭借前世的技能,成功苟活在这乱世
【目录】
第1章 自缢的废皇子
第2章 逃出宫
第3章 王锦蛇
第4章 顺行多义妹
第5章 灾民
第6章 偶遇李淑雅
第7章 来到卧牛城
第8章 金叶子
第9章 城门轶事
第10章 出卧牛城
第11章 赵生的身份
第12章 竖立威望
第13章 石岗村盖房
第14章 石岗村开荒
第15章 赵广义的试探
第16章 先给打个样
第17章 石岗村的不同
第18章 诞生蛋白肉
第19章 赵有才之死
...
第20章 赵常晟觉悟2025-02-24 14:05:01
【原文摘录】
其行为不检,放纵私欲,耽于声色,罔顾礼法。既无益于国家之兴盛,又有损于皇室之尊严。
朕念及父子之情,曾屡次劝诫,望其改过自新,重振德行。奈何其不思悔改,一意孤行,令朕大失所望。
为正国法,明纲纪,朕不得不作出决断,将赵生贬为庶人,剥夺其一切爵位和特权,逐出皇宫,任其自生自灭。
自即日起,皇子赵生不得再居于皇宫之内,速速迁出,以免有损皇室清誉。
望后世子孙引以为戒,恪守祖训,修身齐家,以保江山永固,社稷长存。
钦此!
……
大周王朝,六皇子居所。
一位锦衣少年匍匐于地,他简直不敢相信圣旨上的每一个文字,然而,现实如此,他只能颤抖着伸手去接过圣旨。
白面人眼中满是漠然,还带着毫不掩饰的嘲笑之意。
就在赵生心生郁闷之时,院中的几个婢女却在窃窃私语。
“这废物,昨日被二皇子折辱,屁都不敢放一个,如今又被贬为庶民,咱朝皇子中,恐怕也就他这样了。”
“都二十一岁了,一事无成也就罢了,现在没钱还没封地,看他还能去哪?”
“他不是和太子走得近吗?怎混成这般模样!”
“太子怎会带他,一个废物而已,算了!我们又得找新主子了……”
赵生乃是周王第六子,其母不过一宫女,生下后便被抱至皇后处抚养,一直伴太子读书。
但他母族无权无势,连太子也不待见,相反太子失势后,他还遭株连!
宫中奴才婢女对这位主子极为鄙视,他也只能听之任之。
几人窃窃私语之际,门外二皇子赵伟走了进来。
“见过二殿下。”
见到赵伟,几个宫女连忙跪下行礼。
宣旨的白面人也堆起笑脸,急忙跑到二皇子身边:“殿下,老奴刚宣完陛下旨意,废皇子赵生已是庶人。”
赵伟之母乃受宠的淑妃,母族是当朝名门世家,家族中有多人乃朝中重臣。
如今,原太子被诬陷谋反,已被圈禁,虽尚未宣旨废除其太子之位,但翻案难度极大,赵伟被立为太子的可能性很高。
赵生如今为庶人,而圣旨中说得很清楚,此处已非他能居住之地,于是他急忙跪下行礼道:
“庶民赵生见过二皇子殿下……”
见赵生行礼,赵伟脸上不禁露出得意之色。
昨日刚羞辱了赵生,原以为这窝囊废会去父皇那告状,结果一声不吭地躲回府邸,自己略施小计,此时已经变成废人。
“六弟,二哥也是为你好,皇宫不适合你居住,早点离开早点脱离苦海。”
赵生知晓圣旨背后,多少有赵伟的手笔,但他也明白,自己斗不过他们,于是,他将头重重磕在地面青石上。
—— 引自章节:第1章 自缢的废皇子
生在皇家,身旁无一贴心之人,随时都可能丧命,作为赵生的母亲,这也是唯一能做的事情。
“六殿下,老奴觉得您还是不出来为好。”
里面的棺材已被撬开一半,李福探出脑袋,意味深长地说道。
赵生想知道李福此言何意,莫非从这里面出来还有什么忌讳不成?
