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烟关
最近更新: 更新时间 2025-01-08 11:44:15
状态: 连载
字数: 5.52万字
阅读人数: 8.66万人在读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
《大明十六帝》《核谐一家人》《老朱和他1382年的藤条》《明清对决》《朱祁镇:你们别过来啊》《千秋大明》朱勇穿越成大明最后一个皇太子朱慈烺,获得了能往来大明十六朝的能力,此时闯贼直逼京师,内有流寇,外有女真,家里还有不听话的老爹。 因此他做出了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决定将这些麻烦还给祖宗。接着大明就
【目录】
第一章:我爹不听话怎么办!
第二章;这是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
第三章:朱元璋:咱的大明要没了?
第四章:不信你去看看啊!
第五章,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尤血腥!
第六章:太祖爷爷,我爹不听话啊!
第七章:朱元璋:给咱把家法准备好!
第八章:孝慈高马皇后不负其名!
第九章:朱元璋:崇祯朝?咱来了!
...
第十章:朱元璋:孩子,你想重来吗?2025-01-08 11:44:15
【原文摘录】
沿途各地无论官员还是各地军民都是传檄而定。
朝中还在的官员各个都是心怀鬼胎。
他们绞尽脑汁的准备着要如何迎接自己新的主人。
关外的女真也在蠢蠢欲动。
他们在不久的将来也会悍然的进入了这片他们已经垂涎已久的沃土。
大明王朝迎来了他的倒计时。
大明皇宫东宫大堂内,一个大十六七岁的少年此时紧紧皱眉,他双手都纠在一起,正在围着自己面前的柱子转悠。
他样貌不算出众,皮肤略有些黝黑,一身黑色的锦衣,更是为他添了几分神秘。
唯有他的眼神深邃沉重。
他不是这个时代的人,他本来是一个苦逼的网文作者,就因为吐槽了几句大明不该亡国,我上我也行,谁知道就真的来了。
可是结果显然不是这样的。
现实也没有那么美好。
朱慈烺是三年前穿越到这里来的,起初的他还是很高兴的,想着虽然自己没本事,但是靠着先知先觉和先进思想,而且自己还是太子,总能做点什么吧。
甚至他做梦的时候嘴角都要咧到耳朵上了。
已经幻想自己的幸福生活了。
谁知道现实给了自己当头一棒。
不是自己没有努力,不是自己没有办事,更不是自己胡乱指挥。
而是自己家里的老爹不听话!
根本就接受不了自己的建议。
将刚愎自用体现的淋漓尽致。
他经历了无数次的行动和无数次的失败之后才明白。
刚愎自用这四个字杀伤力有多大。
朱慈烺此时终于是停了下来,他有些无奈的叹气。
他想着自己和老爹进行的无数次沟通都以失败告终,就忍不住的苦笑。
不过好在这一切都还有救。
三年时间,虽然没什么大的建树,可说到底还是做了一些事,也有了自己的一点力量。
最重要的是自己那个三年前就绑定了在充能的倒霉系统终于是可以用了。
本来以为可以给自己爆兵爆装备自救一路就能横推。
可当自己了解过后才知道。
他能做的也是唯一能做的就是能打通大明十六朝的大门,而且由于充能不足就只打开了洪武一朝的大门。想要打开更多就必须要看大明的国力增长,只有达到目标才能打开下一个。
于是朱慈烺做了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既然自己爹不听话,那就将这些麻烦都还给祖宗吧,自己的话不听,祖宗的话还是要听的吧?
吱呀。
这时门口一个小太监小心的走了进来!
“小爷。”
“您要奴婢准备的亲兵都准备好了,三百人都已经着甲在准备了。东宫的旗帜也准备好了。”
—— 引自章节:第一章:我爹不听话怎么办!
此时的营地早就已经是黑压压人等着了。
为首的是一个少年。
二十出头的年纪,一身看起来有些残破的铠甲,脸上神情刚毅。
“末将禁军统领牛海城拜见太子殿下!”
朱慈烺则是扫视了一眼周围三百人,铠甲看起来都有些残破,人虽然都比较健硕,可看起来都很凄惨。
他略微满意的点头。
“孤说的你都记住了吧?”
