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五零:打猎起家,崛起四九城精彩章节免费试读

韩雅王振华[重生五零:打猎起家,崛起四九城]章节免费试读

作者: 宝珠道长

最近更新: 更新时间 2025-02-21 09:54:28

状态: 完结

字数: 7.12万字

阅读人数: 10.97万人在读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

机械电气工程师王振华穿越到五十年代,面对一个家徒四壁、揭不开锅的家庭。王振华只能先拿起猎枪,先从打猎开始,一步步崛起四九城!

【目录】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第6章

第7章

第8章

第9章

第10章

第11章

第12章

第13章

第14章

第15章

...

第16章2025-02-21 09:54:28

【原文摘录】

床上的草席有几个破洞,木头做成的窗户格子,窗户纸上也有几个洞。

土坯砖垒成的方桌,上面放着四碗红薯粥。

看着眼前的一切,王振华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他本是机械电气工程师,正准备和朋友成立汽车厂。

没想到刚辞职,就莫名其妙的穿越,穿越到1957年的华夏。

原主也叫王振华,祖籍中原省,早年为了躲避兵灾,跟随父亲来到小王村。

没想到,父亲安顿好原主之后就病死了。

接着,原主被养父母收养。

养父也在三年前病死,留下一家四口相依为命。

两个月前,家里的粮食不够吃,原主进山打野猪时遭遇山雨,得了一场大病。

为了给原主治病,养母卖掉了家里的粮食、铁锅、猎枪......

值钱的物件、能卖的物件,全部卖掉,已经家徒四壁。

但原主还是没了。

......

“振华,你快吃鸡蛋,快把身子养好。”

面黄肌瘦的妇女把唯一的鸡蛋给王振华。

妇女穿着灰色大襟,就是扣子在身侧的传统衣袍,腹部打着两个补丁。

她就是原主的养母董秋兰。

对面坐着六岁的弟弟,五岁的妹妹,正可怜巴巴地看着鸡蛋。

虽然流口水,他们却不伸手向大哥讨食。

王振华看着这一幕,剥开鸡蛋壳,自己吃一半,剩下的一半递给弟弟。

“振东,晓莹,你们也吃。”

王振东急忙摆手,“我不吃,大哥你自己吃。”

弟弟穿着打满补丁的麻衣,脚上是一双草鞋。

妹妹王晓莹舔舔嘴唇,“大哥,你快点好起来,咱们一起抓老鼠。”

现如今抓老鼠是全家唯一的生计。

1957年全民抓老鼠,除四害运动如火如荼。

抓到老鼠,剪掉尾巴,可以去村委会换钱,一条尾巴换二分钱。

王振华张嘴咬一口红薯干,马上皱起眉头。

咸,硬,苦,涩,实在难以下咽。

但这就是他们仅剩的主食。

而且量也不多,家里只剩半箱红薯干。

“不行,这样下去肯定不行,必须填饱自己和家人的肚子!”

已经穿越了半个多月,感受着家人对自己的爱护,王振华暗下决心。

前世,他是个孤儿,孑然一身奋斗了一辈子。

虽然有女朋友,但女朋友是冲着钱来的。

从来没有人如此掏心掏肺对他。

吃完饭,董秋兰去玉米田里除草。

弟弟拿着铲子,妹妹拿着剪刀,一起出门去地里抓老鼠。

铲子和剪刀怎么抓老鼠?

刨老鼠洞吗?

不能说完全抓不到,估计抓不到几只。

“按照历史的轨迹,马上就是1958年的人民公社和三年灾荒。”

“还有一年时间。”

—— 引自章节:第1章

 

“老鼠想吃小麦,沿着桥走上纸板,身体压下纸板掉进桶里。”

“木块把陷阱恢复原样,等着第二个老鼠踩陷阱。”

“小麦用胶水粘着,老鼠看到却吃不到,这样就会有很多老鼠掉进桶里。”

“大哥,我说的对不对?”

王振东看着大哥,脸上带着崇拜。

“对!”王振华给他点赞。

没想到六岁的弟弟这么聪明。

“振华,这主意是你想的?能行吗?”