“李公公,我想知道缘由何在?”
“殿下,您若出来了,二皇子会放过您吗?况且您的府邸外头有禁卫军,您觉得自己能出得去吗?”
听了李福的分析,赵生觉得甚是在理,此事若被赵伟知晓,自己定然活不过下一集。
李福将贡品中糕点取来,递给躺在棺材里的赵生,小心翼翼地说道。
“殿下,您先吃些东西,如今您已被贬为庶人了,您就安心在里面躺着,属下明日尽快找人将您拖出宫去,到时属下再想法子将您弄出来。”
李福说话时,声音甚小,也是担心外头会有人听见。
虽说李福这个人值得信任,可这世间的变数着实太大。
赵生并非不信李福,只是担心万一出了状况,明天赵伟出什么幺蛾子,将李福弄死,到那时自己被埋于地下,便是叫天天不应,自己搞不好又得死上一回。
就是不知死了能否穿越回去。
“李公公,我觉得您所言有理,但我还是想出来透透气。”
赵生心想,自己须得先出来,再想法子将此事蒙混过去。
要知道出殡当日,是有人过来验尸的,万一里面无人,这肯定说不过去。
赵生的设法解决当下的问题。
李福瞧瞧外头天色已黑,眼前这位爷也没什么朋友,出来透透气,估摸也无人过来瞧见。
于是,他还是将棺材打开,让赵生从里面出来……。
赵生从棺材里被拉出来,方才瞧见房屋是如此简陋,仅用几块白布简单遮盖,微弱的烛光伴着黄裱纸的青烟,显得格外阴森。
还好皇帝顾及了些皇家颜面,没有直接将赵生抛尸荒野。
否则又是一种穿越的方式。
“宫里就你一个人在这?”赵生小心地问道,耳朵还不是地侧听外面的声音。
现在必须小心谨慎,宫里不知有多少人盼着自己死,未来的他如履薄冰,此时此刻,首先要弄清楚自己的处境,能获得谁的帮助。
李福道:“殿下您死……您撞晕过去后,这宫里的婢女奴才都被马总管调走了,只留下我给您料理后事。”
“马总管?”赵生脑海中迅速浮现出一个谄媚的嘴脸,他是宫里的大内总管,对原主却没有半点怜悯之心。
“是!”李福以为是在问他,随口答道。
—— 引自章节:第2章 逃出宫
女孩在草丛里扒拉了许久,显然有些失望,一抬头望见两眼直盯着自己的赵生,吓得她失声惊呼。
她的父亲闻声赶来,见有一陌生男子,大声喝道:“你是何人?”
看似有几分戾气,却也难掩读书人的柔弱。
赵生微笑着躬身道:“我是路过此地,一路未见水源,瞧这边有炊烟,便来询问何处有水源。”
中年男子见赵生眉清目秀,不似恶人,指着一处山间深凹之处道:
“那里有个水荡,估摸等上个把时辰,能有一壶水的样子渗出,您去那边寻找吧。”
在这个年头,一口水很可能就是活下去的勇气,这一家人躲在这里,显然是不想与人分享水源的,
为何却告诉他?难道?赵生想到此处,心中不由地提高了警惕,辞别后,独自径直走向中年人所指的方向。
大约走了一里路的模样,果然看到一处干枯的石荡,周边的草根已经被人拔光,隐约能见一处水洼,仅有一拳大小与深度。
他身上无取水的工具,很难将水装进皮囊里。
正当他思考如何取水的时候,就听见远处传来脚步声,赵生心中一紧,暗忖,果然这人心怀不轨。
瞬间,他从怀里取出短刃,藏于袖口,迅速从石荡里跳出。
“诶!年轻人,我刚才忘记告诉你了,这个地方没有舀勺,很难取水,我特意给你送来木勺。”
说着,来人将手里的木勺递了过来。
赵生虽明知自己误会了对方,但刚才从皇宫逃出来的警惕,仍令自己时刻小心。