牛海城赶忙俯首道:“不该问的不问,不该说的不说,只带眼睛和耳朵。”
朱慈烺满意的点头!
接着在众人震撼的目光下。
缓缓的将自己的手抬起来。
原本空荡荡的营地,突然开始出现了细细密密的光芒。
这些光芒逐渐的开始放大。
接着一个椭圆形的发着强光的通道出现了。
朱慈烺则是翻身上马直接朝着里面走了进去。
牛海城则是指挥身后这些军队跟了上来。
通道很狭长。
走了一刻钟左右的时间才看到了外面的场景!
朱慈烺出来之后眼神就有些迷离了起来。
他们出现的地方是大明初年的京师外。
眼前这座雄伟的城池。
正是大明的第一个都城应天(今南京。)
此时的南京城外还是人头攒动。
来往的军民都很多。
对于突然出现的军队都有些好奇,但是也没有太好奇,毕竟他们穿的都是大明的军装,而且也带着的是大明的旗帜。
最近魏国公刚刚在草原打完了。
来来往往这样的军队很多。
战场下来回家的也很多。
牛海城此时呆呆的看着眼前的朱慈烺,表情震撼的伸手小心的抓了抓朱慈烺道:“殿下,这...真是洪武朝?”
朱慈烺则是收回来自己的表情淡淡一笑!
他没有回答这个问题。
而是直接朝着旁边路过的一个老者低头道:“老人家留步。”
老头背着锄头惊讶道:“将军有何吩咐?”
朱慈烺则是面色古怪道:“老人家,眼前可是我大明京师应天?”
老头一副看傻子的样子看着朱慈烺点头道:“正是应天。”
朱慈烺则是笑意更深道:“那今年是哪一年?”
老者表情怪异但依旧老实道:“今年是洪武十年。”
朱慈烺则是朝着牛海城看了一眼之后这才微笑道:“如此麻烦老丈了。”
老人则是犹豫了下开口道:“将军,俺知道你们前面的娃儿打仗不容易,里面就是专门接待你们这些娃的,他们会安置你们的。”
“多谢老丈。”
老头儿这才背着自己的锄头走了。
朱慈烺刚要说话呢。
远处城门口突然就有了一队骑兵呼啸着朝着这边来了。
为首的人是一个中年人。
三百人的骑兵半圆形的将朱慈烺的护卫都给包围了。
—— 引自章节:第二章;这是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
“等本将军回来。”
“属下遵命!”
毛襄干脆的策马就朝着京师内去了。
他此时整个人都是懵的。
他脑海中都是疑问。
难道这些人真的是从后世来的?
真的有人能横跨时间长河?
这简直是.....闻所未闻。
可他分明能感觉到自己胸口衣服内的滚烫。
两枚金令。
一看就知道是有了很多年头。
一块是陛下当年是吴王时候的令牌。
一直都挂在太子殿下的腰间。
自己刚刚见过的...
一面是陛下贴身的玉佩,几天之前送给了自己的第四子燕王朱棣。
刚刚自己出宫时也亲眼见了。
看着这些东西又不能不信。
一时间脑袋彻底的混乱了。
难道...他们真的是从后世来的?
想着想着他已经入宫了。
皇宫奉天殿。
门口站着的是一丝不苟的护卫。
大门是大开着的。
时不时还有凉风吹过。
大殿外面看起来十分的大气和隆重。
里面则是另外一个样子了。
里面只有两张简单的桌子。
正上方坐着一个中年男子,男子一只手抓着碗,一只手拿着勺子胡乱的扒拉着,头发胡乱的扎着,一张国字脸,穿着一身布衣,时不时眼神还扫一眼桌子上的奏折。
眼神锋利如刀。
仿佛看一眼就会下沉。
不怒自威。
说的可能便是这样的一双眼睛。
仿佛可以刺穿你的灵魂。
很快他将自己手里的碗筷放下来。
还忍不住的搓搓手。
此人正是大明开国皇帝,以布衣之身靠着十多年就一统天下。
驱除鞑虏,恢复我汉家河山的洪武大帝朱元璋。
刚要说话。
门口毛襄小心的走了进来,进来之后二话不说就跪了下来!