董秋兰还是不敢相信。

王振华说道,“明天看效果,如果不行,我再想其他办法”

他想靠老鼠拿到第一桶金,这很重要。

董秋兰感慨,“如果能抓到老鼠就好了,你们去洗手,我去做饭。”

晚饭还是清蒸红薯干。

王振华吃两个,家人们每人一个,都吃不饱。

夜里,王振华把剩下红薯干藏进被窝,增加陷阱对老鼠的吸引力。

养母和小妹睡一张床,小弟和他睡一张床。

七月三伏,屋里到处是汗臭味。

王振华睡不着,开动脑子拆分“一年进京”的计划。

“首先是要吃饱饭,用最短的时间囤积一年口粮。”

家里有粮,心里不慌,他才能腾出更多时间执行进京计划。

砰!墙角处传来一声闷响。

他瞪大双眼,应该是老鼠掉进了陷阱。

几分钟后,又听见响声,第二只老鼠掉进陷阱。

一阵困意袭来,他闭上双眼,听着“砰砰”声进入梦乡。

......

“大哥快醒醒。有老鼠,桶里有好多老鼠。”

第二天早上,王振华被妹妹吵醒,努力睁开眼。

“大哥,你快看!”

王振东抱着木桶走到床边,拿掉陷阱盖子。

“卧槽!”王振华吓得直接跳起来。

桶里有大半桶老鼠,它们疯狂践踏、撕咬同类。

“快拿走,恶心。”王振华肚子里一阵翻滚。

“大哥,一点都不恶心。”

王振东笑道,“剪掉它们的尾巴,咱们去村里换钱,去大集上买棒子面。”

想起棒子粥的味道,弟弟妹妹同时流口水。

董秋兰拎着火钳进屋,关上堂屋门,插上门闩。

“振东,小莹,快剪老鼠尾巴。”

她眉开眼笑,“振华,等下你去合作社换钱。”

她是万万没想到,儿子做的陷阱竟然能抓这么多老鼠。

母子三人开始工作。

老妈用火钳夹出大老鼠,用力摁在地上。

小弟用柴刀的刀背猛砸老鼠的脑袋,活活把它打死。

咔嚓!小妹剪掉老鼠尾巴,随手放在地上。

他们笑逐颜开。

因为这不是老鼠尾巴,而是金钱、粮食和希望。

良久后,最后一只老鼠被剪掉尾巴。

小弟开始点数......

“大哥,五十条尾巴,能卖一块钱呢。”

王振东兴奋得手舞足蹈,一块钱能买十斤棒子面。

—— 引自章节:第2章

 

因为红薯是碱性食物,淀粉含量高,经常吃红薯会烧心、恶心、呕吐。

胃酸倒进喉咙里,能把喉咙烧坏。

他在集市上溜达一圈,只找到一个卖棒子面的老农。

卖的是粗玉米面,颗粒较大,质地松散,口感比细玉米面差很多。

“大叔,大集上没有卖大米和小麦面粉的?”王振华笑着道。

“我还想买大米呢,小伙子别做白日梦,嘿嘿。”老人说道。

王振华挠挠头,想买大米和面粉就是做白日梦吗?

老人道,“只有供销社卖细粮,钱和粮票缺一不可,咱们农村人没粮票。”

王振华仔细想想,明白了他的意思。

农村户口没有粮票,国家只把粮票分配给工人、市民等商品粮户口。

老人吐槽道,“细粮都是农民种的,农民却吃不上,这世道......”

“老爷子,请慎言!”王振华打断他的话,“你的棒子面有多少?多少钱一斤?”

老人道,“不多不少,正好两斤,你给我四毛钱。”

两毛钱一斤,王振华先买一斤,担心剩下的钱不够买是制造火柴炮的材料。

交易完成,他直奔供销社的地摊。

摊位上有火柴,炮仗,报纸,花布,布鞋,袜子等商品。

红色炮仗跟大拇指一般粗,长度十厘米左右。

王振华道,“售货员同志,请问买炮仗、火柴和报纸要票吗?”

女售货员不到二十岁,穿着五五式军装,五官精致。

她说道,“买这些不要票,炮仗两分钱,火柴三分钱两盒,报纸一分钱一张,你要多少?”

