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青提
最近更新: 更新时间 2025-02-18 08:20:16
状态: 连载
字数: 6.74万字
阅读人数: 16.96万人在读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
“皇祖母,我不想嫁给赵纪淮了,下个月的比武招亲如期举行就好。”季鸢抿了口杯里的茶,心里泛起苦涩。季太后抚着手上的翡翠护甲:“三年前你执意隐瞒身份下嫁与他同去军营,如今又......”季鸢亲自为她添上茶,热气弥漫,看不清她的神色。季太后知道她这是不想说,便叹了一口气:“罢了,你开心就好,若受了委屈,别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
第八章2025-02-18 08:20:16
【原文摘录】
季鸢亲自为她添上茶,热气弥漫,看不清她的神色。
季太后知道她这是不想说,便叹了一口气:“罢了,你开心就好,若受了委屈,别忘了你身后有皇家给你撑腰。”
季鸢心里闪过一丝暖意。
她点了点头:“儿臣明白。”
望竹苑里人声鼎沸,都在讨论靖国前些日子的胜仗。
“自从赵将军领兵打仗以来,咱们还从来没败过!”
“是啊,赵将军真真是称得上常胜将军,不过听说赵将军也很爱他的夫人啊,在军场上说下和他夫人一生一世一双人的誓言。”
“嚯,这可有的说了。”
一旁的人来了精神。
“赵将军十六岁带夫人上战场的那天,街上的点心差不多全买了一遍;怕夫人在军中会有人嚼舌根子,外界到现在都不知道将军夫人是何身份;数月后将军夫人受伤,直接把京城里的名医都薅去给夫人看病,甚至惊动了皇上;去年花灯节,许下和他夫人一生一世一双人;今年年初为了救夫人身中数箭,差点死在战场上;今年班师回朝,过不了多久可能就要大婚喽!”
......
季鸢往外走的身形顿了顿,帷帽下的眼睛里透着悲伤,唇角勾起一抹苦涩的笑意。
城中百姓都只知道她和赵纪淮伉俪情深,赵纪淮非她不娶,只她一人。
可谁也不曾想到,曾经与她同生共死的男人,也会为了权柄而接触其他的女人,甚至于,带她登堂入室。
可笑赵纪淮竟然觉得自己瞒的很好而沾沾自喜。
可他不知,在他与别人颠倒凤鸾的夜里,她端坐在隔壁一夜未眠,紧握的双拳上面渗出一滴滴血珠,滴落在地上,她却浑然不自知。
胸口上的伤口隐隐作痛,那是在一次战场上,她替他挡的致命一刀。
那时赵纪淮抱着满身是血的她,语气带着哽咽:“鸢儿…你…你再挺一挺,别离开我…只要你好起来我们一生一世一双人,好不好?”
军中药物吃紧,赵纪淮为了给她找滋补的药物,骑马进入敌人的领地找了一天一夜。
他方方面面都把她保护了起来,为她设立单独的营帐,每夜的热水洗澡和每天的鸡鸭鱼肉。
军中人都知道他们的赵将军有一个心尖尖上的人,将士们看到季鸢个个都毕恭毕敬,连荤话都不敢说。
羌敌半夜偷袭,赵纪淮骑马用身体护着她,后背连中三箭!
虚弱之时他向季鸢表明心迹,看到她点头高兴得像个孩子一般,勾着唇昏了过去。
他们在军营里举办了一个简陋的婚礼,赵纪淮在营账中牵着她的手,神色认真:“鸢儿,我此生只会娶你一个!”
—— 引自章节:第一章
本来是打算让父皇在庆功宴上宣布她的身份,进而为她和赵纪淮指婚。
可如今......
她摇头苦笑,把请帖递给了身后的翠儿。
“待将军回府,你且把这帖子交于他。”
“鸢儿!”
赵纪淮匆匆赶来,看着季鸢忙着府中大小事宜,眼神流露出心疼。
他上前握住季鸢的手:“鸢儿,这几日辛苦你了。”
季鸢闻着他身上似有若无的香气,苦笑:“难为将军还记得我的辛劳。”
赵纪淮只当她是这几天他没陪着她,心里有些别扭。
轻轻拍了拍她的背,轻声哄道:“前沿凯旋,朝堂上的官员少不了要巴结一番,这几日的鸿门宴不少,倒是委屈了鸢儿,你可愿原谅我?”