“拜见陛下!”
“微臣有事禀告。”
朱元璋一边翻看奏折一边摆手道;“说。”
毛襄则是脸色有些不好道:“陛下,刚刚微臣得检校府报,城外出现一支不明身份的军队,大约三百人上下,于是便去查看。”
“谁的军队?”
朱元璋接着抬头眼神有些不善道:“还是说这是谁的家丁?”
毛襄则是额头汗水都出来了。
“陛下...都不是...”
朱元璋则是略微皱眉道:“那你倒是给咱说说,谁的人?”
毛襄则是咬着牙开口道:“陛下,属下前去盘问之后他们拿出来了这个。”
说着从怀中拿出来两个令牌和一张纸。
高高举起。
接着颤颤巍巍的开口了!
“启禀陛下,来人自称乃是大明的皇太子。”
吧嗒。
朱元璋旁边位置上,微微有些发胖,同样一张国字脸,嘴角挂着温和微笑的男子手里的笔掉在了地上。
可是依旧没说话。
—— 引自章节:第三章:朱元璋:咱的大明要没了?
朱标则是犹豫了下苦涩一笑道:“爹,儿子前前后后想了想,哪怕是真的有人对朝廷不满,也不该是这样的方式。”
“数百年后。”
“朱家的后人来。”
“这本身就很荒谬。”
“这样的流言是经不起佐证的。”
“这样的手段不说儿臣了,哪怕是雄英那个孩子怕是都能看出来。”
“贻笑大方。”
朱元璋则是微微眯着眼睛看着朱标道:“老大,那这个东西你给咱怎么解释?这些东西都是咱贴身的东西。”
“真假咱能不明白吗?”
“你跟咱分析这些不是有心人为之。”
“难道城外的人真是来自几百年后?”
“你长的是猪脑子吗?”
朱标则是平静的转身看着下面低头躬身的老太监道:“给检校府的杨宪送条子去,去查清这些人都是从哪儿来的。”
“孤就给他两个时辰。”
“奴婢遵命!”
朱标接着转身看着朱元璋,上来轻轻的拉着朱元璋胳膊温和微笑道:“好了,老父亲,我们待会儿见见他不就明白了?”
“没准就是个哗众取宠的呢。”
朱元璋本身暴怒的情绪在朱标温和的话音下逐渐的平息。
随后无奈的摇摇头就不说话了。
京师应天城外。
毛襄骑着马飞快的跑来之后下马。
他下马之后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朱慈烺。
随后轻轻拱手。
“这位.....贵人,陛下召见。”
接着他看了一眼身边朱慈烺的护卫道:“陛下只要见您一人。”
朱慈烺则是站起来淡淡一笑道:“那就带路吧。”
牛海城则是着急的朝着朱慈烺道:“殿下,您一个人...”
朱慈烺则是淡淡一笑道:“无碍的,孤乃太祖后羿,朱家正跟苗裔。岂能有一家人害一家人的道理。”
随后就那么淡定的坐上了马车。
很快就有禁军上来簇拥着马车朝着皇宫中去了。
马车一路经过街道后穿过德胜门进入了皇宫。
最终停在了距离奉天殿害有一段距离的地方。
毛襄此时已经出现在了朱慈烺的身侧。
“贵人,到了。”
朱慈烺此时已经淡定的从马车内走了下来,随后就朝着奉天殿的方向去了。
毛襄也没吭声。
下意识的就跟了上去。
走了一段距离之后就有些惊讶了。
情不自禁的开口!
“贵人...您....对这里很熟悉?”
朱慈烺则是淡定的一边走一边开口道:“孤虽不曾在应天府皇宫中长大,可北平新都是按照这边的规制建造的。”
“换句话说。”
“这里就是孤从小长大的地方。”
“这是孤的家。”
“那有不认识自己家的道理?”
毛襄则是脸色变的有些奇怪。
刚要开口说什么。
—— 引自章节:第四章:不信你去看看啊!