王振华盯着炮仗,脑子里快速计算。

片刻,他说道,“我要五十个炮仗,六盒火柴,十一张报纸。”

售货员一愣,急切道,“你买那么多炮仗干啥?现在办喜事不能铺张浪费!”

王振华也是一愣,笑着道,“我要去鞭炮厂上班,想提前研究鞭炮的构造。”

其实是炸鱼要用炸弹,炮仗和火柴是造炸弹的材料。

“哎呀,你要进城当工人?”售货员急忙道,“恭喜同志成为伟大的工人阶级。”

现在全国最牛的职业就是工人阶级,等于未来世界的公务员。

她不再废话,打包五十个红炮仗,六盒火柴,十一张报纸,总共一元两角钱。

“同志,如果我运气好,钓到了大鱼,你们收吗?”王振华问道。

“供销社不收水产品,我们只销售日常百货。”女售货员摇头。

片刻,她又道,“乡里的水产社收鱼,大鱼两毛钱一斤,小鱼一毛钱一斤。”

“谢谢您。”王振华告辞离开,去找那个卖玉米的老农,再买他一斤玉米面。

口袋里就剩四角钱,读取原主的记忆,步行去三里外的孙庄。

—— 引自章节:第3章

 

王振华严肃道,“大舅,娘,你们知道的,红薯吃多了会烧心烧喉咙,不能当主粮。”

“所以我要想办法炸鱼,然后去水产社卖鱼,最后再想办法买细粮。”

“大舅啊,我是堂堂男子汉,如果让母亲和幼弟幼妹整天吃红薯,那就是我的无能。”

王振华一口气说完,转身走到墙角,挑一根直径一厘米的高粱杆儿。

他能理解老娘和大舅的心情,家里穷得揭不开锅,孩子竟然用钱买“没用的”炮仗。

但是,他不想放弃改变命运的机会。

以前的事跟他无关,既然他来了,家里必须顿顿吃细粮。

底面积的直径一厘米,高度20厘米的火柴炮,到底能不能炸鱼?

王振华仔细计算,觉得应该问题不大。

他从老妈的针线筐里拿出缝衣线,把废报纸折叠起来。

在请小妹帮忙,把报纸切割成二十厘米宽的纸条。

董秋兰和董家旺震惊,原来细线可以切割纸张,他们从没见过这种办法。

董家旺挠挠头,仔细看外甥的操作。

报纸切割完,王振华把报纸条包裹在高粱杆上,放桌子上用力擀压,就像擀面条。

他知道,外层的炮壳越紧,爆炸的威力越大。

董秋兰松口气,柔声道,“振华,你告诉娘,你到底想干啥?”

董家旺道,“你不是胡闹的人,炮仗真的能炸鱼吗?”

王振华点点头,一边手卷炮仗,一边给他们科普。

“炮仗在水里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其威力是空气中的六倍。”

“冲击波可以把鱼震晕,震死,让它们漂浮在水面上。”

“然后我跳进坑里去捡鱼,拿到水产社卖钱。”

“小炮仗的威力小,肯定炸不到鱼,所以我想把它们整合起来,做一个大炮仗。”

前世,他和朋友在鱼塘里炸过鱼,那场面非常壮观。

“大舅。”王振华说道,“你去河边找粘土,最好再找一些生石灰,鸡蛋大小就够了。”

家人们全员懵逼,他们不懂什么是冲击波,却能理解炸鱼的底层逻辑。

董秋兰仔细想了想,也觉得有些道理,“孩子有想法,还要动手实现想法。”

“家旺,不管最后能不能成功,咱们当长辈的,都要支持孩子实现自己的想法。”

制造炮仗的材料已经买了,钱也花出去了,她只能一条道支持到黑。

王振华手里的动作略微停顿,没想到老妈能说出这么有哲理的话。

“大姐,你去河边挖黏土。”董家旺咬咬牙,“村委会有生石灰,我去借一些。”

董秋兰点点头,拿起墙角里的铲子,转身离开家门。

董家旺轻叹一声,大步流星离开大姐家,直接去村委会找生石灰。

王振华松口气,能得到长辈的支持,是非常值得开心的事情。

—— 引自章节:第4章

重生五零:打猎起家,崛起四九城
★★★★
宝珠道长
小说推荐 - 完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