他没有上前接过木勺,反而小心问道:“敢问尊姓,你们从何而来。”
“免尊姓赵,名世成,字,博林,豫州人士。”
古代有姓名字的,基本上都是读书人,算得上是儒籍。看来混成这样也是家中遭逢了变故。
“在下赵生,无字,京城人士,前往河间投亲。”
赵生所说的地方,便是李福的老家,位于定州以东的位置,虽他家贫苦,但胜在安全。
“哦,原来是同宗!”赵世成见小伙子是本家,态度有些热切起来。
在古代认祖归宗靠的就是家谱,如果他乡遇同姓,就会背诵家谱。
赵生见赵世成有对家谱的想法,立即答道:“赵先生不必背谱,我是皇亲。”
“皇亲?”赵世成并未被这个身份吓到,反而对赵生来了兴趣:“来来来,我给你盛水。”
说着,拿过赵生的皮囊,俯身石荡间,一勺一勺地往皮囊里灌水。
“我祖上和当今皇上五代曾经同宗。”赵世成突然开口说道:“我这一支算我没有出息,几次科举都没有高中。”
—— 引自章节:第3章 王锦蛇
“多炖一会儿,入味后更好吃,也能更有效地杀死寄生虫。”
赵生对野味最为忌惮的就是寄生虫,能煮熟吃的他坚决不吃生的,能煮久一点的他,也坚决不会缩短时间。
经过一个多时辰的小火慢炖,加入随身带来的盐后,蛇汤的味道远远超过了肉的鲜美。
这些日子赵世成一家人肚子里没进过米菜,而今天有肉的晚餐,让他大快朵颐。
“慢点吃,建议你们最好一顿不要吃这么多。”
蛇肉含有较高的蛋白质和脂肪,如果摄入过多,可能会对消化系统造成一定负担,导致消化不良。
尤其是他们这些日子都没怎么吃东西,万一吃坏了肚子,可是一种负担。
或许是他们心疼儿子,晚上蛇肉可没少吃,反而因此坏事,晚上肚子咕咕作响,却怎么也拉不出屎来,
他前面吃的是草根,晚上又多吃蛇肉,肚子胀得像个鼓,再拉不出来,只能活活被撑死。
“大哥,救救我弟弟!”赵珍不顾赵生不要她下地走路的叮嘱。她拄着一根木棍,来到赵生休息的地方,哀求道。
“哎!吃的时候我就提醒过了,眼下我也没有办法。”
赵珍的腿还没好,走过来时额头大汗淋漓,赵生心有不忍,又将她抱了起来。
“我说话你们总是不听,你的腿不注意,以后就废了。”
赵生为了合理的抱着女孩,假装吓唬赵珍。
“娘,我拉不出来。”
一个男童,说话带着哭腔,还不时地使劲,蹲在地上用尽全身力气。
“不行的话,只能找个湿地挖点蚯蚓了。”
赵生走过来,他的话让男童吓了一跳:“你是说要挖出蚯蚓想干什么?”
“嗯?灌肠,说了你也不懂?你就安心的等着吧。”
赵生笑对赵世成道:“把蚯蚓捣烂,给你灌肠,这样或许你儿子就能拉出来了。”
赵世成的老婆赵王氏这时发现,赵生这小子又抱着自己的女儿。
自古男女授受不亲,赵珍也不小了,都十四岁了,已经到了嫁人的年纪,而赵生毕竟是个外男。
赵世成显然看到了自己老婆要吃人的眼神,他对赵生说道:“你还是先放下小女吧,有话我们慢慢说。”
赵珍今天被赵生抱了两次,第一次还有些娇羞,这第二次她反而觉得习惯了。
赵生被他们这么一说,也觉得有些不妥,嘴里却倔强地说道:“都是一家人,我也是珍儿同宗的哥哥,这乱世就是亲哥哥。”
赵世成闻言,觉得有道理,但又觉得哪里不对劲。
“是呀!你这么说也不无道理,但是……”
—— 引自章节:第4章 顺行多义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