旁边的侍从分分露出羡慕的目光。
季鸢勉强维持着笑脸,善解人意的点头:“将军是在忙公事,我又怎会怨你。”
这么说着,她似乎刚想起来,招呼一边的小翠去拿宫中的帖子。
“为了庆你凯旋,宫中特下的宴会。”
赵纪淮闻此眼眸闪了闪:“你这几天太累了,今夜的宴会就在家好好休息吧,我一人去就好。”
是真的一个人去吗?
赵纪淮看她有些出神,目露关切:“鸢儿,怎么了,是不是身体不舒服?”
季鸢收敛心神,摇了摇头。
“不碍事,那就祝赵兄今夜顺利。”
赵纪淮听着这久违的称呼,仿佛跟季鸢回到了他们刚刚相识的时候,她扮成一眼就能认出来的男人装扮。
笑着在他胸口处锤了一拳:“赵兄!”
他不由得心生一丝愧疚:“等我回来给你带好吃的。”
宴会上热闹非凡,在皇上出来的一瞬间齐齐跪下。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长安公主千岁千岁千千岁!”
走在前面的季霆骁大手一挥:“免礼!”
下面的官员才纷纷坐到自己的位置上。
季鸢带着面纱看向下面的赵纪淮,他的旁边是相府千金林清月。
众所周知,宫中的宴会是可以带家眷的,可这林清月却偏偏坐在了赵纪淮的旁边。
甚至林相和他的夫人都没有拦着,可见他们是知晓这件事情的。
知晓还放纵......
指甲深深掐进掌心,她却感觉不到疼。耳边回想起赵纪淮前不久对她说的话:“你这几天太累了,今夜的宴会就在家好好休息吧,我一人去就好。”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季鸢苦笑一声,引得旁边的季霆骁看了过来。
他寻着季鸢的目光去看:“那就是你三年前为他不惜去军营的男子?”
“看来他不值得,也难得你想明白了,需不需要朕帮你出口气?”
—— 引自章节:第二章
她将手里的秀帕狠狠捏紧,仿佛这样就能把自己的情绪隐藏的更深。
季霆骁自然也是看到了下面的景象,他叹了口气:“去吧。”
“儿臣告退!”
季鸢行了礼,缓缓退去,眼中不知何时蓄满了泪水。
她害怕再待下去,她真的会忍不住不顾后果的冲下去,质问赵纪淮为何要如此对她。
季鸢走在铺着青石砖的小径上,思绪飘散在夜色中。
她想起了当初和赵纪淮在军营里携手共度的日子。
那时的甜蜜如今化作心头浓浓的苦涩。
难道,一切就如父皇所说:“爱如烟花,转瞬即逝,只有握在手里的权势才是最真实的。”
“嗯哼~”
一声暧昧的喘息声吸引了季鸢的注意。
熟悉的声音让季鸢心中一震。
“公主…”
一旁丫鬟的声音让季鸢回过神来,她突然意识到因为自己出神,他们走到了一处比较僻静的小花园。
“淮哥哥~”
声音越来越近,季鸢下意识拉着旁边的小丫鬟闪到旁边的房间里。
微微开了点门缝,看着外面的情况。
只见赵纪淮微微倾身,替她拂去肩上的落花。
低低的笑声顺着风传了过来,她的心猛的一颤。
“林小姐,还来吗?”
林清月羞红了脸,气的拿拳头轻轻碰了一下赵纪淮的胸口。
熟悉的动作让赵纪淮想起了季鸢,想起了季鸢每次看他时那双饱含情深的眼眸,想起了他每次逗季鸢时她脸上的笑意。
如果季鸢知道他做的这些事,会原谅他的吧。
“淮哥哥,怎么了?”
林清月看着突然呆愣的赵纪淮,不由得出声询问。
赵纪淮对着她微微一笑:“没什么,突然想起了军中的一些事。”
他抚了抚衣袖,掩饰内心的波动。
“军营里有什么好玩的事情啊?”
林清月满眼好奇。
赵纪淮眸光一闪,心底却被一股复杂的情绪所包围,他想起了季鸢......
“你们在说什么?”
季鸢慢慢从门后走了出来,语气微冷。
“微臣拜见公主,公主万安。”
“臣女拜见公主,公主万安。”
两人一同行礼后,才回季鸢的话。
“清月有些头晕,微臣陪她出来走一走。”
林清月点了点头。
“你们,关系很好?”
林清月红着脸:“我们…两情相悦。”
季鸢身体一阵,瞪着双眼看向赵纪淮。
只不过此时赵纪淮正一脸情深地看着林清月的眼睛,否则他肯定能认出来这双布满红血丝的眼睛的主人是谁。
赵纪淮柔声道:“我过几日打算到相府提亲,迎娶清月。”
呵,她到底是成了一个笑话。
冷风袭来,林清月瑟缩了一下,赵纪淮立马把自己的披风披在了她的身上。
—— 引自章节:第三章
把几个纸包放到桌子上,一边拆一边转头:“鸢儿,你快过来看看我给你带了什么好吃的。”
季鸢慢慢上前,赵纪淮回头一眼就看到季鸢的眼睛中布满了红血丝。
他忙蹲下身,视线与季鸢平齐:“怎么了?”
季鸢没有答话,一滴滴的眼泪不停歇的往下落。
赵纪淮彻底慌了神,他颤着身子把季鸢搂在怀里。
轻声哄着:“不哭了不哭了,谁欺负你了?”
赵纪淮,你对别人献殷勤的同时,扭头还对她这么关心备至。
季鸢不懂,他说爱她,只她一人,可他却骗了她。
如果她真的是一介平民百姓,即使有军功,又怎么能逃离相府的魔爪,他们肯定不会让赵纪淮娶她做正妻的。
他从来没考虑过她的处境!
哭够了,她窝在赵纪淮的怀里,带着一点哭腔:“你会背叛我吗?”
赵纪淮一愣,连忙回答:“当然不会,我发誓你永远是我最爱的人,如果......”
季鸢捂住他的嘴:“如果违背誓言,我会永远离你而去,绝不回头!”
赵纪淮看着季鸢格外认真的眼神,心里格外慌乱。
他的鸢儿是不是知道什么了?
他试探的问出口:“是不是有人在你耳边嚼舌根了?”
季鸢摇了摇头:“没有,只是看到京城的风光,有些不安罢了。”
赵纪淮立马愧疚的低头:“是我的错,我应该多陪陪你的。”
季鸢看着眼前的赵纪淮,看着他卖力的表演,心里突然有些恶心。
她猛的推开赵纪淮,看着赵纪淮的目光,掩饰道:“我饿了。”
赵纪淮立马站起来给她把买来的东西一件件的打开。
“你先吃些糕点垫垫肚子,还有一些让小翠拿出去热了。”
季鸢点了点头,看着桌子上全都是她之前爱吃的糕点,心底一酸眼泪又差点流下来。
“明日带你去西山,金山寺的桃花开了,很好看。”
赵纪淮摩挲着季鸢的手,抬头望着她。
“好。”
金山寺的晨钟惊起满山雀鸟,将军府的马车被堵在路上。
“淮哥哥!”
林清月一把拉开车帘,一眼看到里面坐着的季鸢,顿时有些不满。
“淮哥哥,她怎么会在你车上。”
赵纪淮没想到会在这里碰上林清月:“鸢儿在外杀敌时伤了身子,坐在马车里比较好。”
季鸢静静地听着他隐隐约约跟她划开距离的话语,心里微冷。
“原是如此,不过这马车小了点,孤男寡女到底不好一起乘车,不如淮哥哥到我们马车里来吧,哥哥也在里面,不算孤男寡女。”
赵纪淮看向季鸢,季鸢也不说话只是一味的看着他。
他朝她投出了一抹安抚的眼神,便跟着林清月下了马车。
—— 引自章节:第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